弃妾当自强
训酪蛭页さ孟穸浠ㄋ频模嵌始晌遥俊薄?br /> 一句话说得老康喷笑出声,龙子们全部忍俊不已。老康弹了她脑门一下说道:“哪有你这么夸自己的?好了,你也别逗朕了,朕现在心情好多了了。快说说,你今天过来的真正目的,不单单是为了送‘礼’给朕吧?”
“老爹,您的智商绝对超过180,怎么什么都能在您的意料之中呢?”若洁趁机给他戴高帽。“其实老爹,您根本没必要,为这帮目光短浅的人烦心。他们不是说丫头把您的子孙都教坏了吗?那丫头就用事实说话呗。您让您的子孙自己选择师傅,然后各教一个月。一个月以后,让双方的学生PK不就行了吗?丫头输了,立马带领自己的人马撤出上书房;要是丫头赢了,他们还能说什么?即使说什么,您也有话对付他们不是?”
“那要是学生们都不选那帮师傅呢?”十七忍不住问道。
“哪还比个屁啊?学生都不选他们了,他们还有什么脸叫唤?”老十梗着脖子说道。
若洁盯着老十左看右看,看得他发毛,若洁才笑着说道:“妹婿,我有一个重大发现。妹妹怀孕后,你绝对变聪明了。难道给宝宝做胎教的同时,你也接受了再教育?”
“噗!”老三一口茶就喷了出来。其他龙子们再也忍不着哈哈大笑起来。。。
老康的心情瞬间变得好起来,笑的毫无形象。竟然学着若洁的话说道:“嗯,朕的老十种子好啊!蕊丫头的土地也很肥沃。来年肯定会有好收成鸟!”
“噗!噗!噗!”这回不但是老七、十四喷了,连冰四都喷了出来。
龙子们可以喷壶,可苦了乾清宫的奴才们,憋笑憋到差不点晕倒。
第二天,老康在朝会上,把双方各领一帮学生竞赛的旨意一下达,可乐坏了那群反对若洁的人。这下固伦慧祥公主肯定输,先不讲比什么了,就说那些龙子龙孙们吧,谁愿意自己动手干活,不要奴才侍候?擎好吧!
可惜他们得意的太早了。一行人来到上书房,老康把旨意对龙子龙孙们一下达,龙子龙孙们一齐跑到若洁身后站下了,余下二十二阿哥胤祜,还有三个可能受了家族中人威胁的孩子,犹豫了五六分钟,然后在听妞妞说了“胤祜,以后姐姐就不能叫你轮滑了。”这句话以后,终于也站到了若洁这边。
这场PK,以若洁完胜告终。不,确切地说,根本就没PK成,用老十的话说,“都成了光杆将军了,这仗不打也罢。”
这下,那帮老夫子脸上挂不住了,当即跪倒在老康面前,就要辞官,被若洁拦住了,“各位大人,其实若洁非常敬佩您们。您们都是博学鸿儒的夫子,身上有很多值得若洁学习的东西。如果讲起论语和诗经,若洁肯定没有您们讲得好。但是您们得承认,您们教学方法的落后,和对一些高科技知识的匮乏。未来社会所需的人才,必将是复合性的人才,光学《四书五经》,《资治通鉴》是不够的。欧洲已经开展了工业革命,他们有很多东西已经在赶超我们,或即将赶超我们。我们不能盲目自大,坐井观天啊!留下吧,难道我们不能共同探讨,共同教育我们的子孙后代,让他们成为国家真正的栋梁?”
