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沉吟-卿妃
嫁入宫中,十年如一日,细心伺候王上,不敢有丝毫懈怠。如今太子已经成人,臣作为舅舅,焚膏继晷、枵腹从公,一心一意只是想为王上,为外甥保住江山啊。”钱相扑倒在地上,哀嚎道:“如今,臣的独子惨死,臣不求什么,只求一个公道!”说着猛地抬起头,手脚并用地向御座爬去:“王上!欠债还钱,杀人偿命,这是自古的规矩!是自古的规矩啊!”
“王上!”洛寅拱手跪立,一脸焦急。
“好了!”幽王挥了挥手,打断了洛少卿的谏言,“不管韩氏如何忠烈,韩月箫残杀钱群,这是不争的事实。”
“王上!”洛寅惊叫一声。幽王狠狠地瞪了他一眼,瞥眼看向朝官:“天阁府卿何在?”
一个穿着紫红官服的朝员,持笏走出:“微臣在。”
“寡人问你,此案若按例处置,韩氏一门罪将如何?”
“启禀王上,按《幽法》条例,韩月箫虐杀钱群钱公子,当属死罪。其家人应判连坐,流放荒境,做二十年的苦役。”
幽王沉思半晌,一脸不忍。钱乔致跪走上前,一把攥住了幽王的黄袍,目光灼灼,急急逼问:“王上!”
“王上!”幽王一偏头,隐隐看见帘后那边两个纤细的身影,幽后和淑妃跪在地上,凄凄低泣:“王上~请王上为臣妾一家作主啊!”“王上,我钱家自此绝后了啊!呜~我可怜的侄儿啊~”
幽王秦褚叹了一口气,面无表情地看向座下的天阁府卿:“就按例严办吧!”
“王上!不可啊!”洛寅哽咽一声,匍匐在地,“韩将军泉下有知,必死不瞑目啊!韩氏一门不可断根啊!王上!”
幽王烦躁地挥了挥手:“洛卿,下去吧。”
“王上!王上!”洛少卿紧了紧手中的白笏,还想继续恳请。
只听帘后一声大叫:“淑妃娘娘!淑妃娘娘!”“妹妹!妹妹!王上,妹妹她晕过去了!”
幽王啪地站起身,怒喝一声:“来人啊,将太仆寺卿洛寅杖出殿外!洛少卿从今天开始罚薪半年,不得上朝议政!”
“王上!王上!”洛寅被禁军侍卫挥杖重击,瘦弱的身体摇摇欲坠,“王上切不可断了韩氏的香火啊!”
一阵喧闹过去,朝堂里又恢复了平静。众臣一个个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诺诺而立。
幽王顺了顺气,慢慢坐下,向全福挥了挥手:“带丞相下去歇息一下吧,让太医给淑妃瞧瞧。”
“是。”全福小心翼翼地扶起钱乔致,颔首离开。
幽王按了按太阳穴,低声说道:“众卿退下吧。”
一个白胡子老头咽了一口口水,颤颤开口:“王上。”
“嗯?”幽王秦褚面色不善,虚目而视。
老头抖了抖身子,快速说道:“青国已派特使前来迎九殿下回国,三日之后就将离开繁都。”
“哦,这件事就交给沈爱卿了。”幽王靠在椅背上,长叹了一口气,“如今荆雍凶恶,寡人不能再和青王生分了,此次送青国王子归国,一定要办得风光隆重一点。”
“臣遵命。”
=======================================
皇宫之外,朱雀道上立着一个古朴典雅的宅子,绛红色的大门上挂着一个红木匾额,上书三字:涃龙馆。
这座宅院仅有三进,绕过影壁,里间的建筑一览无遗。穿过朱红色的群房,顺着一座长厦漫步走去。只见庭中遍植红枫,火色的一片,猩猩丹丹,似乎要将这湿冷的寒冬烧个干净。丛丛红枫之中,有一抹白色的身影。那人眉色青黛,双目微翘,似笑非笑,流动的眼眸像是一泓秋水。
“哦?你是说幽王已经给韩月箫定了罪了?”低低沉沉的一声询问。
“是,据下官的线报,此次是钱相威逼幽王,按例判了韩少将军死罪,后日便问斩。”
“哼!真是天助我也!”绝色少年掐下一片红叶,轻轻地搔动鼻翼,“那个钱群死的可真是时候!”
青衣男子微微愣住:“殿下?”
少年微微一笑,眼波流转,媚色四溢:“真是在本殿临行前,送了一个大礼啊!”
