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传奇皇帝朱元璋
刘基却把子儿扔进了盒子,大声叫:“快靠岸停船,肚子痛得厉害,我要上岸解手。”
宋濂猜测可能午饭生鱼片吃多了。
那船急急忙忙向岸边划去。
刘基肚子疼痛难忍,却又并不是坏肚子,在岸上荒草丛中蹲了半天,没拉出屎来,上了船又是内急,肚子里像坠了个铅砣,隐隐下坠。就这样反复停船,一天走出不到三十里。宋濂提议返回金陵去看病,反正走出没多远。
刘基却不愿走回头路,他说也许是肚子里灌进风受凉了,过一会儿就会好,他执意回乡下去。
二
这一段,朱元璋与太子朱标一起议论时政、一起纵论得失的机会多起来了,朱元璋有意识地让他参与一些军国大事的决策和治理。
这天,朱元璋让朱标看一份奏报,原来荆州的陈谅造反了,据湖北承宣布政使司说,他是陈友谅的旧部,朱元璋问太子怎么看。
朱标有他的思路,必是湖北荆州的地方官鱼肉百姓,逼得民不聊生所致。造反总不是好事,朱标有点担心。
朱元璋以为谁造反倒不可怕。即使是太平盛世,也有铤而走险的人。可怕的是荆州百姓都跟从造反,这是朕头疼的事。他强调的是百姓的趋从性非常可怕。
朱标认为照理说不该。现在不是元朝末年了,皇上施行了那么多仁政,扶农桑,兴水利,放工商,几乎没有吃不上饭的地方了,有吃有穿为什么反,官逼民才反啊。
“也不一定。”朱元璋说,“建国之初,洪武三年就有福建的陈同造反,竟占了永春、德化、安溪,后来青州又再现黄巾义旗,没有断过。”
朱标问:“那是为什么呢?”
朱元璋是经过苦苦思索才得出结论的,只有一种解释:老百姓中有一些不安分的人,他们是好事者,厌居和平、喜欢大乱,这非常可怕。秦末的陈胜、吴广,汉代的黄巾,隋末的瓦岗寨,唐朝的王仙芝,宋代的宋江、方腊,一旦有人揭竿而起,便有大批的农民抛弃田园家舍,舍掉桑枣榆槐,举家从军,老幼尽行。他问太子知道为什么吗?
朱标摇头。
朱元璋分析,人没有满足的时候,得陇望蜀,腹中无食盼温饱,吃上饭了想山珍海味,有了土地想当官,当了宰相想当皇帝,人都有浑水摸鱼的劣根,?浑了水,大家来摸鱼。
朱标不敢苟同,父皇这个见解,史书上可没有。只记得父皇说过,鱼肉百姓的暴政和贪官,是引发造反的原因。
朱元璋开导太子说,这固然对。国家若想安定,就要让百姓减少怨气,必惩贪官。你不是说为朕设立皮场庙太过于狠毒吗?就这样还煞不住贪赃枉法之风呢。账有不同算法,也不能因为惩治贪官而宽大那些造反的暴民。
朱标开了窍,认为这样看来,总用一种办法治天下是不行的。
朱元璋问他为什么愿意出去私访?为什么官员在他面前不敢说假话?因为他们知道,朱元璋从各种途径能知道他们的私事,谁和谁交往过密,谁什么品行,百姓口碑如何,他都知道。不能讲掌控臣僚于股掌之上,那是因为办不到,能办到是最好的。
朱标不得不承认,父亲是明察秋毫的。
朱元璋说,犯过失有君子之过与小人之过的区别。所以古人说:礼仪以待君子,刑戮加于小人。君子犯过,出于误,可原谅;小人心怀诡计,有犯,是本性,必严惩,不必让他悔改,改不了本性的。
朱标称父皇把世态、民心都看透了。
朱元璋告诫他要好好历练才行,光凭仁慈和德政是不行的,老虎如果不用它的利爪尖牙,猫也会欺负它的。
朱标很想知道父皇是怎么私访的,朱元璋答应下次私访带他同行,朱标倒为这新奇的事所鼓舞了。
()
朱标又说起昨天接到老师宋濂一封信,说刘基病势日重,肚子里长了个硬邦邦的东西。
朱元璋说可以叫麻太医去一趟浙江,上次给刘基看病,不是他开的药方吗?
消息传到武胜乡刘基那里,他一口回绝了,死活不让麻奉工再来,刘琏不知他为什么这样固执。
刘基依然常常垂钓,但依然不认真,多半时光在看书。
刘琏坐在一旁,说:“这样心不在焉,一天也钓不到一条的。”
刘基的拳头一直顶在肚子上。儿子问:“肚子又疼了吗?”
