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明其妙的穿越
“朕也这么想。”康熙点头,觉得还是苏荔比较靠谱,更相信苏荔地主意。“你说呢?”
“奴婢其实已经说了办法啊!”苏荔展颜微笑起来。看上去明媚闪光。正好小太监引着胤进来。看到苏荔笑颜如花地样子。
“你来了。”康熙呵呵地笑着。胤跪下磕头。苏荔收回了笑容。但还是勉强地给他行了个曲膝礼。
康熙摆摆手。继续指着苏荔。“荔儿。你继续说。”
“其实在奴婢看来那些工匠们是没有看到更好地。如果在草原上里加入一只凶猛地野狼。您觉得其它地动物会如何?”
“物竞天择?”康熙捻须问了一声。
“虽然残酷。但至少不会坐井观天了。”苏荔微微一笑。大清朝最大地固疾就是坐井观天吧。
康熙想想,有些不悦,“你就这么相信洋人的玩艺比咱们好?”
“当然不!荔儿从不相信这个。就像您说的,咱们只要想做就能做到最好,荔儿对大清国人的智慧非常有信心,只是咱们没有形成系统。荔儿前一段就对铁器非常失望。曾经那么辉煌的历史,却只是因为留一手,而全部失传,反倒是让棒子和倭奴后来居上。而这些日子,铁器镇一建,奴婢就听说好消息频传,民间能人极多,可是这些人识字的都不多,全部都靠经经验。靠口耳相传。这样误传、后来失传自是不可避免的。”苏荔轻叹了一下,中国有传承的除了历史与儒家的文化,还留下了什么?叹了一口气,想想豁出去了,是啊,如果连死都不怕了,自己还怕什么?
“刚刚郎大人说的科学院,奴婢听说最早在一千多年前地西方都已经有了,洋人善于收集整理,他们从早就知道把这些咱们看不起的技艺用文字来记录。并且分文别类。写成书本。放到公共的书房里让人学习,这样不断的有人往里增加内容。最后形成了学问。而且这些书却不会被历史和战乱所掩埋,所以奴婢想说的是。咱们从来就不缺能工巧匠,咱们缺的是能成为巧匠的读书人,不,应该说,只要能认识字,把巧匠的技艺记录下来,再由专人来整理,最后印成统一地书籍,让后世来称赞陛下的千古之德。”
康熙想了半天,突然灵光一闪,“你让十三做善堂时就已经说了,你只要教他们认字,不是要他们教状元,说哪怕是当铁匠、木匠也是要认字的。那时你就这么想了?”
“当时奴婢并没有想这么深,奴婢只是觉得会读书写字是基本的生存条件,无论是谁,认了字,总能有用处。当然,陛下倒是提醒奴婢了,可以从善堂里把这些认字的孩子们分到他们感兴趣的类别中,由他们来收集整理,陛下可以给他们月钱,并且做得好的,有奖励制度。也许不要几年的时间,这些孩子们真的能写出一本本自己地书来,再后来说不定能再办一个专门的学校,让成不了状元的孩子们去学这些技艺,多好啊。”苏荔想想就觉得前景很棒,有点像自己看过的种马小说,只是可惜的是,自己没法像他们那样娶一堆老婆。嫁个人还在成这样,不禁落寞起来。
“你这丫头,天天脑子里想这么多不累啊?”康熙摇头,想想就觉得累得慌,
“累!真累,不过有时觉得时时处处都是大学问,荔儿常常听人说各地的事儿,才知道咱们现在的亩产各地大多都是两到五石。为什么同一地区的亩产之间也会有这么大的差异?如果说,大家都把自己的种田地经验拿出来,而且说不定因为交流了,于是取长补短,改变方式,于是说不定五石都不止吧!那咱们得有多少粮食啊?”
康熙最重视农业,而且这些数字比苏荔明白,一下子就听懂了苏荔地潜在含意,粮食啊!这么多人,却永远也没有那么多粮食来喂。也许真的像是苏荔说地,大家凑在一起,好好写写自己的经验,倒真是一件很重要地事。
“是啊!咱们有农官的,可是这些年,看来真的是方向错了。”康熙敲敲头,看向胤,“你管户部的,你怎么看?”
