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水迢迢
裴琰难抑心中痛楚,血气上涌,低咳数声,宁剑瑜过来将他扶住。裴琰微微摇了摇头,宁剑瑜默默退开数步。
裴琰缓慢撒手,血衣在空中卷舞了一下,落于棺木之上。他猛然闭上双眼,平静道:“合土吧。”
笛声顿了顿,再起时,黄土“唦唦”,落向棺木。
夕阳渐落,飞鸟在原野间掠过一道翼影,瞬间即逝。
江慈回帐睡了一会,待恢复了一点精神,便又到医帐忙碌开来。
田策带着退下来的三万人死伤惨重,若非安澄率那万人抵死挡住桓军,便要全军覆没。伤员挤满了各个医帐,江慈忙得团团转。
直至黄昏,江慈仍在给伤兵们换药,崔亮忽在医帐门口唤道:“江慈!”
江慈应了一声,手中仍在忙着。崔亮再唤声,凌军医抬头道:“你去吧,崔军师肯定有要紧事。”
江慈将手中纱布交给小天,钻出帐外:“崔大哥,什么事?”
崔亮微笑道:“相爷找你有事,你随我来。”
江慈一愣,崔亮已转身,她忙跟上。二人走入中军大帐,见帐内空无一人,江慈转头看着崔亮,崔亮却微微一笑,并不说话。过得一阵,一名约十六七岁的哨兵进来,行礼道:“军师!”
崔亮和声道:“有没有发现异常?”
“报告军师,暂时没有。”
“嗯。辛苦了。”崔亮指了指一边:“喝口水吧,瞧你满头大汗。”
哨兵受宠若惊,这几日,长风骑在这位年轻军师的统一调兵指挥下,方挫败桓军一次又一次的攻击,而他层出不穷的防守手段也让长风骑大开眼界,个个心中对他敬慕无比,军师有命,自当遵从,握起茶杯“咕咚”灌下去,放下茶杯便倒在了地上。
江慈看得更加迷糊,崔亮却迅速除下哨兵的衣服,递给江慈。江慈这才想到这名哨兵的身形和自己差不多,虽不明崔亮用意,却也急忙穿上。
崔亮将她军帽压低,在她耳边低声道:“你到我帐中等我。”
崔亮再大声道:“你把这个送到我帐中去。”又学着先前那哨兵的声音含混应了声“是!”。
江慈抱着一大堆弓箭掩住面容,走出中军大帐,镇定地走入不远处崔亮的军帐。
不多时,崔亮过来,做了个噤声的手势,掀开帐后一角,带着江慈钻进了紧挨着的陈安的帐篷。
崔亮再带着江慈从陈安帐篷后钻出去,迅速穿过军营,到达一处灌木林边。
他到灌木林后牵出两匹马,将马缰交给江慈,江慈愣愣上马,随着崔亮向南疾驰。
夕阳逐渐落下,江慈随着崔亮一路向南,当夜色笼罩四野,崔亮在一处树林边勒住骏马,跃下马鞍。
江慈跳下马,崔亮从腰间取下一个小布囊,递给江慈:“小慈,这里面是一些银子,你拿上,骑着马,快走吧。”
江慈“啊”了声,不知崔亮是何用意。崔亮心中暗叹,和声道:“小慈,今天安澄下葬,相爷和长风卫都去参加葬礼,没人监视你,咱们方才那般行事,已经无人跟踪了。这是唯一逃走的机会,你快走吧!”
江慈沉默,崔亮替她理了理军帽:“你找个地方换了衣服,然后一直往南走,不要入京城,也千万不要回邓家寨,再将这匹军马给放了,先找个地方躲一段时间。”
江慈仰起头,望着崔亮明亮的眼神,嗫嚅道:“崔大哥,我不走,我还得替伤兵们―――”
“傻姑娘,这军营不是你呆的地方。”崔亮叹道:“我当日一力要求将你带上战场,就是怕你在相府遭人暗算,我只有将你带在身边,再找机会放你走,现在是唯一的机会,你快走吧。”
江慈依然沉默,没有挪动脚步。崔亮一急,道:“小慈,宝林山每年三月,并无‘彩铃花’盛开!”
江慈想了片刻才明白他这句话的意思,倏然抬头。崔亮又道:“小慈,我来问你,你的肩伤,没回相府之前,一直服的便是我开的药方,是不是?”