“属下驽钝。”
“章放啊,你说韩月箫此人如何?”少年不经意地回头,懒懒地问道。
“从乾州一役和千里撤军来看,韩月箫是个人才!”
“呵呵~”婉转的笑声在枫林里回荡,“何止是人才。”这个声音虽然稚嫩,语气倒很是沉沉:“单从他带着妹妹从荆国虎啸将军龙飞手下全身而退,单从他带着残兵败将奔行千里,破了雍国明王的七风阵,就可以看出这个少将军此后必成大器。”
“殿下说得是。”
“更何况~”少年抬起头,仰视天空的冬阳,“有了他,就等于有了蛟城韩氏的支持。只要他振臂一呼,名扬六国的韩家军便可东山再起。章放,你可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我青国将再添几万精兵。”
“哼,你倒是看得短了些。”少年以唇含叶,枫叶连朱唇,红艳无比,“韩月箫若是去了青国,那也不是效忠我父王。”
“下官知道,是效忠殿下。”
“嗯。”红枫被吹起,少年扬起稚气的微笑,“母妃死后,我就只剩了外祖家。外公一无权,二无势,有的只是银子,有的只是一个无焰门,有的只是一帮死士。本殿内无至亲,外无臣子。章放啊,这几年只有你和成璧一直跟着我。”
青衣男子忽地跪下,含泪而语:“下官必誓死效忠殿下。”
少年慢慢蹲下身,眨着眼睛,笑眯眯地看着他:“如果本殿没有猜错,母妃死前一直念念不忘的仲郎就是你吧。”
男子怔了一下,不可置信地看着眼前这个青涩的少年,嘴唇颤抖,猛地俯下身。
“起来吧,前尘往事本殿不想追究。”白衣少年拍了拍衣袍,慢慢站起来,“我只要你的忠心,仅此而已。”
“是!”
两人迤逦而行,在这一片火焰中穿行。半晌,青衣男子耐不住性子,开口问道:“可是殿下要如何收了这只猎鹰?”
少年背着手,微微一笑,轻转眼眸,看向浓艳艳的枫林,淡淡开口:“成璧。”
只听一个低沉的声音:“属下在。”
“这件事就交给你了。”他用手遮住眼帘,仰头而望,笑得纯真,“联系内应,来一招偷天换日!”
“是。”
一阵风吹过,红色的枫叶摇摇曳曳,缱绻飞舞。一时白袍翻飞,青丝飘荡。“对了,韩家的那位小姐也要救下。”
“请殿下示下。”沉沉的声音如在耳边,却又不见踪影。
“现在不要动作,待韩氏一门被押解到酹河之上。你再带人乔装成水匪,抢了韩家小姐,到梦湖和我们汇合。我要幽王亲手将本殿和本殿的爱将送回青国!”少年理了理耳边的鬓发,笑得轻快,“成璧,你去吧。”
“是。”风过无痕,人去无影。
“殿下,四年之后,终于可以回到母国了。”青衣男子声音哽咽,“我总算没有辜负老爷子的重托啊。”
少年似笑非笑,看着身边的红枫林:“幽国,真乃本殿的福地。”说着轻抚身边的枝叶,自言自语道:“母后娘娘,您怕是要失望了,儿臣非但没有死,反而找到了自己的前路了呢。”
火红里突然飞起一只喜鹊,他的目光随着鹊儿直入云霄,目若桃花,夭夭灼灼:“母妃啊,你真的给了我一个好字。允之,允之。”
“韩月箫,本殿允了你一个明天,你又能给本殿带来什么呢?呵呵~”
冬阳微暖,日华粲枫情;鹊儿轻啼,低鸣中天曲。
金鳞岂是池中物,龙吟方泽出海底。
这座涃龙馆,困不住他,只能困住小鱼小虾米,只能困住幽王他自己。
某卿的肺腑之言
近几章,当我看了一些大大的留言,某卿终于按奈不住了,有些话不得不说。
其一:关于韩氏兄妹为什么没有迅速逃离幽国这个问题
“死时不做他邦鬼,生日还为旧土人。”写《警世通言》的冯梦龙如是说。
韩柏青夫妇命丧他国,作为儿女有责任和有义务将父母迎回故土。即使没有尸体,即使仅仅是一对空椁。
即使王上昏庸,但是故国就是故国,族地便是生根处,这是古人的思维方式。大家说这个思维迂腐也好,不智也罢。这在古代是根深蒂固的思想,作为忠烈之家的继承人,哥哥再恨王上,也不会轻易地想到叛国,顶多就是罢官卸甲。
退一万步说,他们就算在乾州一战之后,不会繁都,找个好地方蹲下来。那幽王能放过他们吗?这不正顺了钱相的心,直接判他们一个叛国罪,光人民的吐沫星子就能将他们淹死。更何况钱相手中的那十万兵马。
