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传奇皇帝朱元璋
就光彩得多。
李善长一眼就看穿了朱元璋的内心,他也不去点破,反而用冠冕堂皇的话为他开脱,哪怕他弑父弑君,也都可以“名正言顺”。
李善长说,亲归亲,政归政,二者不可混淆。你岳父实在掌不起舵来,你就是把他捧上天,也是徒劳,那是有负苍天,有负后土,有负天下苍生的事。
这一说,朱元璋果然五脏熨帖。
接着李善长又说起,一切都拗不过命运的摆布,争是争不来的,郭子兴没有这样的鸿运,他说早有人夜观天象了。
“谁?”朱元璋问。
“你的另一位老泰山。”李善长笑道,“一座泰山倒坍,另一座犹在呀。”他哈哈大笑。
随着笑声,只见戴瓦楞帽的郭山甫从屏风后转了出来。
朱元璋离座行礼:“岳父什么时候到的?哦,我知道了,你是送胡大海、邓愈来的吧?”
郭山甫说:“正是。你的烦恼我都知道。现在送你一个字,忍!忍为贵,和为高,记住就行了。方才百室先生不是说了吗?我夜观天象,郭子兴不会很久了。”
朱元璋很吃惊:“但愿并不灵验。”也不能说朱元璋这话违心,他总不至于希望岳父短命吧?
“失去岳父固然不好,”郭山甫说,“但你那时就可以放开手脚,不用在如来佛的五指山下尿尿了。”说得李善长大笑起来。
()免费电子书下载
朱元璋问:“胡、邓二位在这里吗?”
李善长走进屏风后头,少顷带了一个黑铁塔似的胡大海进来,他身后的邓愈白白净净,倒像个书童。
胡大海上前施礼,他说:“我来投奔朱大哥,跟你打天下,日后也封个侯什么的。”这粗鲁而直率的表白,博得一阵笑声。
邓愈说:“晚生拜见朱将军,愿在麾下效力。”
朱元璋很喜欢,说:“这么小年纪就征战沙场了,可敬。”
胡大海说:“邓愈人小心气高,久经战阵呢。”
郭山甫向他介绍,邓愈的父亲邓顺兴,哥哥邓友隆,都与他有过交情。爷仨都参加了红巾军起事,父兄相继阵亡,是郭山甫叫他来这里的。
邓愈还把他父亲的部队也拉过来了,有七八百人之多。
朱元璋说:“大家一起富贵吧。”
二
回援濠州马到成功,围城的元军不堪一击。郭子兴很高兴,在城外对孙德崖、赵均用几个人说了几句大话,恐进城又出危险,便功成而退,连夜班师回滁阳,他已不再把濠州当作自己的领地了。
一回到滁阳,郭子兴马上召见朱元璋和李善长,他没想到李善长这么快就回来了,夸他公而忘私、国而忘家。
他对部下们说,这次回援濠洲,众将踊跃向前,元军大败。他对得起孙德崖、赵均用他们了,他们要犒军,让自己进城去,他怕又有阴谋诡计,星夜回来了。
朱元璋道:“这就对了。防人之心不可无。那是小人。”
郭子兴夸奖他手下的人个个勇猛善战,徐达智勇双全,花云和汤和打起仗来如猛虎下山,陆仲亨、费聚也都能独当一面,说朱元璋的人马立了头功。
朱元璋看了李善长一眼,说:“岳父大人这话说得不对了。连我都是元帅的人,何况他们?大帅有令,他们能不奋勇向前吗?”
这话太中听了,郭子兴哈哈大笑,有点晕晕乎乎的了,他准备论功行赏,回头请冯国用先生拟个大略他看看。
冯国用答应着。
但朱元璋和李善长下面的话,很快使郭子兴头脑降温了。朱元璋说起六合的不妙形势。原来元军在濠州失利后,又拼凑了百十万人马,在元朝太子秃坚和脱脱丞相、民军元帅陈也先率领下占了新塘、青山、鸡笼山等要地,对六合义军发起了合围攻势。那里的红巾军一日派出三个信使,飞马来请郭子兴援救。
《朱元璋》第十六章(2)
郭子兴坚决不管,红巾军和我们有什么关系?当初元军来攻,我们说好联手作战,战利品均分,共同占领六合,结果他们脖子一缩,说话全不算数。现在又来说软话了。
朱元璋正待说话,吴良喊了声:“元帅,六合红巾军又来下书求援兵了,他们说,我们再不发兵,六合必陷元军之手了,请看在共同反元的情面上……”
郭子兴说:“叫他们先把吞下去的粮饷吐出来再说,我这次是要先小人后君子的。”主帅器量如此偏狭,很多将领都看不下去。
朱元璋苦口婆心地分析,六合与滁阳,对我们同样是唇齿相依,从地理方位看,六合恰是我滁阳之屏障。他们言而无信,固然是不对,现大敌当前,如我们不伸出救援之手,六合一旦顶不住,元朝脱脱丞相的大军就会全部压到我们滁阳头上,有六合在,至少能减轻一半压力。
郭子兴不表态。
李善长说他更看重打几个胜仗,振奋一下军心,也让两淮百姓看看,有这样一支抗元义军,好生了得,别把我们混同于打家劫舍之徒。
他用的是激将法,比朱元璋正面大义凛然地宣扬“共同抗元”更能说动郭子兴。
郭子兴果然有点活动气了,他说:“认真要打,也不是吹气儿的,你们知道脱脱带了多少大军前来围剿红巾军吗?”
