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赐奇缘–上部(不和皇子发生恋情





?br />   “给,早就准备着了!”心怡把其中一个最大的礼盒递给弘历,“这是你阿玛的,另三个是给你和弘时、弘昼的,回去跟你阿玛说,我就不去给他拜年了。”
  “是!弘历一定把话带到。”
  “能拿吗?不能拿我让人给你拿到宫门口去,反正我也要出去。”
  大虎二虎立刻接过礼盒。
  “谢姑姑,姑姑这是要去哪里?”
  心怡指指秀儿,“她想回去看看她的阿玛额娘,我们就一块儿去了。”
  弘历瞥了秀儿一眼,顿时被吸引住了,十岁的小孩子还不懂男女之事,现在他只知道面前的这个人很漂亮,这一瞥,她的容貌已经完全印在了弘历的脑海里,这一瞥就注定了秀儿将来的命运。
  “你叫什么?”弘历问。
  “回小阿哥,奴婢叫秀儿。”虽然弘历还是个小孩子,但毕竟也是阿哥,秀儿见他一直盯着自己看,也让她颇不自在。
  “秀儿,名如其人,秀儿,我长大了要娶你!”
  这话一出口,把所有人都吓了一跳。
  “弘历!”心怡大喝了一声。
  弘历朝心怡看看,嬉皮笑脸地说:“姑姑,我开玩笑呢!”
  “这是阿哥说的话吗?你才多大,不正经念书,就已经想着娶媳妇了!”心怡知道这位未来的乾隆皇帝是最是风流的,但她无论如何没想到才十岁的弘历已经把目标对准了秀儿。
  也难怪,秀儿本来就漂亮,心怡她们又为秀儿精心打扮了一番,现在的秀儿哪里还看得出是个伺候人的小宫女,分明是个官家大小姐的模样。
  心怡心头隐隐不安,只好把胤禛搬出来,“这话要是让你阿玛听见,你说他会怎么罚你?”
  弘历对胤禛还是畏惧的,立刻向心怡告饶,“姑姑,弘历知错了,姑姑千万别告诉我阿玛!”
  “以后可千万别再说这样的话了,阿哥得有阿哥的样子,今儿就算了,以后要再是有这样的话,我非让你阿玛揭了你的皮不可。”
  “姑姑,弘历不敢了,姑姑别生气。”
  “行了行了,我也该出去了,你也该回去了。”
  “弘历陪姑姑一起走!”弘历一边挽住心怡的手,一边却瞅着秀儿。
  心怡把他的举动都瞧在眼里,心里暗道,“看来,我得早点让秀儿嫁出去,现在弘历还小,还不懂事,再过两年,可保不准他会对秀儿怎么样呢!要尽快断了弘历的念头。”

  秀儿回家

  老北京有个说法,叫“东富西贵,南贫北贱”,“东富西贵”好解释,以紫禁城为界限,西边叫“西城”,那里的衙门口多,当官的多,住在那里的官当然也多了,所以叫“贵”。
  在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官是第一阶层,再有钱的富人,你没有经过科举考试,没有级别,也不能与官员老爷混住,于是那些富商巨贾就相对的聚集在紫禁城的东侧,也就是通常说的东城一带,所以称“富”。
  “南贫北贱”的“南贫”是指在北京城南部聚集的多是些逃难的汉人老百姓。“北贱”顾名思义,北边的老百姓地位都比较低,这主要是指北边的“奴才和包衣奴才”多。
  包衣为满族语,即包衣阿哈的简称,又作阿哈。包衣即“家的”,阿哈即“奴隶”,汉语译为家奴、奴隶、奴仆或奴才,为满族上层统治阶级贵族所占有,被迫从事各种家务劳动及繁重的生产劳动,没有人身自由。来源主要是战争俘虏、罪犯、负债破产者以及包衣自己所生的子女等。到清朝在全国范围内建立统治后,包衣也有因战功等而置身于显贵的,如李卫,但对其主子仍然保留其奴才身分。 
  这是清朝满族人特有的,清朝对北京城北一直是比较重视的,因为关乎他们的老家,所以控制比较严格。北城的人也不都是满人,也有有不少汉人慢慢地受到满人贵族的控制,逐渐卖身成了满人家里的奴才,有的因为表现好,甚至得到了“抬旗”,成为了满族的旗人,但是因为毕竟是奴才出身,所以地位还是低贱的。
  秀儿家就在北边,据秀儿说,家里除了双亲外,还有一个哥哥一个姐姐,姐姐已经出嫁了,嫁的也是低等的奴才,哥哥和嫂嫂都是老实本分的人,不会钻营拍马,自然也没有什么好差事给他去做。阿玛额娘都指望秀儿能在宫里混出点名堂来,可秀儿十四岁进宫到现在非但没有挣回什么脸面,而且受了不少罪,被妤妃虐待的事她的家人都不知道。本来嘛,人送进宫里去了,是好是坏全凭各人的造化了。
  秀儿带领着心怡他们来到了自己的家门口。过年时节,每家人家都一样,门上贴着春联、“福”字,地上是燃尽的烟花爆竹的碎屑。
  心怡他们一行人虽没有坐轿,但人多,气势也就大了些,来到这“北贱”之地,显得很招摇,一路走来,已经有人在门口观望了。
  看见了自己的家,秀儿像只快乐的小鸟,扑腾着就进了门,“阿玛、额娘,我回来了了!”
