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沉吟-卿妃
董慧如并不出声,只是凝神弄墨。头上的珠钗微微颤动,钗上蝴蝶栩栩如生。
罗衣跟了她十年,自是明白这无言的沉默代表着倔强的坚持。不再多语,罗衣走到绣架前轻轻坐下,她拾起炭笔,抬首问道:“小姐想要什么图样?”
“随便。”
明知道是这个答案,早该不问的。罗衣取过样图纸,一一挑选。
富贵牡丹?小姐性情淡薄,锦衣玉食非她所愿。
鸳鸯戏水?罗衣偷瞥案几,叹声垂目。三殿下虽为人中龙凤,但却不是小姐的梦中良人。
就“百年好荷”吧,她取下图样,开始细细描画。
小姐,生活不是戏文,姻缘不由自身,您还是顺从吧。罗衣很想这样说,但她明白说出来也只是徒劳。小姐对那人已经入了魔,发了痴,早就情难自已。
红帕上,画着一举风荷。清圆如许,摇落冉冉风情。
君若知时共我游,远水翻岸看沙鸥。
云水沉沉千里落,春潮平海戏风舟。
恋恋眼波随着这四句而涌动,董慧如樱口樊素、音似念奴。她心爱的人啊,如今,就在这座城里。
她含情凝思,恍惚间只觉书上墨字鲜活跳跃,不知不觉已化为细细春雨,空濛静落。
沙、沙、沙、沙,雨作乐音,梦回那年……
“小姐小心。”罗衣举着绣帕护着自己主子一路疾行,细密的雨丝落在董慧如苍白的脸上,轻滑地落入她的颈脖。
她,出生于钟鸣鼎食之家,是当朝左相的第三女。她的母亲是相爷的元配夫人,怎奈体弱多病,在去年冬末便香消玉殒。自母亲去后,家中的二娘便作威作福,处处给她这个嫡女使柈子,硬生生将她的亲事抢给了大姐和二姐。亲情凉淡,莫过于此。
九岁的她,成了左相府里可有可无的人。又因为她性格冷清且肤白如雪,所以被家人视为阴寒难近的幽灵。年后,外祖思念亡女,又怜她年幼,这才将她接到江东小住。
怎知这东南天气说变就变,出门时还春光无限,转眼间便烟雨胧胧。
“小姐,来擦擦。”十三岁的罗衣从怀中掏出丝帕,刚要为董慧如擦拭。忽来一阵清风,勾走了她手中轻滑的丝绢。
“唉!”罗衣追出凉亭,却眼睁睁看着那抹粉色飘入水洼,浸成了艳丽的胭脂色。“哼!”罗衣恼怒地跺脚,暗恨自己无用。
“好了,罗衣。”小小的人儿娇声出口,“快进来吧。”
“是……”小小的丫鬟垂头丧气。
四月里犹带轻寒,凉凉的雨滑下董慧如长长的发,冷冷地钻入她轻轻的衣。
“呃……欠……”她掩着薄薄的袖,皱起了秀气的鼻。
半晌,她睁开朦胧的眼,入目的是一只修长白净的手,以及掌间干净朴素的帕。
她怔怔抬首,眼前这人好似一枝竹,宜烟宜雨又宜风。
“擦擦吧。”那双清亮的眸子始终带着暖意,让她移不开眼,“欲暑还凉,最易染恙,请接受在下的好意。”
她开不了口,不是不愿意,而是早以沉醉,沉醉清风。
而后发生了什么,她已记不清。不是不愿记,而是陷入情迷。模糊中,她接过、她垂首、她含笑不语,直到那一声将她叫醒。
“元仲!”
恍恍地,她看着那枝“青竹”飒然一笑,转身离去。那清俊的身影,消失于初夏的这场雨。
劈啪,她清晰地听到心中某个角落发出的轻响。有什么打心尖钻出,怯生生地抽出嫩嫩的芽。
而后,她打听到了他的名,搜集到他亲书的诗集,开始一笔一笔临摹描画。
而后,她好似雨后芙蓉,绽放出清丽容颜。
而后,她名动京都,成为父亲引以为傲的女儿和待价而沽的货物。
而后,她始终珍藏这份年少情动,拒绝了王亲贵胄的炽热追求。
而后,她等来了他出仕入朝,却也等来了那无情的一纸诏书。
一滴墨,坠落,在纸上浓开。一滴泪,滑落,在墨中晕开。
她取出贴身而放的方帕,轻轻地掩住口鼻。用尽力气深吸,想要将他的味道融进心底。
“元仲……元仲……”她贪恋地唤出他的字,嫩笋般的指划过书上的墨迹。面对十二殿下的威逼,她尚能全身而退,这一次她定能一圆心意。
思及此,娇美的唇如花般绽放,勾出一抹艳丽的笑。她腮晕潮红,羞娥凝绿,像极了烟雨四月的那副画。
“罗衣。”她笑涡荡漾,颜韶容雅。
“什么事,小姐。”罗衣飞针走线,嚅嚅应声。
“明日陪我去上香。”
“好啊。”罗衣随口低应。
“我想去见他。”董慧如那笑,情致两饶,正是人面桃花。
“谁呀。”
“元仲。”她轻喃,情难自禁。
银针偏斜,扎入罗衣的指尖,绽开一朵血花。
闺房里,烛火摇曳,一室寂静。
“老爷!不好了!不好了!”
