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水迢迢
殷士林却似有些犹豫,卫昭道:“师叔有话请说。”
“教主,裴琰的那些罪证和他亲书的诏令呢?”
卫昭为这件事想了数日,心中有了决断,便道:“师叔,您在华朝,与虎狼周旋,那些东西放在您里,有风险。”
殷士林也知自己宦海沉浮,平时为在清流一派中维持声名,得罪了不少人,保不准哪就有事败或是被削职抄家的危险,放在自己处确实是有极大风险。而自己显然也无法亲回月落,把东西交到四师兄手上。但他仍忍不住问道:“教主打算将东西交给何人?眼下送回月落也来不及了。”
卫昭起身,道:“我想把些东西托付给一个人,如果我回不来,就请他带去月落,交给四师叔。”
“哦?何人?”
“他是一个君子,一个当今世上,最解裴琰、也最有能力保护些东西的人!”
京城大雪,位于京城以北二百余里处的朝阳庄更是覆于积雪之下。
黑夜,雪地散发着一种幽幽的冷芒,亥时末,一队运送军粮的推车进了河西军军营。
高成得禀,便亲至粮仓查看,他持刀横割,“唰”的一声轻响,白米自缝隙处哗哗而下,高成用手接一捧细看,冷冷一笑,什么也没说,转身回了营房。
刚进屋,他面色一变,但马上又若无其事地将门关上,吹熄烛火,带着一点怒意大声道:“都散了,不要杵在外面。”值守的亲兵知他最近心情不好,恐成被殃及之池鱼,忙都远远躲开。
高成跪下,低声道:“王爷怎么亲自来了?天寒地冻的。”
庄王坐于黑暗中,眼眸幽幽闪闪:“我不亲自来和你交待怎么行事,我放心不下。准备得怎么样了?”
高成压低声音道:“我昨晚沿裴琰提供的地形图走了一遍,由马蹄坡至皇陵,确实有一条隐蔽的山道,可以绕过锦石口京畿大营。只是需穿过一处山洞,山洞内有巨石壅堵,只可容一人匍伏通过,估计这处得耽误一点时间。”
“如果太早动兵,怕会引起怀疑。”庄王沉吟道。
高成道:“也不能用火药炸石,我倒有个主意。”
“说。”
“还有十天的时间,可以找些石匠来,将那巨石凿开些,事毕将他们杀了灭口便是。”
“只有这样了。”庄王点点头:“大祭是巳时准时开始,我和裴琰、三郎会将父皇还有太子拖在方城上,让他们不能下方城发号施令。三郎会让光明司卫控制皇陵内其他地方。你一听到钟响,便在这个时候迅速拿下皇陵外姜远的禁卫军,然后换了禁卫军的衣服,开进皇陵,只静王在京城谋逆,你们奉旨进陵保护皇上。你让一部分人控制文武百官,其余的人上方城除掉父皇和太子,控制住裴琰。”
高成讶然:“静王不去皇陵吗?”
庄王冷冷笑:“哼,裴琰要利用我,我就反利用他,别以为我不知道他怎么想的。我借三郎之口,允他划关而治,让他以为我真的是走投无路才找他。他反过来劝我不要起兵,要咱们借皇陵大祭,向父皇和太子下手,然后栽赃给静王,他再扶我上台。我估计,到时静王肯定会装病不去皇陵。”
高成也想明白,高氏倾覆的仇恨滔而来,咬牙道:“这是他惯用的伎俩,借刀杀人,过河拆桥!”
“不错,他想借我们的手除去父皇和太子,然后把罪名推我们身上,说咱们谋逆,他就可扶静王上台。嘿嘿,他打的如意算盘!不过,三郎早就想到了这层,他让我假装上当。只要我们一起事,陶行德就会带人在城内将静王杀掉。静王一死,裴琰又被我们控制住,那时就由不得他了。”
“王爷为何不趁机除了裴琰,说他和静王联合谋逆?”
庄王叹了口气:“宁剑瑜重兵屯于河西,谁敢动他?眼下还要借他的力量来牵制小庆德王和岳藩。等我坐稳了皇位,把小庆德王和岳藩边摆平了,再慢慢处置他。”
ˇ一三零、风雨如磐ˇ
弘泰殿,通臂巨烛下,殷士林将撰录好的冬闱试题分给内阁众臣。裴琰认真看罢,赞道:“殷学士的题真是出得端方严谨,面面俱到。”
董方也赞声,转向陶行德道:“陶相,啊,不,陶学士,您看怎么样?”
