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明其妙的穿越
“粮草让户部的田文镜来做好不好?他为人刚正不阿,廉洁自律,算是能臣。”李卫是想想,田文镜是李卫户部的同仁,平日虽然关系不怎么好,但那个人却是难得的清官,办这事倒是合适地。
“换换,你还是做粮草,让田文镜做这个。”苏荔停下笔,抬起头。胤没想到苏荔会在人事上插手,有些不高兴。苏荔可不管,历史上地田文镜可是有名的酷吏,而且不知变通,粮食是大事,真让田文镜弄得天怒人怨地,那才麻烦呢。可是这怎么说,又不认识,还不得让胤怀疑,想了想,“李卫,你人灵光,又在地方上待过,粮草关系着西北的战局,不能出一点乱子,更不能让人戳四爷的脊梁骨,这个田大人咱们又没用过,不能往远了派。让田大人监督工程倒是好,他廉洁就不会贪污,刚直就不会被人哄骗。为人刻薄点也没什么,倒是能让工程做得更快点。再说这是大工程,谁知道要做几年,你放心,总有你做的时候,你是好钢,得用在四爷最需要的地方。”
“是这话,凡事分轻重缓急,目前以西北最重。”胤点头,但还是白了苏荔一眼,苏荔对他甜甜的笑笑,低头写计划。
李卫点点头,深深的看了苏荔一眼,苏荔刚刚的话中看似是引用了自己对田文镜的评价,可是她先说的是李卫,你灵光!己却并没有说田文镜为人固执;而且后面她说,为人刻薄一点倒没什么,自己从没说过,田文镜刻薄啊?可是苏荔似乎很肯定了,而且她竟然没说错。
第177章 大计划3
李卫不愧做过地方官,地方上会有很多工程,也盖过房屋等事,提出了很多实用的建议。苏荔没做过这些基建工程,因为没有真的做过,即使想法很好,总会有很多不足之处,好在她一直用的表格,只要重新填上即可,倒是一目了然。
李卫细看表格,他认得的字不多,可是更欣赏这表格的形式,“主子,这个法子能不能教教奴才,真是清楚呢!念书不多的人也看得明白呢。”
“当然,又不是什么大学问。”苏荔欣然同意,心里却在叹息,见过表格的不仅仅李卫一人,可是却只有李卫一个人明白表格的好处,唉!想了想,“李大人,我有点不太明白,你刚刚说就地伐造屋,我不是说这不好,只是你想,要来上千人,几百间屋子,如果这么砍下去,一座山也都砍光了吗?我在一本书中看过,当年明成祖朱棣造北京城时,用的是就地烧砖,以砖建房,砖房不是更牢固一些吗?”
“可是这样成本太高,就地烧砖,就得马上建窑也需要大量人力物力,依奴才看来似乎不太现实。”
“成本当然要计算,但是换个角度。如果现在开始,就可以先让京城附近的砖窑都动起来,先烧砖,由户部定购。然后户部再找要盖房的地方,地方选好了,只砍伐划地的木头,卖给木材商,换成品的门窗;还有就是地挖土,把工地挖出的土卖给砖窑,这样后期的砖几乎可以只要三分之一的价钱就可以拿到,而且,这样很省时间。这样几乎马上就可以盖房子了。想想,这样的花费并不一定比木头贵。但一定比盖木头房子省时间。时间也是钱啊,如果早一天出了兵器,就能马上换到钱。你说呢?”
“换?”李卫愣了一下,拿过算盘算了一下,想想。似乎一时间难以至信。
“对,用换!新砍地木头要变成能用的木料中间的周期太长,而且这需要很多人。其实还可以做得更彻底一点,比如说划了地方,再把木材商都召来,让大家来竞拍。户部派人守着他们在规定时间内把所有的树都砍走。我们不但不用付出一分一毫的工钱,反而能赚一大笔钱。有了钱,用这些钱再来买门窗。和其它有用地东西。最重要的是。我们省了请工人的银子,人工也是费用。他们拍了,自己去砍;土也是,同时拍卖粘土,让砖窑的老板们来拍,树砍了,他们就可以去挖土。等他们把土挖完了。户部的砖瓦匠就可以进场盖房。趁这时候,就可以好好的设计好这个镇子地各个规划。”
“我知道了。泡茶的方法。”宝宝猛的抬头。
“还不错,额娘说地还没忘记。”苏荔顺手又给宝宝画上了眼镜儿。宝宝白了额娘一眼,转头看着胤。
“阿玛,宝宝聪明吧!”