  众人也跟随着进入,这是一间不大的四合院,布局较为简单,北房2间,东西厢房各2间,南房3间,院内是青砖墁的甬道。
  闻听秀儿的呼唤声,屋里的人都挑门帘出来看,见到女儿,老夫妻又惊又喜。
  喜的是大过年的,女儿也回了家,一家可以团聚,惊的是女儿怎么能出皇宫,莫不是发生了什么事。
  “额娘!”秀儿一头扎进娘亲的怀中,眼泪就扑扑地往下掉。
  秀儿的哥嫂、姐姐姐夫都在家,一下子就把秀儿围拢起来,问长问短,秀儿一下子也不知道先回答谁的。
  还是她阿玛恒吉发现了站在门口的心怡一干人,忙问女儿,“秀儿,那是……”
  “哦!”秀儿赶紧跑到心怡身边,“格格,我把您给忘了!”
  心怡笑笑,“没事的,看见你和家人团聚,我们也很开心。”
  秀儿赶紧对自己的家人介绍心怡,“阿玛,这位是心怡格格,女儿现在就在格格身边,伺候格格。”
  心怡格格这个名字对于恒吉来说早就是如雷灌耳了,只不过一向是只闻其名,未见其人,而且像他们这样身份的人也根本没有机会见到。
  现在见到当今圣上身边的大红人出现在自己家,怎么能不诚惶诚恐呢,所以慌忙招呼全家一起跪下,“奴才给心怡格格请安!给格格拜年了!”
  心怡知道自己若不受了他们的礼,他们反倒会不安,所以也就让他们磕完了头,行完了礼,“起来吧!小梅子,看赏!”
  红包是早就准备好的,小梅子早就向秀儿打听过了家里有哪些人,按人头准备了不同的赏银,每人都有份。
  除了红包外,心怡还准备了衣料茶叶药材食品等东西,这下可把秀儿的家人给乐得不知东南西北了,格格亲自来看望不说,还有那么多礼物赏赐,这是多大的荣耀啊!又磕了头,谢了赏,这才罢休。
  “阿玛,您别让格格站在外头啊!”秀儿提醒自己的父亲。
  “对对对!格格您千万别见怪,奴才这家里啊,从来没来过大人物,都不知道怎么招待,格格您请屋里坐!”
  全家人把心怡让进了南房,秀儿熟练地端上手炉,“格格,暖暖手!”
  秀儿的额娘也忙沏上家里最好的茶恭敬地端给了心怡,还有些蜜饯果脯什么的,见他们都拘束地站在一旁,心怡倒觉得别扭了,“秀儿,让你阿玛额娘都坐下说话吧!”
  “格格面前哪有奴才的座啊,奴才还是站着说话比较好!不知格格今儿来有何吩咐?” 恒吉垂手在旁说着。
  “没有什么吩咐,就是大过年的,秀儿说想家了,所以就一块儿过来看看。”
  “格格您体恤秀儿,是秀儿的福气!秀儿不懂事,还请格格您多担待。”
  “阿玛,格格对我可好呢,您看,我这身上的穿的戴的全都是格格给的。”秀儿在她阿玛面前转了一圈。
  看着女儿红润的脸色,开心的神色,做父母的心放了下来,见心怡又是很随和的样子,这才慢慢放松了些,大了胆子和心怡唠起了家常。
  恒吉家来的客人居然就是大名鼎鼎的心怡格格,这个消息立刻就在街坊四邻传开了,层层上传,传到八阿哥胤禩耳里已经是过了晌午了。
  “什么?你说心怡格格去了恒吉家?”
  “是啊,王爷,原来恒吉的女儿就是秀儿,现在在心怡格格身边伺候呢!”大管家回着胤禩的话。
  “这么重要的事居然没人告诉本王,你们都在做什么呀?”
  “奴才也是刚刚得到的消息!”
