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都市的单身群落
住,比前10年强多了。当然如果单位不好,例如街道民办单位,基层工厂什么的就差多了。我有个同学工作分在工厂,分房子时单位要的钱不多,只要6万就可以入住新房,可是他拿不出来,因为工资低呀,一个月才三百来块,有吃的就没有喝的,管个屁用,还想买房子?想起来就为他觉得不值,都是一样的人,人家干活也没少出力,可是因为没有撞着一个好单位这一生就这么算是玩完了。你问我想不想再结一次婚?你认为有这么好的住房条件,就是没有个老婆是不是觉得有些可惜?哪儿的话,房子跟老婆不是一回事。房子是死的,老婆是活的,例如我那个前妻一出国就像放出了笼子的鸟儿,一下子飞得没有了踪影。所以我是不会再去结婚的。特别是我们做记者的,什么样的事没有看到过,尤其是采写那些市井新闻,婚姻家庭引发的暴力越来越多,相互杀起来跟血海深仇似的,还能叫是夫妻?我现在很好,有女孩喜欢我追我,玩玩可以但绝不深交,我有我的戒律,就是凡事先得讲好是两厢情愿,没有什么磨磨蹭蹭拉拉扯扯的。我的住所虽然宽敞,但是我想一个人住,我不愿意让一个女人进来之后倒转来管住我。女人天生会这一套,先是妩媚动人娇柔无限,后来就阴盛阳衰反客为主。可能我这一生是不会结婚的了,一个人过很洒脱。有人说:〃人家一家老小几代还没你一个人住的房子宽敞,你真是糟蹋了这套大房子。〃我不同意这个观点,中国人天生就顾着家庭,好像我们这样的单身汉就不配过生活似的。人家美国的中产阶级一个人住那么一大幢房子,有花园有游泳池的,人家过得蛮好,劳动挣的,谁也管不着,没有谁会觉得他们住着糟蹋了,为什么我们中国人就不行?有的人到现在还叫嚷说什么让人们在生活上向低标准的人看齐。现在什么时候了?还低标准呢。人往高处走,都往下看齐,社会还能进步?
…
居所我想有一个家(二)
…
秦小妹,女,42岁,街道工厂工人。
我和我女儿俩人生活了10年,真够苦的,有时真的不愿意对外人说。我那个丈夫脾气特不好,暴躁,又爱喝酒,喝醉了拿我们娘俩出气。我心疼孩子,因为是难产,我多流了血,心想再也不会有第二个了,孩子就是我的命根子。他不喜欢,说他家三代单传,连个续香火的也没有。我想那几年他是存着心把我们娘俩撵走,打起人来出手没有轻重,那时候我浑身上下都是伤,青一块紫一块的,都不敢跟同事和朋友讲。后来他和一个女人相好,公开在外边一起走,街坊邻居都看见,存心让我的脸没地方搁。实在没法子就和他离了婚。本来住在一个大杂院,20平方米的一间房子。我说我们娘俩总得有块地窝着吧,大冷的天你把我们赶哪儿去?他说是你自己要滚,赶快清东西走路,这房子我还要留着结婚呢,你不滚看我不打死你!人一横鬼都怕。没办法我只好带着3岁的女儿回娘家。娘家也不宽裕,有我爸、哥、嫂,还有两个侄儿。腾了一间小房给我和女儿。住了3年,旧房要拆迁,嫂子发了话说:〃本来以为你们娘俩过渡一段日子,当时没狠心不让你们回来住,现在要拆迁了,我看你找个地方搬了吧,我跟你哥受这么些年的苦就是盼个新房子住,如果分点面积给你,你两个侄儿就嫌挤了。
〃可是,我能上哪儿去呢?单位小又穷,从来就不给职工分房,我和女儿就我那一点儿工资,平日生活都困难,租房都租不起,难道我还能够有钱买房子?于是我坚决不搬家,和我那丈夫我不敢斗,他狠,厉害,我怕他打,但是和娘家人就不同了,再怎么着也是骨肉亲哪,我偏不走,他们敢把我怎么样?再说,你让我娘俩往哪儿走呢?就这样我让派出所给我分了户口,在娘家老房子上加上我这一个新户主,我做这些事神不知鬼不觉,我那老实巴交的哥哥一点儿也不知道。特别要瞒的是我嫂子,我嫂子脾气大,叫她知道准有好瞧的。没有不透风的墙,就在旧房拆毁前没几天,不知街坊哪一个长舌头说给我哥嫂听了。你也猜得着,我家一场大闹。谁闹?我嫂子一个人闹,闹也没有用,一切该办的手续我已经办好,娘家的房子分配了我一份。我抓住一条理:女儿也有继承权(那年我父亲去世了,不然这么闹老人气也得气死)。想当初,离婚的时候,我带着女儿过,难道还不应该分得一片住的地儿么?
