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明其妙的穿越
想,觉得口气太强硬,决定放低身段,“爷,老爷子有没说这些人可以不回国去?”。
第246章 耿氏的坚持
()免费TXT小说下载
当然如果他们想留下的话,老爷子都会允许;他们如T科举,也可以留下当官的,只是留下的人很少能派到这儿的,都是他们国家的贵族,一回去都能做大官的,干嘛在这儿苦熬年资?”胤禛看着苏荔,“如果他们肯留下,你才会允许吗?”
苏荔其实不确定,刚刚断然的拒绝是因为种马小说看多了,人家都这么干,所以她自然也这么想,可是现在回过味来了,想当初八十年代去外留学的中国学生有几个回来了?到了中国强了,外国败了,海归就多了。所以在她看来,爱国的不是没有,但还是利益是第一位的。
现在大清的地位在周边这些小国里就相当于八十年代的米国,留学生学着学着说不定就在这儿留下了,诺贝尔奖的中国人不都是别国藉。如果真的是聪明的,留下研究也不错,反正到时不放他们走就是了。但想想这是高丽棒子呢,谁知道将来教会了,出成果了,他们回去宣称都是他们的,她不是什么都打了水飘?
“我不知道,我实在不喜欢高丽人,怎么办?”苏荔有些为难,看着胤禛他们。
“算了,不喜欢就别让他们进就是了,你的地方你做主。”胤禛笑笑,摆摆手说道。
胤禛和苏荔可不同,朝鲜国内的形势,他知道的可比苏荔多得多。现在朝鲜除了贵族之外,就是儒生,下层便是家奴了。农人、贱民、手工艺人、甚至于生意人都快跑光了。这似乎已经到了他们的极限,老爷子在他们进京之前就已经叮嘱过了,大家都别给朝鲜人好脸,他也不会见他们,省得真求了,他还不好办。所以使臣来见苏荔的用心,胤禛能猜个不离十了。
老爷子不见,理藩院那边假客气,真疏远,其它的大臣们自然避之不及。使臣只怕是被逼得急了,才想这么一招,开始时胤禛本不担心苏荔会答应,可是再想想,不答应其实也是问题。答应了,国子监会说苏荔公然抢他们的学生,而且有通敌之嫌;不答应,只要使臣回去说,苏荔瞧不起国子监,于是国子监与皇家学院就更是水火不容了。胤禛开始也觉得这些棒子们有点让人厌恶了。
再说,刚刚他已经知道苏荔学校的意义所在了,如果说火药配方在欧洲是公开的,那么也许苏荔这次把这些人召在一起说不定就是一支奇兵了,当然得向小国封锁技术了。
现在的问题是老爷子那边怎么解释,并且要迅速与国子监修复关系
“如果他们告到老爷子那儿怎么办?”苏荔小心的看着胤禛,苏荔看到的种马小说里,明清两代帝王都有一个毛病,不是一点的好面子!人家送一,他们必得还十,但人打一,他们非得说要大国风范,不与尔等记较!
别家苏荔不知道,但看过《商道》,才知道人家出使到中国来一般是就来上千人,一个人就带好几包的商品过来卖,再把这边的奢侈品运回去。什么使团啊,全是来赚钱的!老十三他们每年的朝鲜美食节其实大多数都卖给他们吃了,问题是他们还特小器,一般就点汤泡饭,泡菜还要免费送,唉!
“我去解释。就照你说地。师资不够。等过几年。我们积累一定地经验之后再说。而且你发过宏愿。会收贱民子弟入学。当然费用由他们负担。咱们负责这几年地食宿。”胤禛缓缓地说道。苏荔想想点点头。招收贱民总好过去培养那些‘跪族’!