屋外寒风凛烈,疾呼震天。
“扫把星,扫把星临世了!”
一剪相思,人难眠。
幸与不幸,两重天。
今夜,命运走向了另一边……
无心水逐多情柳
俗话说的好,不是不报,时候未到。时候一到,小命送掉。
“啊!王上饶命啊!”
青穹殿外惨叫连连,阴沉的殿内很是静悄。与百官一样,我手持笏板、跪倒在地,抬眼只见前列的空位。那日张扬跋扈的“群架先锋”魏老头,如今已在殿外独自享受丰盛的“棍棒大餐”。
“孤自登基始,凡二十三年四月有余。天重二十三年丑月丙寅日,流星飞矢,天降重怒,烬毁华族之荫。”
内侍长捧卷高唱,四下一片呜咽。我翘首看去,允之俯在那里,一如众人面露凄凄。若不是我获知真相,也定会被他唬住。这人越发的阴晴不定、难以捉摸,昨夜自云上阁回来,便见他阴着脸坐在我房中。
……
“终于舍得回来了?嗯~”晦暗的夜色中,只见那双狭长的桃花眼虚虚合合,闪出近似於月照幽潭的寒光。
我站在门外,静静地看着他,只觉该死的熟悉,这种诡异的感觉让人说不清道不明。
静静地对视,半晌,我耐不住出声:“你怎么在这?”
允之坐在窗边,璀璨的流星在淡色窗布上留下一道道残影,不时点亮他媚然的黑眸,好似两点星火。
我慢慢晃入内室,将双手浸在温热的盆中,身体渐渐回暖。
“定侯~”黑暗中他突然出声,惊的我心脏一颤。身后传来悉悉索索的轻响,我顾不得擦手,匆匆回身。
他气势逼人地走来,俊美的脸庞始终覆着诡魅的阴影。待近了,才看清他唇角挂着一丝浅笑,浅的有几分阴寒。这一次他并没有像以往那样贴上,而是在五步之外站定。
“定侯来了吧。”这一声带着笑,轻如空气,却又重若巨石,压的我难以喘息。
“你怎么知道?”其实我想问的是:还有什么为你不知?
“哼。”优美的唇线瞬间垂落,他悠悠走出暗影,随意扎起的长发随之飘动,剪出一抹深渊色,“因为刚才你笑得很丑。”
唉?我退回盆架边,垂首细瞧。平静水面照出那张许久不见的面庞,除了微肿的唇瓣,其他一如过往。指尖轻抹过唇,犹带着清淡的药香,细微的感觉让我不禁轻扬唇角。荡着涟漪的水面浮出熟悉的笑颜,公正客观的说,应该算是很能入眼的吧。
“很丑。”盆中映出允之恼恨的双目。
我微微皱眉刚要开口,就只听身后传来语调紧绷的询问:“卿卿,动心了?”
视线在水面交汇、倒映,我轻轻而又重重地开口:“是。”
那双眸子中似有墨浪翻滚,身后呼吸渐静。我转过身,入目的是两道杀人无形的寒光。“唉,允之。”我轻叹,“你何必如此……”
“殿下。”一道清瘦的身影出现在窗下。
他并未应声,脸上渐染抹青。
“殿下?”
