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8]一天





叶运怠?br />   “阿沈,你相信世界上有真正的友谊吗?”
  他叫我阿沈,是从他和我熟识之后开始的,虽然我并不喜欢这个称呼,好像在叫“阿婶”一样,但他却振振有辞:“我真不喜欢你的名字,沈多沈多,好像多出来的似的。阿沈,多好的称呼,我决定以后都这么叫你了。”后来他叫得顺口了,我也不觉得有什么了。
  “我相信,因为我们之间就是。”
  楼前的路灯坏了,黑暗之中我看不清楚他的表情,却看得清他黑亮的眼睛里的真诚。突然之间,我忽然明白了,有些事情,我们自己清楚就可以了,何必在意别人怎么想。
  “我们自己清楚就可以了。”他说出了我想说的话,“阿沈,我相信,我们会是一辈子的朋友,我以这白雪起誓。”
  他说得正经,可我不禁想笑了,但一开口竟是一连串的咳嗽。前几天,感冒终于好的差不多的时候,嗓子又发炎了,然后开始咳嗽。
  “好了,你别说话了,赶快回去吧,不然又是一场重感冒。”他拍拍我的后背,又拍拍我有些冰冷的脸,然后又揪了一下,冒出来一句:“咦,你脸上怎么那么多肉啊。”
  “去你的。”我打开他的手,一直都不安静的心终于踏实了下来。“明天一起坐公车上学。”
  “好。”他答应着,冲我挥挥手,踏雪走了。
  “……阿沈,我们会是一辈子的朋友,我以这白雪起誓。”
  那晚,风卷着雪粒不停地撞击着我的卧室的窗玻璃,我可以清楚地听到那北方特有的鬼哭狼嚎的风声。我拥着被子坐在床上,在和暖的灯光下,我觉得好温暖,为着我们的友谊,为了陈可的那句话。
  第二天,雪停了,风也停了。
  我们的世界也晴天了。
  早上 九点五十四分
  早上九点五十四分,电话铃声在寂静的房间里突地响起。
  “喂,是我。”
  电话那头是一个年纪不轻的女人,我迟疑了很久,才想起来那是母亲的声音。
  “喂,妈妈。”有多久没有叫过这个称呼了?有多久没有听见母亲的声音了?有多久没有见到母亲了?虽然刚刚洗过脸,可脑袋里似乎仍是一坨浆糊。母亲竟会给我打电话了,多么的不寻常,她明明说过如果我嫁江恩她就不认我这个女儿的了,而今,她居然主动打电话过来了。
  “江恩告诉我你在家里。”母亲说道。
  “哦。”我哦了一声,却不知道说什么好。母亲跟江恩联系,才给我打电话,在她心目中,江恩是她的女婿,而我不再是她的女儿了吗?我拿了电话,踱到客厅的窗口。这是一面大的落地式的玻璃窗,是江恩设计的。我轻轻拉开百叶窗,柔和的阳光立即铺满了我的全身,我几乎可以闻得见空气里漂浮的淡淡花香。天气真好,这是我最爱的九月的阳光。我懒洋洋地说:“有事吗?”
  “沈朵到北京去了,你们姐妹也有七八年没有见面了,你应该招待她一下,是不是?”母亲的声音难得的柔和,一副商量的口吻,但那口气却是不容我置疑与反对的。
  母亲一年都没有跟我讲话,第一次开口居然还是为了沈朵。虽然早就知道,母亲心目中沈朵永远都是第一位的,但是心底还是隐隐作痛起来。为什么母亲第一个想到的,从来是沈朵,她为什么从来就不去想沈多的感受?我也是她的女儿啊。
  外面的阳光好大好刺眼,我转身离开了窗边。
  “妈,你可以告诉沈朵怎么联系我。”我为什么要主动联系她,她有脾气,难道我就没有?
  “她是客你是主,你不能让着她点儿?”母亲不悦。
  我好无力地坐到沙发上。
  “妈,我从小你就讲孔融让梨的故事,沈朵什么时候做过孔融?她是我的姐姐呀,她什么时候让过我?”
  “沈多你——”
  “妈,你高兴也好,不高兴也罢。总之,这次我是不会主动去找沈朵的。你可以把我的电话告诉她,她高兴打电话,就打来好了。再见!”
