云倾天阙
四郎一惊,凝神去听,喧嚣声竟是从前朝方向传来。
没一会儿月琴宫也沸腾了起来,吵声阵阵,屋外传来宫侍们杂乱的脚步声。
“乾垣殿走水了!天,好大的火!”
书由潇湘书院首发,请勿转载!
第36章 乾垣大火
微月宫中,战英帝方和明妃安寝,却听殿外传来一阵阵喧嚣声。
明妃蹙眉睁开眼睛,聆听了一刻,见战英帝眉宇微蹙。她赶忙起身拉过衣服穿上,刚欲下塌,一个太监慌慌张张地跑了进来,浑身哆嗦着扑通一声跪在了地上。
战英帝听到动静心知是出了大事,翻身而起,未及相询,却听小太监颤巍巍道。
“皇上,大事不好了……”
战英帝脸色阴沉任由明妃给他套上袍子:“慌什么!天塌了还是地陷了?”
“回……回皇上,是乾垣殿……不知为何,走了水……”
战英帝一听说是乾垣殿失火,心头猛地一纠。乾垣殿是百官上朝之地,是龙座所在,皇权、皇位的象征,怎么能发生失火这样的事?!
他急忙推开明妃整理衣袍的手,从床上跳了下来,也不待太监服侍穿靴,自己两下登上,慌慌张张奔出了殿。
殿外太监宫女见他出来,扑扑通通跪了一地,战英帝望向乾垣殿,只见火光冲天,半边天已被烧得红彤彤,他不想竟已烧得如此厉害,一脚踹上身旁连连磕头的太监。
“快救火啊!都在这里做什么,废物!”
见众人跌跌撞撞而去,他快步便要向乾垣殿走,明妃赶忙吩咐太监去抬龙撵来。
等战英帝赶到乾垣殿时,广场上早已是人声鼎沸,火头如潮水般已包围了整个大殿。
烈焰滚滚,浓烟熏得人睁不开眼。
禁卫军、太监正纷纷泼水救火,无奈乾垣殿纯木构建,火势太大,噼啪声震天而响。
烈火不刻便将整个殿宇吞没,火云狂卷下,椽子大梁不断断裂,砸在地上发出巨大轰响,溅起更烈的火团。
战英帝急得团团转,不停冲身旁太监发火,可也只能眼巴巴看着宏伟的乾垣殿被一点点付之一炬。
待天光初亮,火势才被扑灭,浓雾一般的黑丝袅袅浮动,灰苍苍的殿顶压着的也不知是烟还是云。而乾垣殿已经不再,只剩残败的余灰风一吹噗噗作响。
罄冉一直望着乾垣殿的方向,直到看不到一丝火光才转身进房。
四郎正执杯饮茶,见她进来忙给她倒了一杯捧上,嘻嘻一笑:“你在那鸟上挂的什么东西,怎么放出去就着了火?”
罄冉仰头将茶喝下,见他巴巴望着自己,随口道:“杏核里面放了艾草,有几只藏了火种。”
四郎眼睛一亮,连连拍手称妙,绕着罄冉转了几圈:“艾草本就易燃,怪不得没一阵就着了火。”
罄冉撇他一眼,伸手拽住他便往外扯,一把将他推出门:“我要睡觉了。”
将她将门关上,四郎耸耸肩,望着紧闭的房门,再看看东面天空,撇撇嘴哼着小调悠然而去。
乾垣殿着火,战英帝传旨天下:京师久旱不雨,内宫走水,乃朕之过,朕自当修身齐德,以求天佑。
自此战国屡次想重修乾垣殿,然皆因诸多事耽搁,致使皇宫之中本该最显赫的地方却数十年乃一片焦黑的废墟,而战英帝到死也未能再坐上那象征最高皇权的龙椅。
火后,战英帝令探查起火缘由,禁卫自灰烬中找到一只虎形玉佩,呈与战英帝。战英帝看后大惊,自椅中惊呼而起,面无血色。自此后宫中盛传战英帝为鬼怪所困,夜夜不能安眠。
翌日,四郎和罄冉正往月妃宫走,刚转过回廊,便听不远处几个太监窝在花荫下咬舌头。
“听说从乾垣殿废墟里发现那东西可是……可是……”
“是什么?你倒是快说啊!”
“是……我跟你们说你们可别再传了啊。听说是云艺云将军生前之物,是先帝钦赐的。”
“云……云将军?”
