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传奇皇帝朱元璋
李醒芳接着说服他,天下有那么多文人墨客,有那么多秉笔直言的史家,这段佳话在他们笔下必能流传后世,一个君主君临天下几十年,留下什么都不重要,名声是第一的。
朱元璋被折服了,这话说到他心里去了,他太在乎史家那支笔了。他说:“你很有辩才,刘伯温没办到的事,你轻易地办到了。”他顺手抓起桌上那勾了朱笔的字条,说:“朕答应了,放人。”
“我替楚方玉,替天下读书人谢皇上。”李醒芳真诚地跪了下去,两目含泪。他的秉性和清高的品格,注定他的膝盖轻易不弯,他为了楚方玉,向朱元璋屈膝了。
朱元璋抬抬手,让他起来,说:“但她既已现女儿装,仕途是走不得了。哪天你带她来见朕。”
李醒芳说:“那她不会来。”这话很令朱元璋意外。
朱元璋惊讶地问:“朕对她有不杀之恩,她清高到连来谢恩都不愿的地步吗?芽”
李醒芳说:“皇上何不把人情做到底,何不把礼贤下士的风度做到极致呢?芽”
()免费电子书下载
朱元璋哈哈大笑:“太过分了。好吧,朕回头具个红帖子,请她来赴宴,你来作陪,如何?芽”
李醒芳笑了,可以说他收到了全功。
这个时候的楚方玉正在刑部大牢里受着煎熬,她料定自己必死,前几天刘基和宋濂来看她时,她只求给她纸笔,对于刘基来说,这不难办到,他说了,别人不敢驳。
臭虫满墙爬,蚊子扑面,在这样恶劣的环境里,楚方玉仍能静下心来写字,这令牢子们惊讶。
一灯如豆,楚方玉膝上铺着纸,牢子们不知她在写着什么。
门外两个牢子喝着酒、吃着菜在议论:“这人够呆的了,死到临头了还有闲心写字儿?选”
另一个说:“给他送纸笔的刘大人更呆。这时候倒送点吃的呀,也做个饱死鬼。”在他们想来,刘大人是连皇上都敬三分的人,一句话不就把人救出去了吗?芽
头一个牢子说:“你管那么多干什么?芽塞给你手里银子就行方便吧。”银子是李醒芳出的,怕楚方玉受苦,其实有刘基的关照,又听说他是差点中了状元的人,不使银子,牢子们也不敢虐待。
静寂的夜里,躺在干草铺上,望着漆黑的房顶,楚方玉觉得自己很无谓,她本以为朱元璋起自贫寒,得到江山不易,又实行了那么多肃贪便民的政令,他是能有一番作为的。这是楚方玉肯于折腰入仕的原因,原本以为她用重槌击响鼓,会得到朱元璋的赏识,却不料他如此偏狭,竟说她“离间皇上骨肉”,看起来,种地的毕竟是种地的,扶不起来的天子,她鄙弃他。这么一想,心早灰了,为自己这样轻率地殿上献策而自我菲薄。
《朱元璋》第七十三章(2)
她不会屈膝折腰去求生,她惟一对不起的是李醒芳。他们是一对畸形的恋人,相交相知多年,却没有谈婚论嫁,李醒芳早有此意,楚方玉却不乐意,她不想学李清照,词填得那么好,还不是丈夫的附属品,跟着丈夫忽而开封,忽而江南,楚方玉更看重特立独行。
直到生命终结之时,她才真正后悔了,后悔自己让李醒芳白等了,她建立在沙滩上的一切,学问、功名和爱情都随着风雨袭来,流沙一样坍了,什么都不剩。
后半夜,她迷迷糊糊地睡着了,忽听一阵脚步声,还有牢子问话、开锁声,楚方玉在黑暗中睁开眼,暗想,是大限到了吗?芽她心里一阵凄楚,连向李醒芳道别的机会都没有了。她忙爬起来换衣服、梳头,她不能狼狈上路。
听牢子们吵嚷的内容,她听明白了,奉皇上特谕,无罪开释。这太具有戏剧性了,会是真的吗?芽还是在梦中?芽
这分明不是梦。李醒芳提着灯笼不是来接她了吗?芽
角门吱呀一声开了,几个牢子送了楚方玉出来。楚方玉二话没说,就向李醒芳走来。
“等等,”一个口眼歪斜的牢子拦住她,“懂不懂规矩?芽就这么走了?芽”
楚方玉说:“皇上放人,你还敢拦?芽”
小牢子见来硬的不行,忙赔笑说:“我们吃这碗牢饭的,也不容易。”
