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水迢迢
他将她轻柔地放在毡毯上,缠绵地吻上她的肌肤,她羞涩而热烈地回应着,小鹿般的长腿盘上他的身躯。
他再也无法控制体内的激情,除尽衣衫,再将她最后一件衣裳用力扯去,丢于一边。
她紧闭着双眸,面颊红得那般动人,他心醉神迷,覆上她的身躯。
“元静―――”她喃喃轻呼着他的名字。
他身子微僵,愧意一闪而过,低下头,封住了她的双唇。
“哇―――”急促的啼哭声响起,让正要一力而下的他停住了动作。
宇文景伦眉头微皱,欲待不理,可帐内一角的跋野风坚持不懈地放声嚎哭。
他恨恨地哼了声,跋野风哭得愈发大声。绮丝丽也清醒了些,偷眼看了看宇文景伦的神色,低声道:“我忘了他在这里了。”
宇文景伦只得起身披好衣衫,绮丝丽红着脸将跋野风抱过来,他忍不住轻拧了一下跋野风的面颊,跋野风自是哭得更加厉害。
绮丝丽又害羞又觉好笑,只得将他一推:“快拿羊乳过来,他定是饿了。”
待这坏了好事的小子再度熟睡,宇文景伦也平静下来,再想起自己对绮丝丽这般隐瞒,倒又有些庆幸未草率行事,玷污她这份纯净的感情。看来只有收服月戎以后,再求得她的谅解,纳她为妃,方不负这一番情意、这般生死相交之心。
这般想着,他将绮丝丽抱在怀中,抚着她如瀑布般的黑发,在她耳边轻声唤道:“绮丝丽。”
“嗯。”
“等我。”
她有些惊慌,紧攥住他的手:“你要走吗?”
“我还有未做完的事,这是我的责任,我要去完成。但这件事了,我必会回来找你,我想正正式式地娶你。”
绮丝丽抬头望着他坚毅的神色、温柔的目光,终轻轻地点了点头。
这一夜是这么短,二人静静依偎,不知不觉便是天亮。
怕惊动思结,绮丝丽悄悄牵出一匹骏马,领着宇文景伦出了部落。晨光中,二人慢慢走着,他舍不得上马,她也说不出一个字。
再走数里,宇文景伦终狠下心,用力抱了抱她,道:“绮丝丽,你等我。”
绮丝丽紧抱住他的腰,轻声道:“可我还欠着你一个笑话没说,怎么办?”
“以后说吧,日子长着。”
“不,我现在要说。”她仰头看着他。
“好,你说,我听着。”
她抱着他,说着笑话,可说着说着,她却落下泪来。宇文景伦心中酸楚,忙伸手替她拭泪。绮丝丽却忽将他一推:“上马!”
他踏蹬上马,她已擦干泪水,仰面灿然而笑:“我不会说笑话,还是唱歌吧。”
宇文景伦未及说话,她已用力拍上马臀,骏马一声长嘶,扬蹄而奔。
马蹄踏破满野白雪,宇文景伦策骑而奔,十余里过去,他耳边仍回响着她的歌声:
“天上的雄鹰飞得再高
它也要回到崖洞中休息
远行的人儿啊,你走得再远
也要记得这里有人在等你―――”
番外、雪舞苍原(六)
宇文景伦心中酸楚,强自抑住,急急打马而行。雪后初晴,坐骑又是千里挑一的骏马,行得一日,便赶到了两国交界处。
眼见天色渐黑,前方又是阿息山,正犹豫要不要黑夜过山时,忽见前方有几骑过来,他忙将毡帽拉下些,缓缓而行。
那几匹马奔得很急,宇文景伦面向另一侧。可当其中一人策骑而过时,他眼神掠过,急忙咳嗽。那人身子一震,勒马回头,宇文景伦将毡帽除下,望着他微微而笑。
马上那人正是明飞,他乍见宇文景伦,大喜不已,但此处尚是两国边境,不便行礼,只向他点了点头,又招呼前面几名飞狼卫回转。众人心中狂喜,急忙拥着宇文景伦回转霍州军营。
一路上明飞细禀,宇文景伦才知那场雪暴,除了自己得以幸存,就只易寒仗着武功高强、明飞熟悉地形而逃过一劫,其余飞狼卫均已在雪暴中失踪。
明飞避过雪暴,便四处寻找宇文景伦,未果后回转霍州。滕瑞得禀,急派飞狼卫乔装打扮,冒着暴雪入月戎寻找宇文景伦。但众人一直在当日那处附近寻找,两日后找到被飞石击中而受了轻伤的易寒,却始终未能找到宇文景伦。
滕瑞不能大规模寻人,又不能露了大军行踪,数日来急得头发都白了许多,这夜见宇文景伦无恙归来,实是狂喜,他素来持重,只是例常见礼,但眼眶未免有些湿润。
待宇文景伦用过晚饭,滕瑞知不能再拖,摒退众将,走近道:“王爷,您既归来,今夜是最好的突袭时机。”
宇文景伦却望着案几沉思,许久都不说话。滕瑞疑道:“王爷?”