  不容母亲再说什么,我便挂掉了电话。既然我做什么都不能让母亲满意,那我就选择让自己开心。
  和母亲之间,永远都有一种说不出的隔阂。我永远都不可能像沈朵那样肆无忌惮地搂着母亲的脖子撒娇,对着母亲的脸又亲又吻,爬到母亲的被窝里和她睡在一起。虽然,我才是家里较小的孩子,我却剥夺了和母亲亲热的权利。
  哦,对了,不仅是母亲,还有父亲也同样。
  我已经不记得上次和父母亲密地在一起是何年何月了,也许,只有在婴儿时期,母亲曾搂过我,亲过我,给我唱过催眠的曲子,也只有在那个时候,我和母亲曾亲密无间过吧。长大以后,父母亲的爱抚,只在梦境里出现过。
  “孔融七岁能让梨!”
  母亲经常这样说。
  可是,我做孔融,做了十几年。为什么,我这个作妹妹的,要永远让着长她四岁的姐姐?
  我并不在乎吃多吃少,穿好穿坏,我只是难过,还有想念——想念我亲爱的奶奶。
  是奶奶把我带大的,五岁之前,父母亲去看我的次数屈指可数,以至于那一年父亲要带我回家的时候,我还以为他只是一个叔叔。
  我的记忆是从那年被父亲带回家开始鲜明起来的。我已经记不清楚和奶奶生活的那些日子是怎样的了,记不清楚我们住的屋子是大是小,记不清楚院子里种的是桃子树还是苹果树,记不清楚奶奶邻居家里的那只狗是叫阿黄还是小黑,记不清楚……我只记得奶奶很疼我,我很快活,像个正常的小孩一样快活。
  第一次,坐了好长时间的汽车,又坐了好长时间的火车,我终于回到了我的家。第一次,我见到了我的母亲和大我四岁的姐姐。
  我永远都忘不了第一次见到母亲的情形。她是漂亮的,比我以前见过的任何人都漂亮。可是,那美丽却是让人难以接近的。我忘不了她的那双美丽的大眼睛里射出的晶亮的光,那样的冷淡与排斥,那不是一个母亲看女儿该有的眼神。
  “我是你妈妈。”她低下身来说,并伸出手想摸我的脸,在我偏开头躲开她的抚摸后,她的眼神更冷漠了。
  我一言不发,不喊爸爸,也不叫妈妈,更不理会那个漂亮的像洋娃娃一样的姐姐。我只是惊恐地睁着眼睛,看着那些陌生人。
  小哑巴——这是大我四岁的沈朵对我的第一个称呼,她对邻居家的小孩儿说我是她乡下的亲戚,那时的她是死也不肯承认这个黑黑瘦瘦的小丫头是她的妹妹的。父亲以为我是“笨蛋”,母亲则嫌弃地帮我脱掉奶奶为我缝的红红绿绿的花衣服,给我找了一条沈朵的旧裙子。
  秋天的时候,母亲把我送进了她任职的那家小学。那时候起我拥有了“沈多”这个名字,但我不明白那与“沈朵”有着相同的发音的名字其实意义截然不同。长大后我知道了,在父母心目中,沈朵就像花朵蓓蕾,而沈多,是多出来的孩子。
  我不快乐,这绝不是因为我的玩具都是沈朵玩厌了的,我穿的衣服都是沈朵穿旧的,而分零食时沈朵永远都抢比较多的那一份。
  我想奶奶,想这个世界上最疼我的人,想那个在我记忆里越来越模糊的童年的家。有那么一段时间,我好害怕,因为我已经记不清很多事情,我忘了奶奶是养了九只鸡还是十只,我忘了家里的掉了漆的红木柜子是两个还是三个,我忘了小河边是种了十四棵柳树还是十五棵,我忘了……我不想忘记,可是我的记忆总是那么模糊。晚上,躺在床上,我就拼命地想,想和奶奶在一起的点点滴滴,可总有些事我想不起来,想不起来的时候,我总想哭。
  第一次和沈朵发生冲突是为了什么?好像是因为那个被沈朵打碎的暖瓶。我记得那天是元宵节,记得沈朵怎样轻轻巧巧地对父母说那一地的碎片是我弄的,而父母也信了她的话。从小到大,虽然跟奶奶在一起吃的穿的不如这里,但从来没受过这样的委屈。我不记得我怎样对父母辩解,我只是记得我好生气,好难过,尤其在母亲说不带我去看花灯之后。那天晚上,在他们离开家之后,我也一个人来到街上。那晚的花灯是什么样的,我记不清了,我只记得那是一个最伤心的元宵节,在绚烂的花灯中,我脸上的泪结成了冰。
  后来,因为诸如此类的小事,经常会和沈朵吵架,甚至打架。虽然父母总是会站在沈朵那一边,虽然我也打不过沈朵,但是无论什么样的情况下,我都不认输,也不会去承认我没有做过的事情。
