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水迢迢
三郎时刻记在心中。”
皇帝长久地望着卫昭,面上一点点浮现愉悦的笑容,轻声道:“好,好。”
他不再说话,闭上双眼,卫昭也只是静静地坐于他身侧,听着车轮滚滚,向皇陵一步步靠近。
裴琰与庄王跟在太子辇车后并驾齐驱,庄王对长风骑与桓军的数场战役极感兴趣,细细询问详情,裴琰也一一作答。二人有说有笑,这一路上倒也不烦闷。
行得一段,太子辇车的车帘忽然被掀开,戴着纱帽的太子探头出来,唤道:“二弟。”
庄王忙打马过去,笑道:“大哥。”
“你身子骨刚好些,又即将远行去海州,大哥舍不得你,你上车来,咱们兄弟俩好好说说话。”太子面纱后的声音十分诚挚。
庄王却惦记着手下会随时前来以暗号传递最新情况,哪肯上车,忙道:“多谢大哥,但我这病症,太医说正要吹吹风,不宜憋着。”
太子的声音有些失望:“既是如此,那也没办法,等我能见风了,再和二弟好好聚聚。”说着放下了车帘。
庄王暗中抹了把汗,眼光再投向前方皇帝乘坐的大舆,极力掩饰眼中的冷芒,驰回裴琰身侧。
裴琰微笑道:“王爷可是后日起程去海州?”
庄王听到身后马蹄声越来越近,声音稍稍提高:“正是,明日我请少君饮酒,一贺冬至,二叙离情。”
裴琰笑道:“应该是我请王爷饮酒,为王爷饯行才是。”
董方打马过来,板着脸道:“庄王爷,今日皇陵大祭,贵妃娘娘入陵不到半年,您得系上孝带。”
庄王拍了拍额头,慌不迭地回头,随从赶上,庄王按过孝带系上,董方轻哼一声,驰回队列之中。
庄王见随从打出手势,知诸事妥定,放下心来,又低声骂道:“死顽石!”裴琰微微一笑,二人目光相触,嘴角轻勾,转开头去,不再说话。
由京城北门至密湖边的皇陵,十余里路,黄土铺道,皆由禁卫军提前三日清道,路旁系好结绳,十步一岗,戒卫森严。
待浩浩荡荡的车队到达皇陵山脚的下马碑前,已是辰时末,礼部赞引官早在此静候,见皇帝车舆缓缓停住,大呼道:“乐奏始平之章,请圣驾!”
钟鼓齐鸣,箫瑟隐和,皇帝踩着内侍的背下车,卫昭与灰袍蒙面人随之而下。皇帝极目四望,寒风吹得他的龙袍簌簌而响,他颔下的明黄色缨带更是被风吹得在耳边劲扬。
山峰上积雪未融,薄薄的冬阳下,一片耀目的晶莹。皇帝眯眼望着铺满山峦的薄雪,轻叹口气,也未说话。待太子辇驾驶近,太子下车,百官拥了过来,他方提步,在赞引官的躬身引领下步入皇陵正弘门。
皇陵依山而建,华朝历代帝后、贵妃皆葬于此处,一百多年来几经扩建,气势雄伟,广阔浩大。
韶乐声中,皇帝稳步而行,带着众臣经过六极石浮牌楼,再踏上有十八对石像的神道。神道中段,立着三对文武大臣的石雕像。裴琰脚步平稳,在经过石像时,却忍不住侧头看了看。
神道右方,一位武将的石像剑眉星目,威严神武,身形挺直,腰侧还悬着三尺长剑。他双眸直视前方,右手紧握剑柄,似在倾听着沙场杀伐之声,意欲拔剑而出,杀伐征战,为君王立下汗马功劳。
裴琰眼神在石像上停留了片刻,才又继续微笑着前行。
一百多年前,裴氏先祖拥立谢氏皇帝,也许,今日之后,便将由裴氏子孙来夺回本应属于自己的东西。
风刮过神道,愈刮愈烈,刮得石像上的积雪簌簌掉落,刮得一些文官都睁不开眼。裴琰却双目朗朗,直视前方那个明黄色的身影,稳步而行。
山环水抱中的皇陵,道边松柏森森,御河内流水尚未结冰,曲曲潺潺。众臣神情肃穆,随着皇帝、太子,过九龙桥,入龙明门,一步步踏上御道石阶。
赞引官在圣德碑楼前停下,皇帝上香行礼,带头下跪,身后便呼啦啦跪满一地。碑楼礼罢,一行人继续前行,过了数处大殿之后,终于在呼呼的风声里,浩浩荡荡入了功德门。
皇帝在祭炉前立住,一阵风刮来,他轻咳两声,身形也有些微摇晃。卫昭忙过去将他扶住,他却用力将卫昭推开,接过赞引官奉上的醴酒,慢慢扬手,洒于祭炉前。
碑楼祭炉礼罢,按例,皇帝便需与太子及各位皇子登上方城顶部,叩拜灵殿内的列祖列宗,帝需将亲笔所书的来年施政策略奉于先祖灵前,为苍生向列祖列宗祈福。
因今年战事初定,前线大捷,按例,身为主帅与监军的裴琰与卫昭,也应随皇帝登上方城,皇帝要向各列祖列宗汇报战果,并请上苍护佑华朝,不生战火。
此时已近巳时,赞引官扯喉高呼:“奏得胜乐,请圣驾、太子、庄王、忠孝王、敕封监军入方城,拜灵殿!”