  “快,备马,本王要去恒吉家。” 胤禩说着,匆匆向外走去。
  紧赶慢赶地到了恒吉家,一声“廉王爷到!”更让恒吉不知所措了,一天里来了两个贵人,莫不是自己家要交好运了?
  “格格呢?” 胤禩见到恒吉就问。
  心怡早听到了,于是走出门来,“王爷,我在呢?”
  “哟,心怡格格,小王还以为下头的人瞎说呢,原来是真的。”
  “我送来看看她阿玛额娘,再说了,我一向喜欢乱窜门子,王爷不用这么大惊小怪的。”
  “是的是的,格格既然到我府中的奴才家窜了,那也赏脸去小王府上坐坐吧!”
  心怡一口答应:“行啊,王爷先回府吧,我等一下过来。”
  胤禩满心欢喜,“那小王先去预备了!”
  “王爷,你别把你的弟弟们都找来,人多吵得慌!”心怡真不想见那么多人。
  胤禩想岔了,还以为心怡有什么话要和自己单独说,心里更是高兴,乐滋滋地离开恒吉家,回王府准备去了。
  回到南屋,心怡又和他们聊了一会儿,得知秀儿能留在家里和家人团聚几天,可把恒吉老夫妻给激动得啥都不会说了,只会连连磕头。
  离开恒吉家,众人走在街上,小梅子问:“小姐,您真要去八爷那里吗?”
  “是啊!答应他了,就去呗,我也想看看他们是怎么过年的。”
  “小姐,不怕有危险吗?”大虎关切地问。
  “你当他是傻子啊,没事总研究着杀我吗?他的目标是四爷和十四爷,我近来和四阿哥走得挺近的,这不好,难免让人会有想法,所以这廉王府我一定得去。”
  二虎赞同,“小姐考虑得是,不能让人误会什么了。”
  大家边走边说,到了厂甸,那一路的风味小吃吸引了小竹子,年糕、元宵、爱窝窝、茶汤、灌肠、豆腐脑儿、炒肝等,最有特色的是三尺多长的大糖葫芦,它几乎成了逛厂甸的标志。
  小竹子和小篮子人手一根,一路走一走路吃,还不时地看着那些玩具,大风车、空竹、地轴儿、猴戏、粽人、面具、九连环、竹蛇、西洋景、转花筒、袖箭、弹弓等。
  “喜欢就买啊!”有了这句话,小竹子和小篮子就放开了手脚,不时说小姐这个好玩,小姐买那个,心怡像宠自家弟弟一样,凡是他们想要的,无不应允。
  “小姐,今天是初八,我们去白云观吧!”小桔子提议。
  “对呀对呀!”她的话得到了大家一致的响应,倒是心怡不明白,“初八有什么特别的?为什么一定要去白云观?”
  二虎给心怡细细地解释,“初八是顺星日,大家都去祭祀自己本命年的星主,所以也叫祭星,明天初九还是玉皇大帝诞辰,所以那里可热闹了。”
  “哦,那不去岂不可惜了,走啊!”心怡也是个爱热闹的人。
  “那八爷那里呢?”小梅子问。
  “急什么,先玩了再去!”心怡才不管胤禩怎么等自己呢,带着众人前往白云观。
  白云观是道教全真龙门派的祖庭,除了一般庙会共有的情况外,还有“摸石猴”和“打金钱眼”二项极富特色的活动。观内有五个石猴浮雕,香客哪个部位有病,就摸石猴的哪个部位,病症就能治好,据说山门内右下方的那个石猴最灵。
  心怡对这个没兴趣,她感兴趣的是“打金钱眼”,其实就是以真钱来打假钱的活动,观内有座石桥名“窝风桥”,桥下无水,桥洞中坐一闭目凝神的道士,在他头的上方、前、后各吊悬一枚硬纸做的大钱造型,钱的方孔内挂一铜铃,香客们用铜板投击孔内铜铃,这就叫“打金钱眼”,如果击中铜铃,那这人就一年顺利。
  几个人拿了一大把的铜钱,一个个地朝瞄准铜铃扔去,小竹子最起劲,可扔了十几个也没有扔准,倒是小篮子一击就准,更是让小竹子嫉妒,他不死心,又连着扔去,终于给他扔准了一个,把他乐得一蹦三跳。
  运气最好的还是心怡,扔了十个中了六个,其他人也都中了几个。
  正当他们玩得起劲时,有人在心怡身后喊了一声,“小姐!”心怡回过头,是个不认识的男子,三十五六岁的样子,身材硕长,有一米八这样,相貌也算英俊,不过脸上带有沧桑感,穿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