宇文景伦抬头道:“先生,景伦心中有些犹豫。”
“愿闻其详。”
宇文景伦站起慢慢踱着,叹了口气,道:“不瞒先生,景伦此次去月戎,感受颇深。沙罗王虽然暴虐,但月戎边境民众尚是安居乐业,生活自得其乐,我们如若攻打,势必要破坏现在这种安宁。这一仗———到底该不该打?”
滕瑞未料宇文景伦归来后会说出这样一番话,不由愣住,想起了当日在镇波桥上崔亮的话。
他当日虽拒绝离开宇文景伦,但这数月来时时想起崔亮所言,再加上目睹宁平王、毅平王所造杀孽,后又因此而战败,内心无时不在煎熬之中。深夜独坐灯下,他也不时拷问自己。此刻听宇文景伦之言,长长叹了口气。
宇文景伦望着他,道:“先生。”
滕瑞收起愧意,静静问道:“敢问王爷,前朝燕国是如何灭亡?”
“帝弱,为权臣挟制,军阀各据一方,内乱频仍,最后为南梁所灭。”
“再敢问王爷,王爷此番若是不征月戎,借机掌控西边二十六州,而是回上京交回兵权,以后可能登上帝位?”
宇文景伦摇了摇头:“希望渺茫。”
“太子身后是何势力?”
宇文景伦眉宇黯然,滕瑞微叹:“太子若是登基,其身后支持的各部贵族便会趁机坐大,太子长期受他们挟制,自会分权给他们。到时皇权进一步被削弱,各部必会为了疆土草场争夺不休,先燕之乱只怕就会重演。到时受苦的可是桓国万万百姓。”
宇文景伦不言,滕瑞续道:“何况,这些贵族只知为本部落争利,对皇上和王爷的汉化改革诸多不满,若让他们掌权,皇上的一片苦心经营,王爷的一番雄心壮志,只怕都会付诸东流。眼下,只要我们火速拿下月戎,且将伤亡降到最低,就可控制西部大权,到时您上位是水到渠成,夺回权柄,一统北疆,就―――”
宇文景伦摆了摆手,道:“知道了,先生,是景伦一时心软。”
滕瑞躬腰道:“请王爷相信滕瑞,我已拟好作战策略,只要能突袭拿下沙罗王,必可以最小的伤亡收服月戎。王爷若是怜惜月戎百姓,日后多施惠政便是。”
那火焰般的影子在心头掠过,宇文景伦毅然决断,道:“好,一切就依先生安排!”
顿了顿,他又道:“此战以拿下沙罗王为要,其余月戎各部,特别是南面的硕风部,先不要去动他们!”
桓天景三年十一月初六,夜。
桓宣王率大军突袭月戎,在军师滕瑞的布置下,一万人攻昆陆府,一万人攻燕然道,五千轻骑箭兵布于阿布利峡谷,正面则以飞狼营和先锋营三万骑兵闪电奔袭,直取疏勒府沙罗王大营。
这三万人是桓军最精锐的骑兵,雪夜如闪电奔行,于后半夜包围了疏勒府阿克沁大营。火箭将大营烧得烈焰冲天,桓军骑兵流水般冲踏,沙罗兵死伤无数。
沙罗王从梦中惊醒,率部仓卒应战,无奈阵脚已乱,近两万精兵被桓军上百支分队切割开来,沙罗军如同羊群遭遇野狼,血染阿克沁大营。
沙罗王阵前被宇文景伦一刀砍中左腿,只得在数千名死卫拱护下杀出一条血路,向西南奔逃。
未及百里,至阿布利峡谷。易寒率五千桓军发箭如雨,杀声震动雪野。“赤雪”马虽神勇,也无法救主逃离。沙罗王誓死不降,拼至最后一刻,最终力竭,死于易寒剑下。但其死后仍拄刀立于雪野中,巍然不倒,只是双目圆睁,似在遥望南方。
桓军拿下疏勒府、昆陆府、燕然道三处后,兵不卸甲、马不落鞍,一路向西,如烈火燎原,席卷月戎大部分疆土,并于十一月十五日包围了月戎王都―――阿什城。
宇文景伦采纳滕瑞之言,为减少平民伤亡,并不发起攻城战,而是包围阿什城,切断其水源,并不断派人城下喊话,劝降月戎可汗。
月戎可汗与沙罗王兄弟情深,沙罗王战死后他便病重,阿什城兵力不强,派出去请求各部驰援的信兵悉数被斩,但月戎可汗仍不投降。
兵围七日后,城中百姓断水断粮,死伤惨重。就在宇文景伦犹豫是否要发动攻城战之时,十一月二十三日夜,月戎可汗率三千卫兵攻出城门,同时,阿什城内火光冲天。
