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门相师 作者:小相师(爽文)
而且秦学兵并没有从瑞斯眼中看到谎的迹象:“你要知道;寻宝过程中;首先要面对的就是死亡。不是干掉别人;就是被别人干掉。不要幻想那些刺激的情节;因为那些情节往往伴随着死亡。”
“这些不用你管。只要你答应带我去就行。”瑞斯曾经也是有梦想有追求的少年;可是三年前发生的一件事改变了他。
三年前;他的爷爷突然去世;将大部分资产留给他的父母;也给他留了一大笔现金和一座城堡;这让他瞬间拥有了许多。
但这也打击了瑞斯的追求;因为已经没什么可以追求。所以;他开始玩跑酷;在很多危险的环境中锤炼自己的勇气;并突破极限。
可是几年下来。跑酷已经不能满足他。前一段时间看到关于秦学兵寻宝的视频;他又开始对寻宝产生兴趣。
这次恰巧碰上秦学兵;敏锐的直觉告诉他;一段神奇的寻宝故事又要诞生了;他想成为这个故事中的一分子。
秦学兵从地摊老板那里借来纸笔。写下一个号码:“回去想清楚;明天早上打电话给我。但有一点必须声明;寻宝的费用很高。”
“明天我打电话给你;顺便带你去我的城堡挑选古玩。”瑞斯无比兴奋;亲了一下纸张;愉快地里去。
“你真的要带上他?”叶梓菁觉得秦学兵是在找麻烦。哪家伙长着一副油滑像;不定就闹出什么乱子。
“放心吧;我能感觉到;他并没有恶意。就算有恶意也没什么;上了船;出了公海;还不是咱们的算?”秦学兵可不怕这些麻烦;他只怕碰上飓风海啸等天灾。
“也对;还能带几件古玩回去。”叶梓菁笑了起来;她可听过法国城堡里丰富的收藏。
“我们也继续吧;争取能在这里有所收获。”秦学兵笑了下;拉着叶梓菁继续前行。
走了许久;秦学兵连上突然露出微笑;拉着叶梓菁往其中一家摊子走去;竟然看到不少线装书。
秦学兵拿起其中一本;封面上竟然写着晋书二字。秦学兵赶紧把其他也都拿出来;竟然是成套的晋书。
秦学兵甚至都没有用玉笔推算;马上就用英语问道:“老板;这套书多少钱?”
“五百法郎。”地摊老板对这套书很无奈;是当初不经意收进来的;放了很久都没卖出去;每天还要带着这些书跑来跑去。
秦学兵没有半点犹豫;马上父亲;并从地摊老板这里买了一个小箱子;小心翼翼地装了起来;生怕有所损坏。
对此;叶梓菁很是无语;只能这人的运气太过逆天。
叶梓菁刚才看了一下;分明就是唐朝印刷的晋书。
《晋书》共一百三十卷;包括帝纪十卷;志二十卷;列传七十卷;载记三十卷;记载了从司马懿开始到晋恭帝元熙二年为止;包括西晋和东晋的历史;并用“载记”的形式兼述了十六国割据政权的兴亡。
晋书的修撰;从贞观二十年开始;二十二年成书;历时不到三年。休书团队无比庞大;也都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牛人;监修分别是房玄龄、褚遂良、许敬宗三大牛人。
其余十八人分别是令狐德棻、敬播、来济、陆元仕、刘子翼、卢承基、李淳风、李义府、薛元超、上官仪、崔行功、辛丘驭、刘胤之、杨仁卿、李延寿、张文恭、李安期和李怀俨。
晋书成书不管是对唐朝;还是后世都有着极为重大的意义。其中“载记”三十卷记述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少数民族统治者建立的政权即“十六国”史事的形式;这是《晋书》在纪传体史书体例上的一个新。这不仅丰富了纪传体史书的体例;而且对于表现多民族国家历史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东晋、十六国时期的历史面貌有深远的意义。
当时《晋书》问世后;就有这样的法:言晋史者;皆弃其旧本;兢从新撰。
但这些都不是关键;关键是到安史之乱发生时;作为“御史”晋书编写时的主要蓝本臧荣绪所撰晋书已下落不明;其余的22家晋史书也皆散佚。
现在所流传的晋书都是残本;是后世文学家、史学家不断重新编撰的;并非唐代版本。
所以;一部唐代的晋书出世;必然能在学术界引起巨大轰动。
学术界是如此;那古玩界呢?
