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墓手记
老娘斗。老娘叫你死也不知道怎么回事。”
说着,经纪人就要把王小姐往厕所里拖。我唯恐结怨太深,慌忙阻止,说道:“算了,绕了她吧!”
“不必客气,这女娃儿娇宠惯了,吃点苦头也是应该地,不然等老子归天了,看她怎么办!”
背后传来了一个苍老的响声。
我一惊,想不到有人无声无息地就转到了我背后。我回过头去。看到一个糟老头子坐在轮椅上,推车地居然是胡建军。
只是这个老头子看着眼熟,一时之间想不起来,但是范雪雪叫了起来:“啊,不是王老吗?”
我顿时心底一沉,居然是这个老家伙。
王老是建国功勋,他出身富豪之家,但是从小就参加了革命,功成名就之后,自然是封疆大吏。后来他退出官场,但是在国内外依旧有无以伦比的影响力。难怪胡建军这个偷渡犯和盗墓贼,可以有恃无恐地回国,这个王小姐也这般嚣张。
我不由得恭敬地说道:“原来是王老,失敬失敬。”
我尊敬这个人,倒不是畏惧他的势力,而是此人退出官场之后,改行从事文化项目,国内很多的考古发掘工作都是由他赞助,甚至一手策划参与。在考古学界,他的名声非常响亮,只是近些年来,年老之后,便淡了下来。
王老说道:“哪里,倒是小女不懂事,还望朱教授谅解。我叫她去请朱教授过来,哪知道她用了这个方式来请。我回过头来一想,就知道不好,还好没有伤到朱教授。”
我哭笑不得,大概由于王老行事霸道,王小姐沾染了他的脾气,一说到请,就想到用暴力拉过来,哪知道这次却是真真的邀请。
我不想多得罪了人,就揭开了王小姐的绳子,她摸摸手腕地红印,狠狠地看了我一眼,叫道:“我记住你了,姓朱的!”
说完,转身离开。
王老喝道:“站住,你这个混账!”
“爸爸,他这样欺负我!”
“到底是谁欺负谁?你带了两个人想偷袭他,幸好朱教授身手出众,不然得罪了人,你看我不打断你的狗腿。现在还不赶快滚回去!”
王小姐撇撇小嘴,红着眼睛走开。
王老说道:“此次过来,是由要事商谈,无关人等,一律走开吧!”
他说的是范雪雪还有经纪人,那经纪人知趣,滑溜溜地走开,反倒是范雪雪磨磨蹭蹭地想留下来,王老不禁眉头皱了起来:“你这个戏子,留下来干嘛?想跳脱衣舞助兴吗?抱歉,老头子我年纪大了,没有这个兴趣,还不滚蛋!”
范雪雪被骂了一通,垂头丧气地走出房门。
王老指着沙发
“做吧,本次我有事相求,大家不必太拘禁。”
我暗暗纳闷,他势力通天,有什么事情找我?我只是一个普通的考古人员而已。
我做了下来,那王小姐的红酒没有喝完,我就掏出三只纸杯,一人一个,倒了一些红酒,先敬王老,他喝了一口说道:“味道不错,是一九八八年年份的葡萄酒,过了十多年,味道比较醇厚了。”
他放下纸杯,说道:“这历史,也想是红酒一样,越古老就越醇厚。本次我过来,以朱教授的聪明才智,想必已经猜到了吧!”
我沉思说道:“莫不是为了十二金人?”
“不错,正是如此。”
我说道:“但是我很奇怪。那十二金人,差不多在南北朝的时候,就已经完全被人毁掉了,为何您会对这个如此感兴趣呢?”
“说到点子上了。这个。我要从头说起,或许朱教授不知道。我地家世是如何地?其实,我家是一个盗墓世家!”
