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小郎中
“这不结了!你想想,惠民堂,那是多大的门面,长安城里给王爷都瞧过病的。整个合州府药铺医馆里,他自称第二,就没人敢称第一!你啥时候听说过他们惠民堂跟人买过药方来着?今天居然跑来贵芝堂买方子,嘿嘿,别听他二掌柜说得人模狗样的,说到底也是来求人家卖方子给他,只不过趁人之危想杀价,说话又满嘴喷粪难听之极,把人给惹恼了,两下这才翻脸的。”
横肉大汉一拍脑门:“照啊!难不成这贵芝堂真有要紧的秘方?”
“废话!贵芝堂这方子要是不要紧,惠民堂会拉下第一医馆的架子,不怕丢份子上门来求购?”
“可是末了也没卖成啊?还是没换成钱嘛!”
“你懂个屁!就知道钱。”赵三娘冲他脸上吐了个瓜子壳,“一张方子卖了就没了,那能卖几个钱?靠这方子赚钱,那才是赚不完的钱!”
“那是,你想想,这才几天,他们就凑了五千文交来了,我暗地里一扫听,他们还治了一个死胎不下的产妇,那产妇连惠民堂都没治好呢!今儿个,惠民堂二掌柜就跑来买药方来了,这不明摆着吗,所以啊,贵芝堂还是有本事藏着的呢!”
“这我就不明白了,真要有本事,他咋这么些年连房租都交不上呢?”
“说你傻你马上就流鼻涕!”赵三娘又啐了一口,道“这人啊,有走运的时候就有背的时候,走了霉运,再有本事也难翻身,一旦时来运转,咸鱼也有翻身时!懂不懂啊?瞧着吧,到了正月十五,这房钱一准能交齐了!往后啊,贵芝堂的生意一准会好起来!我的房租就不用发愁了。”
“嗯,还是三娘主意高!我瞧这家人实诚,交房租也是费劲老力了的,不比别的人家,尽耍心眼子。”
“正是。”赵三娘左右瞧瞧,压低了声音道:“你回头就四处里散播消息去,就说惠民堂治不好的病,都让贵芝堂给治好了,惠民堂的二掌柜还巴巴地跑去贵芝堂,出高价苦苦哀求买人家贵芝堂的方子,可人家死活不卖,二掌柜的只得灰溜溜走了。”
屠铁头奇道:“惠民堂出的不算高价啊,而且说话很难听……”
“你这笨蛋!”赵三娘抬脚踢了屠铁头肥臀一脚,“你张嘴巴是做什么的?就不会编嘛!”
“是是。”屠铁头忙揉着屁股嘿嘿笑道。“三娘放心,这事我拿手。嘿嘿”
————————————
贵芝堂里。一家人正兴奋地议论着为什么三娘会改主意。说了好一会,也想不通。
梁氏笑道:“行了,不管怎样,还有十五天的时间筹钱,先把年过了再说!”
“对对!”茴香道,“娘,能用多少钱过年呀?”
梁氏瞧了一眼丈夫左贵,道:“这得你爹说了算。”
左贵道:“家里倒还有两百多文钱,我们答应了给正月十五凑钱交房租的,这钱不能动。”瞧见她们脸上尽是失望,左贵想了想,又道:“不过这年嘛还是要过的,这样好了,拿一百文过年,如何?”
茴香噘着嘴道:“爹,一百文能做啥啊?现在吃的东西那么贵,一个猪头就要一百文了,哪还有钱置办别的!