“管农业的都是读书人,他们按着千百年来的农书在管着这事。他们更多的还是以自己的方式在想这些事,荔儿站在的角度不同。”胤强笑了一下。
“所以荔儿刚刚才说,要各司其职!”康熙点头,一脸严肃。
“是您说的,奴婢可没这见识。”苏荔马上推手,跟老爷子争功,不是找死吗?康熙大笑起来。
“说得是啊,看来国家不能只有读书人。”康熙轻叹了一声,想想,“荔儿说得对啊,有些人也许不是当状元的材料,可是在旁的方面都是一等一的。当年的陈潢,前一段你们铁器镇的那个陈弘谋,哪个不是人材啊?荔儿想得好啊!难为你怎么会想这些?”康熙叹道。
()好看的txt电子书
“荔儿其实什么都想让宝宝和蕙芷看看,让他们常怀一颗谦卑的心来看待这个世界,可是奴婢能找到的书实在太少,奴婢只能让人带着他们去看、去做,却仍感力不从心。所以奴婢常以陛下为楷模,让宝宝学习陛下的好学不倦、勇于接受新生事物,努力的多学一些东西。”说完了还不忘记捧康熙一下。
康熙听完苏荔无力的话,沉默了。胤也沉默了,常怀一颗谦卑之心,苏荔没有野心,她只是想让孩子多学点东西,可惜她上哪去找那些东西给孩子学。此时胤才明白苏荔刚刚跟年氏说的,因为你不是我,所以你养不出能代替宝宝的孩子。年氏没苏荔的这种见识,她也没有苏荔肯付出这么大的努力和精力。
因为苏荔的无力,让康熙感动了,于是,章程定出来了,先按苏荔说的,先让师傅把环节分开,他要技术保密就由了他,反正以后总能弄出来的。再就是,十三要从善堂里挑出各行各业的孩子出来充实到各各作坊里,他们最大的作用就是记录,把师傅的一字一句都记下来,回去再整理。除了工钱,还有额外的奖励,只要做得好;再就是郎士宁去找各行各业的人才回来,再就是把他们专业的书籍都带些来。
因为在谈重要的事,于是让人把蕙芷送到德妃那儿。再后来,康熙和胤有别的事要谈,苏荔便送郎士宁出来,顺便商量一下郎士宁要人带的需要的东西。苏荔开不了书单,但只是把几个重点学科的书点出来,让他们每个学科都带几本。最好找学过汉文的,把书在路上译出来,回来就能用。
跟郎士宁说完了,苏荔真的觉得累得气都喘不上来了,可是总怕自己会有所遗漏,想来想去,“郎先生,你手上有书吗?除了圣经之外的。”
“就是些绘画的,还有一两本建筑学。”郎士宁老实的回答,苏荔点头。
“现在您要开画院了,那些绘画原理总要用的,再就是,建筑学其实也可以放在画院之中,您可以开一门西方建筑的学科,让大清的孩子们感受一下西方的建筑理论。您开了课,我让我家的两个孩子都去听。”
“西方建筑学?”
“只是欣赏,给他们长长见识。还有您应该会些基础的数学,一起教教,阿拉伯数字什么的。”
“恕小人无礼,福晋竟然都知道,您为何不教?”
“因为我是女人!”苏荔苦笑一下,轻轻的给他行了个曲膝礼,去德妃那接孩子了。
第198章 我要独立
到了永和宫门口才想起,自己要不要跟德妃谈谈。*由DZ88。COm转载*最后想想,还是决定算了。何苦让人不痛快,自己不痛快呢。
提了一口气,恢复了一下精神,才提着裙子进去。结果孩子在院子里跟丫头们玩捉迷藏,连德妃跟前的凌嬷嬷都在外头,看来自己想瞒天过海都不可能了。
默默的进去,福晋坐在里头,德妃面色凝重,看到苏荔进来才挤出一点笑脸,“累了吧?”
“嗯!好几天没来看您了,这几天睡得怎么样?上次让太医院给您配的药膳吃得顺口吗?”
“没事也被你气出毛病了,好好的干嘛要在家说那么绝情的话?”德妃轻轻的拍拍她的额头,但眼里全是心痛。福晋一进门就开说,倒是不偏不倚,把早上的事说了一通。真是越想越气,两个人都不是省油的灯,真是没事找事。现在看到苏荔,更是火气一大把,扭头不理她。
“姐姐也是,这么点事还来麻烦主子,不是让她担心吗?娘娘,小事儿。”苏荔笑笑,避重就轻,她不想说,至少现在不想说。
“小事嫡福晋亲自来?”德妃白了她一眼,她自然知道苏荔向来报喜不报忧,当然不会真的说自己的委曲,她开始就把责任推给了年氏。
“真是小事儿,不然嫡福晋会来?直接就把荔儿关在家里。不让荔儿来向您诉苦了。”苏荔笑着,“看这不姐姐来向您告状来了。”
德妃自是知道苏荔这儿再问也问不出什么来了。轻轻地拍拍她,“你要心宽,你本就比旁人尊贵。生的儿子又出众,跟那些上不得台面地东西争什么?失了身份!”