  “这丫头真够倔的,也不知道像谁?”有一次,父亲的好朋友陈伯伯说。
  和沈朵吵架的日子终结于沈朵十五岁的时候,似乎是因为母亲想沈朵成为一个淑女,所以从那以后,我的日子清净了好多。
  我慢慢长大了。虽然没有沈朵漂亮,我也长成了一个亭亭玉立的少女了。而且,我也有让父母刮目相看也让沈朵嫉妒的东西,那就是我的成绩。沈朵的成绩只属中上,而我却没有下过前五名。而且,我的书法在市里展览馆里展出过,我的作文在全国获过奖,数学竞赛我也考过第二名。从小到大,我得的奖状积了厚厚的一叠。相比之下,沈朵就逊色了好多。
  那年,我十五岁,考进了市里最好的高中,上高一。而沈朵,则考上了上海的一所大学。
  比起我考上重点高中的事,沈朵考上大学当然更值得庆祝。沈朵去报道的前夕,家里大摆筵席,把所有的亲戚朋友都请了过来,甚至还在楼门口放了一挂鞭炮。
  “今天把大家都请过来,是要庆祝三件事。第一件事,就是我们家沈朵考上大学了。第二件事,就是我们家沈多考进一中了,三年以后,也会考上大学。”父亲顿了顿,举着酒杯看了我一眼。
  那一刹那,我有些恍惚,仿佛父亲和以前是不同的了,那是一个慈父的眼神,明明白白的爱意都写在了里面。然而,一瞬间,父亲已经收回了他的眼光。
  “第三件事,就是我们乔迁新居……”
  父亲是爱我的吗?比起母亲来,也许父亲是爱我多一些的。晚上,我躺在床上,会想起父亲的那个眼神。
  然而,当父母决定两个都去送沈朵上大学时,我又一次心寒了。他们真是过于兴奋了,完全没有想到去送一个女儿上大学,剩下的女儿在这些天里该怎么吃饭,怎么生活。他们不是不知道我根本不会做饭的。
  “思想像一只野马,在窗外驰骋遨游,我不是好的骑师,我握不住缰绳。谁知道我心中有澎湃的感情。谁知道我也有希望和渴求?”
  我也有希望和渴求,可是又有谁知道?父母去上海的那些天,我星期天总会跑到书店里去看琼瑶的那本《窗外》。看到这句话时,我居然想流泪了。无论书里的父母对孩子有怎样的亲疏不同,但他们是一家人。而我,在我的家里,只感觉自己像一个局外人,就像我的名字,是多出来的。
  “有时候,我真的觉得我是多出来的。你看,本来他们一家三口,过得多好,多完美,多了我之后,怎么看着都多余。”难过的时候,我会对陈可诉说,“你说,我是不是捡来的孩子,沈朵才是他们亲生的?要不然,哪有父母给自己的孩子取这样的名字?哪有父母对自己的孩子有这样的区别对待?”
  “真傻,想那么多干什么,别人怎么对你是别人的事,最重要的是你怎么对你自己。他们不珍惜你,你要自己珍惜自己。只要有一个人说,你不是多出来的,你就不是。我说你不是。”陈可说。
  陈可不明白,生活在他那样和睦家庭里的人不明白,父母不是别人。
  家里少了沈朵,母亲似乎丢了魂,一天到晚都在念叨,上海冷不冷啊,热不热啊,住的舒不舒服啊,在宿舍会不会有人欺负啊……诸如此类,母女热线一讲就是大半天,沈朵刚到上海的那两个月,家里的电话费一下子比以前多了三百多块。
  “你上了大学,我也会经常打电话给你。”父亲说。
  我沉默。什么时候,父亲也注意到我了,他居然可以看出我心中所想。
  一入冬季,母亲就在板着指头计算沈朵还有几天回来。
  “沈朵说要晚两天回来。”妈妈在饭桌上叹气,但神情里却带着骄傲。“好像是有了男朋友,那个男孩子比她大两级,据说是……”
  是什么?肯定是人长得帅,足够配你漂亮的女儿,并且有足够的家世,来满足你的虚荣。我脸上不动声色,心里却在说。
  “阿沈,你说我期末考试能考到多少名?”
  公共汽车上,陈可问我。而我,看着车窗外的飘舞的雪花,心里却在想母亲说沈朵今天回家的事情。
  “我想能考到二十几名吧。”我心不在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