刘基说:“你摸摸,肚子里的包更大了,硬硬的。”
儿子摸了摸,说:“可不是!又长了,回去吧,得找个好郎中看看。再不,我赶到南京去请麻太医。”
“不请他倒好,请他死得更快。”刘基说,这才说出了他的怀疑,他近来疑心,上次他给开的药方,不让咱自己抓药,怕是有鬼。
刘琏说:“父亲是说,他下了毒?他为什么下毒?他与父亲往日无冤近日无仇啊!况且,下了毒怎么过了几个月才发病?”
刘基说他与太医无仇,不等于别人不会假太医之手害他。
《朱元璋》第八十二章(4)
“又是胡惟庸?”刘琏咬牙切齿地分析,“一定是父亲那个弹劾他的奏疏被他知道了。”
刘基说:“一定是他。”肚子忽然疼得厉害了,顿时满头大汗。儿子帮他揉着,才略有缓解。
刘琏说:“我去告他。”
刘基苦笑着摇头,这是告不赢的,没有证据。一般投毒害人,或砒霜或鸩毒,都是立即七窍流血而亡,我过了好几个月,怎么对证?这种毒药,高手才配得出来呀,不然怎么当得上御医!
又过了几天,宋濂找他来下棋、钓鱼时,刘基已经不能下床了,宋濂吓了一跳,不觉暗自伤心。
那天晚上宋濂没走,他预感到刘基挺不了多久了。刘琏知道父亲一生喜爱光明,那晚上特地在屋里屋外点上了大大小小上百支明烛,照耀如同白昼,奄奄一息的刘伯温已感受不到光明的意义了,但他至死都是清醒的。
刘基抖抖地从枕下拿出一摞文稿,对刘琏说,待他死后,马上进京去,当面把它交给皇上,这封遗书,也就是他最后一份奏疏了。
刘琏说:“父亲到了这份儿上,还管他们的事?管他张三得势、李四得势!”
只有老友宋濂明白他的心,他劝刘琏照父亲的意思办。
“你不懂。”刘基说,他并不忠于哪个人,他不愿看到天下大乱,黎民再受涂炭。他在奏疏上陈明,日后胡惟庸必反,他不是一般的贪赃肥己的坏官。
儿子说:“我记住了。”
刘基仍怀疑自己死后,儿子一定不会送,他说刘琏在敷衍他。他就让宋濂代劳。他一激动,脸憋得通红,喘不过气来。
刘琏只好答应:“放心吧,我一定送到皇上手中。”
刘基满意了,叹息地说:“你告诉皇上,假如我对胡惟庸的推断不应验的话,那倒好了,但愿如此,那就是天下老百姓的福气呀!”说罢永远合上了双眼。
三
太平盛世的上元节天子总是要与民同乐的。朱元璋同乐的方式与别的帝王有别,他更愿意以普通百姓的身份混在黎民之中,以便亲身去感受祥和气氛,那才更有真情实感,没有造作和粉饰。他不要粉饰的太平。
这天黄昏后,夫子庙、秦淮河一带成了彩灯的世界,出来观灯的人比肩继踵,塞满了街道,行人几乎走不动。
朱元璋和儿子朱标都换了便服,一老一少相携而行,和看灯的市民没什么两样。看着这歌舞升平的繁华景象,朱元璋说:“想想元朝末年大地干裂,百姓逃难,死人遍地的情景,曾几何时,天下又变成了祥和繁荣。”欣慰之情油然而生。
()免费TXT小说下载
朱标说:“这都是父皇……”
朱元璋瞪了他一眼,他改口说:“父亲说得对呀!”
朱元璋向一座七孔拱桥那里张望着,眼睛扫过各式各样的小食摊。
朱标问:“你在找什么?”
“我想吃酸辣凉粉了。”朱元璋说,“卖凉粉的是个干瘦的老头,他的凉粉真好吃。”
朱标奇怪地问:“父亲从前就出来吃过?”
朱元璋笑而不答。他确实吃过,而且没给钱,不是不想给,是身上没带钱。
远处云奇等人悄悄跟着,有几个走快了,云奇就呵斥他们慢点,别让皇上看见,朱元璋不准他们跟着。
有一个小太监说:“万一出了事怎么办?”