“娘娘,别听姐姐的,只有我欺侮别人,何曾有人敢欺侮我。”苏荔给福晋做了个眼色,乌喇那拉氏想想也是。何苦呢,娘娘真气着了对大家又何曾有什么好处。可是想想不对。苏荔已经决定不回家了,现在如果不逼她回去。她只怕就真的去置宅子了。
“我来就是来押你回家地。”
早上苏荔一走。胤便大发雷霆。年氏自然只有哭天抹泪。仿佛受了多大地委曲。抽咽地说自己才是受欺侮地那个。并且把矛头对准了福晋…首发www。dZ88。coM…
www。dZ88。coM…
www。dZ88。coM…
www。dZ88。coM…隐约地提出。如果不是福晋纵容。苏荔怎么可能被惯成这样?谁也不在她眼里了。再这么下去。真不知道谁在这府上当家作主了。胤没理她。转头让福晋快换衣裳。到德妃宫里等着。不能让苏荔真地到可心家里去。福晋自是明白。忙行动起来。谁也不去看年氏。
苏荔摇摇头。觉得压在身上那最后一根稻草被压了下来。她无力承受了。去茶盘给自己倒了一碗茶。一饮而尽。说了一早上。她一口水也没喝。觉得身体干得连眼泪都没有了。水喝完了。好一会儿她才回头。笑了笑。“姐。我不回去了。”
“爷早上骂年氏了。”福晋很无力。她当然知道苏荔很倔。再说自己来接有什么用?早上把话都说到那份上了。马上回去。苏荔怎么下台?但胤开了口。她又不能不来。
“跟年氏没有关系。我说过。我不跟女人斗。我不为难女人。”苏荔真是没法理解这些人了。早上她已经说了很多了。为什么像是都没听懂?
()
“荔儿!”福晋有些生气了。
“真地。我真累了。”苏荔笑了笑。“你们常常说爷心里有我。宠我;公公、婆婆也疼爱我;作为大妇地您也包容我;我本身出身高贵、我能帮爷做事、我又有儿子。我地儿子养得好。做女人做到我这份上应该很满足了?”
“你想说什么?还不满足吗?如果这样你还抱怨,其它人怎么办?你现在自己有私房,你可以不靠任何人去外头过日子,你以为你是谁?真这样,公婆再疼爱你,你以为他们还能容你?你泼了爷地面子,你觉得宝宝将来真的无可替代?”福晋也动了气,当着德妃地面也忍不住拍了桌子。
“只是一个世子罢了,无所谓!”苏荔冷静的看着已经有些抓狂地福晋,连死都不怕了,还在乎一个世子的位置?更何况,弘时还在死念书呢,跟纨绔子弟没什么两样;贝贝本就是被耿氏绑得死死地,不许越雷池一步;年氏那个没生呢,自己历史再差也知道年氏的儿子活得最久的才八岁,想做世子,也得有命啊?
“荔儿,你们福晋说得对,你这么跑了出来,让老爷子知道了只怕会麻烦的。”德妃拉着苏荔眼里全是慈爱与心疼,她才懒得管苏荔怎么发年氏的脾气,而且这些年也看明白了,除了宝宝,老爷子不会给四爷府里的任何人,所以她也不会过问。她想到的是苏荔别因小失大,破坏了好容易在康熙面前树立的好形像,这才是最关键的,捏着她手,“别冲动!”
“娘娘!”苏荔顺势跪下了,就像十多年前,乌雅氏那般跪在德妃的膝前,双手如当年那般抚在德妃的膝上,“娘娘,记得吗?荔儿第一次被带到您面前时,老太太只想找个小院子给荔儿安生的养老。十年了,荔儿有了儿子,荔儿现在只想要个小院子,不是宫里,也不是四爷府,除了荔儿的名号行,不除也行!”
德妃一窒,而福晋则面色苍白,她们都没想到此时此刻,苏荔竟然真的绝决到这个地步。“除了名号行,不除也行”这是什么意思?她要与皇子恩断义绝,她不在意侧福晋的名号,只要让她独立出来就成!她真的说了出来,皇家还没出过这种事,德妃马上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