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明其妙的穿越
也吃不完的粮食,才能让大家都不敢小看咱们的大中国。”
“会吗?”宝宝不敢想像,从洋人那里得知,目前大中国还是世界最为强大的。为什么苏荔还要这么一再的强调,这不该是一向乐观的苏荔的想法。
“居安思危,一个国家没有危机感是会出问题的。明朝曾经那么强大,不过三百年而已。额娘让你读了那么多史书,你看看,哪朝哪代能长开不败?曾经咱们是外族,现在还有人在说‘驱逐鞑虏,恢复汉人江山’。所以你皇玛法提出了大中国的概念,我们都是一个民族,你知道什么叫民族吗?我们是中华民族!我们国家里所有的族裔都在这个民族的大家庭里的一个分支,我们满人只是其中的一个小小的族裔。你问问洋老师们,在他们眼中,我们不分满汉回苗,我们都是大中国人。所以你将来也是,不要再提满汉一家,提了才是表明你心里并不这样认为。现在你皇玛法把小姑姑嫁到孔家,满汉不通婚的条款自然已经是名存实亡了。所以将来多和汉人的大氏族通婚,其实人呐都是自私的,只有相关自己的利益才会有危机感,几十年后,就没有满汉之分了。”
宝宝静静的听着,平常苏荔就常常这么说了,但这么慎重的跟自己说还是第一次,他明白苏荔这么努力的做这么多事,其实都是在做给自己看,努力的在让自己明白皇玛法有很多做法是错误的。
“为什么不告诉阿玛这些?”在额娘心里,应该已经早就明白,皇玛法百年之后,掌权的就应该是自己的阿玛,再后来就一定是自己了。自己不能复制这些错误,多办学校、多办医馆、加强国防、满汉一家。这都是苏荔的想法,她影响到了康熙,现在她也希望自己能做得更多,但他不明白的是,她不去影响胤禛,是因为胤禛无法影响到,还是因为苏荔觉得胤禛也许会比康熙做得好?
“你愿意听你老婆天天跟你说长道短,指导你该怎么做吗?更何况额娘只是你阿玛的侧福晋,还不是老婆。”苏荔摇头,敲敲儿子的头,“因为你是我儿子,所以我可以完全的放心的告诉你这么多事,让你成为千古圣君,比唐太宗、比你皇玛法更加名副其实的圣君。”
“他们不名副其实?”宝宝愣了一下,还没人敢这么说,苏荔虽然会常常跟他谈起古代的帝王得失,但只会泛泛而谈,不会这么深入的把自己带进去,这是额娘第一次认真的谈到自己将来可能继位的事。现在额娘终于明白的告诉他,她从没把他当世子培养,而是在培养一位国之圣君。因为眼光不同,于是,她所做的事从不会屑于跟内院这些人争执。想到这儿,宝宝的胸挺得更直了,第一次感到了自己额娘的目光高远。
第251章 帝王的胸怀
唐太宗很了不起,文治武功、自尊自强,他有大胸怀T且是有兼容并举、海纳百川气度的一代明君,‘深根固本,治安中国’就是他提出来的,所以你皇玛法把咱们这个国家改为‘中国’,其实早有出处》可是他有自己的缺憾,晚年时,他骄奢淫逸,在太子的问题上,也做错了很多事,再有就是亲征高句丽这件事,以举全国之力来打一场惨烈的战争,却无功而返。虽然他这么做是为了儿子,想为儿子扫平障碍,其实唐高宗并不是窝囊废,他甚至于在成就上可以说是和太宗不相伯仲,只是武则天成为他的污点罢了。但在额娘看,其实高宗更像是男人,他在世之时,任用贤能,并且能把武则天的作用挥到最大的地步,只有自信的男人才会这样,因为你是我的妻子,所以你成功也是我的成功。明白吗?你皇玛法其实也是好皇上,八岁登基,每一步都步步惊心,可是说实话,你皇玛法的心胸不够开阔,他没有一个帝王应有的自信心和胸怀!”
苏荔吐了一口气,来到大清之后,这还是她第一次这么痛快的说话,因为对象是儿子,于是说得格外畅快。
“你要学唐太宗,而不是你皇玛法,要知道,李世民也不是纯正的汉人,他有胡人血统,所以他跟你皇玛法一样,身上都有汉人的血液,所以,你要努力告诉天下人,汉民族其实在唐时便已经不太纯正,一个国家的展就是不断的融合不断的净化的!这就是大中国的含意,我们有一个不断融合,不断包容的民族性,所以你皇玛法现在这么强调大中国的概念,你也是,要不断的强调,我们是大中华!”