我一愣。转念一想,谁的祖上可能清清白白,就是说我的祖宗朱元璋,也做过和尚,这并不稀奇。
“但是我们这个盗墓世家比较特殊,差不多延续了一千八百多年,正确地说,我家是从西元一九零年开始发家地。”
我心念转动。调出脑子里的历史知识,说道:“一九零年,东汉末年,莫非您地家世,和曹操有关。”
“不错,正和曹操有关,我家先祖便是曹操的发丘中郎将。”
发丘中郎将,说白了就是官方地盗墓机构。当时曹操为了缓解军饷缺乏的问题,特意在军中设立负责发掘陵墓的机构,下设摸金校尉和发丘中郎。专司偷坟掘墓,盗取他人祖宗陵寝,将所得财宝冠冕堂皇的据为己有。第一个项目就是汉梁孝王的墓群,现在很少有人知道曹操到底盗了多少坟墓,但是可以肯定,就是凭借着盗墓偷来的财宝,曹操足足养了他的军队三年。
这种祖先不光彩的历史,王老也肯说出来,极有可能涉及某一个神秘地事情。果然,王老缓缓开口说道:“我的先祖负责偷盗坟墓,挖了不少坟墓,从殷商两周到秦汉,无所不包,反正是坟墓就先挖出来看看再说,但是在挖开一座西汉初年坟墓的时候,出了怪事!”
我心神一震,注意倾听。
“那是西汉初年,刘邦开国功臣的一个坟墓,因为年代久远,也考证不出到底是哪个功臣,管他张良还是樊哙,反正是刘邦身边亲密的战友。因为坟墓巨大,不可能一下子挖开,所以他们分作两天开挖,第一天他们挖到了坟墓的外表,已经凿穿了内室,就等着明天拖出棺材。但是怪事发生了,第二天,坟墓又忽然变得完好无损。”
我疑问道:“不是有人故意盖上了泥土?”
王老说道:“一开始,我的祖先也以为,是有人无聊之极,趁着夜里又重新盖上了泥土。他恼火之极,不得不花了一天时间,重新刨开。因为唯恐那些家伙晚上又过来,索性派人呆在坟墓边上,然后,晚上开始闹鬼了,那个坟墓上,竟然有一个看不到的隐身人,将坟墓重新盖上。”
“我的祖先吓得魂飞魄散,慌忙报告给了曹操。曹操为人天不怕地不怕,顿时来了兴致,派遣大军,一下子就刨开了坟墓,然后亲自下去。接下来,就什么也不知道了。”
我一愣,还以为王老会说明白到底发现了什么,哪知却是一个毫不知情。
王老见我面色有异,说道:“确实如此,因为我的祖先只是一个地位地发丘中郎将,哪有什么地位,发掘坟墓的时候,却是曹操的亲信发掘,我的祖先被远远地赶到一边,什么也不知道。曹操得了坟墓里面的东西之后,就得意地笑道:莫非天意果真如此?他一定得到了什么不得了的东西。”
王老继续说道:“我的祖先好奇之极,想尽办法打听这个事情,他终于攀上了曹操的一个亲信,用计灌醉他,套出话来。那人说道,其实曹操发掘的乃是十二金人之一。我祖先虽然读书不多,但是好歹也知道十二金人,董卓进洛阳的时候,实在缺钱,就熔化了两个金人铸钱。那金人非常庞大,怎么在这个规模并不是非常巨大的坟墓里,也会有金人呢?这时那亲信又吐出了一句话,道出金人的秘密:金人不是金,金人不是人!这句话非常古怪,我的祖先怎么也想不通。但是他突然想到,这个金人一定非常重要,不然曹操为何千方百计的保密,如今自己得知了,以曹操多疑的性格,岂不是自寻死路?他吓得连夜出逃,逃到了几千里地,到了当时比较安宁的南方番禹。一直小心翼翼,直到三国结束,司马家的西晋一统天下,才回到了洛阳。”
第五案:始皇帝的金人 二十三、人品高洁余求雨
老继续说道:“也不知道是我先祖天生有长寿基因,暖的南方小心保养的好,从东汉末年曹操崛起,一直到天下一统归西晋,这期间整整过了八十年,他居然还活着。回到洛阳的时候,他年纪已经超过一百岁,按理说,这个时候他应该安详地度过晚年,但是八十年前十二金人的秘密,一直叫他念念不忘,于是重返洛阳,寻找金人的下落。八十年过去了,曹魏时期的风流老早逝去,我先祖寻找了五年,徒劳无功,郁郁而终,临死之前,嘱咐后人,一定要仔细寻找金人的下落。唉……”
王老接着说的却是王家的历史,之后王家以盗墓为业,积累财富成为巨富,在政治上有小心翼翼,一见风吹草动,就赶紧逃到安全的地方,如此一来,盗墓历史上显赫的“开山派”,就此流传了上千年,一直到了现在,王老也是对十二金人的秘密好奇不已,念念不忘。
然后王老告诉我:“建军已经对我讲你的事情了,说你聪明机警,在考古上面有独树一帜,是一个难得的人才,因此向我推荐你,协助我们寻找十二金人的下落。朱教授,你可有什么想法?”