李醒芳把早准备好的一贯钱递给牢子。牢子嫌少说:“这就打发了?芽”
楚方玉索性往回走:“若觉得不够本?熏那你们再把我关回牢里去,多要银子,让皇上拿钱来赎。”
牢子们全没脾气了,见他们扬长而去,往地上啐了一口,说:“真倒霉?选”
楚方玉和李醒芳走着,她深深吸了口气,说:“你够神通广大的了,居然让皇帝老子刀下留人。”
“你还说呢?选”李醒芳说,“不光是我,刘基、宋濂也都在竭尽全力救你。你呀,本来我警告过你,批评朝政是给老虎捋须子,老虎高兴了可能舔舔你的手,可它翻了脸,会一口吃了你。”
楚方玉笑道:“老虎已经翻了脸,怎么又松开了利爪呢?芽”
李醒芳告诉她最终打动了皇帝的,还是救了他一命的珍珠翡翠白玉汤。这么看,朱元璋还是念旧讲点良心的。这也多少让楚方玉的心动了一下。
楚方玉说:“你把我女扮男装的事说漏了?芽”
“纸里包不住火呀?选”李醒芳说是刘基先说破了,不说她是与苏坦妹齐名的才女,能打动朱元璋吗?芽
楚方玉说:“你多事,那我怎么办?芽”
“还你女儿身啊?选”李醒芳说,“朱元璋还下了帖子请你赴宴呢。”
()
“谁答应的谁去。”楚方玉说,“你又多事。”
“人家放了你,这点面子也不给吗?芽”李醒芳说,“走,我们先到礼贤馆去谢刘、宋二位先生,刘基要回浙江奔丧,也许已经走了。”
二
萧瑟秋风的晦暗之夜,更为凄凉的是鸡鸣寺里守灵的郭惠。
钟鼓之声悠扬,诵经之声时断时续。
鸡鸣寺内外静悄悄的很少有人走动。
马二和几个小太监在净室门口上夜。马二对打哈欠的小太监不断告诫,要精神点,这可不比在宫里,万一有个什么闪失,可要砍脑袋的。
净室里陈设简单而干净,郭惠望着黑漆漆的窗户心神不定。她在屋子里烦躁地走来走去,她恨朱元璋,此时到了恨字已不能表达的地步了。
母亲在弥留之际说了真话,那是怕死后灵魂得不到安宁的一次忏悔呀。
不管母亲出于虚荣还是惧怕朱元璋的皇威,事实上她和朱元璋联手出卖了郭惠,卖了她的身,卖了她的自由和爱情。倘若母亲把那个秘密带到棺材里去也罢了,她偏偏要良心发现,偏偏要把女儿的心再一次放到烈火上去烤?选
直到这时,她才不得不原谅蓝玉了。在皇帝的淫威下,张氏都如此懦弱,何况一个普通的臣子?选漫长的黑夜里,她想了很多,她想到了报复,怎样报复朱元璋?芽叫他戴绿头巾?选她先时被自己这恶意的构想吓了一跳,甚至怀疑自己是不是学坏了?芽后来她想见蓝玉的心情越来越急迫了,那滋味倒真的像大火烤着她的心,她明白,这欲望绝不是源于想报复朱元璋,而是她隐藏在心灵深处的情愫,那是割不断的。
此时她似乎什么都顾不得了,她甚至没有想到蓝玉会怎么想,更没考虑后果。经过一番内心的折磨后,她终于下了决心,走到门口去,伸出头叫小太监马二。
马二马上跑过来:“哎,娘娘有事吗?芽”
“你进来?选”郭惠说了后,缩回头来。马二忙从门缝挤进来。
郭惠回手把门从里面锁死了。这举动让马二多少有点吃惊。
郭惠走到窗下的烛台下,用剪子剪了灯花,头也不回地问:“马二,我对你怎么样?芽”
“好啊,”马二说,“长这么大,没吃过的点心,没尝过的水果,都是在宫里吃的,又都是娘娘您赏给我的。”
“光记住吃?选”郭惠说,“没出息?选”
“不光记吃?选”马二说,“我伯伯眼瞎了,找到宫门外,宫门使死活不让见,您开恩让我去见了伯父,还给了他十两银子。”
郭惠说:“你记着就行。我问你,你忠于谁?芽”
《朱元璋》第七十三章(3)
“忠于皇上啊?选”马二张口就来,但他马上发现了郭惠的眼神不对,便改口说:“也忠于娘娘您,是云奇把我领到宫里来的,他的话说一不二。”
“小滑头?选”郭惠说,“你最忠于谁?芽”
马二眨眨眼,说:“娘娘您是我的主子呀,我这不是分在万春宫里当差了吗?芽能胳膊肘往外拐吗?芽”