苏荔看胤禛难得这么通情达理。笑笑。谢了一声。便想告退了。福晋摇摇头。“看看这事闹腾地。你啊。以后少出面。下次人来问。你就说你不管事了。都是宝宝在管。”
苏荔愣了一下。看着近来少说话地乌喇那拉氏。但细想想。也对。学校现在宝宝在管着。自己不管插不插手。明面上要给宝宝面子。而不该自己再做决定。
“姐姐说得对。荔儿一定谨记。”苏荔认真地给乌喇那拉氏行了礼。
胤禛看了乌喇那拉氏一眼。再看看苏荔。似乎想看看苏荔脸上是否有一丝地不耐。还不错。苏荔地表情看上去是真地接受了。点点头。
“福晋是为了你好。在家出出主意。哪些能出去说。哪些不能。咱们在家商量好了。出去就能统一口径。怎么也不会让外人占便宜。”胤禛解释了一下。
荔再次点头,正确的话她一直很愿意听。
“刚听说贝贝把心肝**去了,
哪了?还有就是,你怎么答应了?贝贝才多大,你怎t他带心肝出去?”胤禛清清嗓子,乌喇那拉氏刚刚跟他说的,怎么着也得问一声。
“贝贝说你答应了,我也不好拦,只好让人暗暗地跟着,跟贝贝的人说,贝贝最近不怎么像话,跟着贫民子弟淘气,书听说也念得七零八落。”
“那我倒不太清楚,但保护心肝这点来说,贝贝倒是很让荔儿放心的。”苏荔笑了笑,自己不在府里的这一年,如果没有贝贝她都不敢想心肝会如何。
“去把耿氏叫来。”胤禛有点烦了,苏荔一问三不知,而乌喇那拉氏怎么说也是嫡母,她问是应该的,胤禛也想知道苏荔怎么想,但她却在这事上表现得很自然。看来她对贝贝一直表现得很亲昵,现在看来,她应该会保护吧。
不一会儿,耿氏慌里慌张的赶了来,一一行过礼了,苏荔笑笑把她拉在自己的身边坐下。
“叫你来问问贝贝的事儿,这些日子忙着万寿节,也没问问贝贝功课,听老十三说,他常常逃学,你知道吗?”
道,先生们教得很好,贝贝很喜欢。”耿氏笑了笑,苏荔愣了一下,她在说什么?贝贝喜欢却逃学?
“你是说贝贝逃学是因为他喜欢?如果不喜欢是不是要打死先生。”胤禛拍拍桌子。
“因为喜欢,所以学得很快,然后觉得会了,于是就出去玩了。”耿氏抖了一下,但还是坚持着。
苏荔笑了起来,是啊,这是贝贝的逻辑吗?
“你教的?听着就像你说的。”胤禛没好气的看着苏荔。
()免费电子书下载
苏荔想想倒像自己的口吻,差不多就行,不用太精,只要知道就好,不肯下苦功去努力,这是错的。后来长大了,上了班才知道错了,不是差不多就好,差一点都不成的。
我小时候,如果不是贝贝是我看着生的,不然就要以为是我生的了。”苏荔笑了一下。
胤禛摇摇头,想了一下,“不如让贝贝跟宝宝去皇家学院。”
“等晚上奴婢问问贝贝的想法如何?”耿氏的声音有点颤抖,但是很坚持。苏荔没想到耿氏也有这么坚强的时候,再想想进府之后耿氏似乎一直就是这样,看着平和,其实她也有自己的坚持,从没有退过一步。
“你怎么当额娘的,你就想着看儿子这么混日子?”乌喇那拉氏白了耿氏一眼。
“姐姐,其实贝贝和宝宝一样大的,宝宝看着聪明,但就我看,贝贝更聪明一点,贝贝一直知道自己要什么,就是懒惰一点,这对孩子来说也是正常的。我小时候就恨念书了,贝贝还有喜欢的,多好。贝贝是王府的小阿哥,也不用去考状元来混出身,在我看来,贝贝多了解世情,多和平民人家交往就不会是蠢孩子。耿姐姐比我会做母亲。”苏荔温和的笑着。
“你相信贝贝会成才?”胤禛有些怀疑。
“那得看看爷心目中什么是成才了。其实刚刚也和耿姐姐谈过贝贝。奴婢刚刚也和爷,姐姐的想法一样,觉得贝贝在混日子,却被耿姐姐所感动。是啊,什么对孩子最好?宝宝从小被奴婢逼着长大,才十岁就得像个大人一样在外头打拼,总也没有真正开怀的时候,同样是母亲,耿姐姐做了母亲该做的事,而不是像奴婢一样,让宝宝成长也是为了自己。”
“反正只要不是混日子就好了。”胤禛摇摇头。
“看着是混日子,其实不是。奴婢觉得这是积累,贝贝很用心,再说现在看来,贝贝很善良,也很聪明,多好的孩子啊!”
“所以你还是希望他这样下去?”
“让耿姐姐和贝贝谈谈如何?贝贝如果喜欢跟宝宝去学校当然好,当然,如果他不喜欢,他会自然的长大,咱们又不差那点米饭,十岁的孩子其实就应该像贝贝,这才是对的!”