可是我有理都不敢跟我丈夫要。娘家人容我和女儿好几年,没想到临了我倒来咬上一口,想着心里也有些不安。那一天嫂子暴跳如雷,骂得要多难听就有多难听,说我是一条喂不饱的白眼狼,说我活该当初被男人往大街上甩,原来果然是这么个贱货什么什么的。反正我不还嘴,我目的已经达到,我用不着费这力气。不过那天见了我哥那个伤心的样子,心里挺不好受的。他一生也没啥大出息,两个孩子也大了,就指靠这两间半老房子,我嫂平时挺厉害,他进进出出头都不敢抬起来。如今被我这么捣腾了去,让他今后在这家里怎么过?不过这心软也只是一会儿的事,一想起我和女儿孤苦无依,我的心就硬了。两年过去,住房拆迁后重建,我终于分到了今天这一个很小的套间,从这一天起我和女儿才有了一个属于我们的家。
自前年搬迁之后,我就和娘家断了来往,后来听说哥哥和嫂子经常吵架不和,我嫂子恨我恨得牙痒,我也躲着不往他们家去。就是因为我这一档子事儿,害得他们家的房子变窄了,过后我也挺叹息。但是你说怎么办?人哪!谁想和自己的亲人过不去呢?就是为了这么一点房子,我也是没办法。
单身者最大的难题是住房,住房是单身生活的前提条件,因为住房困难,我们这个社会有许多的隐性的单身者。许多婚姻名存实亡的夫妻只是因为没有房子才只好将就着住在一起,用婚内分居、婚外同居、勉强同居来维持生活;因为住房,许多单身者不愿意再次进入家庭,不愿意在自己的房子里好不容易请出去了一位,接着又迎来了另一位。
国内施行过的单位分房制度,对于单身者是歧视性的。曾经,中国的公房分配几乎不考虑单身者,理由是结婚者的用房都不能保证,哪能给单身者分房子呢?要房子,就得结婚,否则没门!以至于1990年代末期武汉一所著名学府中的青年教师为了赶最后一班分房而四处找女人突击结婚。这种制度在过去造成了千万个假结婚者,造成了一批为了房子而结婚的不幸的家庭。这之中有很多人其实都属于实质性的单身者,突击结婚,或是突击假结婚给他们带来了住房,也给他们带来了生活和精神上的更大的困窘住在一所房子里的两个彼此除了利益关系而毫无情感可言的人,是不可能享有正常的平静的夫妻生活的。即便如此,为了房子,为了从父母那一个狭窄的家中出来,他们毅然地选择了这条不归路。
上述种种,限制了单身者的单身选择,造成中国人口中单身者数量相对稀少。1980年代以后,经济自由化,个人经济身份也多样化了,个人购买商品房的比例逐年上升,特别是1990年代以来,大中城市出现了新兴的白领阶层,他们大多受过良好的教育,工资收入高,有可能依靠个人之力购买住房,此后,中国单身者才渐渐地回潮,数量呈逐年上升之态。
2002年10月号《时尚家居》杂志刊出了一个单身男人的家居图文介绍,一个典型的现代都市单身贵族,标题是:《刘心刚:冷面家居时代》。其中有这样一段文字描写:〃单身男人的家,如果用清澈明丽来形容,不免略微有失阳刚之气。冷酷而又充满现代感,是毫无顾忌地把绝大部分时间精力都投入工作的男人的专利。从事美术指导工作的刘心刚就惬意地独自生活在这样一个充满了现代感和酷感的大房子里……〃
类似这样拥有现代居所的城市单贵近年来在中国随处都是。房地产升温以后加速了住房购买的市场化,只要具备经济实力就可以自主购房,部分单身者也就此获得了在这个社会空间里生存下来的机会,使他们有可能部分避免主流文化对单身生活状态的歧视和压抑;拥有了自己的住房,进而拥有其他的物质和精神的高消费,这一切都使他们充满了现代人的自信与活力。这一批人多半从事高阶层白领工作,例如文化科研、大专院校教育、合资外资独资企业员工、金融证券、商业管理、娱乐、艺术等职业。从地区上看,上海、北京、深圳、珠海几个开放城市,单身者住房状况较之其他城市要理想得多。