张天佑说:“号称百万之众,去了水分,四五十万总是有的。”
郭子兴其实也是怕众寡悬殊,把仅有这点家当都折腾光了。
()免费TXT小说下载
朱元璋却认为征战是壮大发展良机。当初不打横涧山,岂能一下子拥有三万兵马?
郭子兴说:“我走了一趟濠洲,体力难支,去救六合,谁敢挂帅出征?”
朱元璋站了起来:“末将愿领军令状。”
张天佑道:“光有勇气没用。我担心引火烧身,救不下六合,反倒把元军引到滁阳来。”他这话正是郭子兴没说出来的忧虑。
朱元璋说:“有这个可能。那更好,我们就在滁阳城外大打一场,打出威风来。”
“这可不是吹气儿。”郭子兴问李善长,“先生以为如何?”
李善长支持朱元璋,认为以攻为守是上策,才能守住滁阳。我军可进至瓦梁垒,与元军战,如果得手,则在六合重创元军,如果失利,就在城外清水涧侧设伏,击败元军。
事到这地步,郭子兴只得说:“那就打打试试吧。”
三
元军围困的城池,已被朱元璋攻入南城。
朱元璋和冯国胜、徐达站在城门箭楼上,全副披挂的郭宁莲也在一旁。放眼望去,只见白色毡帐篷一望无际,如同雨后出土的蘑菇。
朱元璋对徐达说:“你看,元军连营几十里,我们虽然进了六合,却保不住这座城的。”
徐达说:“是这样。”人人都看得出,六合成了一个甩不掉的包袱。
朱元璋分析,现在脱脱不敢贸然攻城,是因为城外有汤和、耿再成、花云几支部队,起到了牵制作用。朱元璋想主动退出,掩护全城百姓向滁阳撤。
徐达担心扶老携幼的,走不快,那不是等着吃败仗吗?
冯国胜倒表示赞同,恰好用百姓当个诱饵,这是好计,如果他们追,我们正好在山涧处设伏,打起来后,城里胡大海、吴良他们攻出来,里外夹攻,一定大获全胜。
“我正是这个意思。”朱元璋吩咐队伍分头去说服全城百姓,一定要跟上他们突围,六合在元朝军队眼里是反贼的窝,一旦攻破城池,肯定屠城,男女老少非杀个精光不可。
冯国胜说:“这事我去办。”
朱元璋又命令徐达和汤和、耿再成各带本部兵马埋伏在清水涧,等待伏击。由花云、缪大亨、费聚、陆仲亨各率本部人马护卫百姓沿官道缓缓向滁州撤退,他要大家记住,打起来后切不要扔了百姓,如果百姓有失,他们便不得人心了。
徐达说:“记住了。”
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朱元璋的队伍总算带领着六合百姓的队伍从南门涌出来,向滁阳方向运动了。
元军发现了,认为这是朱元璋走得最臭的一步棋,便举兵来追击,没想到朱元璋早有防备。在通往清水涧的大路上,一眼望不到头的逃难百姓队伍在山谷间蠕动着,他们被朱元璋的队伍夹持着、护卫着,但百姓中有老有少,肩扛手提、车推、驴背驮,队伍乱糟糟的,根本走不快。
在队伍尾部,花云、郭宁莲、缪大亨、费聚、陆仲亨等将领跃马横刀在与追来的元军厮杀,保着百姓队伍向滁阳撤退。
因为他们阻击得勇猛,元军冲上来又败退下去,再冲,又一场厮杀,只见郭宁莲越战越勇,驰马来往冲突,双刀左右砍杀,不断有元兵丧命刀下。大路上烟尘冲天,几个将领的身影在烟尘中忽隐忽现。
元朝丞相脱脱骑马立于山坡上,用马鞭指着山下厮杀的战场,说:“不能这样拉锯!他们舍不得丢下老百姓,正好为我们的攻击留下机会,要冲过去,把百姓切成几段,他们的阵脚就会乱了。”
“得令。”一个将领领命而去。
随后,牛角号和战鼓声骤然加急响起来,山谷间呐喊声有如地裂山崩,震天动地。
花云带兵边打边撤,渐渐进入清水涧了。
《朱元璋》第十六章(3)
元军潮水般冲上来。
()好看的txt电子书
花云、缪大亨他们打打退退,退的速度越来越快了,百姓也似乎慌了神,包袱、锅碗瓢盆,甚至鞋子丢了满道。
一个元军将领大叫:“冲上去,谁抓的人多,归他当奴隶,女的为婢!”