胤禛看看乌喇那拉氏,乌喇那拉氏想了一下,“可是,爷就这三个儿子,弘时就不提了,宝宝这么多活,太辛苦了,贝贝应该长大来帮帮他。”
“姐姐,如果贝贝是您生的,您希望他像宝宝还是像贝贝,抚着胸口想一会儿再说。”苏荔知道胤禛和乌喇那拉氏的想法,可能他们已经怀疑自己不让贝贝成功是怕会抢宝宝的风头吧!
第247章 危机
喇那拉氏认真的看了苏荔一眼,她不用想,给她想一会选宝宝,可是她也很了解苏荔,这应该是苏荔真心的想法吗?是啊,这是应该的吧?点点头
“好吧!你好好问问贝贝,不管荔儿怎么说,儿子是你自己的,再说已经十岁了,快是大人了。该有自己的打算,总得有点正经事儿做做。”乌喇那拉氏不想当着耿氏的面打苏荔的脸,算是默认了。
胤禛看福晋点点头,答应了,就表示暂时不会再拿这事出来说事了,就不再说话了。现在他还真的没空来管贝贝,再说才十岁,宝宝只是特例,他并不要求每个儿子都跟宝宝一样,只要有读书,不给他惹事就成。
耿氏松了一口气,起身跟胤禛他们施了一礼,算是感谢他们没有坚持。
贝贝最终的选择是要去年羹尧的军校去学习,在那之前,他还是会在十三那儿读书。胤禛想了一下,觉得苏荔竟然又蒙对了,贝贝看来真的是有自己的主意的,于是决定由他了。他想想觉得由贝贝去军校倒暗合了老爷子想把八旗子弟都号召入伍的本意,自己算是第一个响应号召了;其二,这是贝贝自己想做的事,相信他能做好;第三也是胤禛最看重的,宝宝如果将来不肯接手军校的话,贝贝正好能派上用场。
苏荔没想那么多,难得有贝贝想做的事,加上贝贝对心肝的好,也是时候来报答贝贝。于是特意买了些洋人的松紧料子,给贝贝做了几身轻便的两件套衣裳,好让贝贝跑步出操时脱去长袍就能动。样式有点像现代的运动服,只是把拉链换成了木扣。本想用布扣的,但想想,觉得布扣没有木扣方便,贝贝虽然不是急性子,就怕年羹尧急脾气,她可不想让贝贝在这些小节上着了年羹尧立杀威棒的典型。
有时苏荔倒是觉得自己倒是比胤禛了解年羹尧,她有历史做底本,又见了真实的年羹尧之后,她相信她是能揣测到年羹尧的一些想法的。年羹闲置了两年,虽然在老爷子跟前晃着,但毕竟是闲职。现在终于有了大展拳脚的机会,但军校学生都是八旗子弟,其中不乏权贵之后,年羹自然得扬刀立威,而自己主子家的小贝勒就是最好的靶子,‘老子连小主子都敢打,你们老实点!’所以苏荔趁早先开始让贝贝锻炼。不过她其实也知道不用太担心的,只要宝宝还在,年羹尧就不会对贝贝动手,所以只要让他别去触年羹尧一心向好的野心,去成为年羹尧的垫脚石就行了。
宝宝知道贝贝要去军校了,什么话也没说,但派了两个人跟着贝贝,只要贝贝一逃学,就直接被抓到宝宝那儿,开始时贝贝还逃之夭夭,后来也不逃了,带着他的小同窗一起老实的跟着宝宝在学校里看书,苏荔听说了,就把贝贝叫到跟前,问他在看什么书?贝贝就高兴的跟苏荔讲《木马计》,还有一些西方著名的古代战役。宝宝竟然让人在整理西方和中国古代的经典战役,还请洋教官去请国内的朋友寄出一些他们自己的军事笔记,让人译出后集结成册,放在学校的图书馆里让人任意阅读。
苏荔等宝宝回家之后让他把这些书全收起,将来捐给军校。宝宝什么也没说,第二天就派人把书全送回家来,但翻译的脚步却没有停下,因为这样,宝宝在新建的校园里特意加了一系,外文系,专门培养会说、会写、会译的专门人才。
洋教官们轮留去教,苏荔知道了也没反对,只是提醒宝宝,军事、还有政治他不要碰。资料可以不断的译,但这些译著不能留在图书馆里,而是要分文别类的放好,直接送给康熙。
宝宝越来越有自己的目标了,他一边尊重苏荔的想法,可是他也有自己的创新。他听话的把书送到康熙那儿,但跟康熙提出这些书译出来就是给人看的,不是用来藏的,他希望能设立公共的图书馆,让大家都能看到。
康熙也是爱书之人。看到译著。想想宝宝地观点。于是有选择地挑出一些书目来让人广印。在各地设立公共图收馆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