我抬起头,瞧见胡建军向我微微颔首,我苦笑一下,低头沉思片刻,说道:“我不知道你们这千年,到底是怎么打听金人的下落的。假若是我的话,既然当年曹操得到了金人,不妨先去他的坟墓瞧瞧下落。”
王老大笑道:“朱教授果然聪慧。一点就击中了目标。不错,一开始我们地先祖也是这样设想的,不过,你也知道。曹操这个家伙。实在是太狡猾了。”
一说起曹操的坟墓,无论是考古界还是盗墓贼。都不住地摇头,因为这个坟墓已经成为一个谜团。一个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谜团。
曹操为人多疑,奸诈狡猾,他又是盗墓贼起家地,唯恐在自己死后,不得安宁。所以一方面宣扬自己喜好简朴,即使死了之后,坟墓里面也不会埋入任何珍宝殉葬,彻底断了盗墓贼地心。另一方面,在自己的坟墓地点上,大肆布下疑阵。
民间有传言,曹操有七十二疑冢,其实多半出自盗墓贼地杜撰。建安二十五年正月庚子,曹操在洛阳病死之后,他的灵柩运抵城,在夏侯尚,司马懿地陪奉下,于同年二月丁卯埋葬在他亲自选定的城西南的山冈上。当时称作“高陵”,后世又以其地处城西面,大多称它为“西陵”,与西门豹祠近在咫尺。据说陵墓内除了曹操本人预先准备的四箱送终衣服,以及质朴无华的陶制明器,没有金玉珠宝铜铁之累的陪葬品,甚至未曾建造纪念性的建筑物。在曹操下葬后不久,就有盗墓贼对其下手。但他们在悉数发掘西门豹祠附近的山头之后,别说曹操坟墓里有什么陪葬地物品,就连尸体也看不到,一无所获,于是在沮丧之余,就编造了这一传说,聊以自慰。
于是曹操的坟墓成了一个谜团。到了清代,一些笔记小说里面宣称挖到了曹操的坟墓,里面不禁有美女陪葬,甚至曹操的尸体也没有化掉,最出名的莫过于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之曹操冢》。不过这只是民间幻想之说,历来没有考古人士相信。
直到现在,过去了一千八百多年,虽然有这种传言,但是依然没有人能够找到。曹操之墓,遂成千古谜团。
王老开头问道:“朱教授,倘若我全力支持你,你可否寻找到曹操的坟墓?”
我沉思不想,这个难度太大,我根本无法敢打保票答应,正在思虑当中,忽然有人高声喝道:“他不行,我行!”
我抬头一看,便看到一个男子走了进来,身后跟着王小姐,颇是不服气地瞅了我一眼,说道:“爸爸,别信这个野人学者,他有什么能耐呢?我找来的这个人,本事才大呢!”
我瞅着眼前的这个人眼熟,一时之间又认不出来,但见此人约莫四十多岁,年纪和我差不多,形容气质上,却和我有极大差别。他衣冠楚楚,染了黑发,相貌俊雅,又特意戴着一副金丝边眼睛,看上去更是风度翩翩,哪像我,根本是一个民工穿西装一样。
这人向王老行了一个礼,自我介绍说道:“在下余求雨,见过王老先生!”
这名字一报出来,顿时轰动。
此人便是堂堂上海演戏学院院长,文化名人,只是名声不大好听,行内人一说到此人,无不摇头,无他,此人沽名钓誉,无耻之极。
他这个人,毫无文人的风骨,在文革期间,投靠造反派,丑行不断。这也罢了,毕竟那个时候,有几个人能够挺住,连老舍也不堪侮辱投河自尽。
但是文革结束之后,此人名
攀高,便对文革时期地丑行,尽力掩盖,毫不忏悔,骨,于是反话讽刺,赠送一个雅号:人品高洁余求雨。
于是此人便与“铮铮铁骨郭沫若、从不抄袭郭小四、淡薄名利查良”等人,一同号称“中国文人楷模”!
见到此人,我第一个念头就是夺路而逃,省得他嘴巴里面放出的毒气,把我熏翻,若是我家里的老婆知道我和这个家伙混在一起,说不定立马掀翻桌子,将我一扫帚踢出。
王老稍稍有些心动,问道:“你对曹操坟墓,有什么看法,说来给我听听?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