元军更加奋勇追击。
徐达和士兵伏在山坡树后,冷静地注视着山谷。朱元璋亲自坐阵。元军越追越深入,有些甚至冲进了百姓的队伍中开始抢东西,花云他们的队伍也开始了与元军的混战。
徐达一挥手,一面黄|色旗帜从树海里伸出来,摇晃着,接着,一面面黄旗开始摇晃,这是信号,骤然间,像是山崩地裂一样,呐喊声震撼山谷,埋伏的军队从山坡上源源不断地滚下去,切断了元军的退路,人喊马嘶,刀枪相击,山谷间开始了大战。
脱脱一看,忙勒住马,说:“中埋伏了。”他下令鸣金,快撤。
但为时已晚,胡大海、邓愈率城中之兵开城门冲了出来,也加入了战斗。
元军乱了套,纷纷夺路而逃,兵械、辎重丢得到处都是,好多人匆忙中跳入清水涧,大多淹死,大路旁尸横遍野。
老百姓反倒轻松地站在一旁观看这场厮杀了。
残余的元军在脱脱率领下,没命地奔逃。
四
当朱元璋率部胜利班师时,李善长、张天佑等人在城门口迎接,百姓举着酒犒军,朱元璋从张天佑手上接过酒杯,郭宁莲怕他喝,在马上用膝盖碰了他一下,朱元璋没有喝,却向天空洒去,他说,“祭奠那些亡灵吧。”
一旁的郭天叙小声说:“他是不敢喝,怕有毒,这人比狐狸都狡猾。”
因为朱元璋离得很近,张天佑捅了郭天叙一下,不让他说下去。
张天佑对朱元璋说:“元帅本来要亲自出来犒劳你们的,因为偶感风寒,让我和天叙代劳了。”
朱元璋说:“自家人,不必客气。”又问:“元帅没事吧?回头我再去探望。”
众人簇拥着朱元璋向前走,城中百姓夹道欢呼,乐声高奏,鞭炮齐鸣。朱元璋在马上频频挥手,向百姓致意。
走在后面的郭天叙对张天佑说:“你看他得意的样子,打败了脱脱,朱元璋更不可一世了,我爹根本就不该给他露脸的机会。”
张天佑道:“原来你父亲是不想救六合的,朱元璋想出风头,非要去打,我以为他会败得落花流水而归,没想到风头真让他出了。”
郭天叙说:“我爹身体一天不如一天,我看得的是痨病。万一不行了,这天下不成了姓朱的了吗?”
“那还用说!”张天佑说,“你我谁有力量回天?他现在羽毛丰满了,弄不好我们都有性命之忧啊。”
郭天叙咬着牙说:“我们不能等到人头落地那一天,让他人头先落地。”
张天佑用眼神制止了他,小声说:“回去再从长计议。”
朱元璋处事小心,且有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本事,他虽未听到张天佑、郭天叙说什么,也多少能从他们的眼神里看出凶兆。方才郭宁莲不让他喝那杯酒,说明郭宁莲也意识到危险是存在的。
如果这次兵败而归,或许反而安全。朱元璋不能不悲凉地在心底叹气。他和郭宁莲去探望郭子兴的病后,刚回到总兵府坐下,护兵报李先生和冯氏兄弟到了。
朱元璋忙起身迎到门外。
朱元璋说:“不知先生急急忙忙来有何见教?”
李善长说:“你已经处在危险中,你还不觉得吗?”
朱元璋说:“先生是不是有点小题大做了?方才我去探病,我岳父精神尚好,拉着我的手说了很多?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