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场女人





山门,招商引资,可以到外地,到北京去开招商引资的新闻发布会。我相信,太城县这样丰富这样好的矿产资源,这样雄厚的劳动力市场,再加上我们的优惠政策,国内外企业家知道以后,一定会蜂拥而至的,资金是不成问题的。一句话,只要我们坚定不移地实施矿业兴县的战略,并且实实在在地去做,用不了多长时间,就会结束太城人抱着金碗讨饭吃的日子,太城就会成为我们太城人和国内外一切想发财致富人们的乐园!”
  银俊雅的发言总共不过半个多小时。但这半个多小时的发言在太城县一千多位有头有脸的人物面前彻底地改变了自己的形象。她发言结束之后,大家长时间地给她鼓掌。黄福瑞、陈宾海等县里的领导,不得不承认她是个有才气的女人。她们虽说不像台下的人那样用力地鼓掌,但一直跟着大家缓缓地拍巴掌。金九龙成为台上反常的一个,数他鼓掌鼓得热烈。贾大亮一边拍巴掌一边暗暗喘气。他没有想到今天会败得这样修。为了不让人看出他这时的悲愤心情,他尽力在脸上做出兴奋的容颜,但糟糕的是,做出来的竟是一副无奈的哭笑。四位纪检干部没有鼓掌,他们只是频繁地交换眼光。杨部长和乔副专员鼓了两下掌之后,都在想应该快一点离开这个地方。最兴奋最激动的还是尉杰教授和中央来的那三个记者。银俊雅发言一结束,三个记者便把她拉到讲台的一边进行采访,尉杰教授顾不得给大会主持人打招呼,径直跑到台前的发言席上倾吐自己肺腑里的感慨:

()好看的txt电子书
  “刚才这位女士的发言,非常精彩,非常正确。我在全国各地参加过许多这样的讨论会,像她这样高水平的发言,还很少见过,绝对是高水平!应该说,她是你们太城人的骄傲。你们太城有她这样的人才,不愁发展不快,不愁富不起来。我希望太城县委县政府采纳她的意见,重用她这个人才。我还想说,非常感谢银女士给我上了极生动的一课。我要再一次为她的学识和精彩的发言鼓掌,叫好,欢呼!”
  随着他,会场上掀起一阵鼓掌声和欢呼声。
  栗宝山想抓住时机让上面来的领导也表个态。他及时向旁边坐着的杨部长打个招呼,在杨部长正要说不的时候,他大声向会上宣布:“下面请地委委员、地委组织部杨部长讲话!”
  杨鹤鸣一看已向大伙宣布了,不能不讲。他把栗宝山跟前的麦克风拿过来,在原座位上讲道:“同志们,我觉得太城县委决定召开的这个讨论会,很好,很及时,很有必要。
  这说明太城县委县政府把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摆上了位。会上的发言也很好,特别是开发矿业的意见,值得引起重视。希望会后认真研究,及早决策,付诸实施。谢谢大家。“
  大家对杨鹤鸣的简短讲话,礼貌性地鼓了几下掌。人们对他的讲话特别注意,发现他没有提银俊雅的名字。但栗宝山认为,杨能讲这么几句话,已是不简单了。他接着请乔副专员讲,并把话筒拿到乔副专员跟前。乔对着话筒说:“杨部长都讲了,我没有别的说的了,谢谢大家。”
  这时,人民日报的女记者跑到台前讲话了:“同志们!