“听说禁军查到最后也不知道是怎么起的火,难道真是,真是云将军的厉鬼前来……”
“我听说这昨夜皇上还梦魇着了,听说喊着云……”
“别说了,这可不能乱说,咱们快散了吧。”
几个太监猫着远去,四郎嘿嘿一笑凑近罄冉:“你倒聪明,自打今儿,怕是那战英帝睡不安稳咯。”
两人到了月琴宫,却听琴妃娘娘邀了她到御花园赏花,月妃让两人侍奉在侧。一行人便浩浩荡荡向御花园而去。
一路而行,眼见花荫浓郁,各色百花盛开非凡,隐隐听到说话声传来,绕过曲径,百花尽头战英帝和一个一品武官服的大臣正说着话朝这边走来。
罄冉只觉那武官面相极为熟悉,待渐渐走近,不免一惊,脚步一顿,低呼一声。
四郎见她眉宇紧蹙,望了眼那武官,眸光一亮凑近身旁宫女,嬉笑着从她手中接过了托盘。他盯着盘子中盛着的奶霜糕嘿嘿一笑,靠近罄冉。
罄冉眼见战英帝和吕大人走近,心中微跳,将头压低,双手也微微握起。
那吕大人在云家出京时去送过父亲,当时还见过她一面,现在时隔半年,她的模样可是没怎么变。还有两日便能出宫了,这时候倘若被认出来,那后果可想而知。
就算是他认出自己但碍着爹爹的面不戳穿她的身份,但战英帝何其精明,又生性多疑,怕是只要吕大人稍有异状,出宫的事也会有变。
眼见两人已步至跟前,罄冉无计可施,只能祈祷那吕大人碍于有后宫女眷在此,他不敢抬头才好。
她正兀自担忧,却听一声大叫,接着只觉眼前一黑,一团什么东西便扑上了脸。
只听哐当一声,接着又是哎呦一声,等再回神时,却见四郎倒在地上,鎏金的小托盘正打着转在地上滚动。
罄冉只觉脸上黏黏,抹了一下脸,一手的白,那方才迎面扑上脸的分明便是那一盘糕点。
身旁宫女的惊呼声,月妃的责备声传来,对上四郎笑意狡黠的双眸,罄冉自是明白他的心思,只他使劲憋笑的红脸却让她极为不快。
“爱妃啊,你们这演的是那一出啊?”战英帝威严的声音传来。
月妃忙上前请安:“臣妾给皇上请安,表弟不慎跌倒,冲撞了圣驾还望陛下赎罪。”
“起来吧,秦妃是在等你赏花吧?去吧。”战英帝扶起她,眉眼间隐忧疲惫。
“你们也都起吧,以后注意点。”
罄冉起身跟着月妃退到路旁,战英帝带着吕大人走过,她见那吕大人自始至终都未抬起过头,这才松了一口气,心头怒气却起,狠狠瞪了眼四郎,换来的却是他咧嘴而笑。
两日后,在月妃的安排下,罄冉和四郎被送出了宫。出了宫门,罄冉回望巍峨的正乾门,微咬下唇。
这皇宫,她终有一日会再来的!
一行人出了鹊歌城,四郎便将那些月妃派来送他们出宫的侍卫打发而去。
罄冉本想甩脱他们还要废些力气,倒不想四郎一句话他们竟乖乖离去,看来那月妃倒真有几分能耐。
待众人离开,罄冉望向端坐马上的四郎,见他目光灼灼望着自己,不免一愣。
“青妹,你……你今后打算怎么办?有去的地方吗?”
罄冉见他满脸认真,却是一笑:“谢谢你这三个月的帮助,这天大地大总有容我之地。罄冉就此告别。”
四郎见她抱拳竟似一点留恋都没有,不免面上一哀,低头半响才抬头:“你可愿随我去……”
“我不愿。”罄冉打断他的话,见他蹙眉这才又道。
“我有我要做的事,这些日子谢谢你,我……我会记住你这个朋友的。”
四郎听她说朋友微微一愣,随即哈哈一笑:“好,青妹,后会有期,我也会记住你这个情妹妹的。”
他说罢大喝一声,一抖马缰奔驰而去,身影在一片绿色的田地间潇洒天成。
“青妹,要记得情哥哥啊!”
罄冉不想他说走就走,望着他渐远的身影心头竟生出一丝不舍,他爽朗的声音传来,罄冉扬声:“我会的,蔺琦墨。”
四郎听她唤自己的名字勒马转头,远远的女孩身影笔直昂首马上,虽是看不清面容,可他知道她定在笑,如他一样。
他冲罄冉使劲挥挥手,一扯马缰飞驰而去。
身后罄冉亦掉转马头,回望京都,觉得这几个月的光阴,如同一场梦,她终由那沉闷压抑的宫中而出,只不知命运在前方又为自己安排了怎样的路?
