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传奇皇帝朱元璋
随后达兰派人跑来告诉胡惟庸,说了一个令人不安的消息,朱梓的三千骑兵昼夜兼程,向金陵来了。
胡惟庸心里咯噔一下,不禁骂道,这娘儿们,女人到底是女人,这不是自己找死吗?
他判断,令朱元璋坐立不安的必是这个消息。他对陈宁也没有说什么。
从四面八方汇集到胡惟庸这里的情报都是令人放心的,朱元璋那里很平静,仁和宫里整日里充斥着丝竹管弦之声,舞女们在排演祝寿的舞蹈,达兰亲自督演,朱元璋还饶有兴致地去看了两次。
胡惟庸心惊肉跳。朱元璋的水太深了,他难道是在不动声色地观看着一场阴谋的破灭吗?
胡惟庸又一次觉得背后直冒凉风,他好像感到了一把冷光四射的刀剑在他头上悬着,随时可以落下,而操刀的人正是朱元璋。
《朱元璋》第八十八章(2)
他肯定朱元璋是玩弄达兰于股掌之上,她还自作聪明呢。
怎么办?惟一的出路是割断与达兰的纽带,把她的阴谋和盘托出。只有抢在她下毒药之前出首,才能洗清自己,届时即使她咬住自己不放,也只能被看成是血口喷人了。可是,万一达兰成功了呢?万一激怒了达兰,她先咬他一口呢?他必须两头敷衍,以防不虞。
三
九月十七这天,达兰早早就起来了,督促着宫里的人大开中门,把喜庆的宫灯全挂了出去,寿诞大厅里有一个两丈高的巨大寿字,每个笔画都是由各种不同写法的篆书寿字拼写成的,一共九十九个,九十九在人们传统思维中是代表无限的了。
她刚刚得到消息,儿子朱梓的人马已隐藏在东安门外的几个村庄里,只等宫中消息了。更令她欣慰的是昨天胡惟庸来过,向达兰表白,他手中掌握着五万御林军,还有十万卫所的军队,足以定乾坤。达兰周身的热血不停地往头上涌,她有点头昏脑涨的感觉,但她认定是幸福、成功的喜悦使然。她仿佛已看到了令她炫目的场面,在百官地动山摇的万岁声中,穿着皇帝衮冕的不再是朱元璋,而是她的儿子朱梓,也许那时该姓陈友谅的姓,叫陈梓了……啊,不能性急,那会坏事,胡惟庸不是一再嘱咐她吗?朱梓当了皇帝,也暂时要姓朱,以免天下大乱,等到四梁八柱稳如泰山了,再把朱元璋皇子们一个个剪除,也就水到渠成了,到那时国号改成大汉,也顺理成章了。
达兰很有心计,她已安排了宫中的太监宫女各司其职,单等朱元璋一死,立刻关闭宫门,封锁消息,再把马秀英、郭宁莲这些人抓起来打入冷宫,人不知鬼不觉,秘不发丧,等到假传圣旨召朱梓进宫承继大位后,再说朱元璋得暴病崩了,谁也没奈何了,想反也没有用了。
傍晚时分,达兰没想到朱元璋没到,马秀英、郭宁莲和七八个贵妃陆续先到了,她们都是接到了达兰请帖的,达兰原想她们不会来捧她的场凑这个热闹,既然来了,省得她费事了,正好一网打尽。
仁和宫大厅里乐声繁喧,寿字底下的七彩寿桃是一个特制的大锅蒸出来的,足有一人高,摆在那里像个笑呵呵的弥勒佛。大寿桃下面是五十三个小寿桃。达兰说五十三是朱元璋的岁数,大桃是代表天,摆在一起象征与天齐寿。
朱元璋终于带着云奇等十多个太监来了。
立时乐起,本来躲在侧幕中的几十个宫中舞女此时齐出,舒广袖、踩莲步,跳起了万寿无疆舞。
在礼赞官一声“给皇上献寿”的吆喝声中,达兰抢前一步跪倒,山呼“皇上万岁”,马秀英和众妃子,还有宫女太监们齐刷刷跪了一屋子,人们遥拜、叩头的节律迎合着音乐节拍,也很有韵味。
朱元璋笑眯眯地入座,叫大家平身。
达兰推马秀英陪坐朱元璋左面,再推郭宁莲在右,郭宁莲不肯,她说,今儿个是在你仁和宫里庆寿,别人不好占先,来借个光吃杯喜酒已是叨光了,硬推达兰坐在朱元璋右面,连马秀英也说今天不必过于拘礼。
于是达兰乐得挨朱元璋坐下。
热烈欢快的祝寿舞跳得人眼花缭乱,朱元璋始终带着笑容,达兰不时地溜他一眼,心里想到马上要毒死他时,又有一丝于心不忍的感觉,她怕自己心颤手怯,一再提醒自己千万别因小失大,过去人说无毒不丈夫,自己不甚明白,今天看来,当一个大丈夫,还真得有点狠毒劲儿。
