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水迢迢
龈呦拢膊煌魑艺饷炊嗄晗拔淞毂!?br />
易寒沉吟道:“这个密报,是庄王离京去请裴琰出山时,咱们的人发出的。从时间上来算,裴琰还要几日方能往前线而来,也不知他是先去娄山与薄云山会战,还是直接来与咱们交手?”
宇文景伦渐渐平静:“嗯,裴琰行事,向来滴水不漏,又善运计谋,咱们得好好想一下,他会如何行事。”
华朝承熹五年四月初八辰时初,皇帝御驾亲临锦石口,为裴琰及云骑营出征送行。
这日阳光灿烂,照在上万将士的铠甲上,反射出点点寒光。皇帝亲乘御马,在数千禁卫军的拱扈下,由南而来。他着明黄箭袖劲装,身形矫健,闪身下马,又步履稳重,步上阅兵将台。臣工将士齐齐山呼万岁,跪地颂圣。一时间,较场之中,铠甲擦响,刃闪寒光。
皇帝手扶腰间宝剑,身形挺直,立于明黄金龙大纛下。礼炮九响,他将蟠龙宝剑高高举起,上万将士齐声高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劲风吹拂,龙旗卷扬,震天呼声中,皇帝岿然而立,面容沉肃。这一瞬,有那上了年纪的老臣们依稀记起,二十多年前,如今的成宗皇帝,当年的邺王殿下,是何等英气勃发,威风凛凛,也曾于这锦石口较场接过先帝亲赐兵符,前往北线,与桓军激战上百场。一年后他铁甲寒衣,带着光明骑南驰上千里,赶回京城奉先帝遗诏荣登大宝,再后来,他力挽狂澜,在一干重臣的辅佐下,平定“逆王之乱”,将这如画江山守得如铁桶般坚固。
时光流逝,当年英武俊秀的邺王殿下终慢慢隐于深宫,变成眼前这个深沉如海的成宗陛下,只有在这一刻,万军齐呼,满场惊雷,他的眉间,才又有了那一份令江山折腰的锋芒。
礼炮再是三响,裴琰着银色盔甲,紫色战披,头戴紫翎盔帽,单膝跪于皇帝身前,双手接过帅印及兵符,高举过头,将士们如雷般三呼万岁。皇帝再将手中蟠龙宝剑赐予随军监军、光明司指挥使卫昭,也不多话,只微微点了点头。
战鼓齐擂,裴琰跃上战马,再向将台上的皇帝行军礼,拨过马头,云骑营将士军容齐整,脚步划一,退出上百步,方纷纷翻身上马,紧随紫色帅旗,“剑鼎侯”裴琰终率云骑营正式出发北征。
漫天黄土,震空战鼓,皇帝在将台上极目远望,那个白色身影,纵骑于队伍最末,似是回头望了望,终消失在滚滚黄尘之中。
这一路行得极快,辰时末出发,只午时在路途歇整了小半个时辰,用过水粮,又再度急行军,入夜时分赶到了独龙岗。
裴琰下令在独龙岗下扎营起灶,又命人去请监军过来。
卫昭飘然而来,所过之处,将士或转头,或侧目,或偷窥,他浑然不觉,嘴角含笑,与裴琰欠身为礼,二人同时举步,步入大帐,安澄亲于帐门守卫。
崔亮将地形图在地上展开,向卫昭点头致意,三人盘膝坐下,细看地形图。
一名小卒入帐,拎着铜壶,又取过茶杯等物,替三人斟好茶,一一奉上。卫昭并不抬眼,只是接过茶杯时,手微微一抖。
小卒将茶奉好,又悄无声息地退了出去。
裴琰注目于地形图上,饮了口茶,道:“小镜河马上要进入夏汛,这条线守住不成问题,且还可抽调出一部分兵力支援娄山,关键还在河西守不守得住。”
崔亮点头道:“娄山的兵力至少可以西移三万,加上田策现有的六万人,再加上云骑营,与桓军还是可以一搏。”
卫昭淡淡道:“长乐、青州一带还有数万驻军,若是能东调,再让高氏在河西一带广征兵员,又多了几分胜算。”
三人再沉默片刻,裴琰呵呵一笑:“这是咱们打的如意算盘。咱们既想得到,薄云山和宇文景伦自也想得到。”
崔亮微笑道:“那他们也肯定能推算出,如此顺理成章的打法,我们必然不会用。”
“那我们到底是另谋良策,还是就选这最简单、最容易被人算中的策略呢?”裴琰抬头望向卫昭。
卫昭淡淡一笑:“临行前皇上有严命,监军不得干涉主将行军作战,少君自行拿主意便是。”
裴琰一笑,又低下头,凝神看着地形图。崔亮这几日早与他细细分析过,也知没有万全的计策,便道:“相爷,还是得等那两方的情报到了,咱们才好判断他们兵力的具体分布和移动,再定如何行事。”
裴琰沉吟不语,小卒再进来。崔亮见她单手端着饭菜,忙起身接过,放于案上,又替她将军帽戴正,柔声道:“你肩伤未好,就不要做这些事了。”
裴琰与卫昭同时身躯一僵,崔亮笑着转身:“相爷,卫大人,先将肚子填饱,再共商大计吧。”
小卒装扮的江慈笑道:“还得去拿饭碗和筷子。”说着转身往帐外走去。
崔亮忙将她拉住:“我去吧。你一只手,怎么拿?”