  我很激动,我想说几句。我是人民日报的记者郭莉,我代表我自己,也代表经济日报的记者王霞和中央电视台的记者夏飞,他们正在采访银俊雅小姐,他们叫我也代表他们当着大伙表个态。我们非常非常赞赏银俊雅小姐的精彩发言,非常非常钦佩银俊雅小姐的学识和才气。因为她是个女的,所以我特别特别感到骄傲。你们太城人也应当感到特别骄傲,应当特别地尊重她,特别地珍视她的意见。我们要在人民日报、经济日报、中央电视台报道她,介绍她。关于招商引资的事,我们愿效犬马之劳。谢谢!“
  又一阵欢呼和鼓掌声。
  栗宝山让四位纪检干部讲几句,他们坚意不讲。他又问其他领导有没有要说的,大家都说没有。他想,用不着他再讲多少结束的话,尉教授和记者郭莉小姐的讲话,已是最好最有力的结论了。杨部长的讲话虽然不多,虽然没有提银俊雅的名字,但他肯定了她讲的意见,也是很难得的胜利。所以,他简短地作了个总结,即宣布散会。
  会场上的人,在栗宝山宜布散会以后,长时间地围看着银俊雅不肯离去。他们好像在看另外一个银俊雅似的。
  十四、喝酒
  杨部长和乔副专员散会以后都说家里有急事等着,硬是推辞掉晚饭,坐车走了。
  招待客人的饭,金九龙早就通知万富民在招待所里安排好了。栗宝山陪尉教授、记者和纪检干部出了礼堂,走在去往招待所的路上,金九龙从后面跑上来,拉拉栗宝山,在他耳根底下悄悄地说:“安排了两桌,你和陈书记、李部长陪尉教授他们,叫黄县长、王书记和董部长陪纪检部门的,好吗?”荣宝山听了以后问:“为什么不把客人们安排在一起?”金九龙看一下旁边走的纪检干部,说:“我是怕在一起,不,不太方便。”栗宝山知道他们的用心所在,果断地说:“那有什么,就在一起吧。”金九龙说:“在一起一张桌子也坐不下。”菜宝山说:“减少一下陪的人嘛。尉教授他们四个,纪检四个,陈书记既管宣传也管纪检,就我和陈书记陪吧。”金九龙还不甘心,说:“可别的领导已经……你看?”栗宝山说:“既然已经通知了,就都去嘛,叫他们坐一起就行了。”金九龙觉得不能再说什么了,赶快朝前跑去,通知所长万富民。
  到了招待所小餐厅,栗宝山坐上首,陈宾海坐下首,一边是尉教授和记者,一边是四个纪检干部,彼此谦让着如此坐下之后,万富民请示道:“栗书记,各位领导,喝点什么酒?”
  “我们四个都不会喝酒。”其中一个纪检干部说。
  “是不会喝酒还是不敢喝酒呀?你们听没有听过那个顺口溜,说是纪检干部叫喝不喝也不对,是不是?反正不管你们喝不喝,我今天一定要喝,因为我高兴,我要为我们的银俊雅小姐的精彩演讲干几杯。”人民日报的郭莉记者半开玩笑地说道。当说到银俊雅的时候,发现银俊雅不在场,立刻问:“俊雅小姐上哪里去了?她怎么没有来?”
  这时,金九龙刚从那边屋子里进来,他回答说:“银俊雅她回家了。”
  “能不能去叫一下她,请她来一下好吗?”郭莉对金九龙说。她见金九龙看栗宝山,立刻转向栗宝山说:“对了,这事得书记拍板。栗书记,请你下指示吧。”
  栗宝山正在考虑下一步怎么运作。讨论大会虽然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但他知道贾大亮一伙绝不会就此罢休,他们一定还会耍新的花招。他不知道也不便询问上级的四个纪检干部是因何而来的,但他断定是贾大亮一伙使的手脚。他见活跃的郭莉记者把气氛弄的很融洽,觉得应当抓住这个机会,通过郭莉他们作纪检干部的工作。刚这样想着,听到郭莉要他下指示叫银俊雅来的话,脑子一转,觉得银俊雅今天晚上不来为好,于是说:
  “我看既然她已经回家了,就不要让郭小姐劳神等候了吧?反正明天还有机会,明天让她陪你好好喝几杯,怎么样?”
  郭莉笑着说:“书记说话,一锤定音,我还能说什么呢?
  明天就明天,今天咱们喝,上酒吧。“
  栗宝山说:“好。我看就喝我们的太城老窖吧。”他说着向万所长挥一下手。
  尉杰教授发现金九龙还站在那里没有人席,忙起身请他坐。他说那边屋子还有一桌,他在那边。实际安排在那边屋子吃饭的人来了一看,没有客人,都是自己人吃个什么劲,谁也不缺饭吃,因此都走了,留下来的只有金九龙一个人。当然,他一个人吃一桌,吃十桌,吃什么都成,只要他给万富民说一句话,万富民全能满足他。可他不想吃,什么也不想吃,一点胃口都没有。他的肚子里装满了懊丧、悲哀、焦虑和恐慌。尽管这样,他还得强打精神,还得做出笑脸,还得不停地人前马后的跑。他感到很累,也觉得很窝囊。本来他是个很能干的人,从前说干什么,想干什么,都能随心所欲。自打栗宝山来了以后,好像也很信任他,器重他,但贾大亮要他办的事,总是一件也办不成。连晚上这顿饭,也让栗宝山一句话给揽了。过后还不知贾大亮会怎么损他呢。他正这样想着,服务员拿酒进来了。他赶快给桌上的人斟酒。
  斟完酒,又笑着寒暄客气一番,才匆匆退出来,到了那边屋子,倒满一大杯酒,一仰脖子灌了下去。
  这边,郭莉记者看着桌子上斟好了的酒,说:“四位纪检同志,如果你们怕犯纪,这酒我掏钱,我请客好不好?”