唐代版本的晋书并未有流传;那这部晋书便是孤本;且还是完整的一套;其价值简直难以想象。
而在秦学兵和叶梓菁眼中;最看重的莫过于晋书中的天文、律历、五行三志;因为这是李淳风撰写的。
李淳风;与袁天罡齐名;用现在的话就是唐朝两大神棍。但奇门中人都清楚;这两位都是奇门高手;且都是宗师级人物;其修为之高只能让后辈昂首瞻仰。
这一点无需其他事情论证;可以判断国运就能表现。
国运;牵扯一国之人;甚至周边国家;如果秦学兵现在推算国运;恐怕只有一个下场;身死道消。
但李淳风和袁天罡却能做到;一个活了六十八岁;一个被称为百岁老神仙。
秦学兵推想;李淳风之所以之活了六十八岁;恐怕跟推算国运有关;遭到报应。
否则以李淳风的修为;活个一百六七十岁肯定没问题;何以六十八岁就死去?
李淳风和袁天罡对后市奇门贡献极大;其合力作的《推背图》影响了很多奇门中人;并称之为华夏预言书中最为著名的奇书之一。
秦学兵不指望李淳风能在晋书中记载奇门秘术;也不媳;因为他已经得到相关传承。但晋书中却有比奇门秘术更为重要的东西;那就是天文、律历、五行三志。
撰书;必然带着个人心得。李淳风在修撰天文、律历、五行三志时肯定会把一些自己的理解写进去。
所以;天文、律历、五行三志必然带有李淳风的个人看法;也就是修行方面的一些心得。
一位宗师级人物的修行心得;秦学兵想想都觉得兴奋。这对他日后的修行极为重要。
两人又在河畔逛了一阵;等时间差不多才给欧阳战军他们打电话;很快又集合到一起;且各有收获。
“两千法郎买的;便宜吧。”欧阳战军手中拿着的是一件雍正时期的德化白瓷观音像。
“我这件;两万法郎。”欧阳小妹也亮出自己的宝贝;同样是一件瓷器;康熙时期的筒瓶。
筒瓶;也称为“象腿瓶”;是明末清初的典型器。口微撇;短颈;溜肩;腹为长筒形。此器形万历时期出现;天启、崇祯时期也有烧制;顺治时期;将筒瓶寓意为“大清天下一统”;一直沿续到康熙时期;成为当时最为流行的器物之一。
“哎;看到你们的收获;我都不好意思拿出来。”
秦学兵话音未落;欧阳战军和欧阳小妹就击掌庆祝;总算赢了这家伙一次。
“怕打击你们。”秦学兵补充道。
“得;你小子够狂;快拿出来看看。”欧阳战军有些郁闷;对于这个捡漏王的话;他一点不怀疑。
“回酒店再看;我怕磕着碰着。”秦学兵十分小心这些书籍;生怕大街上突然刮了一阵风;让书页折损。
回到酒店;正好碰上德尔菲娜;秦学兵便道:“阿诺特小姐;正好今天买了几幅画;还要请你帮忙鉴定一下。”
ps:感谢藏友“苍天后土之王”赠送章节感谢藏友“佳视美眼睛”更新票支持感谢藏友“红鬼子”月票支持本站。。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二五一章 :一对好基友
第二五一章:一对好基友
晋书的出现让欧阳小妹惊奇连连;至于欧阳战军;眼中只剩下羡慕嫉妒恨了。想想也是;一部早已失传的晋书;其意义绝不是一件古玩可以媲美;它对后人了解古代生活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何况;这是一套完整的晋书;共有一百三十卷;若是放到拍卖会上;国内的藏家肯定要为之疯狂;绝对能拍出一个超乎想象的价格。
“这套书很值钱吗?”德尔菲娜问道;她虽然也喜欢收藏;但更偏向于近代达达精神的作品;对东方文化了解并不是很多。
“它不是用钱可以衡量的;但如果放到拍卖会上;原以为它砸七八个亿的人绝不在少数。”欧阳战军可以肯定;如果他有这些钱;他也愿意砸出去。
“秦先生真不愧为寻宝鼠;刚到法国就有这么大的收获。”德尔菲娜了解过秦学兵的相关资料;原本还觉得有袖张;但现在;这套书籍已经证明那些资料并不夸张。
“运气好罢了;你帮我看看这协吧。”秦学兵拿出圣经;翻开其中一页;取出一张素描。
“素描;少女拿着芒果;这不是持芒果的少女吗?”