天空中,一群雁鸟飞过,罄冉扬唇而笑,猛然扬鞭。
不管如何,她定要保护好自己,定要坚韧成大。
第二卷
第01章 时光荏苒
战英帝元康十五年,秋季的一天清晨,峰顶上太阳还没露头,已经有一个身影在峰顶上开始练武了。
峰岭巅处,白影舞动,剑气纵横,冷风飕飕,寒光点点。朦胧的光线下,那身姿仿似白龙在空中盘旋,又如冰雪在天地间狂卷。
晨雾在那身影舞动间凝聚,又随着剑招迸散,一招雁落平湖,一声清喝,手中长剑旋转着直刺一颗大树,咔声连响,树枝纷纷断裂,散落一地。
罄冉收剑而立,望着天际缓缓升起的金阳轻声一叹。
已经整整十一个年头了,这般习武一日日竟似没有尽头。风雨无阻、寒署不断,终于要结束了么……
缓步在崖边儿坐下,望着雾濛濛的山峦,足下的苍山仿佛还在睡梦中,天际间静悄悄笼罩在白色的晨雾中。金色的阳光刺破雾层,天地间的一切却仍旧朦朦胧胧,那般不真切。
她浓密的睫毛轻闪,带着一层金光覆盖了眼中的清冷。望着手中厚厚的剑茧,从未有过的酸楚突然间涌上心头,眼眶湿润,一行清泪便毫无征兆地垂落而下。
晶莹的泪珠在金阳下闪过如宝石般的光彩,沿着优美的下颌滴在手上,她猛地抹尽眼泪,嗖地站了起来。
晨阳高挂山端,她眯眼望着湛蓝的天空轻牵唇角,喃喃而语。
“十一年了……终于不必再忍了么……”
低头间只见锋锐的剑尖在阳光下发出刺眼的光芒,她双眸一凛,唇角含笑:“敛刹,我们下山。”
说罢,她昂头便向山下走。秋天的山巅颇有几分寒意,方才舞剑淌下的汗水湿淋淋黏在身上,呼出的气形成股股白雾,山风吹过,略有冷意。
罄冉也不在意,抬头间,红彤彤的太阳跃出遮盖它的那片山峦,放射出更加炫目的七彩光芒,照得眼底暖洋洋。她的心情也随着这明媚的阳光畅快了不少,长长吐出一口气,脚下更见轻快,没一会便到了半山腰。
山下的村子在阳光下仿若沉睡在山峦环抱中的婴儿,恬静而安宁,轻悄悄地沐浴着暖阳,享受着山风。
村子中不乏上千年的古树,虽是秋季,然而耐寒的古树却一片片如簇簇绿云,茂密的枝叶将屋顶掩盖,劲风吹过,树枝摇曳中,一片片灰色的屋顶若隐若现。
罄冉唇边荡漾起温柔的笑意,十一年了,她生活在这个朴实的小山村已经十一年了……
那年她拜别四郎,想起父亲以前曾提起过。在战国和旌国的边境云荡山住着一位自号‘黄石老怪’的老者,据说没有人知道他的真实姓名,也无人知晓他的来历,但是却人人皆知他天文地理、文韬武略、岐黄医道样样精通。只是此人性格古怪,从不收徒传钵。
父亲还说,他年少时就曾想拜在这黄石老怪门下,可无奈千里迢迢到了云荡山,终日找寻也未找到他,只得含恨而回。
罄冉想起这事便从鹊歌城一路向东北的云荡山而来,也不知是缘分使然,还是天意如此,她到云荡山的当日便遇到了这古怪的黄石老怪。
老人并不如外传的那般道骨仙风,看上去倒似个普通的乡下老头,瘦骨嶙峋,面黄肌瘦。
罄冉见到他的时候他正靠着破墙晒太阳,刚巧一条毒蛇欺近他在他腿上咬了一口。罄冉惊呼一声奔过去相询,老人竟毫无反应,连眼睛都不曾睁开。她心生焦虑,又不忍眼睁睁看着老人送死,于是便撕开他的裤子,咬牙对着那满是污垢的腿凑了上去。帮老人吸出毒血,自己却昏了过去。
醒来后便到了眼前的山村,老人从未自称黄石老怪,可却每日教导她习武,不时还扔些兵书,药典之类的奇书给她看。老人很少说话,声音沙哑难听,可她有不懂的地方相询,他却会细心讲解。平日老人就似这山中普通的老者一般,种田串门,毫无异常。
罄冉也不甚多言,每日除了习武看书,便是做饭洗衣,偶尔也下地干活,出山采买用品。初来这里的日子过的极为平静,两人便似一对相依为命多年的爷孙一般,直到六年前老人过世。
他留下了一堆书籍,毫无预兆地便在那年冬至驾鹤西去,罄冉无疑是伤感的,可也未曾落泪。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