综观全国各大中城市,收入高、经济条件好的单身贵族毕竟是少数。转型期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致使社会各个阶层民众生活水平相差巨大,城市单身者贫富的两极分化日趋明显,我们不可能忽视依然有大批潜在的和显在的单身者处于单身而不能独居的困苦之中这一事实。有的人一旦进入单身的境域,他们就只能和自己年迈的父母或者是兄长等亲友生活在一起,在人格上心理上都遭受着日复一日的煎熬。另外,绝大多数单身个体和单亲家庭的住房条件相当艰苦,特别是工人、手工劳动者以及从事低收入服务行业者。上面我们的采访就反映了这一社会现实,所以人们不能仅凭时尚杂志的片面炒作而对此问题寄以虚幻乐观的想像。
…
情感谁能与我同在?(一)
…
单芸,昆明人,49岁,女,国家公务员,未婚。
我不是不愿意结婚,但是最后还是这样了。曾经在云南边境插队,回城之后当工人。我的运气比别人好,1974年就抽调上了大学。大约是从小就很好强吧,年轻的时候总是巴不得无论工作也好学习也好都要比别人强。分配工作之后,开始觉得自己还算文化程度高的,觉得自己很不错。过了几年就不这样了。国家正式招收的大学生一批批地毕业分配,年纪一个比一个轻,知识一个比一个强,他们在单位里很是意气风发的,让人心里很不是滋味。那时候全国一片呼声,看不起工农兵学员。当时自我感觉很不好,于是向单位领导要求继续学习深造,提高专业能力。就这样我在34岁之后又去读书,然后提升到领导岗位,期间简直没有时间谈到个人问题。年龄大了自己心里也着急,但是介绍了很多不合适。比我学历低或者职位低的我都瞧不起,但是条件比我好的男人一般都比我年轻,再说我也从来不会打扮也不爱打扮,也不能算是一个美女,就这样个人问题给耽搁了。等到人老了,有人介绍离了婚的或者死了妻子的老头子,我说,早知道要找这么大年纪的,我还不如早一点随便抓一个男人结婚得了。一生都不愿意委屈自己,何必到了如今再放弃原则?有时候觉得自己很孤独,房子也有钱也有,就是晚上没有个人陪伴。和异性交往,我一向洁身自好。我不会轻易向谁献出自己,年轻的时候觉得这真是天大的原则问题,年纪大了,贞操观念减弱了,但是还是觉得这样的事很恶心。再说一个没有婚姻的女人,如果和一个男人有了这种关系,又得不到自己心中期望的爱情、亲情以及其他的人生的保障,即使没有谁来管束,没有谁来谴责,自己内心也是不好受的。现在我的思想已经开化了,已经懂得除了爱,性也是人的一种需要,但是懂得太晚了。现在我倒不后悔选择了单身,后悔的是我浪费了我全部的青年和中年的岁月。异性朋友我还是有的,但是人家从来不拿我当女人,只拿我当朋友。对待这样的友谊我很珍惜,我不会想着怎么去改变,不是思想守旧,而是实在没有那个心思了。
魏丰,男,35岁,珠海某公司经理,未婚。
大学毕业分配到一个中型工厂,开始还不错,工厂搞股份制改革,那几年搞得热火朝天的,工厂领导对新分配的大学生很重视,让我们筹备对外贸易工作。可是好景不长,企业法人制度施行,权力过度集中,工厂主要领导人渐渐地变得贪婪,出口贸易和引进国外设备的各项工作都可以利用职权钻国家的漏洞,国有资产大量流失,工厂面临破产。我只有选择离开,到南方去谋生路。这一番折腾费了七八年的时间才在珠海站住脚,但是年龄也就大了。在家乡城市有一个女友,感情还可以,后来分开了,就淡了。前些年人年轻总是觉得事业第一,别的都可以放放。现在身在异乡,总还是想找一点家的感觉。不过找到一个能够理解自己又愿意做一个温柔太太的女人不容易。这里的女孩子很多,条件也很不错,但是多数都是为了生存而奔波,风风火火的;还有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