一三三、千钧一发
大风中,文武百官在方城显彰门外的玉带桥畔黑压压跪下,恭请皇帝入方城,拜灵殿。
皇帝却未动,只是负手而立,凝望着显彰门后石道尽头那巍峨雄伟的方城。
方城建于皇陵中后部,守护着位于皇陵最北面的陵寝。由祭炉前过玉带河,入显彰门,经过长长的麻石道,是一条石阶道,石阶共有一百九十九级,坡势平缓,登上石阶后,便是方城下的玄宫。
玄宫东侧有木梯,沿木梯可登上高达数丈的方城,方城顶部中央,坐北朝南,建着一座灵殿,供奉着华朝历代皇帝的灵位。每年皇陵大祭,最重头的祭礼便要在处进行。
见皇帝迟迟不动,赞引官有些不安,只得再次呼道:“奏得胜乐,请圣驾、太子、庄王、忠孝王、敕封监军入方城,拜灵殿!”
皇帝长吁了一口气,回头道:“裴卿、卫卿。”
裴琰和卫昭并肩过来,躬身行礼:“皇上。”
“你们此次征战,功勋卓著,按例,就与朕一起进去吧。”皇帝和声道。
裴琰忙道:“臣等不敢逾矩,请圣上先行。”
皇帝也不勉强,微微一笑,过显彰门,向石道走去。叶楼主也提步,身形如山岳般沉稳,护于皇帝身后。
见皇帝走出十余步,太子、庄王随后,裴琰与卫昭稳步跟上。庄王转身之际,眼神扫过众臣,步伐也轻快了几分。
石道边,光明司卫们身形笔直,神情肃穆,待皇帝走过面前,依次下跪。
禁卫军指挥使姜远带着十余名光明司卫由玄宫内出来,在皇帝身前单膝跪下,沉声道:“启禀皇上,臣已彻底查过,灵殿及方城均无异常,臣恭请圣驾登城致祭!”
皇帝和声道:“姜卿辛苦了,都各自归位吧。”
姜远行礼站起,将手一挥,光明司卫们分列在木梯两旁,姜远却迎面向裴琰等人走来。
他一步步走来,脚步沉稳,从叶楼主、太子、庄王身边擦肩而过。裴琰恰于此刻抬头,正对上他有些焦虑的眼神。
裴琰心中一动,再见姜远右手已悄然移至身前,三指扣圆,做了一个手势。
裴琰双目猛然睁圆,姜远嘴形微动,裴琰细心辨认,脑中“轰”的下,极力控制,才稳住身形。
那手势,那唇语,皆是同一句话——“有火药!”
姜远垂下眼帘,自裴琰身边走过,直走至显彰门前,方持刀而立,肃容守护着显彰门。
寒风中,方城下。电光火石间,裴琰恍然大悟。
原来,皇帝早已知晓一切!他正愁没有借口除掉自己,眼下庄王作乱,只要高成的人马被拿,自己、三郎和庄王被炸死在这祭坛之上,皇帝大可以将一切推在作乱的庄王身上,这样,宁剑瑜和长风骑纵是想反亦无借口。而自己一旦身亡,裴氏一族再无反抗之力,皇帝大不了重恤裴氏,封自己一个救驾功臣的谥号便是。
此刻,只怕肃海侯和京畿大营的人马已将皇陵团团围住,只待高成的人马由山路过来,便张网捉鱼。
冬日寒风呼啸而过,刮在面上如寒刃一般。裴琰却觉背心湿透,一生中,他从未有哪一刻如此时这般凶险。他想即刻动手制住皇帝,可皇帝只怕早就安排好了一切,贸然下手未必能够成功。何况显彰门外众 目睽睽,纵是成功控制了皇帝,又如何堵天下悠悠之口?可若是此刻收手,只怕也是难逃一劫,皇帝已经设下圈套,是必要除掉自己的,又岂会轻易放过自己?