其二:关于葬了父母后为什么没有立刻离开。
韩家就只有这一双小儿女?若是只有这两个兄妹,那道轻松了。老板不厚道,咱扛起包袱,抄了boss的鱿鱼,爽吧。可是家里还有那么多仆役呢,军营里还有那么多本家官兵呢?就这样把人家踹了?那未免太不厚道了吧。
某卿要为他们辩护,其实他们的手脚算是快的了,大家随我看看时间表就知道了。
八月初八:乾州之战,爹死娘丧
八月~九月初:在边境孤苦无援,被荆雍两军围剿
九月初~十月中旬:带着残部,逃回繁都
十月下旬:父母大葬,兵权被夺
十一月头,准备离开,回到族地。
好了说道这里,有些亲就要问了,走就走呗,磨磨叽叽地等着挨刀子啊!同志啊,古代出门一趟可难了。君不见古代的酸书生们以一生能去一趟江南为傲吗,这毕生一次的出远门都能让他们回味大半生的。可见这出远门有多么不容易了吧,更何况是居家迁移呢。原来的房子咋办,卖还是不卖。若是卖,这么短时间有人买吗?若不卖,还要找人帮你看着呢。否则回来后,还不发现,这个宅子成了丐帮分舵了!
还有,还有。古代出门没如家,街边没超市,这些罗哩罗嗦的东西,都得自己准备着。能在十天内启程,那已经是超音速了!
其三:关于杀了钱群那丫后,为啥木速速离开
韩月箫才多大,才十四。换如今,也就是一初二学生,虽然在战场上杀了不少人,但是冲动谋杀这还是头次。某卿是学心理的,最感兴趣的也是犯罪心理。从杀人的亢奋状态回过神来,只要你不是系列杀人魔,是个正常人多半会愣半晌。
退一万步讲,就算他韩月箫是连续杀人犯吧,你看看他杀人的时间。冬至前夜,繁都宵禁,五门都统巡夜。你想跑,你一个人领着一大家子在满是官兵的街上跑跑撒。就算你有土拨鼠的机灵,就算你有刘翔的速度。等你跑到城门口,一下子就傻了。咋的?古代都是锁城门的啊,更何况冬至之夜这么重要的时候。跑吧跑吧,原来还能自首的,现在就换成逃跑不成,罪加一等了。
更何况钱群那蛤蟆是带了一群家丁出来的,他可是仗了老子是高级干部,在街上横行的。那些家丁吓跑了后,能不去叫人,能不回家通报吗?
若是在如此环境下,韩月箫还能带家里人跑了,那咱可真佩服了,佩服的五体投地了。咋的?没见人家上天遁地,无所不能吗?
若是韩月箫撇下家里人,一个人先奔。那某卿立马把他咔嚓了,这样留下妹妹抵罪的人木资格在某卿的文里活那么久!
其三:关于女猪的性格
有些亲认为这个女猪不行,一点都木现代女性的风采。是啊,是啊,韩月下生前既不是杀手,又不是IQ200的爱因斯坦。投胎转世了,一直生活在将军府,没见过什么风浪。活的挺小白,可是她也不是个懦弱的主啊。
被绑架,亲眼看到母亲惨死,经历了沙场的血腥,大家在文字中看看也就那样,没啥嘛!如果是你呢,你置身其中呢,你还能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候吗?
人的成长不是顿悟式的,是水滴石穿式的。这点大家从自己的成长经历中感悟一下吧。
其四:关于历史
当我们看历史的时候,经常会跳脱当时的情境,觉得应该那样就好了。但是,当我们置身其中,就会如同盲人摸象,看到的只是一角而已。就像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一样。因为当你说说的时候,你是局外人,一盘黑白子你看得真切,但是当你成为其中的一枚棋子呢?你就只能看清其中的几经几纬,只能看见身边的几个结而已。
当然作为读者看文,肯定是站在上帝的角度,总揽棋局。但若是局限于自己的宽阔视角,来指责局中的人,那也就是另一种狭义了。
我写这篇文,其实是构思了挺久的,将自己对历史和人生的感悟一点点融进文里。这个架?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