一番振聋发聩的话,说的那群老夫子汗颜,老康、皇子们、李光地、张廷玉等一些大臣频频点头。
就这样,若洁回宫后,面临的第一次发难,不仅让那些被人当枪使的糊涂蛋,彻底倒向了若洁这边,并使得原来隔岸观火的中立派,也认清了形势,开始纷纷向若洁示好。只是若洁还和之前一样,淡而处之。
正文 第二百二十七章 摇 钱 树
初秋的阳光是温馨而又恬静的,在你刚刚感觉到一丝温热时,一阵干爽舒适的凉风,必然会将这一点点的不适带走,人也会随之神清气爽起来。
此时的畅春园园内有大量明代遗留的古树、古藤,又种植了腊梅、丁香、玉兰、牡丹、桃、杏、葡萄等花木,林间散布麋鹿、白鹤、孔雀、竹鸡。园中景色清幽,楼台亭榭一应俱全,登上园中楼台西望,便可将西山秀色饱览无余。
今天这里引人注目的还不是这些美景美色,而是一场别开生面的拍卖会。
举行这场拍卖会当然是若洁的主意,但是起因却是因为给老太后过寿,老康既想大办,却又没有银子。这老头血过分,竟然把这难题扔给了和若洁交好的五阿哥胤祺和十二阿哥胤裪,还面授机宜,“有事找洁儿,她准有办法。”
别说老太后这人还真不错,比慈禧那个老妖妇强多了。知道国库空虚,朝廷现在又要建厂,又要应付战争和突发灾难的发生,急需银子,竟然跟老康提出不要大办寿宴了。老康当然不同意,若洁就更不同意了。这位一生没得到夫君爱情的老太太,为人忠厚和蔼,若洁进宫后,对若洁像对自己的亲孙女一样疼爱,这是她人生最后一次寿诞了,哪能不好好办?
筹银子的办法,自己是有的,不过得有人配合。这下她可用到那些皇子了,甚至连老康和老康的嫔妃,她也没放过。
她是这么跟老康他们说的:“有银子的出银子,没银子的出东西,没东西的出力。”
于是,从老康那里要来一幅老康亲自手书的对联;从德妃那里淘的一把她日常用的牛角梳子,德妃一开始要拿贵重物件,被若洁拒绝了;从宜妃那里要了只碗;反正嫔妃们拿出来的都是自己用过的、不是太值钱的东西。皇子们献出的东西也都是亲手制作的,胤祉写了首诗;胤禛的字是非常好的,写了个条幅;胤祺、胤禩各画了一幅画;胤祐现在整个人都变了,儿子变聪明了,自己的脚,因为若洁给他定做了一双特殊的靴子,也不跛了,所以一见若洁找他要东西,竟然拿出了一把自己亲自打造的匕首;胤禟、胤礻我两人跑到若洁的陶艺室,合伙捣鼓出一个抽象陶艺品;十二胤胤裪献出的是一本和定妃娘娘亲手抄写的金刚经;十四、十五、十六、十七也都将自己用过的荷包、络子送给了若洁。
所有人都替若洁捏了把汗。除了皇阿玛的对联,其它东西就算有人买,又能卖几个钱?就这么点玩意,能把皇太后寿诞的银子筹足?够呛。
拍卖会开始了,老康被若洁忽悠的带着满朝文武大臣来捧场了。若洁和小蕊站在门前给进场的官员,每人发了一个写着阿拉伯数字的牌子,待所有人坐定,就听她清亮地说道:“今天的拍卖会是为了筹集皇太后寿诞的银两而准备的,拍卖所得的银子,除了用于皇太后寿诞,余下的一律上交国库。下面我将拍卖的规则说一下。。。”
说完,她让奴才们摆上了第一件拍卖品——十二胤胤裪献出的是一本和定妃娘娘亲手抄写的金刚经,开始忽悠:“金刚经各位大人应该是知道的。而这本金刚经与其它金刚经不同的是,是有十二阿哥和定妃娘娘一起亲手抄写完成的。想想看,你府上有一本皇妃和皇子一起亲手抄写的金刚经,其意义是多么的伟大和深远。到江南转手卖给富贵之家就能翻倍,传承两三代以后,到了您的后人手中,就将是无价之宝。现在,竞拍吧,500两银子起价,每一次加价五十两。500两一次。。。”
15号的牌子举了起来。“这位大人出500两,还有没有比这位大人高的?”若洁问道。
27号举起了牌子。“这位大人出价550两,还有没有加的?”
老康和皇子们这才弄明白了拍卖会到底是怎么回事,可没到最后,谁也不知道若洁到底能不能将他们这些东西卖出去。
再看若洁一直不慌不忙、沉着镇静,一旦遇到有些东西、像旧了的荷包、络子之类的东西,她就适时地煽风点火。“各位大人,不要看眼下,要放眼未来,要为子孙后代着想。这荷包是旧了点,可都是龙子们的贴身之物,其收藏意义不同凡响,升值空间更是难以想象啊!”
听话听音,那些大臣在下面就寻思开了:固伦慧祥公主说的对啊,皇上到现在也未指定接ban人,十四阿哥可是最有希望的继承人之一。他要是当上皇帝,那自己收藏有他用过的荷包,哪还得了?