菜一道道上来了,妃子们争相向朱元璋敬酒,朱元璋先接了马秀英的酒,喝干了满满一盏。
()免费TXT小说下载
接下来是郭宁莲来献寿酒。他们的影子在达兰眼中渐渐模糊起来,有时是重影,像雾里看花,那流光溢彩的舞蹈也变成了迷蒙的、动荡的光影,有点光怪陆离的感觉。
达兰一再暗中命令自己镇定,可手心还是沁出了冷汗。她已经在斟酒时把事先藏在宽袖里的砒霜抖在了酒盏中,用的是一尊墨玉,古香古色,因为色泽又深又暗,药末撒在里面根本不显,再斟上热酒,药末很快溶化掉了。
达兰的一切都在朱元璋的视野中,他一直用余光注意着她。朱元璋倒没有发现达兰向酒中投毒的举动,但朱元璋从她那交织着复仇和恐惧、欣慰各种复杂感情的眼神里读懂了一切。
朱元璋虽已在意中,仍然震惊不已,在他的皇权淫威下,在他的睡榻旁,竟有这样的冷血铁心美女,令他不寒而栗。
达兰无意间向大厅外看了一眼,她看见了胡惟庸的影子,他周围有很多人,表面看没带兵器,但一定是暗藏了兵器的,无疑是他带来助她一臂之力的一支劲旅。
她的心跳得不那么凶了,觉得背后有了依靠。
轮到达兰祝酒了。她稳定一下自己的情绪,面带灿烂的笑容,双手托酒,先行了大礼,再向朱元璋祝酒:“皇恩浩荡,海晏河清,愿吾皇万寿无疆!”
说罢双手高举酒盏过顶,朱元璋只消像方才喝马秀英、郭宁莲的酒一样,一仰脖,他的“万寿”也就顿时变成“终寿”了。达兰几乎能听见自己的心跳声了,打鼓一样响,她恨自己沉不住气。
朱元璋倒是轻轻地接过了那墨玉的酒,但没有马上喝,他似乎在欣赏着墨玉上明刻暗雕饕餮纹图案,却分明从杯子上沿把眼光投向了达兰。
《朱元璋》第八十八章(3)
此时达兰是笑着的,可那笑容是僵硬的,不自然的,当她发现朱元璋在看她时,不由自主地打了个冷战。
这岂能逃过朱元璋的眼睛!
朱元璋却笑得很自然。他说:“谢谢爱妃这杯酒,不过,朕要与爱妃同饮。”
当他的目光直视着达兰时,达兰脸色变得十分难看起来。她向后闪了半步,支吾着说:“妾怎敢与皇上同饮,分皇上的寿酒。”
郭宁莲不满地看了马秀英一眼,那意思是皇上太抬举达兰了,大庭广众的,与皇上同饮寿酒的殊荣连皇后也没有得到啊。马秀英懂得郭宁莲的意思,只淡淡地笑笑,没当回事。
朱元璋并不作罢,托着墨玉对达兰说:“前年万寿节,你可是自己抢了朕的半杯酒喝了,还说是增一点寿,今天是怎么了,这么反常?”
这句话令达兰更加举措失常,她一时找不到遁词,只好说今天不胜酒力,有点肚子疼,并且催朱元璋快喝。她已无退路了,镇定下来后,托起朱元璋手中的墨玉要强行灌他:“皇上这杯酒不喝是不公平,方才皇后和宁妃的都喝了,怎么轮到我就这么不痛快了呢?”
朱元璋弦外有音地说:“朕是怕喝下去不痛快呀。”他推开达兰的手,问道:“真妃这么希望朕喝下去吗?”
达兰的心往下一沉,她看着皮笑肉不笑的朱元璋,忽然有了可怕的猜想,莫非他已知道这是一杯毒酒了不成?那他是怎么知道的?猜的,还是走漏了风声?但短暂的瞬间,达兰已经没有可能缜密地思考了,她所能做的只剩下把已经败露的阴谋遮掩过去,既然朱元璋不肯喝这杯毒酒她达兰也不能给他灌下去。
达兰灵机一动,伸手接过墨玉,想顺势泼了它,达兰说:“既然皇上不稀罕,这是看不起臣妾,我泼了它。”
朱元璋却及时地攥住了达兰的手,毒酒洒出了一些,溅到他俩手上一些。
不知底细的马秀英说:“不喝就算了。若不然皇上就多少喝一口,今儿个本来是真妃为圣上祝寿,也得给她点面子呀。”
朱元璋冷笑,又把酒夺回到手中,他那闪着厌恶和仇恨的目光直盯着达兰,几乎是从牙缝里挤出一句话来:“这杯酒,朕命你喝下去。”
达兰完全绝望了,头嗡嗡响,眼前阵阵发黑,她向后躲闪着,推托着:“妾不胜酒力,实在不能喝……”
郭宁莲说:“你有点酒量啊,今儿个怎么了,这么扭扭捏捏的?”
