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传奇皇帝朱元璋
马二说:“你这回把元朝太子妃献给皇上,他就该封你热国公了!元太子妃可真美。”
“你看中了?”蓝玉逗他说,“你若有那东西,我就把她赏给你,可惜你是个骡子!”说罢狂笑起来。
马二忍着肚子里的不快,说:“蓝将军,你可别忘了给惠妃娘娘报仇啊!这世上对你最好的就是惠妃娘娘了,直到临死还在叨念你。”
蓝玉脸上起了阴云。他叹口气,说:“都是我害了她。其实,我更愿意在外头领兵打仗,天高皇帝远,我想怎么着就怎么着。班师回京,是福是祸还不知道呢!皇上既然知道了我和惠妃的事,他能饶了我吗?”
马二说:“不饶你,能放心让你带三十万大军?万一你带兵反了,打回南京,那还了得?你和惠妃娘娘的事,他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他弄死了惠娘娘,却说她是自杀,为什么?他是不想把你牵进去。”
蓝玉说:“你以为他那是对我好啊?”
马二说:“不对你好早调你回京取你人头了。”
蓝玉说:“他是怕自己背个当乌龟戴绿头巾的名声。他能容我,我也乐得装聋作哑。”
马二说:“那你不给惠妃娘娘报仇了?”
“这得看机会。”蓝玉说,回京后,马二必须藏起来,少露面,他是叫人活埋了的人。蓝玉怕他为自己惹祸。
说话间已见地平线上有隐隐的灯火闪烁,蓝玉知道已经到了喜峰关了,他叫人传下令去,加快行进速度,进了喜峰关马上安营扎寨休息,元朝大本营已叫蓝玉荡平了,现在连睡觉也可以高枕无忧了。
夜沉沉,关门紧闭,城楼上漆黑,惟一的写有“喜峰关”的灯笼在风中摇晃。两个守关的士兵在城楼上走来走去。
远远的见灯笼火把,人喊马嘶,二人向远处张望。一个说:“会不会是元军余孽又来犯关?”
另一个把关士兵吃不准,叫他守在这,自己去报告。
这时蓝玉已经驱大兵来到关下。
巡关的头目上了城楼。蓝玉手下的将领骤马上前,说:“守关的睡死了吗?征虏大将军凉国公班师回京,还不快快开关!”
巡关头目举着灯向关外照照,只见一片黑压压人头,看不清人的面孔,便说:“对不起,我们什么也看不清,万一是冒充的,吃罪不起,还是等天亮再过关吧。”
这一说,关外的士兵立刻不满地嚷嚷起来。有人说:“好大的胆,敢挡蓝大将军!”有人说:“我们为国征战,让我们睡野地!”
蓝玉一扯马缰绳,战马原地竖蹄狂嘶,蓝玉说:“不管它,挡我马蹄者,让它在马蹄下踏为肉泥!冲关!”
这一声号令,等于是决了愤怒的大堤。
前锋部队呐喊着一拥而上,被撞击的城门吱吱嘎嘎叫了几声,轰然坍塌,在蓝玉哈哈笑声中,军队蜂拥入关,而且抓住守关士兵一顿毒打,大部分守关战士吓得四处逃散。
《朱元璋》第九十二章(1)
把“梁国公”改为“凉国公”,字虽同音,却谬之千里,一个妖冶女人可能将“凉”变“热”吗?大明王朝开国首辅多活了十年,不知是朱元璋的恩典还是疏漏。
一
蓝玉近来酒量大增,他周围的人都很吃惊。从前他饮酒有限,加上战事不断,他约束部将、士卒不准饮酒,自己也怕喝酒误事,所以有一段时间滴酒不沾。这次彻底摧毁了元朝在逃的势力,蓝玉放开了,几乎顿顿喝酒,渐渐失去了节制。
入了喜峰关,他的中军帐一立起来,立刻吩咐摆酒,马二又叫人弄了些烤马肉来下酒。
他是独酌,已经有了醉意。他对给他筛酒的马二说:“你伺候过惠妃,你说她美不美?”
“没有比她更美的了。”马二这话是由衷的。
“你说她贤不贤惠?”