“一起去。”
“好。”
裴琰抬头,与卫昭目光一触。卫昭淡淡道:“下手重了些,少君莫怪。”
裴琰呵呵一笑:“无妨,让她吃点苦头也好,免得不知轻重。”
两人不再说话,目光皆投在地形图上。不多时,崔亮与江慈拿齐诸物进来,帐内并无长风卫亲兵,崔亮只得亲去盛饭,江慈将筷子摆于矮案上,裴琰与卫昭同时起身步到案边面对面坐下。
江慈右手接过崔亮递来的饭碗,犹豫了一下,将碗放在距裴琰一臂远的地方,又接过一碗,轻轻放至卫昭面前,低声道:“三爷请。”
裴琰握着竹筷的手一抖,脸色有些阴沉,凌厉的眼神盯着江慈,慢慢伸手取过距自己一臂远的饭碗。
七九、灯火连营
江慈却不看他,转身立于一旁,崔亮端着两碗饭过来,笑道:“小慈快坐,一起吃。”
江慈不动,裴琰低头吃饭,并不发话。崔亮过来将江慈拉至案边坐下,将饭碗摆至她面前,又取过一汤匙,和声道:“你单手,不好用筷子,用这个吧。”
江慈接过汤匙,微笑道:“谢谢崔大哥。”
崔亮想了一下,在江慈身边坐下,又夹了数筷菜肴放入她碗中:“你想吃什么,我给你夹。”
江慈向他笑了笑,用右手握着汤匙勺起饭菜送入口中,吃得几口皱眉道:“这军中的伙夫,厨艺不怎么样。”
崔亮笑道:“那是,肯定比不上小慈的手艺。”
裴琰与卫昭伸出的筷子同时停在空中,又慢慢伸向菜肴。江慈向崔亮笑道:“等我伤好了,我来做。”
崔亮又夹了筷菜放入她碗中,微笑道:“好,你先把伤养好,到时我们才会有口福。”又转向裴琰笑道:“相爷,您把小慈一带走,我有半年没尝过她做的饭菜,可想念得很。”
裴琰望了望坐于对面的卫昭,卫昭却只是低头吃饭,动作极慢,吃得也极斯文。
裴琰收回目光,望向江慈,微笑道:“那就等小慈伤好了,咱们再一饱口福。”
江慈却不看他,似是想起一事,侧头望向崔亮:“崔大哥,你昨天给我的那本《素问》,我有些看不懂。”
“嗯,你初学,肯定会有些看不懂,回头我给你详细说说,先别急,想学医的话,得慢慢来。”
江慈笑道:“可我想尽快学会才好,要是能象崔大哥一样有本事,也不用总受人欺负。”
崔亮见她有一绺头发垂到嘴角,轻轻替她拨至耳后,语带怜惜:“你想学什么,我都教给你,只别太急,一口吃不成胖子的。”
江慈点头,向崔亮一笑,又埋头吃饭。
卫昭将碗筷放下,站起身,淡淡道:“少君,我吃饱了,出去活动一下,先失陪。”说着飘然出帐。
裴琰看了看案上菜肴,又望向一边正替江慈挟菜的崔亮,慢慢将碗放下,过得一阵,才又重新端起饭碗。
裴琰吃不到两碗便放下筷子,那边崔亮却仍在与江慈边吃边轻声说笑。
看了看这二人,裴琰面色微寒,端起先前的茶杯,杯中已空,他将茶杯顿了顿,江慈抬头看了他一眼,却未起身。裴琰欲唤长风卫进来,眼神掠过一边的地形图,只得自己到铜壶中倒了水,坐回图前。
崔亮慢慢吃完,接过江慈递上的茶杯,笑着坐了过来:“相爷,是等卫大人回来一起商量,还是咱们先合计一下?”