窗外那声犹带微疑,而他依旧静静。
“允之。”我沉沉地看着他,淡淡开口,“我不瞒你、不唬你,其中的意思你该明白的,其实……”
未待我继续,唇瓣便被点住。诧异地望去,惊见刻在他唇瓣上的浅浅笑意,媚色下透着几分凄凄。
这样不行的……我抬手欲拨开他的长指,不想却被他反手握住。
“殿下?”第三声明显焦急。
“嗯。”允之懒懒地推开窗,垂眸应声,“说吧。”
“事情办妥了。”来人原是林成璧,他面色微暗,冷风一阵竟带来了些许火味儿。
果然啊,什么天火,分明就是人祸。我偷睃向右侧,暗自使劲想要挣脱他的抓握,却被捏的更紧,紧的我手骨生疼。
“陈监副呢?”允之漫不经心地出声,眼睫下闪过杀意。
“已经寿终正寝。”
闻言,我急急瞪视而去,只听耳边响起似笑非笑的低语。
“陈寿生,钦天监监副也,半生沉醉星盘,月余前他推算出今日天降流星。”允之握住我的手,笑意深深,“卿卿这么聪明,应该明白了。”
是啊,明白了。我愣愣地看着他,原以为他会掐指神算,孰不知他是步步算计、精心布局,才有了很长很长的今宵。
“想要的,我从未失去。”他狭长的桃花目一扫往日迷离,迸出灿灿精光,“可知道为何?嗯~”他诱惑地倾身,攫住我的发丝,笑得很残酷,“因为我从来不怕脏了这双手啊,卿卿~”
那一刻,只觉寒意如蛇信缠缚全身……
寒意,寒意犹在身,耳边传来声声唱和将我从沉思中惊醒。
“……天谴于上而孤不悟,人怨于下而孤不知。孤上累于祖宗,下负于黎庶,唯罪己以昭天下,但削发以代孤首。余一人有罪无及万夫;万夫有罪在余一人。无以一人之不敬; 使上仙鬼神伤民之命。凌准泣拜之!”
多深刻的反思,多动人的笔触,多恳切的语辞,多宽阔的心胸……无数个多在我的脑中凝成一句话:多狡猾的君王。
削发代首?连他老人家都自罚了,还有谁敢为魏几晏求情?
罪在一人?放眼瞧去,那日参与殴斗的官员哪一个不战战兢兢?
鬼神伤民?盖棺定论此为天灾,还有何人敢跳出来追究责任?
综上所述只一句:华族宗谱烧便烧了,要恨恨自己,要怨怨天去!
待《罪己诏》最后一字落音,却不闻御座上发语,更不见周围有人敢偷觑。殿外只剩闷棍声,却再听不见魏尚书的呻吟。
久久之后,期盼已久的沉声终现,只一个字:“念。”
“神佑青空,天重恒昌……”内侍长细亮的嗓音再一次回荡。
随着一字一句的明晰,静默的殿内终于有了响动。我前侧的工部尚书双拳紧握,身板僵硬。其实被调为户部尚书不也挺好,油水可不少啊。只是聿宁该如何呢?升?还是降?
“……聿宁徙吏部尚书……”
调令一出,帛修院哗然,数道目光直刺向元仲。
台阁两院四部中,以吏部为首。吏部尚书,古来被称为天官,称大宰,掌官吏任免、考课、升降、调动事宜。上世有句话说的好,跟着组织部,提干迈大步。由此可见,这是怎样一个肥缺,这是怎样一个关键。
“哼!”我的身侧不时传来冷哼,连适才忿忿的原工部尚书也侧首讽笑。左相这边早对右相手下的吏部眼红,如今肥缺易主,他们心中的痛快也就可想而知了。
“……原吏部尚书谈启颂转工部任尚书一职……”
“炮弹”一个接一个地砸下,这边刚松气,那头又开始着急。乱啊,乱成一团。台阁里平级调动,换岗的已不仅仅是尚书,还有侍郎、郎中、郎官……
“什么意思?”
“嘶~”
“没罚咱们,只是徙职?”
“你明白么?”
“不明白……”
我垂下眼眸,过滤着纷纷低语,脑筋飞转。只觉答案就在前方,几乎触手可及。但是直至下了朝,被钦点到御书房候旨,我都还没想明白。
殿外青石地显出几分白惨,第一次被招到偏殿不是因为自身受到重视,而是因为我那倒霉上司被打晕了难以听命。是的,魏几晏并没有被罢官,也没有调职,而是出人意料的蹲守原职。魏老头被杖残了还不够,非要榨干他的最后一滴油,死也要死在礼部里。黑,王的心真黑。
默默为他哀悼,不经意地瞟见同时自书房走出的左右二相目光缠斗、冷笑浮唇。
见此情景,我恍然大悟。当两相的座下再不是嫡系部队,当两派势力互相渗入,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时,这些官精又将如何?
很简单:互相拆台。
四部里有多少龌龊肮脏的家底,有多少见不得人的把柄。狡猾的王上为大家准备了锹铲,就等着两派奋力挖掘了。挖?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