宝宝第一次看到母亲这么慎重的谈起历史,谈到帝王的胸怀,就好像这些早就长在她的血液之中,她手不释卷,却被阿玛说书读到了狗肚子里。可是想想,只是她读的书是胤禛看来女子不该读的书。
()免费TXT小说下载
“皇玛法紧锁关外你觉得是为什么?”苏荔继续问道,这是实务了,有具体的案例,让宝宝能更直观的说明苏荔的思想。
“说是列祖列宗说的,那是龙兴之地,如果汉人不欢迎我们,我们就回去。”宝宝答道。
“什么叫回去,刚刚说了,我们是大中国,那里是中国的一部分,我们回哪?”苏荔轻喝着
宝宝愣住了,想了一下,一下子明白了苏荔的意思,苏荔在批评康熙的民族政策,闭关其实就是缺乏自信心的表现,因为对自己的统制没有自信,于是不敢让汉人进入,那是退路,说什么回去,是啊,退回关外,可不就是退败吗?
“胸怀!”苏荔坐直,点点宝宝的胸口,“明白吗?要胸怀天下,这个天下不仅仅只是咱们的一国一家,而是要看到世界。这么多洋老师来了,你该知道,海洋之外,还有那么多的国家,这些国家里正在飞速的赶上来,他们的技术手段,传承的方式都优于中国。其实让你来办学就是让你明白,这些事我们自己能做,可是我们缺的是什么?闭关自守!完全不知外面的世界生了什么事。关上门以为老子天下第一,其实人家早就跑到了前面去。你看过洋人的大船没?曾经郑和造出了世界最好的宝船,领着船队去南洋传播大明的思想,不费一兵不卒让万国来朝,可是现在呢?咱们反而造不出这样的大船了,将来洋人真的坐船来袭,你打算用什么来对付?”
苏荔有脸色渐渐的凝重,看着宝宝。
“你要时刻警醒,只有学校里的技术永远保持第一,并且把这些技术全面的运用于国计民生,那些外国人会不断的来我们这里交流,我们才能不断的成长。国民日子好过了,民智全面的开启了,他们会自动自觉的努力让自己的生活过得更好,民富才是国富;国富了,才有钱展军事,我们就不怕任何人的觊觎。”
“只是不让人觊觎?”宝宝瞪着大眼睛。如果真地像苏荔说地他们强盛了。难道只是为了自保?
娘可没有野心去统制世界。一将功成万骨枯。我们不让人觊。让老百姓将来走到哪里都说咱们是中国人。然后洋人们要对我们一鞠躬。就成了。”苏荔叹了一口气。摇摇头。这是不是男人地共性。当足够强大时就想到开疆拓土。
宝宝大笑起来。苏荔这哪是没有野心。野心这东西真怪。苏荔不想费一兵一卒地去征服这个世界。这倒有些意思。想想。“只要拼命地努力展技术吗?”
书五经》没有用。培养出来地一群奴才能帮你做什么。跪着是能帮你打仗还是能帮你做枪做炮?有钱才能展科技。额娘是唯经济
有钱能使鬼推磨。你要知道。办学校就是要展技术T术才能赚到钱。有了钱就能更好地展技术……”
“所以额娘只让我看看即可。不让我深入。可是皇玛法不知道这些吗?”既然苏荔明白地道理。没理由康熙不知道。那么为什么康熙却没有这种眼光?还是一直坚持着科举来为国选才。
“当然知道,最早展八股文的是北宋,元承于宋那也是外族统制的国家,是元先把朱熹的思想引入科举。大蒙古的铁蹄甚至踏平了欧洲,可是又如何?征服不代表能长久的统制,元在中原才九十年!从明起,就大力束缚着读书人的思想,成化年间就有了严格意义上的八股文,可是又如何?他们有着正统的传承,有比大清更精进的武器,你知不知道,在大明末年的火枪无论是数目还是质量都是世界最强的。却被大清所打败,知道为什么?奴才!奴才的思想,就是程朱的破烂思想。所以你皇玛法从来就不屑于火枪,在他看来,火器再利害也不如剽悍的民风。是啊,我们不能惟武器论,可是像你皇玛法那样,他不从根上改变民族的个性,却拼命的接着抑制满州的剽悍,接受汉文化文弱的同化。说白了还是这两个字,他没有一个帝王该有的胸怀。他是帝王,于是也害怕民风的剽悍,怕民众来造反。”