最后她不但将所有的东西卖了出去,卖价更是高的吓人。连太后寿诞上用的寿字书写权都用来拍卖了。太后今年77岁,舞台背景中间要有一个大寿字,这个寿字,由一个大寿字和76个小寿字组成,这77个寿字的书写权全部拍卖,还真有人被她忽悠的竞相购买。
“想想看,您的墨宝出现在皇太后的寿诞上,将是您整个家族、子孙万代都感到荣宠的事。而且,这个寿字皇太后寿诞用过之后,将收藏与国家即将成立的博物馆内,寿字上您的大名,将名垂青史。”
最后,光是着77个寿字的著作权,就卖出了七千八十两银子;老康的那副对联更是被佟国为的佟氏家族,以78万两银子购得。就这样,还有几位大臣因为没得到老康的这幅墨宝,遗憾的直摇头。不是他们不想竞拍这幅老康的墨宝,而是怕露富。因为这个担忧,使他们不仅没拍着老康的马屁,还为若洁说的那几句话:“皇上这幅对联,是这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绝不会再出现第二幅。各位大人想想都能知道它有多宝贵,这就是世世代代相传的宝贝啊!将来别人看一眼,都应该要银子。”懊悔不已。
老康也后悔,这场拍卖会竞得的白银是一百一十五万八千八百八十两,早知这样,朕干吗不多写几幅字?可不一会,他就高兴起来了。
若洁告诉他:“老爹,您发财了,五是我的意思,八是发的意思。这拍卖会竞买的银两是个吉利数,我发发发。恭喜您发财了!”
老康笑得毫无形象,宠溺地看着她说道:“朕就知道你这个鬼灵精是棵摇钱树。”
若洁却趁机问道:“老爹,您有没有从中发现什么问题?”
老康光顾高兴了,若洁这突如其来的一问,把他问的愣了一下。若洁也不想费他的脑细胞,接着说道:“您的臣子,也许并不是想象中那么贫穷哦。”
老康的龙眼,盯着若洁,瞬间冒出了精光。“你接着说。”他催促若洁。
若洁娓娓道来:“丫头刚刚注意看了一下,有几位大臣因为没得到您的墨宝,非常遗憾。但是他们的神情耐人寻味,好像是怕露富被您知道,而并非真的没银子,买不起。可以问一下吗?买您墨宝的是那位大臣?他怎么如此富足?”
“那是佟庆元,他们佟家有不少商铺,当然富裕。”十四见老康沉思不语,边回答若洁,边递眼色。
哦!原来他就是佟半朝家的人,难怪老康沉默,那可是他岳父家。
“嗯?你怎么不说了?”老康沉默了一会,突然盯着问道。
若洁坦城地看着他,没有退缩,坚定地说道:“老爹,丫头下面的话不是争对哪一个人的,而是就事论事。就说官员经商吧,如果他是个贪官,那么他用经商来做幌子,很容易把黑钱洗白了,也就是把贪污来的银子变成合法收入。所以,老爹,国家应该设立税务局,查他们的账,然后根据他们的收入,向国家缴纳税款。这样通过查账,既能知道他们的商铺的真正收入,还能为国家一笔增收一笔财富,何乐不为?这笔税款可是比农民缴纳的税款可观多了。”
听到这,老康的眼睛亮了。看着若洁点点龙头,“继续。”
“是。老爹这是增收,还有一种杜绝官员从内务府借银子的办法。有些官员借银子,可能真的是遇到了困难,您不借他,显得咱们不太人道;可你借给了他,那些不是真正有困难的官员,是必眼红,也想借,对不对?”若洁问道。
老康再次点点龙头。若洁接着说道:“对啊!所以,国库空虚,借出的银子很难要回来。那些困难的家庭,他确实没银子还,您逼他,他不急了才怪。而那些不困难的人,当然也不想还银子,谁会嫌银子多啊?那么咱们这样,设立互助资金,每年让各位官员缴纳一定数量的银子,把这笔银子存入国家银行,如果哪位官员家里确实遇到困难,咱们拿这笔银子,根据他所花费的银两,给予一定数额的补助。当然,他申请补助,必须有根有据,咱们必须进行调查,不能让人钻了空子。这是一个办法,还有一个办法。在广州,您不是参观了我的保险公司了吗?里面的各项条款,你还记得吧?您可以把官员的奉银直接扣除一部分,然后朝廷再给他们添一小部分,为他们加入保险,那样在有困难,让他们找保险公司得了?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257 258 259 260 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