梁氏轻叹一声道:“能省就省一点了。桃符是要换的,家里还有些红纸,剪了窗花贴上,有些喜庆就行了,爆竹嘛,还是要买几个的,大年初一放着祛邪招财。你们俩都成|人了,这过年的新衣裳和压岁钱就省了。就买些米面、几刀猪肉,一壶酒,过年的,先用来祭祖,然后一部分做年夜饭,剩下的备着大年初二亲家来拜年大发回礼吧。”
第49章 对联
“不用,有忠儿陪我就行了,这还有半天的时间,怎么都来得及的。你也该回去准备年夜饭了,一家人都等着你的吧。”
茴香眼见娘家的危急暂时度过了,心中稍安,道:“那好,我先帮着剪一些窗花贴上,然后就回去。大年初二我们来给二老拜年。”
茴香剪窗花,梁氏带着左少阳出门采办年货。因为是除夕,好多商铺都关门准备过年了,绕了大半个城,才把需要的买齐了。也就三刀肉,分别是猪肉牛肉和羊肉,而且这三刀肉,薄得跟菜刀差不多了,举起来都能透过光去。这是为了象征用三牲祭祖了,要不然,梁氏也不会下狠心买肉的。
除了三刀肉,他们还买了一小袋黑面,一葫芦烧酒,几块年糕,一颗大罗卜。还有一对红烛,一些香、纸钱和几个爆竹。还有两块桃木板桃符,也就是现在的春联,不过只在上面画了两位门神的象,下面是空白的。
桃符是古代用来给门户镇邪的物件,后来人们为图省事改用桃木板,上写“神荼”、“郁垒”二神的名字,或者画上二神的图像,挂在门上,祈福消祸。桃符发展到五代,人们在过春节时开始在桃符上写一些对偶联语吉祥话,代替了神荼和郁垒的名字。发展到宋朝,便成了现在的春联了。
贵芝堂以前的左右两块桃符上分别写的吉祥联语是“竹爆平安,春迎新岁。”是写在桃木板上的,自然不能再用。唐宋以前的桃符都是年年要换的,有王安石脍炙人口的《除日》一诗为证:“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人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回到家,茴香已经把煎好的窗花贴在了窗户上,然后回去了。
左贵也已经把供桌摆好,祖宗牌位都请出来摆好了,古代家家户户都有供桌的,一般都设置在进门大堂正中位置。平时供奉天地君亲师,过节用来祭祖,不过祭祖用的供桌要比平时的大得多。只是,药铺里大堂是用来诊病的,所以供桌要小很多,设在柜台边上。除夕和大年初一药铺是不开门营业的(急症除外),所以可以摆大的供桌。尽管祭祖的东西很少,但这架势还是要亮的。
梁氏忙着准备供奉食物和年夜饭的时候,左贵让左少阳把药铺门外的桃符拿了下来。准备换桃符是要写上吉祥联语的,左少阳将新的桃木板放在长条桌子上。左贵老爹一边研墨一边思考如何写,墨研好了也没想好,随口问旁边左少阳道:“你说,今年写什么好?”
左少阳对春联没什么研究,不过,学中医的平时看书到记得一些中医方面的对联,想了想,遂意背了一副:
“寒霜过处有亲人,不论生地熟地。
春风来时尽著花,但闻藿香木香。”
左贵捋着胡须回念了一遍,摇头道:“不通不通!”
“哪里不通了?”
()好看的txt电子书
左贵道:“这生地黄熟地黄是什么意思?”
“就是生的地黄和熟的地黄啊。”
“熟地黄?谁告诉你把地黄炒熟了可以药用?”
左少阳一拍脑门,想起来了,熟地黄是一百多年以后中唐时期《本草拾遗》才记载作为药材使用的。在唐初之前,地黄只有一种,就是生地黄,《神农本草经》称为干地黄。难怪老爹不知道,讪讪道:“我也就随口这么一说,嘿嘿。对联嘛,不用太较真的。”
“什么不用较真,学医不较真,会治死人的!”
左少阳听左贵上纲上线了,不敢再争辩,道:“那我再重想一个就是。嗯……有了:
桃仁杏仁君子仁,仁心救人,
天仙凤仙威灵仙,仙方济世。”
念完这副对联,左少阳有几分得意,这对联是用了六味药连成的,其中桃仁就是核桃仁,杏仁中药上叫苦杏仁,君子仁是指的驱虫药“使君子”的果实,而“天仙”中药正名叫“莨菪”,凤仙就是凤仙草。用六味药组成对联,而且能切中悬壶济世,仁心救人的医者最高境界,堪称妙联,只可惜不是自己想出来的。
他正得意,忽然瞧见左贵老爹疑惑地瞧着他,愣了一下,莫非又有什么地方不对劲吗?心头默想一遍,顿时不停叫苦,核桃仁和使君子仁作为药材,都是在宋朝之后才出现的,唐初并没有作为药材使用。而凤仙草作为药物使用,更是在明朝之后的事情。难怪老爹乖乖地瞧着自己,忙笑道:“错了错了,这个不好,我再想想……”
左贵道:“你都搞不清哪些是药哪些是花,真是半桶水响叮当,唉!别用中药组对了,你先把中药搞清楚之后再说。”
“哦,那我想个别的吧。”
“嗯。”左贵尽管嘴上教训左少阳,心里还是有些惊诧,以前儿子别说出口联句了,连上下押韵都没弄明白,刚才儿子连说了两个联句,尽管其中颇有不通之处,但至少对仗还算工整押韵,尤其是能用中药联句,这么短时间里连续想出两个联句,也算得上才思敏捷了,心中暗自欣喜。提着笔等他慢慢想,也不催他。
他却不知这些对联都是左少阳平时看书记下来的,不是自己想的,所以才如此才思敏捷。左少阳摸着下巴把肚子里记得的中医对联快速过了一遍,终于想到一个对子,还算适合,轻咳一声,道:”
只愿世上人莫病,
哪怕架上药生尘。”
“好!”左贵禁不住赞了一句:“这联句好,听着似乎太俗,却是俗中见雅,难得的是其中悲悯苍生的高风医德。呵呵,只是,用这对子写在我们家药铺上,好象太那个什么了……嘿嘿”
左少阳笑道:“爹,我到觉得这是你的真实写照,你老人家宅心仁厚,宁可感受清贫,也不弄虚作假,骗人钱财。这对子正是恰如其分。”
左少阳这几句马匹拍得左贵老爹很是受用,捋着胡须微笑:“这样,你来写这付联句好了!”