江慈张口结舌,崔亮拍了拍她的头顶,叹道:“你放心吧,卫大人的真实身份,我虽猜到,但绝不会说出去的。”
“崔大哥,你―――”
崔亮索性在树林边的草地上坐下,拍了拍身边,江慈默默坐落。
崔亮眯眼望着夜色:“小慈,当日在相府,我曾利用过你,是我崔亮不对。现如今,你又知晓了相爷和萧教主暗中进行的一切,性命堪忧。相爷虽顾忌于我,暂时没有取你性命,但我实不敢保证,他或是萧教主将来不会将你杀了灭口。我只有找到这个机会,放你―――”
江慈低垂着头,低声道:“崔大哥,谢谢你。不过,你放心,他们不会杀我的。”
“不,小慈,现在相爷是顾着我,无法对你下手。他虽答应过我,待你伤好便放你回去,可我怕他当面放人,背地却派人杀你。我终有一天要离开这里,你也不可能一辈子跟着我,我实是怕―――”
江慈仍是摇了摇头,轻声道:“不会的。”
“小慈,相爷这个人,我十分了解。他心硬如铁,绝不会有怜香惜玉之举,你若是他大业得成的威胁,他必会除去你。更不用说,还有一个心狠手辣的萧教主。你还是走吧,不要再搅在这汪浑水之中了。”崔亮转头望着江慈。
江慈还是不动,崔亮无奈,道:“要不这样,你和崔大哥说说,去年离开京城后,发生了什么事情?我再帮你想想,要不要离开?”
江慈心中翻江倒海,大半年来的委屈、隐忍、痛楚、彷徨齐齐涌上,只觉眼前这人如同自己的亲兄长一般,他的身影便如替自己遮挡风雨的一座大山,终忍不住“哇”的一声哭了出来。
崔亮知她积郁良久,待她哭得一阵,运力拍上她的背部,江慈张嘴吐出一口鲜血,剧烈喘息后,心头忽然轻松了许多。
崔亮更是难过,轻拍着她的背心,柔声道:“说吧,和崔大哥说说,说出来,你就心里舒服了。”
江慈眼中含泪,点了点头,自长风山庄初遇卫昭,一路讲来,直讲到牛鼻山诸事,只是略去了草庐那噩梦般的一夜。
崔亮默默听着,眼中怜惜之意愈发浓烈。良久,叹息一声:“小慈,你真是受苦了。”
江慈哽咽无言,崔亮仰望苍穹,叹道:“我在平州时,也听闻过月落诸事,未料到,他们竟是这般境地,难怪萧教主会以稚童之身―――”
江慈低低道:“崔大哥,三爷现在和相爷联手行事,你既知晓,千万别露出破绽,他们可能不会杀我,但我怕他们对你―――”
崔亮微笑道:“我自有保命之法。再说,你崔大哥没那么笨,不会让他们看出来的,你看,我早已猜到卫大人真实身份,不也藏得好好的。倒是你,唉,我现在也相信,萧教主不会杀你,但相爷他―――”
江慈犹豫了一下,轻声道:“相爷应该不会杀我了,若是要杀,也不用等到现在才下手。”
崔亮再将江慈所述诸事在脑中细想了一遍,皱眉道:“小慈,只怕,相爷对你起了杀心,后来又不知是何缘故,搁置下来。”
江慈愕然抬头。崔亮托住下巴,沉吟道:“你想得对,萧教主既不忍心见你跌倒,自不会杀你,他派人是保护于你。可是,他为什么要保护你呢?他既已将你交还给相爷,便已与他无关,你又和其他人无怨无仇,除非―――”
江慈唇边露出苦笑,慢慢低下头去。
崔亮再想了想,急促道:“小慈,当日在宝璃塔,你被点晕后,只怕相爷想杀你灭口,被萧教主拦了下来。所以相爷才留你一命,觉你还有利用价值,说不定可以要挟萧教主,又为了要向我有所交待。也许正因为这样,萧教主才会派了人随身保护你,怕的就是相爷对你不利。”
江慈多日来隐约的猜测经崔亮证实,反倒平静下来,她将积郁胸中多时的话语悉数倾吐,渐感轻松,微微一笑,淡然道:“不管相爷是要利用我也好,还是真心不想杀我了,反正,我已无性命之忧,我―――”
崔亮却紧盯着她,话语渐转严厉:“小慈,你若是还唤我一声崔大哥,你今天就听我的,快快离开这里!”他一把将江慈拉起,拉至马前,厉声道:“上马!”
江慈从未见崔亮这般语气和自己说过话,感动无言,默默上马。崔亮仰望着她,轻声道:“小慈,保重!”运力在马臀上一拍,骏马长嘶一声,扬蹄而去。
夜色中,江慈回头,大声唤道:“崔大哥,您多保重!”
夜风徐徐,拂过原野。
崔亮立于原地,见那一人一骑消失在夜色之中,听那蹄声渐渐远去,低叹一声:“小慈,你多保重!”