“那还用说。”马二说,“她对下人都好得不得了,若不,我能为她卖命。”
“你小子不错。”蓝玉拍拍马二的肩膀说,“鸡鸣寺,那几个消魂的夜晚,全靠你了。”
忽然传来一阵羌笛声。
蓝玉侧耳谛听。马二说:“胡人妃子又吹羌笛了。”
蓝玉醉意朦胧地念着王之焕的诗:“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笛声越来越高亢,撩拨着蓝玉的心弦,不禁意马心猿起来。蓝玉扔下酒杯,站到了帐幕门口。一轮皓月刚刚升上中天,云彩推着月亮走,兵营里仿佛只有羌笛之声。
蓝玉向传出笛声的帐篷走去。
此前他根本没打过元太子妃的主意,甚至有意躲着她,以免经受不住她那妖冶的诱惑。他决定把这别具风情的美人送给朱元璋,是讨好他,买个平安,朱元璋对本土的美女已经玩厌了,不是下旨让朝鲜国王进献高丽美人吗?蒙古美人也一定有很大的魔力的。
此时酒精在蓝玉肚子里作怪,他又觉得自己有点傻,干吗那么愚忠?况且,元太子妃本来也不是处子。
蓝玉的出现吓了元太子妃一跳。宫女们全站了起来。蓝玉挥挥手:“都出去。”
宫女们都出去了。
蓝玉凑过去,说:“吹呀,怎么不吹了,你这羌笛吹得我神不守舍了。”
太子妃说:“大将军喝醉了。”
蓝玉忽然过去把她抱了起来,抱在了膝上,亲着她的脸颊,说,“我没醉,醉也是为太子妃的美丽而醉。”一边说一边伸手去解她的束带。
太子妃含羞地按住他的手,说:“大将军想干什么?”
蓝玉说:“我实在熬不住了。”又去她颈上、口唇处乱吻。
太子妃说:“你既然喜欢我,又为什么要把我献给你那老头子皇帝?”
蓝玉叹了一声:“有金子,先给皇上花,有美女,先让皇上睡,这是天道自然,没有办法。进京前,你是我的了。”蓝玉不由分说,把她抱到床上,太子妃一双媚眼看着他,双手勾着他的脖子,蓝玉一脚踢了油灯,帐篷里一片黑暗,他把元太子妃压到了身下。
蓝玉率兵闯喜峰关的事,有御史飞奏进京。朱元璋还没来得及看奏报,兵部那边也接到了边报,汤和带着兵部尚书来告御状了。
汤和说:“蓝玉太不像话了,他领兵过喜峰关时,开关稍慢了点,他就率兵撞毁了关门,还殴打了士兵,一路上打扰地方,要酒要肉,到处都来告他的状。”
朱元璋笑道:“大功臣啊,都这样吧?”
汤和道:“徐达、常遇春、李文忠,哪个不是大功臣,没见他们这样狂妄,听说他自己私自蓄养了几千个家奴、家丁,抢来的美女、珠宝全都自己留下,皇上对这种人不可不防。”
朱元璋说:“朕知道了。多行不义必自毙,你明白这句话的意思吗?”
“明白,”汤和说,“胡惟庸正是这样。”
朱元璋问:“你说,杀胡惟庸杀错了吗?杀多了吗?是朕容不得开国功臣了吗?”
“谁说的?”汤和道:“我,徐达、邓愈、朱文忠,我们不是开国功臣吗?我听说,虞部郎中王国用就上奏疏说皇上的不是?”
朱元璋说:“除了他,上奏疏的还有解缙,说得很难听。”
汤和道:“皇上怎能容忍他们这么放肆?”
朱元璋说:“只要不谋反,不贪赃枉法,说深说浅都是为朕着想,为社稷着想,这种人是不能杀的,堵塞了言路,朕就成了聋子了。”
汤和道:“圣上这样纵容蓝玉,说不定又是一个胡惟庸。”
这话令朱元璋为之一震,他皱皱眉头说:“这样吧,叫礼部把他的铁券收回来,朕要把他的过失在铁券上记一笔。”
汤和说:“这样也好有个警戒。”
二
这是一次庄严的早朝,一切礼仪程序过后,净鞭三响,朱元璋看了一眼已老态龙钟的李善长呼唤道:“李善长!”
李善长摇晃着出班:“臣在。”
朱元璋说:“李善长,你跟随朕打天下、守业多少年了?”
李善长不免发虚,怎么问起这个来了?他回答:“回禀陛下,善长事皇上整整二十九年了。”
朱元璋说:“你本该活到十九年,你又多活了十年。”
()免费TXT小说下载
李善长一震,大臣们面面相觑,大殿里顿时紧张起来。
《朱元璋》第九十二章(2)
这是何意?屈指算来,胡惟庸伏法恰恰十个年头了,莫非朱元璋认为上次胡案就该让李善长人头落地吗?