前方,皇帝已踏上第一级木梯。空气中流转着紧张的气氛,如同一张被拉至最满的弓。
“飞花舞剑向天啸,如化云龙冲九霄―――”裴琰终于狠下决心,待卫昭走上来,与自己并肩而行,迅速传音:“三郎,有火药!你盯皇上,我盯太子。不可离其左右。”
卫昭在胸间抽了口冷气,硬生生扼住,才没有让前面的叶楼主听出异样。他只是本能下快走几步,扶上皇帝的左臂,发出的声音仿似不是自己的:“皇上。”
皇帝回头笑了笑,又拍拍他的手,在他的搀扶一下步步登上方城。
风越刮越大,卫昭眼前一时模糊一时清晰。身前明黄色的身影,临走时她的嫣然一笑,落凤滩万千族人泣血而歌,穿过姐姐身体的利剑,都交织着在他眼前闪现。
“姐姐会在那里看着你,看你如何替父亲母亲和万千族人报那血海深仇——”
“凤兮凰兮,于今复西归,煌煌其羽冲天飞,直上九宵睨燕雀,开枷锁兮使我不伤悲。”
“无瑕,咱们,就要有小猫了——”
卫昭的心似要被剜去一般疼痛,原来,真是没有回头路,没有黑暗后的光明,无论如何反抗、挣扎,眼前人都如同恶魔一般,紧紧扼住了他的咽喉。
他回头望望南方,天际的一团云,那么像她的笑容,只是隔自己那么遥远,像天与地一般遥远,此生,再也无法触摸。
心弦带着决裂的痛楚,在这一刻啪然崩断,喉中血腥渐浓,卫昭努力将一口鲜血吞回肚内,却仍轻咳出声。
皇帝转头看着他,见他面庞冰冷,但目光雪亮,颊边还有抹红色,责道:“朕让人帮你疗伤,你也不肯,太任性了。”
卫昭瞳孔有些红,倔犟道:“三郎不喜欢别人碰。”
皇帝呵呵一笑,转过头去,却也于心底发出一声低叹。
脚步声,有轻有重,皇帝和卫昭在前,叶楼主随后,裴琰紧跟在太子身侧,庄王则走在最后,木梯边,光明司卫纷纷下跪,恭迎圣驾登临方城。卫昭经过易五身边,也未看他,木然而过。
皇帝想是病后体虚,在上最后一级木梯时踉跄了一下,卫昭大力将他扶住,皇帝站直,轻轻地,挣开了卫昭的手臂。
高台上,寒风更盛,但极目四望,天高云阔,让人豁然开朗。
皇帝拍着方城墙垛,望着满山苍松白雪,叹道:“又是一年过去,唉,朕又老了一岁。”
庄王忙过来笑道:“上苍庇佑,父皇龙体康复,定能千秋万岁。”
皇帝盯着他看眼,微笑道:“你会说话,看你大哥,像个锯嘴葫芦。他真该向你学习才是。”
庄王不知皇帝这话是褒是贬,一下子愣住。皇帝也不再看他,负手前行。卫昭亦步亦趋,二人沿墙垛而行,仿似那日清晨在西宫漫步,一人明黄衮服,身形高大,一人素衣白裘,身形修韧。
庄王目光却在灵殿前值守的光明司卫面上一一扫过,见大部分是卫昭的亲信,还有自己临时让卫昭偷偷安插进来的人,便放下心来。
皇帝站于墙垛处,望着远处显彰门外跪着的百官,又回头看了看气势雄伟的灵殿,再叹口气,道:“快巳时了吧。”
卫昭正待开口,“当!当!当——”皇陵西侧钟楼的大铜钟被重重敲响,九九八十一下钟响,宣布灵殿祭礼正式开始。
钟声中,皇帝整了整被风吹乱的龙袍,叫道:“太子。”
太子似是怕见风,紧紧捂住纱帽,快步过来,裴琰也轻移脚步跟来,束手而立。
皇帝看看裴琰,又向太子道:“你去炉内香,朕要去圣祖灵前祭拜。”见太子瑟缩了一下,皇帝厉声道:“瞧你这没出息的样子,什么时候能像你两个弟弟他样。”
太子似是被吓住,话都说不出来,颤抖着转身,走向灵殿前的香炉。裴琰忙跟上,取过香炉边的焚香,双手奉给太子。
钟声中,皇帝深邃的目光掠过卫昭面容,再拂了拂龙袍,稳步向灵殿走去。
瑟瑟寒冬,晨雾厚重,将马蹄坡严严实实地罩在其中,加上四周荒野尽是薄雪,静谧中透着几分诡密。高成不由有些心赝房戳丝瓷砗蟮娜寺恚抵幸а溃囊缓幔渖溃骸叭偾敖!?br />
为不惊动锦石口京畿大营和肃海侯的人马,河西军并未骑战马,皆是轻装薄甲,潜行一夜,才由朝阳庄到达马蹄坡前。
高成见军容齐整,秩序井然,不带一丝喧哗之声,长长的队伍撕破晨雾向马蹄坡上方登去,心才安了几分。河西军自在牛鼻山遭受重创,回撤到朝阳庄,养了足有半年,人数上也超过禁卫军和光明司卫,只要能顺利通过马蹄坡上方的那个山洞,直插皇陵,大局?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