“我?”左少阳吓了一跳,他只是在小学的时候写过毛笔字,这书法简直没法看的。
“嗯,你想的你来写,为父看看你书法有点长劲没有。”左贵把手中毛笔递给了左少阳。
左贵捋着胡须瞧了他一眼:“也行。”
左少阳忙取来一张包药的纸,放在长条案上,镇纸压住,悬腕提笔,一笔一划费力地写了起来。
刚写了两个字,耳边就听到左贵呵斥道:“行了!你写的什么玩意?鸡爪狗爬似的?你以前字虽然难看,却还不会如此糟糕,现在怎么回事?嗯?”
左少阳提着笔垂着头不敢接腔。
左贵一把抢过笔,冷哼了一声:“越学越没长劲!真是个没用的东西!”一边训斥着,一边提笔在桃木板上写下这副对子。把毛笔一搁,对左少阳冷声道:“还傻站在那做什么?瞧热闹吗?还不赶紧把桃符挂上?”
“哦。”左少阳架着板凳,把两个桃符挂在了大门两边,后退几步,看看方正,虽然作弊套用现代的对联,应付了老爹的考察,可这毛笔字又让左贵老爹大失所望,挨了一顿训斥,心想古代毛笔字那可是必修课,看来自己得尽快把这一课补上。
第50章 门第
准备好之后,一家人各自回房换了一身干净的衣袍出来,左贵手里还拿着一张祭祖祝文,领着妻儿,站在供桌的蒲团前,左贵在前,梁氏和左少阳在后分列左右。
左贵将手上的祝文放在蒲团前,回位站好,轻咳一声,道:“祭祖开始!”踱步走到供桌旁,把手伸进木盆,仔细清洗,完毕,甩掉手上水珠,走到供桌前,将三炷香拿起,凑到红烛上点燃,摔灭了,两手捧着,后退两步,站在供桌前,恭恭敬敬作揖,然后上步将香插在香炉里,青烟袅袅,屋里飘荡着好闻的香味。
()好看的txt电子书
左贵又端起供桌上的酒壶,把三个杯子都斟满了,端起一个来,双手捧着,朗声道:“请列祖列宗饮酒!”
说罢,杯子微斜,将杯中酒一条线洒在供桌前。然后将杯子放回原位,后退两步,拱手,转身回到蒲团后,掸了掸衣袍,朗声道:“跪!”领头跪在蒲团上,梁氏也跟着跪倒。
左少阳刚才就在想自己要不要跪倒磕头,在现代社会,他还没给人下个跪,到古代,这跪拜大礼就算不见皇上,平时民众生活也很多时候都会遇到,这不就遇到了吗?虽然没有跪拜的习惯,可想着自己穿越过来,借用了人家左家儿子的身体复活,也就是左家的人了,祭奠左家先祖,那当然要跪拜的。所以,左少阳也跟着母亲跪倒。
左贵将蒲团前面的祝文拿了起来,清了清喉咙,朗声念道:“时维,贞观元年除夕,祭之良辰也,致祭孝男左贵,携孝媳梁氏,孝孙左忠,叩:谨具香烛炬帛,三牲酒醴时馐清酌,一切不典之仪,致修祭于故显考左公讳寿老大人及列祖列宗之灵前。泣以文曰:呜呼!……”
接下来,左贵摇头晃脑吟哦起祝文来,这祝文骈四俪六,对仗工整,声律铿锵,只是左少阳没听懂几句。也不知是老爹抄来的,还是自己个写的。
好容易吟哦完毕,左贵拖长声音道:“哀哉——,尚飨——,三叩首!”
一家人这才跟着左贵恭恭敬敬磕了三个头。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257 258 259 260 261 262 263 264 265 266 267 268 269 270 271 272 273 274 275 276 277 278 279 280 281 282 283 284 285 286 287 288 289 290 291 292 293 294 295 296 297 298 299 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