“学到什么?”
“都是钱!”宝宝认真地说道。胤被自己地口水呛到。瞪了苏荔一眼。吐了一口气。想想。
“木材商会来吗?还有粘土。哪挖不到?非要买咱们地。”
“只要皇上马上下旨。不许用耕地再挖粘土烧砖。前期户部大量地定购砖头。他们就不得不想办法去找土。所以不怕他们不来。”
“您真坏!”李卫叹了一口气。
“谁说地?我可是为了子孙万代地事。您想啊。耕地是什么?那是出粮食地。不能为了砖头让子孙万代都没饭吃吧!”
“木材呢?也不让人砍树了?”
“至少不能乱砍了,朝庭要立法,只准在规定地区域内砍有一定有树龄地树。小树苗,他们还得跟我老实的留在原地,将来总不能把个光秃秃地市镇交人吧?再说树身上全是钱,木材让人拉走了,树根卖给家具店,将来做根雕;树技卖给柴火店,造福百姓。一定要做到物尽其用。”
“您还没算树叶子呢!”李卫拿苏荔打起趣来。
“你倒真提醒我了,可以用来做肥。烧成灰是可以当肥料的,卖……算了,这就别卖了,白送给附近地庄户好了。”苏荔想想,草木灰是很好的钾肥,对农作物是有帮助的。
“您真是……宅心仁厚!”李卫觉得自己牙疼。
“你就谢谢我吧!你想想,这些得罪人的事让你做,你成吗?所以让自诩铁面无私的人先去做,后期快立功了,咱们再把你换上。你就念四爷点好吧!”苏荔呵呵笑着,开着玩笑,胤和李卫一齐瞪眼。
“你也知道得罪人啊?”胤哼哧着,真这么交上去,只怕自己这孤臣的名誉就铁板定钉了,只怕朝臣们首先都会跟自己做对,算得太清,这么大的工程,他们都等着分一杯羹的,这么丁是丁、卯是卯的细到每纹钱,他们得不到好处,谁跟自己合作?
“所以我不能真的管家,手法太狠,姐姐这点就比我好,但工程不同,对那些商人来说,其实这也是双赢的局面,他们可以通过合法的手段得到他们想要的一切,不用去讨好任何人,而我们也可以得到我们想要的,大家其实互拖欠。”苏荔还是天真,她想到的是得罪了商人,但她并不觉得这有什么,商人开始时也许会觉得不习惯,但真的从中得到了尊重和好处之后,他们会觉得这样比去给权臣当狗腿子子强得多胤不想打击苏荔,只是点点头。是啊,商人是得益者,可是真的得了益,谁又能真的放过他们?得好好想想了。
苏荔看胤点了头,便高兴的去看宝宝,宝宝忙把记录的东西交给胤。胤看看,似比昨天在宫里做得更好,苏荔也教了宝宝表格法,宝宝已经按表格把工作都填好了。现在还真是像李卫说的,一目了然。想想早上贝贝还只是知道傻玩,而宝宝已经可以帮着自己和苏荔打下手了。苏荔看来真的打算培养一个,自己无论如何也无法取代的继承人出来。
“所以,现在我们同时要做地。一是定砖,二是找地,三是设计图纸。”胤定定神,看看图纸,清清嗓子说道。
“嗯,再就是。荔儿请爷找工匠商量一下,能不能不盖四合院,而是盖连排的小楼。一排两层的小楼。一家约两间的大小即可。楼下是堂屋和厨房,楼上住人。外面一家一个小院子,每家都一样。盖几排房子就能解决很多户人家,其实盖三层就更好了,您想,万一孩子多的怎么办?有老人地怎么办?院子宅基地,大家都相同。不同的就是楼层。”苏荔顺手画了个楼房出来。她记得乡下盖房两层的是不用钢筋水泥的。所以两层的房子理论上是可以实现。如果全用四合院,那才是盖多少都不够的。
“嗯。这个实在。”胤点头,这么多人一下涌入。胤想想都觉得头皮发麻,总不能盖一些大院子,然后把几家人分到一个院子里生活吧?那不是长久之计,看到这种独立地小楼倒让胤眼睛一亮,宫里小楼多得很,只是二楼的用处一般都不能很大,不过是给康熙或者嫔妃们找个登高远眺的场所,苏荔能想到把二楼也充分地发挥作用,并且达到节约地皮地作用倒是让胤很高兴的。而且他肯定的是,老爷子看到一定也会高兴。
“爷,铁匠铺子倒是麻烦的。”生活区做得差不多了,李卫开始想到生产区。如果一个铁匠用一个炉子,得准备多少炉子?得盖多少房子才够?更何况也不能像住房那样准备两层的房子吧?