朱元璋上前一步,抓住她的胳膊向怀中一带,把达兰揽到怀中,把墨玉杯高悬在头上,几乎是狰狞地对达兰说:“你胜不胜酒,朕还不知道吗?看起来,你是不敢喝呀,莫非这酒里下了毒吗?”
此言一出,郭宁莲和马秀英大惊。说时迟那时快,眼看朱元璋已经倾起墨玉,把毒酒强行往达兰口中灌了,达兰拼尽全身之力从朱元璋的控制中挣脱出右手来猛地一击,打飞了墨玉,当啷一声,毒酒落在青砖地上,立刻作响,青方砖上冒出一股烟来。
周围的人全惊得目瞪口呆。朱元璋的五官都气得移了位,他说:“好啊,你这个贱人,你竟敢下毒害朕,来人啊——”
正当云奇带着太监们一拥而上时,早已准备了第二手的达兰从衣带里抽出藏着的五寸利刃,朝朱元璋当胸刺去。
这可用上了郭宁莲,在朱元璋几乎来不及躲闪时,郭宁莲隔着酒桌腾跳而过,用身子挡住了达兰。达兰出手的刀刺伤了郭宁莲的左臂,郭宁莲飞起一脚,将达兰踢翻在地。
大厅顿时乱了营,鼓乐班子和舞女们惊叫着四散逃走。达兰从地上爬起来,趁乱想冲出去与儿子会合,过后再想报仇良策,她没想到功亏一篑,为什么会这样,她没时间想了。
达兰冲到门口,恰巧看见胡惟庸带着手持兵器的宫中卫士拥过来,达兰眼一亮大叫:“丞相快来救我。”
胡惟庸从一个卫士手中夺过朴刀,咬紧牙,骂了声“你这个表子”,向着达兰用力一捅,又在她肚子里搅了几个个,才拔出刀来,刀尖竟绞出她一截肠子来。
达兰手捂着肚子,踉跄着、支撑着,怒目看着胡惟庸,猛地向他脸上吐了一口,全是血水。她扑倒在地,还骂着:“你……不得好死……”
朱元璋大叫着:“不要杀她!”
胡惟庸明明听见了,却一只脚踩住达兰的后背,又连着在她后背搠了几刀,达兰再也不动了。
朱元璋走了过来,用一种异样的眼光看了胡惟庸几眼。胡惟庸扔了刀,说:“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皇上还要宽纵她吗?”
朱元璋没有说什么,只是问:“朱梓抓住了没有?”
胡惟庸说:“皇上放心,他只有三千人,跑不了的。”
朱元璋站在那里好一阵,又蹲下身去,扳过达兰的尸身,看着她那双目全睁着的面孔,用手把她的眼皮合上,又把沾在她脸上的土拂净,站起来,走了。
达兰做梦也没想到,她最后会死在情夫胡惟庸的手中,这也许是她死不瞑目的原因,也是引起朱元璋疑窦丛生的原因。智者千虑必有一失,胡惟庸亲手杀死达兰,这是护驾有功,可当时的情况已无危险可言,宫中甲士环列,郭宁莲已将达兰击倒在地,朱元璋更想留她这个活口,顺藤摸瓜,也让她活着受罪,胡惟庸的身份、地位,都不至于动手杀人,又是在达兰已经丧失了反抗能力之后,达兰临死骂胡惟庸“不得好死”,这反常的一切,不能不引起他的怀疑。几次试探的结果,都证明是达兰派人给胡惟庸送信的,这样看来,胡惟庸是杀人灭口?
《朱元璋》第八十八章(4)
朱元璋没有动作,他不相信胡惟庸能号令三军推倒大明王朝,朱元璋有的是耐性,他要欲擒故纵,只有让朝野上下都看出胡惟庸反心毕露、张狂到极点时,杀他才会让人心折服,朱元璋常常没事时观察廊下那只花猫,它抓了耗子并不马上大快朵颐,一会儿松开爪子,放老鼠仓皇奔逃,一会儿又猛扑过去,将猎物重新置于尖牙利爪之下,老鼠往往不是被咬死,而是玩死、吓死的,这叫戏弄于股掌之上,也是弄权的一种快慰。
胡惟庸倒是一块石头落了地,心里无比轻松,他觉得他甩掉了一块压得他喘不过气来的磐石,达兰的存在,随时会葬送他,那女人是不顾一切的。
胡惟庸奉朱元璋之命率御林军去清剿潭王朱梓的三千甲士,很快就土崩瓦解了,独独朱梓逃脱了,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