李善长岂能听不懂?他眼前如同打了个焦雷,也只好挺着不做声,装聋作哑也许是上策。
朱元璋说:“上次胡党谋反作乱,朕并不是不知道你的罪过!胡惟庸送你国宝乾坤剑和索靖字画,他派人与你多次密谋,你至今没有向朕说过,你明知他们作乱,却不举报,等着贼人杀了朕,改朝换代时当他的淮西王……”
李善长一听大事不好,忙颤巍巍地跪下了。看起来,这一次很难逃脱灭顶之灾了。
朱元璋说着说着眼泪下来了:“李善长,朕与你朝夕相处二十九年,还没有交透你的心吗?朕本想给你留个好的晚节,也给朕自己留点可以回味的君臣之谊,可你不要这个人格。你新修的府里居然有‘天下第一人’的石碑。你是第一人,朕是第几?”
大殿里鸦雀无声,甚至听得见滴水声。
朱元璋说:“朕本想再宽大你一次,可国法不容,十三道御史们不容,百姓不容。你有个外甥叫丁斌,是吗?”他这时才点出了要害。
李善长喑哑着嗓子说:“是,他早已不知下落。”
“他在朕手里。”朱元璋说,“这你就当知道,你的一切都无须再隐瞒了。”
李善长叩头不止。
朱元璋说:“大明律是你和刘伯温领人制定的,怎么办?这也叫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吧。法摆在那里,朕也没有回天之力。”
李善长号啕大哭,说:“善长对不起陛下,辜负了陛下的大恩,臣罪有应得。”
朱元璋说他没有办法。四公主也哭着来求他,驸马欧阳纶与丁斌走私,这次也要杀头的。他说自己是皇上,一句话就可免其死,但他不能这么做,也只好对不起善长了。你全家,你弟弟全家,你侄子全家,都要跟你一起斩首,你一人得道,可鸡犬升天,你一人造孽,也是人畜同灭呀。但你还有后,你的儿子李祺可免一死,他和朕的临安公主流放到江浦去,你李善长不法,把朕和朕的爱女都连累了呀。
停了一下,朱元璋又说:“朕还是可怜你,不忍心看你暴尸午门外,更不会看着你剥皮实草。给你全尸,你自己了断吧。”
满面泪痕的李善长磕头说:“谢皇上大恩。”他四顾满朝文武,竟没有一个有胆量为他一辩、为他求情的。人情薄如纸,世态炎凉可见一斑,李善长还能说什么呢?当初李存义、丁斌找他支持胡惟庸谋反,他本想模棱两可、装聋作哑,谁胜谁负,李善长都是元老,不倒翁,没想到,终究还是被他们葬送了。早知今日,何必当初?他此时后悔自己不珍视自己来之不易的地位,也觉得对不起朱元璋,这是李善长号啕大哭的原因。
可一切都晚了。世上最不可挽回的是自掘坟墓,所谓自作孽不可活,大概就是这个意思。
李善长用三尺白绫结束了他一生的显要和辉煌。他家几百口子人,除了当驸马的儿子李祺之外,无一幸免。
相府静悄悄的门可罗雀,已无往日车水马龙的喧哗热闹。夕阳残照把绛紫色的暮霭涂到李善长府邸那错落有致的黑瓦殿顶上,冷清而又晦暗。秋风飒飒地吹过,一片片黄叶坠地,在阒无人迹的院子里滚动着,备加凄凉。
不知出于什么目的,朱元璋带着皇孙朱允?来到了相府门前。
朱允?第一次到李府,他说:“这就是李善长的相府吗?不比爷爷的皇宫逊色呀。”接着他又十分惋惜地说,可惜皇祖父断送了他的荣华梦。
朱元璋说:“他死在他自己手上,你明白吗?”
朱允?说他明白。法律再严再猛,不杀守法之人。
朱元璋很赏识地笑了。人世间大多数人都是自己断送了自己。李善长有功,朕一直感念他。但权力能使人着魔,六十多岁的他,还嫌公爵不过瘾,还要当王。他如果依然在乡间当他的秀才,教他的书,就不会有这结局了。
锦衣卫指挥蒋献发现了可疑的事,李善长家二门上有一块匾一直空着没写字,问他家人,说是想请皇上题字的。
朱元璋便信步走了进去。
二门上方果有一块无字匾。
朱元璋仰头看了看,说:“拿笔来,朕为他题。”
侍从们从一间贴了封条的屋子里取来纸笔,搬来长案,放在院子中央,朱元璋挥毫写上“人间有戒”四个字。
()
朱允?不知这是何意?怎么有点佛门味道了呢?
朱元璋自有道理,佛门有十戒,不能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