郭惠说:“我让你办的事,你能不告诉第二个人吗?芽”
“能。”马二说,“让它烂在肚子里。”但马上又反问:“连皇上问也不能说吗?芽”
郭惠肯定地点点头:“谁知道也不能让他知道。”
马二咬咬牙说:“天哪?选那我得豁出这条命了。”
郭惠说:“你咬紧牙关,搭不上命,你若想两边买好,皇上不处死你,我也会杀了你。”
马二说:“娘娘,我起毒誓还不行吗?芽”
郭惠说:“你当我面起。”
马二想想,跪下说:“老天在上,娘娘让我办的事,我若说出去,不是人。”想想,说:“不是人,也不能是狗哇,这不算。我……我下辈子还得叫人割了那东西当太监。”
郭惠扑哧一下笑了,露出了好看的一对酒窝,她说:“你若真有来世,说什么也别当太监了。行了,方才我是跟你说着玩的,我让你办的事,也许没那么要紧,你先给我送封信去。”她所以又把话往回拉,怕吓着了他,反而毛手毛脚坏了事。
马二用力吐了口气:“天哪,我以为娘娘叫小的杀人放火呢,原来是送封信。”
“送信也不能让人知道。”郭惠从枕头底下拿出一封信来,令他连夜送到贡院街蓝大将军府上去,见不到他本人不能交,有别人在场也不能交。
马二说记住了。他家在贡院街,他去过。
郭惠从桌上拿起一盒点心,说:“分给守夜的那些馋小子吃吧。”
马二乐不可支地说:“我替他们谢娘娘。”
三
马二骑了匹快马进城,幸好他随身带着宫中的腰牌,才顺利地叫开了城门,他沿着朱雀大街左弯右拐,转过骡马市、关帝庙,来到贡院街,看见蓝府的大门了。
三间黑漆大门紧闭,只有标识着官衔的四个大宫灯在风中摇晃,散射着一片红光。
他抓住铜门环没命地叩,总算把门房惊动起来了,先时以为是皇上有急事,一问是个普通送信的,嘴里咕噜着不情愿,马二口气又大,信不肯转交,非蓝玉亲手拆不可,无奈,门房只得去报告管家。
马二坐在门口的石狮子上等待着。
小角门开了,一个管事人探出头来,问:“送信的呢?芽”
马二坐在石狮子座上动也不动,说:“在这呢,蓝玉到底出不出来呀?选”
“你这小太监口气够大了,”那管事的说,“蓝将军的名讳是你叫得的吗?芽”
马二从石狮子上跳下来,盛气凌人地说:“不见,是不是,那我走了,你告诉他,可别后悔。”
“等等,”角门又开了,这回是蓝玉亲自出来了,他走到马二跟前,打量他一眼,说,“小公公真是从娘娘那来?芽”
“我说了没用。”马二说,“有信为证啊。”
蓝玉这才说:“你跟我来吧。”把马二领入蓝府院内。
蓝玉没把马二领到客厅或书房里去,只把他领到了上夜人住的门房里,蓝玉不想惊动家里的人。他吩咐门房的上夜人先都出去。那几个门房披上衣服乖乖走了。
马二走进门房,打量蓝玉一眼,存个心眼,说:“你是谁呀?芽”
蓝玉说:“小公公不是找蓝玉吗?芽我就是蓝玉呀?选”
马二说他肯定不是蓝将军,不然怎么会把他带到这门房里来?芽他上李丞相府,都让到客厅坐呢。
蓝玉急忙解释,深更半夜,如到书房或客厅去,多有不便,他说他真的是蓝玉。
这时管家进来了:“老爷,明早上朝的轿子、朝服都备好了,您还过目吗?芽”
蓝玉摇摇头,问马二说:“这回信了吧?芽”并伸出手来:“信呢?芽”
马二却不交,目视着管家。
蓝玉笑了,挥挥手,管家出去了,马二才从靴掖里抽出信来交上。
蓝玉打开信,看了后,显得有几分犹豫,半晌说不出一句话来。字迹无疑是郭惠的,从前他们书来信往说不上有多少次。蓝玉也知道她母亲张氏仙逝的事,蓝玉虽托故没有去送殡,一百两银子的奠仪早早送过去了。他所以不露面,是怕见郭惠,单独见尚可应对,大庭广众,她又在悲恸中,万一有什么不妥,事关重大。那次他吊在辘轳绳上在井底的经历,什么时候想起来都后怕。当时只要朱元璋向井里一探头,他的命,还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