苏荔摇摇头,轻叹了一口气,她拉着宝宝说这么多,说白了就是害怕宝宝也成为这样的人,登上皇帝的宝座,于是希望天下除了他之外都是笨蛋。于是全天下的人就只有一个脑子,完全没有自己的思想,这样的国家当然比较好管理,可是对于国家来说却是灾难。看宝宝显得有些迷惑,苏荔笑了起来,就是这样,因为不理解,才会迷茫,她的时间并不多,她必须赶在康熙驾崩之前把这些思想灌输到宝宝的脑子里。
“你看看朝鲜这个小国家就是这样,从唐代的高句丽、百济,新罗开始,他们分属三个没有独立主权的小君国,从唐开始就是不停的受着来自中原和临海相望的倭国的轮留侵略,可并没有让他们的版图消失,反而越来越大,把当年的高句丽、新罗、百济合在一起统一了朝鲜半岛。打到现在,他们还是没有完全的屈服,即使用汉字,说汉语,可是他们完整的保存了他们的民族特性,太倔强!可是自从皇玛法用了移民政策才两年的时间,朝鲜空了,这种政治再执行几年,朝鲜国就自然的从地图上消失,大中国就会向北延伸,而且不费一兵一卒。现在满州下层民众与朝鲜族人通婚,慢慢的,朝鲜族的倔强也会慢慢的消失掉。”
苏荔长长的叹了一口气,朝鲜的个性让苏荔深为厌恶,这些年没想到竟然会被自己的无心之矢而得到完满的解决。摇摇头,看着宝宝。
“铁蹄是踏不平傲骨的,我们要消融他们!《四书五经》只会让人变蠢,那与国何益?所以盲目的追求国土的增长,那只会让我们疲于奔命,没有任何实际的意义。从根上实现民族融合才是上策。”
“可是如果这么融合下去汉人的血统最终还是会占上风!”宝宝皱眉说道,宝宝是纯正的满人,他从小被康熙、德妃、乌喇那拉氏灌输着纯满族血统的高贵。现在苏荔却让他来民族在融合,让天下只有一种人,那么,这天下还是满人天下吗?
“纯正?皇玛法有一半的汉人血统,你太太实际是蒙古人,所以你阿玛是蒙满汉混血,因为额娘是满人,于是你身上的满人血统占了上风,可是却不能抹灭掉,你身上其实还有汉人和蒙人的血统。将来你的后院之中会像你阿玛一样有满回各族的妻子,他们生的孩子难道都不是你的孩子?你真傻,如果你是能做天下人的皇帝,管他是汉人还是蒙人、满人?皇帝就是皇帝!”苏荔白了儿子一眼,看来这小子真是死心眼。
宝宝怔了一下,原来所谓自己是纯血的满人却仍旧流着蒙人、汉人的血液。所以现在讨论什么血统还真没什么意义。
再思索,终于明白,这便是苏荔刚刚强调的胸怀,如果连血统都容纳不下,还谈什么胸怀,更何况是帝王的胸怀了。
这两章显得有些说教,但都是小P真实的想法,大家别嫌烦。
再就是周的精华书评用光了,大家深鞠一躬,下周一凌晨小P马上就加!谢谢各位的支持,非常感谢。
第252章 胤禛又被圈了
荔一连几天都在跟宝宝谈一些关于政治和民族的问题生在现代的故事说给宝宝听,假托于传言…让宝宝明白民族问题不管怎么尊重其民族的特性,最终只会生极端的民族主义。因为有了极端的民族情绪,就会生叛乱与分裂。
苏荔还特意找出唐太宗在贞观初期不顾大臣魏征和李大亮的劝阻,对归顺的北方游牧民族部落要土地给土地,要物资给物资,结果这些部落享受够唐朝的恩惠后胃口反而越来越大,索性就叛乱的史实给宝宝看。用后来唐太宗的自己检讨来证明自己的观点:“中国百姓,实天下之根本,四夷之人,乃同枝叶,扰其根本以厚枝叶,而求久安,未之有也。初不纳魏征言,遂觉劳费日甚,几失久安之道。”
满人入关了,就要把自己当中国之人,要以自己为根本,西藏、新疆、大小金山的回回,还有塞外的蒙古,都要采取多种形式,一味的安抚,就会喂养出像葛尔丹一样永远不知满足的狼子野心。
因为苏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