他默立良久,怅然转身,却也放下心头大石,跃上骏马,劲叱一声,马蹄翻飞,回转军营。
他微笑着走向中军大帐,安潞迎了上来:“军师,侯爷不在。”
崔亮微笑道:“相爷有伤,你们也不劝着点。”
安潞叹道:“安大哥下葬,侯爷伤心,谁敢多言?他让我们先回,一个人守在坟前,后来弟兄们再去找他,不见人影,不知去哪里了。宁将军说侯爷可能是想一个人静一静。”
崔亮点头道:“也是,相爷胸中积郁难解,一个人静静有好处。”
他转到中军大帐后面,将先前那名昏迷的哨兵悄悄拖入自己的帐中。又挂念着河西渠边的防务,转身向桥头走去。刚走几步,遥见江慈先前居住的小帐似有烛光,他轻“咦”一声,默然片刻,拂了拂衣襟,走过去,轻轻撩开帐帘。
烛光下,裴琰倏然回头,面上闪过失望之色,转而微笑道:“子明回来得倒快。”
崔亮也是微笑,走入帐中,环顾一下帐内,淡淡道:“小慈走了,还真有些舍不得。”
裴琰左肩伤口一阵疼痛,却仍微笑道:“子明送小慈走,怎么不和我说一声,我好送送她,毕竟在一起这么久,也有些舍不得。”
崔亮叹了口气:“唉,她肩伤好了这么久,本来早就要送她走的,我怕她有闪失,所以才拖到现在。本来要去向相爷辞行,小慈知道今天安澄下葬,说怕打扰相爷,让我代她向相爷告罪。”
裴琰勉强一笑:“何罪之有?我本来就答应子明,待她伤好,要送她回去的。”
崔亮笑道:“是啊,我也说让相爷派人送她回去,可小慈说现在前线缺人手,就不劳烦相爷了。”
裴琰慢慢道:“她怎么这么客气。”
崔亮“啊”了声,道:“相爷,您还是早些歇着吧,我得到前面去。怕桓军玩新花样。”
“有劳子明了。”裴琰笑容有些许僵硬。
崔亮一笑,出帐而去。
裴琰默立帐中,目光掠过地上的草席,慢慢俯身,拾起那本《素问》。书页已被翻得有些折皱,他一页一页地翻着《素问》,气血上涌,低咳数声。
作者有话要说:要出门远行,故提前更新。
九二、点滴在心
巍巍京城,九阙皇宫。
延晖殿中,关于“摊丁法”的争议已进行了大半日。庄王的后背早已湿了一大块,觉得自己就是风箱里的老鼠――两头受气。
自“摊丁法”实施以来,遭到世家及各名门望族的强烈抵制。虽然国难当头,这些贵族世家们不便明着反对,但也是绝不愿乖乖配合的。各户田产数、人丁奴仆数迟迟统计不出,该缴上来的银子一分不见,他这个负责的王爷急得焦头烂额,心里还挂念着远在河西、面临战火威胁的舅族,一个月下来,瘦了一大圈。
殿内仍在推诿争吵,皇帝的面容早已沉得如殿外的暮色,内侍们在点燃巨烛时,手都有些战战兢兢。
太子抬头看了看皇帝的面色,满面忧切,静王平静地站于一边,并不多话,董学士和上个月返京入内阁的震北侯裴子放也都保持着沉默。
此次殿会是大朝会,因为要落实“摊丁法”,京城凡五品以上官员、王公贵族都需参加,包括很多闲散的贵族王侯。各人为了少缴税银,绞尽脑汁逃避推诿,到后来为了相互攻击对方,又扯出许多见不得光的丑事,皇帝坐在宝座上,手都隐隐有些颤抖。
九重宫门处,传来三声急促的铜钟声。殿内诸人齐齐惊悚抬头,未说完的,话也堵在了喉间。再过片刻,铃声由远而近,不多时便到了殿外的白玉石台阶处。
姜远带着两人奔入殿内,那二人扑倒于地。陶内侍早奔下台阶,从一人手中拿过军情急报,又急速奔上銮台,奉给皇帝。
皇帝自铜钟响起时便已有了心理准备,但打开军情急报低头细看,那上面的黑字还是让他眼前眩晕,体内真气不受控制乱窜,一股腥甜涌至喉头,他颤抖着运气,压了又压,终一口鲜血喷了出来,软软地倒在了宝座上。
他手中的军情急报,“啪”的一声,掉落在织满“九龙图”的锦毡上。
殿内顿时乱作一团,还是董学士和裴子放反应迅捷,二人同时将太子和静王一推,太子、静王踉跄着奔上銮台,将皇帝扶起:“父皇!”
董学士、裴子放、陶行德随后而上,太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