云奇制止他说,天子脚下,天子与民同乐,这是千载难逢的呀,出不了事。
这时朱元璋父子俩已经挤过人群走近七孔石桥了。
小桥两侧更为热闹,卖各种小吃的、卖灯的、卖小玩具的、变戏法的、耍大刀片练硬气功的,一个挨一个。
朱元璋说:“走,我们去问问百姓,看他们怎么说。”朱标点点头。朱元璋忽然眼睛一亮,拉着朱标向一个卖凉粉的担子挤去。
他们来到一个卖酸辣凉粉的食担前,朱元璋动了雅兴,问朱标:“儿子,吃一碗酸辣凉粉怎么样?”
朱标有点犹豫,干净吗?
卖凉粉的老头听见了,搭话说:“不干净不要钱。这太平盛世,不干净给人家吃得跑肚拉稀,那不是给皇上抹黑吗?”
朱元璋听了很高兴,他早已认出,这就是他要找的欠人家钱的老者。老头又把他们让到长条板凳上。朱元璋吃了几口凉粉,说:“又酸又辣,真好吃呀。老人家,你说这是太平盛世?”
卖凉粉的老头点点头,忽然注意地打量起朱元璋来,他说:“我认得你。”朱标一惊,说:“怎么可能。”
“我还有这个眼力。”卖凉粉的回忆说,“去年,也是灯节,你老来吃过我的凉粉,还说,再加点甜更好吃,你没尝出来,如今有了点甜味了吗?”他却没好意思说朱元璋没给钱。
朱元璋笑了:“好眼力,也好心眼。你忘没忘,我还欠你两文钱?我当时吃了凉粉才发现没带钱,回去本来说马上来还的,却忘了,真抱愧。”
卖凉粉的挺好说话,他说:“两文钱,还值得一提吗?没这两文钱穷不了;有这两文钱富不了。我记得,你想把一件褂子押我这儿,你又不是想白吃。”
这一说,朱标有点紧张了,他悄悄对朱元璋说:“别吃了,今天我可没带钱,你带了吗?”
这话偏偏又让卖凉粉的听到了。朱元璋立刻尴尬起来,说:“坏了,真的又没带。你去问问云奇有没有?”
《朱元璋》第八十二章(5)
“算了。”卖凉粉的说,“别当回事。不就是两文钱吗?尽管吃。”朱元璋也便不在意,真的有滋有味地接着吃,并且许诺明天一定来还钱。
旁边一个卖灯的黑胖子插了一嘴:“穷酸样,白吃惯了,这种人应当送皮场庙去剥皮,叫朱元璋治他!”
周围人大笑。
朱元璋听了,脸都变了,幸而朱标说:“咱们走吧。”朱元璋也悻悻地撂下了吃剩下的那半碗凉粉,刻意地盯了黑胖子一眼。
他们又转到了卖灯处。
谜语灯、荷花灯、宫灯……各种灯都有,好多人在看、在挑。
()好看的txt电子书
朱元璋父子走到跟前看灯,看得眼花缭乱。
朱元璋忽然看见有一个灯上画着这样一幅漫画,一个女人怀抱一个西瓜,站在一匹马后头,那马的蹄子画得格外大,大得不协调。
一个看上去挺斯文的人问:“这画是个什么谜底呢?”
卖灯的黑胖子说:“猜不着吧?谁猜着了给他一个金元宝。”
有人猜:“美妇骏马!”
“不对。”黑胖子提示大家与皇宫有关。
朱元璋已经愤怒得快无法忍耐了,却又不知怎样发作。
有人叫号,这灯谜根本不可能有像样的谜底,你卖灯的说出来,若合情合理,我倒找给你一个金元宝。
黑胖子说:“各位客官听好,这谜底是马大脚,看这匹马的脚大不大?”
有人说马大脚算什么谜底?
但斯文者先乐了:“啊,明白了,这是说当今皇后呢,她外号不是叫马大脚吗?”
人群掀起一阵笑的狂浪。朱元璋受了如此羞辱,气得胸脯一起一伏。朱标说了句:“太放肆了,走吧。”
朱元璋却不动地方。
不知谁冒了一句:“这么丑的大脚女人,皇上能喜欢吗?”又是一片笑声。
黑胖子更加肆无忌惮地开皇上的玩笑,“皇宫里大脚的、小脚的、不大不小的美女成千上万,皇上一天晚上睡十个八个也有。哎,你得给一个金元宝呀!”他劈手去抓那个打赌人,打赌者不肯给,回身就跑,两个人扭打到了一起。
朱元璋好歹挤了出来,鞋也丢了一只,他对儿子说:“刁民的本相,看到了吧?”
朱元璋父子好歹挤出人群,来到李善长府附近,李府门前灯火辉煌,成了灯海,照耀如同白昼,除了守门的家丁、武士,附近没人敢停留,朱元璋站到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