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男神这点小事儿.随身润着小金鱼 作者:月下金狐(晋江金牌推荐vip15-04-17完结)





    “不能,你只要考上,妈锅卖铁的供。”
    “妈,你不觉得给女儿投资是赔本了啊?”
    余妈把眼一瞪:“谁说的?都是我肚子里爬出来的,男孩女孩一样!”大概是受到镇上男孩女孩都一样的思想冲击,余妈的思想也转变了。
    余眉半晌没说话,抹了抹眼睛,发现眼晴是干的,不要紧,开心的泪通常只在心里流,以前的自己也是对家人好,但她太闷了,很少与父母交流,现在才发现,妈妈其实是爱的,只不过被她的不争气给掩盖了,恨铁不成钢何尝不是一种爱,除去这一点,她是个好妈妈,所以这一世她要做个让母亲骄傲的女儿,让她再没有前世对自己的郁结,不再受那些让她受伤的闲言碎语。
    吃完了饭,余眉收拾好桌子和厨房,把碗刷干净后,便去帮人试衣服收钱,午后人多又是一刻不停,库房余爸进了不少货,但往外出的也多,有两款都卖的断货了,尤其是余妈身上的那套小西装,不少坐办公室的白领都来买,还有老师,连余妈身上的那套都有人要了。
    只得重换一套样品。
    待到晚上终于关门歇业了,余眉才买菜做了饭,然后一家人边吃边说话,顺便余眉把买的东西都拿了出来,老爸的一套羊毛衣羊毛裤,老妈也是,零零碎碎的。
    老爸看了一会儿,忍不住问:“小眉啊,一个月给你五百,你是不是都没花,攒着买这些了?”
    余眉放下东西道:“没有啊爸,攒是攒了点,你以前不是还给过我一千块钱吗?”
    “那也不对啊。”余妈不是以前的农村妇女了,现在总还有点眼光的,拿起那架遥控飞机,这个上回对面卖鞋那家给孩子在市里买的,一架都要百多块,还有这件羊毛裤,里面还有标签。”余妈疑惑拿出来看,一看直瞪:“什么?一件羊毛衫一百八?”
    余眉也没想到会拉下一个没撕,忙道:“妈,那衣服标的是这个价,其实是打对折的。”
    “九十也贵啊,你每次都往家里买东西,我算算都不止一千块了?你平时还要吃穿花用,哪来的那么多钱?”余妈脸都沉下来了。
    余眉见状只得叹了口气,其实早想好对策了,“其实妈,这是我的奖励,我期中考,期末考都是全班第一,戒城高中为了鼓励学生,考第一的都有奖金可以拿,所以竞争可激烈了。”其实余眉没有说错,全校前十名确实有奖金,而且不菲,只不过她拿不到而已。
    “真的?还有这样好的学校?”余妈余爸一听女儿考试第一,立即就眉开眼笑起来,。
    “那当然啦,你们以为重点为什么是重点啊,只要能让学生出好绩,别说是奖金了,免学费都有的。”
    余爸余妈被余眉唬得一愣一愣的,“那能奖多少钱?”
    “一千来块吧……”
    “一千……”两口气惊的都忘了闭嘴。
    “是啊,这是我学习得来的钱,我想花在家里人身上,谢谢你们供我上学,爸,妈,你们辛苦了,下次我拿到奖金还给你们买礼物,而且高二高三如果还能拿第一,奖金更多呢。”
    余爸余妈听着,好一会儿没说话,余妈转过身默默掉眼泪。
    好一会儿,余爸才道:“嗯,吃饭吧。”余妈吸了吸鼻子,给女儿挟了一筷子菜,声音出奇的温柔,“多吃点,在外面学习辛苦。”
    人就是这样,一颗心换一颗心,上一世,她不懂表达,与父母有很多隔阂,这一世她不想这样了,爱她们,就要说出来,表达出来。
    正高兴的吃着饭呢,突然外面有人开门,这时候各家生意都停了,晚上人也不多,不过有时候确实也会有顾客来,一家人不由看过去。
    只见一个四十多岁大高个,眼晴小颧骨突起的女人走进来,穿着土黄色的褂子,手里拿着一只篮,一进来就四处东张西望的,直到看到里面坐着的人,这才露出满脸的笑,笑得特别亲切,看到余爸余妈就道:“老二,老二媳妇,你们搬到了镇上,找到你们可真不容易啊,赶上你们吃饭了啊?我探亲戚顺路带了点土鸡蛋,听说这镇上买土鸡蛋不容易,我就把家里特意给你们攒的带来了,好给孩子加个菜。”
    “大姑?”余眉看到这个女人,就不由的皱眉,她怎么找来了?