陶行德不再任右相后,便入内阁为大学士,他此时似是有些神不守舍,听言“啊”声,又慌不迭地头:“好,好。”
董方道:“既然大家都没有什么意见,那就将试题上奏圣上,恭请圣裁。”
静王起身,笑道:“既然定了,那本王就先走一步,李探花还在‘畅音阁’等本王呢。”
众人都知他素来风雅,也爱结交众文人墨客,李探花才名甚著,是他近来着重结交的文人。便都道:“王爷请便,我等也要回去了。”
众大臣出殿,董方将折子再整理了下,正待去延晖殿,却见陶行德仍坐在椅中,神色怔怔,便走近拍拍陶行德的左肩:“陶学士!”
陶行德猛然跳起,脸色还有些苍白,董方讶道:“陶学士, 你是不是病了?脸色这么难看?”
这夜却出了件让所有人始料未及的事。静王与李探花等一干文人墨客在潇水河边的“畅音阁”对炉酌饮,联诗作画,一干才子又叫了数名歌姬相陪,弹琴唱曲,好不风流。
“畅音阁”的歌姬中有一位叫“小水仙”的,长得甚是美艳,又弹得一手好琵琶,颇受客人的青睐。
哪知当夜肃海侯军中管带潘辉,带着帮弟兄趁休假也来“畅音阁”游玩,这帮军爷自是横惯的,指名要“小水仙”相陪,听到“小水仙”被一帮酸秀才叫去,二话不说,便直登“畅音阁”三楼。
一干才子恃着有静王在内,当然不肯相让,双方开骂,一方骂得粗鄙无比,一方则骂得拐弯抹角。静王素喜微服出行,当日也只带了几名随从,等骂战他自是不便出面,也未及时表明自己的身份。
潘辉性子暴燥,骂得一阵,心头火起,便动上了手。“畅音阁”三楼被砸得一片狼籍,数名才子受了伤,而静王更是在混战中被人掀到窗外,一直落入“畅音阁”外的潇水河中。
所幸严冬,河面已结薄冰,静王捡得一命,但已摔断一条左腿。
第二日早朝,便有监察御史参肃海侯治军不严,放纵部属流连烟花之地,还将静王打伤。皇帝震怒,肃海侯也上朝伏地请罪。但因战乱刚刚结束,皇帝和内阁商议后,命其将三万人马撤至锦石口京畿大营,待年关过后,再撤回苍平府。
只是静王腿伤严重,不能下床,皇帝便命他在府中静养,不必再上朝,也不必再准备冬至皇陵大祭事宜。
这边静王刚刚受伤,宫里又有内侍出起水痘。皇帝命太医院急配良方,并将患痘人群隔离。可千防万防,某日太子还是发起高烧,身上出现水泡。
皇帝也着了急,亲往太子府探望,想是皇恩浩荡,太子的水痘在数日后渐渐出破。为防破相,太医院张医正叮嘱太子在未完全好前,千万不能见风。于是太子精神稍好些可以上朝之后,便罩上厚厚的斗篷和面纱,倒成朝堂中异样的一道风景。
京城变故迭出,岷州也传来震北侯裴子放坠涧受伤的消息。
裴子放领圣命去梁州,在经过岷州莲池涧时,突遇暴雪,马失前蹄,落下深涧。所幸裴子放身手高强,不断攀住崖边结冰的巨石,滑落数丈后才没有坠下深涧,后被随从救起,但已受伤较重,不能行走,在正源县休养两日,才重新上路,但裴子放腿脚不便,只能坐轿而行,自然行程便慢了几分。
裴子放受伤的消息传入王府,裴琰正从宫中回来,依旧直入蝶园。裴夫人笑着将密报递给裴琰,裴琰看罢笑道:“叔父那边不成问题,我这边也都安排好了。”
“嗯,那就好。”裴夫人悠悠转回案后,不急不慢地执笔写着,写罢,道:“少君,来看看。”
裴琰走至案前细看,淡声吟道:“飞花舞剑向啸,如化云龙冲九霄。”又赞道:“母亲的字,孩儿望尘莫及。”
母子二人相视一笑,裴夫人放下笔,道:“放心去吧,京城有母亲坐镇。万一形势危急,不必顾着母亲。”
裴琰唤道:“母亲!”
裴夫人望向窗外阴沉的天空,缓缓道:“自古成大事者,总要付出牺牲,只是要切记,当机立断,随机应变,一旦下手,需当狠辣无情,不可有丝毫犹豫!”
“是。”裴琰束手,沉声道:“孩儿谨遵母亲教诲。”
裴夫人微微一笑,又取过案头一封书函,裴琰展开细阅,讶道:“叶楼主竟是清流一派的人?”