月戎可汗率部冲向桓军,个个勇猛无当、悍不畏死,桓军一时阵形散乱,城中再冲出上千骑,从包围圈缺口幢速逃逸。
桓军重新集结,将月戎可汗所率三千人逐一剿杀,最后剩可汗孤身一人,立于上万人包围圈中,刀横胸前,痛骂桓贼后,吐血而亡。
月戎可汗一死,阿什城不攻自破,桓军入城。宇文景伦急调人手扑灭大火,又迅速调集水粮分发给城内百姓。
待稍得喘息,宇文景伦踏入了月戎王宫。
他在王宫内负手慢慢走着,看着大火后残败的景象,心中胜利的喜悦黯然消退,浓丽的笑容浮现眼前,不由轻轻叹了口气。
明飞押着一人过来,道:“王爷,默公子请来了。”
宇文景伦缓缓转身,并将手中胡须贴上。默怀义看得清楚,惊呼出声。他做梦也未想到,率领大军攻破家国的桓国宣王,便是当日篝火大会上偶遇的商人“元静”。
宇文景伦却是当日与默怀义一番交谈后便上了心。他知明飞暗探出身,并无治国之能,只能用其忠心,要想治理好月戎,却需另寻良才。默怀义饱读中原诗书经略,又有经国济世之志,堪称治国良才。攻下疏勒府之时,他便下令将默怀义拿住,一路随军带往阿什城。
见默怀义惊讶后是长久的沉默,宇文景伦又撕下胡须,微笑道:“默公子,你是个聪明人。”
默怀义不言,宇文景伦道:“令尊也在本王手中,本王会将他放了,只请默公子助本王一臂之力。”
默怀义扭过头去,冷冷道:“你们杀我族人,占我国土,我与你不共戴天,我阿爸更非贪生怕死之徒,休得多言!”
宇文景伦一笑,道:“默公子,今日本王既已站在了这里,月戎大势已去,只是本王有一言想劝公子。还请公子以月戎百姓为重。”
默怀义身躯微震,不再说话。
“默公子,眼下已是严冬,又逢大战,若是不能妥善安置流离的牧民,到时死亡的可就远远不止战争中死亡之数。默公子一死容易,只是你若死了,本王找不到合适的人来主理救助之事,月戎百姓怎么办?”
默怀义双唇抿紧,但宇文景伦却从他倔强的眼神中看出了一丝松动。
他微笑道:“死有轻重之分。本王与怀义你一见如故,知道怀义乃悲天悯人的大义之人。本王已经急调粮草前来赈济,这救助牧民、安抚民心之事,本王就全权托付怀义了。”
此时又下起了大雪,大片雪花扬扬而下,落在默怀义的发梢肩头。他与宇文景伦对立着,两人眼神交锋,宇文景伦意态平静,面带微笑,负手而立,默怀义坚持了很久,眼神痛苦,面容不断扭曲变换,显是内心极度挣扎,直至双脚发麻,终轻轻点了点头。
不多时,派出去追剿那一千余人的将领回转,一脸沮丧。又有将领来报,未在城中找到月戎可汗十五岁的幼子阿史那,宇文景伦与滕瑞都觉事情不妙。
果如所料,可汗幼子阿史那在一千死士的护卫下千里逃亡,直奔南边,寻到其堂姐、沙罗王的女儿黛真公主。
黛真公主急发可汗血诏,召集月戎南部屈射、同罗、硕风三部约两万人马,奉阿史那为新可汗,发兵北攻,与桓军展开了殊死的激战。
黛真公主以往很少在人前露面,此番临危辅佐年少的新可汗,却表现出了极高的智慧与才能。她用兵得当,极善使用突袭战法。桓军攻下阿什城后有些松懈,被打了个措手不及,竟在半个月内被黛真公主率军连续收复三城。
听闻黛真公主率军收复国土,月戎百姓一呼百应,纷纷南下投军。阿什城内也渐有骚乱发生。
宇文景伦与滕瑞知形势不妙,急调驻防在两国边境的三万人马过来支援。滕瑞迭施计谋,采取诱敌和分片切割战术,方将黛真公主所率人马阻于斡尔河。
两军于斡尔河对峙,其时河面冰封,滕瑞再施妙计。他制出可让人躲于冰下河水中的皮靠,命人于暗夜凿松了河面的坚冰。
第二日,桓军诱攻,黛真公主不察,率兵攻过?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