☆、第47章

她这个大姑是余爸的姐姐;余眉的爷爷奶奶都过世了,过世的时候大姑已经嫁出去,但是过的特别不好;住在她婆婆家;她婆婆三儿子;都成亲了;没钱搬出去就挤在老房子一起住;没房间就用布帘隔上;吃饭还得按人头算;每个月都要往家给交钱,吃大锅饭;连两口子私密事,都能被人听得一清二楚。
    大姑有一次偶然听她大伯家的小子在外人面前学她叫,再也受不了,就带着丈夫儿子回了娘家,从此就住下了,余爸那时候还没成亲,姐姐回来住也没意见,但谁曾想,老人过世后,大姑会撒泼一样赖房子,在村里到处说,是她一把屎一把尿的送两个老人走了,现在弟弟刚成家就要把她撵走,又说谁伺候走老人房产就应该给谁,而且老人死前已经把口头答应给最困难的女儿。
    把刚成亲的弟弟赶出家门。
    和善的大姑突然为了房子不顾手足亲情,做出这样的事来,余爸也是懵了,那时候的余妈也是十八的大姑娘,别说对着骂了,脸当时就红了,转身就跑,长这么大没丢过这人,余爸只得去追,也就这么搬了出来。
    只能说,人不要脸天下无敌,那时候的人纯朴,根本就想不到去告,在他们眼里法庭那是不好的地方,会被乡里乡亲指指点点,而且父母刚刚下葬,余爸不想父母尸骨未寒,姐弟两就为了老人的房产闹的死去活来,忍一忍也就算了。
    借住余妈娘家一年多,才东借西借拉了一屁股饥荒盖了三间砖瓦房,余家为什么那么穷,除了孩子,也因底子太枯了,从结婚就有两万的借债,还了六年,等到还完余眉又要念书,家里一分钱没有,种地根本赚不到多少,余爸开始去镇上卖鱼,慢慢家几年后,家里条件稍稍好了一点,小弟又出生了,生孩子,养孩子,花销又大了起来,过得是捉襟见肘。
    每次一说起这些,余爸都不吭声,余妈气得直哆嗦,逢年过节别说是登门问好了,连见面都不说话,基本就是不来往了,可谁曾想到,不来往的人,居然在家里日子又好过的时候,上门送鸡蛋来了,弄得一家人错愕,半天没反应过来。
    大姑有些讪讪,不过很快就过去将篮子放地上,看到余眉,便笑得很亲切道:“这是小眉吧?都这么大了,长得可真水灵,像你妈,你妈年轻那会儿皮肤就白,十里八村一朵花,刚见面那会儿,我都看呆了……”
    余妈没说话,余爸筷子要放不放,本来一家人和乐融融,一时间像是僵住一般,余眉见状,看了眼爸妈,这才露出礼貌的笑:“大姑你来啦。”说完起身给拿了把椅子来,“大姑你坐吧,吃没吃饭,坐下来吃点……”
    听罢,大姑感激的笑笑,但看了眼弟弟和弟媳的模样,急忙道:“不用了,我都吃过了,一会就走,不用坐……”
    这时余爸才放下筷子,“姐,你坐吧。”
    听到这句,大姑才“哎”了一声,坐下了。
    余眉当然知道大姑的德性,以前家里是自己参加工作了以后才慢慢好起来,大姑那时就没少来,她家穷,就算有了房子住,但姑夫懒又爱赌,只靠大姑去别人大棚里干点零活,日子过的紧紧巴巴,有点事都是这个亲戚蹭点钱那个亲戚蹭点钱。
    你有钱的时候她低眉顺目的凑跟前,没钱的时候,就跟把余爸赶出去一样,毫无留情面。
    只是前世,她是在六七年后才出现的,没想到自己重生,居然连大姑也提前来了,无事不登三宝殿,还带了鸡蛋,明显是来借钱的,别人家一有点钱,她就又眼馋了。
    “好了,小眉啊,给你大姑填双筷子。”余爸道。
    “行,我去拿。”说完看了眼在吃饭的余妈,“妈,你喝不喝水,我给你带杯水?”