裴琰指着图上某处,面上浮起微笑:“子明先给我讲讲这处的地形。”
江慈见满案的碗筷,想了想,到伙夫处要来一个竹篮,将碗筷饭镬悉数放入篮内,提至帐外。
此时天已全黑,云骑营训练有素,除去值夜的士兵外,皆于营帐中休息,营地之中,极为安静。
江慈拎着竹篮,往伙夫营帐行去,遥见一个白色身影自山坡下来,犹豫片刻,停住脚步。
卫昭慢悠悠地走近,又慢悠悠与她擦肩而过,江慈转身唤道:“三爷。”
卫昭顿住脚步,并不回头,鼻间微不可闻地“嗯”了声。
“那个―――”江慈迟疑半晌,鼓起勇气问道:“三爷可将五婶放回去了?”
卫昭又轻“嗯”一声,举步前行。
江慈没听到他肯定的回答,极不放心,追了上来。卫昭脚步加快,江慈拎着一篮子的碗筷,左臂又不能摆动,身子失去平衡,踉跄两三步,眼见就要跌倒在地,卫昭倏然转身,右臂一揽,将她身子勾起,抱入怀中。
夜色下,那双如宝石般生辉的眼眸静静地望着她,他的身后,是夜幕上的半轮明月,他的手臂似有些颤抖,但他的衣襟上,却传来一阵极淡的雅香。
江慈右手一松,竹篮掉落于地。
碗筷震响,卫昭松手,袍袖一卷一送,将江慈推开两步放下,转过身去:“已将她放回去了,你不用担心。”白影如月下游魂,转瞬便隐入远处的大帐之中。
江慈默然半晌,俯身提起竹篮,向伙夫营帐走去。
独龙岗下,营火数处,夜空中,半月当空,星光隐现。
江慈坐于大帐后的草地上,凝望着帐内透出的昏黄灯光和隐隐身影,思绪难平。
巡夜的一队士兵过来,她不由有些害怕,毕竟是以女子之身呆于这男儿环伺的军营内,忙站了起来,一溜烟地钻入大帐内。
帐内三人还在轻声商议,江慈不知自己要歇在何处,只得从囊中取出《素问》,坐于营帐一角的灯下,低头看书。
细细看来,她有许多地方不明,现在也不方便一一去问崔亮,索性从头开始,用心背诵。她记性甚好,在心中默诵两三遍便能基本记住。
待将《素问》前半部背下,那三人发出一阵轻笑,似是已商议妥当,都站了起来。
崔亮伸展了一下双臂,转头间看见江慈仍坐于灯下看书,忙步了过来:“小慈,很晚了,睡去吧。”
江慈将书收入囊中:“我睡哪里?”
“和我一个帐,我让他们搭了个内帐,你睡内帐便是。”崔亮笑道。
裴琰却走了过来,微笑道:“子明,今晚你还得给我讲一讲那阵法,咱们得抵足夜谈才行。”
崔亮有些为难:“相爷,明日边行边讲吧,让小慈单独一帐,我有些不放心,这些云骑营的士兵如狼似虎的,再说,我还得替她手臂行针―――”
裴琰含笑看着江慈:“小慈若是不介意,就睡在我这主帐,我让他们也搭个内帐,小慈睡外间便是。行针在这里也可以的。”
崔亮想了下,点头道:“也好。”
卫昭目光掠过江慈,停了一瞬,飘然出帐。帐帘轻掀,涌进来一股初夏的夜风,带着几分沉闷之气。
崔亮洗净双手,取过针囊,替江慈将左袖轻轻挽起,找准经脉穴位之处,一一扎针。江慈正待言谢,抬头却见裴琰负手立于一旁,她再看看自己裸露的左臂,忽想起草庐之夜,慢慢转过身去。
裴琰醒觉,转身步入内帐,取过本兵书在地毡上坐下,听着外间崔亮与江慈低声交谈,听着她偶尔发出的轻笑声,手中用力,书册被攥得有些变形。
外间,崔亮收起银针,微笑道:“你不要再看书了,早些睡吧。再有几日,你的左臂便可以活动,那时我再教你行针认药。”
江慈感激的话堵在了喉间,崔亮似是知她所想,拍了拍她的头,江慈和衣躺到地毡上,合上了双眸。
崔亮将外间的烛火吹灭,步入内帐,见裴琰手中握着兵书,不由笑道:“相爷精神真好。”
裴琰抬头微笑:“想到要和宇文景伦交手,便有些兴奋。”
“相爷以前没有和他直接交过锋吗?”
“当年成郡一战,与我交手的是桓朝大将步道源,我将他斩杀之后,宇文景伦才一手掌控了桓国的军权,说来,也算是我帮了他一把。现在要和他交手,总要讨点利息才行。”
崔亮大笑:“就是不知这桓国的宣王是否小器,他欠了相爷的人情债,若是不愿还,可怎么办?”
裴琰嘴角含笑:“他若不还,我便打得他还!”
夜露渐重,初夏的夜半时分,即使是睡在地毡上,也仍有些凉意。风自帐帘处鼓进来,江慈怎么也无法入睡,听?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