  由于郭莉的作用,纪检干部们的顾虑早已解除。这时一个纪检干部说:“如果是郭小姐请客,那就是另外一码事了,我们不会喝也得喝,盛情难却嘛。”
  于是,大家哈哈一笑,酒局开始了。
  中国的酒文化实在应该继承和发展,而不应该低毁和扼杀。不知道是哪个先人创造的酿酒技术,他给后辈儿孙留下的这一份遗产真是太珍贵了。它给人以诸多的益处和无穷的乐趣。它能活血化淤,强筋健体;高兴时,它能助兴;胆怯时,它能壮胆;忧伤时,它能解愁;疲倦时,它能提神;思滞时,它能开窍。它在交友、融通感情方面的作用更是大得很。朋友之间有了它,情更深,意更浓。陌生人之间有了它,心会很快地靠近。彼此不理解的人中间有了它,会变得心底坦荡,倾吐真情,从而消除误会。甚至是相仇的人中间有了它,有时会化干戈为玉帛。千百年来,围绕着酒,发生过多少感人的故事,有过多少脍炙人口的文字。历史发展到今天,酒业空前兴旺,好酒美酒更是不胜枚举。可是却也有人企图禁绝它。出于种种背景,竟然列出它的好多罪名。于是,在一些经济发达的地方,出现了接待客人时也不喝酒敬酒那样一种冷清的局面,并美其名曰是现代的文明。诚然,酗酒应当禁止,强人所难式的劝酒也应当革除。但因此诋毁和扼杀酒文化,绝对不是聪明的举动。而且,有的时候,必须放开喝,才能喝出气氛,喝出感情,达到预想的目的。比方今天晚上在太城县的这个酒局,就是如此。栗宝山心里非常清楚,他就是要他们放开了喝,喝出感情,喝破戒备,无话不说。作为酒局的主持人,他充分发挥主动权,轮番向他们敬酒,想出各种各样劝酒的词儿。同时巧妙地敦促他们之间互敬互劝。几杯酒下到他们肚里之后,气氛很快活跃了起来,四个纪检干部实际上都很能喝。别人敬了他们,他们理应回敬,一来二去,便喝了不少。于是,越喝越热烈,越喝感情越近,彼此间的话也就越来越多了。


  “我说纪检同志,我想冒昧地问你们一个问题,如果我问得对,应该问,而你们不告诉我,或者说假话欺骗我,那就是你们信不过我,不够朋友,我就罚你们每人三杯酒。如果你们说出服人的理由,说明我不应该问,我甘罚自己三杯。我的问题很简单,你们这次到太城县来,到底肩负着什么特殊的使命?”人民日报的郭莉记者这时候看着对面坐的四个纪检干部,提出问题说。
  那个四十来岁姓孙的干部听了说:“我看有个问题首先应当澄清一下,不是我们信不过郭小姐,而是郭小姐信不过我们。如此简单的一个问题,竟要在前面加那么多的话,完全没有必耍。我实话告诉你吧,我们是下来搞调查研究的,并没有肩负什么特殊的使命。”
  “鬼才相信呢,中纪委的人,省纪委的人,跑到这样一个偏远的小县里来,就是为了一般地搞搞调查研究?”郭莉根本不相信。
  “这有什么奇怪,深入基层深入实际嘛。你是中央的,不也来了吗?”另一个姓赵的中纪委干部说。
  “我可和你们不一样。我们当记者的,成年满天下跑。
  你们纪委干部如果那里没有案子,跑去干什么?再说,我们是他们请来的,你们是不是也是栗书记请来的呢?“郭莉问他们说。
  “我们不是他们请来的。”四个纪检干部同时摇着头说。
  郭莉用锋利的眼光看着他们道:“这么说来,是我不该问。我也不要你们讲服人的理由了,作为朋友,我不该问,不该让你们为难,我甘愿受罚,我喝!”她说着,端起酒杯来连干了三杯。
  四个纪检干部觉得对不起朋友,其中三十多岁姓赵的说:“我们不要你受罚,我们喝。”他们四个人也连干了三杯。
  “好,这说明你们实际上已经承认说了假话对不对?”郭莉记者抓住了他们的把柄。
  四个纪检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