“是,清流派从来就是本朝支不可忽视的势力,但他们与武林没什么瓜葛。可四十年前,当时的清流砥柱,内阁大学士华襄得到‘音阁’的支持。清流与‘音阁’约定,‘音阁’每十年派出二十名武功出众的弟子,暗中为清流派作守护之职。只是这事十分隐秘,我也是觉得叶楼主来历不明,依稀想起这事,传信给你师叔,请他秘查,才查出来的。”
裴琰笑道:“师叔祖可好?”
裴夫人瞪他一眼:“南叟退隐江湖,本来过得好好的,去年被你拉出来主持武林大会,今年又被拉出来查‘揽月楼’,怎么会好?”
裴琰却突然想起事,讶道:“原来是他们!”
“去年使臣馆案,带子明去查验尸身,曾有武林高手向们袭击,身手很强,我还一直在想京城何时有一派势力,武功这么高强,现在想来,定是叶楼主手下的人。看来“揽月楼”一直是故皇后一派用来作为刺探消息所用。”
“嗯,他们奉‘天音阁’之命辅助清流派,自然保的是故皇后所生的太子。你若与叶楼主对决,可万万不能大意。”
“是,孩儿明白。”
下了数日的雪,前次买的菜已吃尽,江慈只得换上男装,再走到灶下,用灶灰将脸涂黑。刚起身,胃中又是一阵不舒服,干呕一阵后,猛然抬头,震惊之后涌上心头的是极度的喜悦。
她替自己把了把脉,可仍无法确定,便换回女装,在脸上贴上一粒黑痣,再罩上斗篷,拎着竹篮,出了小院。
大雪后的街道,极为难行,江慈小心翼翼走着,转入一家医馆。
“恭喜,是滑脉。”
江慈走出医馆,仰头望着素冷的天空,抑制不住地微笑。终于,不再是孤单的两只猫。
可是,这一夜,卫昭没有来,此后的数夜,他也没有来。
江慈的反应越来越明显,她渴望见到他,告诉他这个能让他惊喜的消息,可一连数日,他都没有来小院。
她数次上街买菜,溜到茶馆坊间,听着百姓的闲谈,知京城一切安静如初,而忠孝王和一等忠勇子爵都依然圣眷恩隆,才放下心来。
夜灯初上,崔亮在积雪的东市慢慢走着,纵是知道希望渺茫,却仍下意识地东张西望。
三年多了,本以为自己可以淡忘,可是当那夜再见那抹鹅黄,他才发觉,有些东西终究无法放下。
可放不下又怎样?自己终要离开京城,去云游四海、游历天下,自己不是也曾答应过她,要写成游记,借她一观吗?
从她的衣着和谈吐来看,显是世家贵族家的大小姐,端庄而淡静,但又有着普通少女的俏皮与灵秀。那卷曲的长发总是能吸引他的视线,让他在写诗时有些心猿意马,她也便会用淡淡的话语委婉地指出那因心猿意马而生的瑕疵。
当她神情淡静,很优雅地说出不能再来东市,他终知道,他与她,便如同天空中偶尔相会的两朵云,淡淡地相遇,又淡淡地分离。
有人自身边奔过,崔亮被撞得踉跄了一下,不由苦笑,同时将那人塞入自己手心的纸团悄悄笼入袖中。
崔亮在东市上逛了一阵,步入街边的一座茶楼。小二热情地将他引上二楼间雅座,很快他悠然自得的身影便出现在临街的窗上。
不多时,崔亮起身,消失在窗前。街下几名大汉一愣,正待入茶楼,见他的背影又出现在窗前,便又蹲回原处。
崔亮与易五换过装束,让他坐到窗前,自己迅速由茶楼后门闪出。那处,早有一辆马车在等候,崔亮闪上马车。车夫轻喝,马车在城内转数圈,停在一处深巷内。
崔亮下车,车夫将马车赶走。崔亮徐顾四周,不知身在何处,忽觉腰间一紧,一根绳索凌空飞来,卷上他的腰间,将他带上半空。一人将他接住,在黑夜中沿屋脊疾奔,东闪西晃,终轻轻落在一处院落之中。
被人扛在肩头疾奔,崔亮不由有些头晕,见他落地,忙道:“萧兄,快放我下来吧。”
卫昭笑着将他放下,拱手道:“子明,得罪。”
崔亮拂拂衣襟,四顾看看,道:“这是哪里?”
一三一、死生契阔
江慈闷了数日,这夜刚洗漱过,正待上床,在屋内听到院中有人说话,急忙奔了出来,看清是崔亮和卫昭,不由大喜,蹦了过来:“崔大哥!”
石阶因下雪而结了一层薄薄的冰,她脚下一滑,直往前扑,卫昭忙扑了过去。只?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