    “不用。”余妈也没什么好声气,谁都能看出来她的脸色。
    余眉去房间把筷子拿来,还是倒了水出来,大姑是知道余妈这边不行了,一直跟余爸说着话,话里都是余爸小时候的事,余爸和大姑相差五岁,大姑六岁时就哄弟弟,一哄就哄了十多年,上山割草带着他蛐蛐,挖蚯蚓喂鸭子,河边拣河蛤敲碎用火烤着吃,吃够了就砸碎了掉给鸡鸭鹅。
    拿着那些往事提,余眉当然知道,这是大姑的手段,她没嫁人以前,对余爸确实很好,人对小时候总是难以忘怀,显然余爸脸色也柔和下来。
    余眉坐下用力咳了一声,立即打断大姑的话题,“大姑你吃啊,这炸鸡腿是前面店里的,现炸,上面还浇着酱,你尝尝。”
    “哎哎,好好。”话题一打断,大姑又不好接下去,只好接了鸡腿,顺口道:“小眉现在哪个学校啊,念初中了吧?”
    “大姑,我都高一了。”余眉道。
    大姑不由尴尬道:“高一了啊,大姑这段时间家里事太多了,天天头疼吃药,这不都不记事了……”
    说到这里,余眉急忙打断她,又没让她说下去,“我现在在戒城高一,大姑你不知道戒城吧?就是市里的第一重点学校。”
    “哦,重点学校啊。”大姑赶紧笑道:“真厉害,我就知道侄女是个有出息的,你爸你妈真的熬出头了,女儿有出息,又生了儿子,现在日子也过好了……”
    余眉立即接:“大姑,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我家兑这家店,托人贷的款,每年要交钱给银行呢,现在连我明年的学费都发愁,我爸还说明年春若生意不好,就出去找个活做。”边说,她边用手捅了捅一旁的余爸。
    “贷款?你们家不是卖壶卖了十多万?还用得着贷款?”
    “可是这店面兑下来要十五万呢,我们把老家的房子卖了四万,还差两万,家里还要进货,就又贷了四万块,都要慢慢还的,现在不仅要供我上学,来年小弟也要上学前班,日子过的比以前还紧巴。”
    大姑显然不信:“你的学费才几个钱,你家店生意那么好,人都挤满了,还不早还上了,还能有大姑家困难啊。”大姑看了眼桌上那些丰富的菜色,“大姑现在连口肉都快吃不上了……”
    “他大姑,我家闺女今天才回来,一个月就回来一两趟,让你赶上了,孩子放暑假
    “那个壶是不是圆底的,带耳朵的酒壶,就是你爷爷用过的酒壶?”
    得,狐狸尾巴露出来了,连余妈都开始斜眼看她。
    如果说是酒壶,她绝对天天坐地发泼,赖去一半的钱。
    “他大姑,当年你赶我们走的时候,就拿了两床被子,怎么?现在是说我们拿了老爷子的酒壶去卖?证据呢?”余妈可再不是以前那个刚结婚脸皮子薄的小姑娘了,一出口就气势汹汹。
    “哎呀,弟媳妇,我说错话了,我就是问问你别生气,当年的事是我不对,大家不都是穷的吗。”
    “哼,穷的人多了,也没见谁干出这事来。”余妈把筷子一摔,但就是坐着不走,这是她家,她凭什么走?
    一时间气氛尬尴的很,不过很快大姑开始掉眼泪,不断用袖子擦眼角:“弟弟,弟妹,当然的事是我不对,你姐夫家里那么穷,我也是没办法了,我知道我这个当姐姐的做的不地道,这些年叫人背后戳脊梁骨,也不好过,我就想着,等家里日子好点,有了钱,就过来把爹妈房子一半的钱给你们,可是这日子却越过越苦,你姑夫腿脚不好,这些年也没赚个钱,就靠我一个女人四处给人打零工养活一家三口。
    我也不怕丢脸了,家里连过年的粮都没备上,孩子就想吃顿猪肉饺子都没钱买肉,你姑夫现在还有病,每天都要吃药,家里实在是揭不开锅了,要不,我也不能厚着脸皮上门来,我知道,现在日子过成这样是爸妈在天上怪我,怪我没给弟弟留一砖半瓦。
    我也内疚,有心想把房子倒出来,可是,搬出来我和你姑夫侄子实在没地方住,弟弟,你就可怜可怜我吧,再怎么说,咱们是一个爹妈生的,就看在爹妈的份上,看在从你吃奶时就带着你,一直带到你上初中……”
    余眉看着声色俱下的大姑,也开始无语了,这就是死了心的要从家里借钱了,她都说到那份上,仍然还是要借,不管你过的有多苦,都没有我苦,这种借钱的把戏,前世不知演了多少遍,但每一次见到仍然会刷新下限。
    “他大姑,我们家刚刚有点好日子,你就看不下去了是吧?”余妈把筷子一摔,“你家怕出去没地方睡,那当初怎么狠得下心把我们赶出去?现在吃不上猪肉馅饺子,当初我和你弟弟为了省钱还饥荒,一年都吃不上一斤面,天天啃玉米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