德尔菲娜脸上出现兴奋的神色;啧啧称奇:“没错;就是吃芒果的少女;笔法也对。秦先生;你的运气真的很好;这是保罗?高更的作品。当然;是素描手稿。”
“保罗?高更?”秦学兵看向叶梓菁。他可以发誓;绝对是第一次听到这个名字。
“保罗?高更;法国后印象派画家、雕塑家、陶艺家及版画家;与塞尚、梵高合称后印象派三杰。其代表作有《讲道以后的幻景》、《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什么?我们到哪里去?》等。”叶梓菁越越觉得惊奇;本还以为秦学兵吃饱撑着买圣经;谁想到原来是为了里边的夹画。
“那这张手稿应该能值不少钱吧?”秦学兵根本不懂得欣赏西方画作;也没有这方面的收藏爱好。理所当然地以金钱为衡量。
“老实;跟梵高的画作相比;高更的画作价格要差很多。”
德尔菲娜想了下。道:“梵高的画作不用;高更的话拍卖成交价一般都在千万美元。当然;能与梵高齐名。手稿肯定有很大价值;如果让我估价的话;三十万美元。”
“白高兴了一场。”秦学兵撇了撇嘴;才三十万美元;与他心目中的价位相差太远。
秦学兵继续翻着圣经;把一张张素描手稿拿出来:“十六张;都是高更的;按照三十万美元计算;一共是四百八十万美元;还算凑活。”
“哥。你真不要脸”欧阳小妹无比郁闷;这就是得了便宜又卖乖的典型。
“实话实而已。”
秦学兵笑了下;继续从圣经里拿出素描手稿;不知道是巧合;还是书籍的主人故意安排。也是十六张:“这些不是高更的;阿诺特秀;还要请你帮忙看看。”
“你……”德尔菲娜拿着手稿;突然有种想哭的感觉;因为这些宝贝竟然落在一个不懂宝贝的人手里。
“哥;这幅好像是向日葵吧?”秦晓晓记得自己好像在一本杂志上看过这幅画。
“这不是向日葵。难不成是狗尾巴花?”秦学兵翻了下白眼;他虽然不懂西方画作;但还没糊涂到连向日葵都不认识。
“不是;我是这幅画的名称叫向日葵;好像是梵高的画作。但我不知道这幅是不是梵高画的。”秦晓晓补充道。
“真的假的?梵高的素描手稿肯定很值钱吧?”秦学兵眼神一亮;虽然梵高和高更齐名;但梵高的画作在市场的价值绝非高更可比。早在1990年;梵高的画作就曾被拍卖到七千五百万美元;堪称天价。
“何止值钱;拿出去会遭到疯抢的。”
德尔菲娜苦笑着;梵高一生作画很少;且大多数被保留在博物馆;鲜有人能收藏他的画作。所以;哪怕是手稿;也是很多藏家所梦寐以求的藏品:“收藏这协的人也是个有心人;竟然把梵高和高更的画作凑到一起。”
“怎么;他们两个有什么故事?”秦学兵闻言有些好奇。
“当然;关于他们的故事有很多。”
拍卖会上曾出现一份让全球收藏者雀跃的书信;由文森特?梵高和保罗?高更两位大艺术家合作执笔完成。这封信写于两人艺术生涯的关键时期;讲述他们为一次新的文艺复兴所进行的讨论。
1888年11月;梵高在普罗旺斯阿尔勒的出租房内;用一本粗糙的练习本方格纸写完了这封信件;跟他一起写信的人是高更;他们一起把信寄给一个叫埃米尔?伯纳德的年轻艺术家;这人是梵高与高更共同的朋友;曾经给过他们不少作灵感。
在长达四页的信中;梵高首先描述了自己对高更的第一印象;认为高更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在高更的身体里;我看到了野兽般的直觉、处子一样的生灵。”他甚至还写到跟高更一起去妓院作画的故事;同时向收信人埃米尔?伯纳德透露;自己正在和高更联合作一个“了不起”的主题;孕育一次伟大的文艺复兴。
但跟梵高的热情高涨比起来;只在信纸最后一页写了寥寥数语的高更显得异常冷静;他告诉埃米尔?伯纳德:“别听文森特(梵高)的;因为你知道他太容易产生倾慕和放纵之情。”
信件寄出去八周之后;两位艺术家之间的友情以一种脆弱的方式宣告结束12月23日;梵高和高更发生激烈争执;从此绝交。耐人寻味的是;之后没过多久;梵高就做出了举世闻名的割耳事件。
有人因此猜测梵高和高更是同性恋;但并没有确凿证据。
“真是一对好基友”秦学兵笑了起来;艺术家的生活总是异于常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257 258 259 260 261 262 263 264 265 266 267 268 269 270 271 272 273 274 275 276 277 278 279 280 281 282 283 284 285 286 287 288 289 290 291 292 293 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