“这个别问我,我不懂,看了不会懂,所以荔儿还是建议您多少些铁匠回来,让他们想。”苏荔这点自知之明还是有的。想想,“您最好要跟铁匠们说清楚,这厂房可不是他们一家打铁用,而是要很多的人一起打铁用地,等一下,让我想想。”
苏荔觉得自己有点混乱了,自己学地可是给给排水,跟练铁差了十万八千里,开始后悔怎么小时候没想想去钢场参观一下,但想了想又觉得气馁,参观了有个屁用,那儿可是全国部级的单位,那高炉比皇帝地房子还高,自己现在能造得出来吗?只怕原理都没搞清楚,她能做的,就是从管理上把事情理理顺。
“书上说,秦朝地兵器都是可以互为更换零件的,就是说在战国时代,他们就已经实行了标准、,规范化。您看咱们这儿是不是也可试试?虽说是为了刀剑才把他们召集在一起,可是只是为了刀剑就显得有些小题大做了。现在荔儿也说不清楚,您最好跟兵部的人谈谈,看看以前他们是怎么做的,原则上,还是要跟荔儿的厨房一样,洗衣菜的人不能去摘菜,各人有各人的事情,厨房其实看不出来,可是工厂越大,分得越细效益越高,产能越大?”苏荔忍不住抛出了工厂,效益,产能等现代词汇,但看胤和李卫并无惊哑之感,心里略安,她自是知道这几个词不妥,可是,现在一时间让她上哪用古汉语来替换。
胤想了想,“你是说,打铁的为一批,把打好的生铁送到各个点,打刀的打刀,打剑的打剑,每一批人只负责其中一个环节,这样也不至于后来技术外流,更重要的是熟能生巧,每天做一样的事,他们能更加标准规范?”胤知道苏荔管厨房的规矩是什么,马上明白了苏荔的意思,苏荔松了一口气。
“对,就是这个意思。当然还是要标准的,要做到每把刀闭着眼都能插到咬口,套到套里,不管谁打的,都要大小,重量,一模一样。”
“会有点难,但也不是做不到。”胤点头,虽然这跟苏荔管一音厨房有着天壤之别,但他是个极讲究规矩的人,苏荔的这个提议倒是很合他的心意。
“好了,李卫,中午饭爷就不留你了,让田文镜请你上十三爷那儿喝几杯,别醉了。下午你带他到府里来。”胤吩咐李卫。
“主子真疼奴才!”李卫嘻嘻而笑了起来,他是多么聪明的一个人,胤让他去向田文镜示好,将来让田文镜感李卫的引荐之恩。
“知道感恩就成了。”胤白了他一眼,李卫打了个千,匆匆忙忙的跑了出去。
苏荔则不再看胤了,奋笔疾书,而宝宝也认真的看着刚刚的记录和表格,并且重新开始画表,重新誊写,看来娘俩已经习惯成自然了。他也坐下,默默的开始写奏折,把思路理清,前期的准备和立马要做的事用骈四、骈六的格式写出来,等他写完了,再看一遍,改了几个字,拿出正式的折子纸誊写一遍;
胤这边刚结束,苏荔的设计的几个表格已经做好了,里面有木材林的面积,还有市面的价格,可能成品门窗的价格……等等,拿着这些表格,将来户部只要往里加入数字,再按苏荔写在下面的算式就可以得出总成本核算表了。
宝宝最慢,因为他想把字写得工整一些,但没没慢多少,很快他就交出早上的表格,更加简洁清晰。胤还没这么快就写完一个折子,也没有这么有把握去做一件事。不禁笑了起来,苏荔很能帮上忙,而且早上他也明白,苏荔不和年氏斗还真是懒得斗,如果她肯把这些事的心思用一半在年氏身上,只怕年氏已经死了好几次了。
“看来你很适合做狗头师爷的事儿!”
“才不是!荔儿只是管家而已,本就是一法通万法通的事儿。”苏荔笑笑,正色的说道“再说,荔儿不想当男人。做女人,相夫教子,做做饭,减减肥,没事骑马锻炼身体,多幸福的日子?”
“可是这些其实都是国家大事。”
“子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