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传奇皇帝朱元璋
人们都低下头不敢看他,更不要说犯颜直谏了。
朱元璋于是下令:“将犯人推出去斩首示众!”
卫兵押着不停叫嚷的胡德济和半瘫的黄初出了大门。
四
那里已围了好多人看热闹,一见胡德济、黄初被推出来,往前拥来。
刽子手把二人分别踹了一脚,让他们跪下,在背后举起了刀。
杀了这两个人,人们并没有松口气,堂上还站着那个久负盛名的才女苏坦妹呢!人们实在想不出朱元璋会怎样发落她。
当朱元璋的目光转向苏坦妹时,镇定自若的苏坦妹说:“原来你就是朱元璋,你方才执法如山,倒也痛快。你想对我怎么办?你既知我是谁,请你马上放了我。”
朱元璋说:“我读过你的诗,才情确实可与李清照齐名。我也很敬重你,但是,今天时间、场合的需要,都让我必须对不住苏小姐了。”
众人疑虑地看着朱元璋。
苏坦妹问:“你要把我怎么样?”
朱元璋说:“我也知道,我对不起苏小姐。你是无辜的,但我不能不这么做,否则无法约束将士。我不得不借苏小姐人头一用了。”
此言一出,在场的人都惊得背后冒凉风。朱文正甚至以为父亲疯了。李善长表示反对,朱元璋没理睬。
苏坦妹冷笑,原以为朱元璋军纪严明,得人心,想不到如此狠毒,与匪类有何区别?
朱元璋要杀苏坦妹,令在座的人大为骇异,连一向崇拜朱元璋的郭宁莲都接受不了,她说了一声“慢”,站起来为苏坦妹辩护,这太不公平了!不可以这样借人头用。苏坦妹有什么罪?就因为她是个女子吗?就因为她长得美吗?
朱元璋一时怔住,没想到郭宁莲起来反对。
朱文正也求情说:“我愿替苏坦妹伏法!请父亲不要屈杀她。”
“住口!”朱元璋大怒,叫道:“先把朱文正拉下去杖五十!”
立刻上来两个士兵,拖起朱文正,在堂下开打。看着朱文正挨打,朱元璋对众官说:“你们记住,永远不要以身试法。”
郭宁莲挺身而出:“下一个是不是该打我了?”她倒毫无惧色。
朱元璋说:“你并无实在官职,你下去吧,这里没你说话的余地。”
苏坦妹在一旁又一次冷笑说,可怜啊,站了一屋子的须眉男人,枉为官,都不如一个女子仗义。
“好啊!”谁也没想到,郭宁莲使起了性子。把头上的官帽往地下一掼,不顾而去。
这举动又引发了一场骚动不安。
朱元璋气得呼呼直喘,但依然不饶地高叫:“把苏坦妹拉出去正法!”
苏坦妹这时说话了:“朱元璋,你是个懦夫!你连女人、连美丽都惧怕,美丽也是罪过吗?你总有一天会众叛亲离的!”
“住口,拉下去!”朱元璋又喊。
苏坦妹被押出去了。朱文正又被扶回了大堂,他大有不忍之色,直挺挺地跪在地下,说:“求父亲杀了我。”
“不,”朱元璋说,“你是出于孝心,并无罪过;我不接受这种孝道,也是对的。你并没有像胡德济一样以身试法,我并不是徇私。”
《朱元璋》第二十四章(4)
众人都不敢出声。
朱元璋说:“好自为之,今天什么事都不议了,散了吧。”
人们木然地站在那里,一时都感到脚下生根了一样,动弹不得。
朱元璋走了几步又踅回来,眼中似有不忍之色,他大声吩咐冯国用,要以礼厚葬苏坦妹,请陶安为苏坦妹写一篇漂亮的墓志铭,到时候他要亲自去祭奠。
朱文正弄不明白,朱元璋到底是残忍呢,还是不得已而为之?也许只是为了一种表白,杀了苏坦妹,向天下人昭示他的清白,可这代价不是太大了太残酷了吗?
《朱元璋》第二十五章(1)
一幢石碑压在一个人的心上,能否承受得住?自己再加一块反而会抵消。将才,脑后却有反骨,他看准的猎物是危险的信号。
一
苏坦妹被拥出门外,走向十字路口。
围观者愤愤不平的大有人在,人们往前拥着、喊着,响起一片“放了她”“她有什么罪”的呼喊声。
士兵们组成一道人墙,往后面推搡百姓。
一些本地的生员们闻信结伙赶来,现场写出长长的申诉状,想让朱元璋收回成命。“秀才造反,不用怕。”这是朱元璋对冯国用扔下的一句话。
众人悄无声息地相继退出大殿,只有朱文正还跪在台阶下。朱元璋走下去,扶起他来。见他哭得满脸是泪。朱文正说:“你不如杀了我,那个才女有什么罪?你这样残忍?”
朱元璋说他心里也很难过,残忍有时是不得已的,残忍有时和宽容一样必要。他希望朱文正记住今天,永远不要以身试法,记住古训:王子犯法,与民同罪。
另一个反应强烈的人莫过于郭宁莲了。
郭宁莲呆呆地坐在椅子上,耳畔回响着苏坦妹的呼喊声:“……朱元璋,你是个懦夫,你连女人、连美丽都惧怕,美丽也是罪过吗?你总有一天会众叛亲离的!”
她仿佛看到了被绑在街口行刑前的苏坦妹,鬼头刀高高地举起,一缕鲜血随着鬼头刀划过的弧线飞溅出去。
()
郭宁莲用力闭了一下眼睛,泪水充满了眼眶。
有人在外面推门,郭宁莲不理睬。朱元璋在轻声叫了:“宁莲,把门开开。”
郭宁莲大声说:“你走开,我不想见到你。”
朱元璋说:“你放我进来,我有话跟你说。”
郭宁莲说:“这时候你又低声下气了!你杀人的时候人味到哪里去了!”
朱元璋说,那是关系到治国平天下的大事,是男人的事情。
“我不是男人。”郭宁莲说,“我也不相信天下的男人都这样残忍。”
朱元璋用力撼门:“你到底开不开门?”声音里已含有怒气。
“不开,你杀了我吗?”她抗声说。
朱元璋用力踢了几脚门,气哼哼地走了。
门外,马秀英正站在阴影里看着这一幕,她的表情也很痛苦。
郭宁莲不吃不喝已经两天了,七巧每隔一会儿都去找马秀英,哭着让她去劝。
马秀英对金菊说:“走,你跟我看看郭宁莲去,这个倔强丫头,两天不吃东西了。”
金菊说,二夫人真是个烈性子。她若是男子,一定能干出惊天动地的大事业来。刚认识她的时候,我看不上她那个狂样,后来一品,这人心地善良,只是性子急、不饶人。
马秀英也说郭宁莲心地最善良,里外透亮。她见金菊带上了水果,就跨出门去。
郭宁莲卧房的门是虚掩着的,马秀英在门上轻轻叩了几下,叫着:“宁莲!起来了吧?”
连叫几声没人应。她小心地推开房门,却见朱元璋在里面站着呢。
马秀英问:“宁莲呢?”
朱元璋没好气地说:“你问我,我问谁?”
马秀英说:“昨天晚上你不是在这儿歇息的吗?”
朱元璋说他处理公务,昨夜根本没睡。
“大清早,莲丫头跑哪儿去了?”马秀英吩咐站在门口的金菊,“你去找找。”
“找什么!”朱元璋说,“她死在外面才好呢。”
马秀英问:“这是怎么了?干吗平白无故地咒人家呀!”
朱元璋说:“她越来越无法无天了,大闹公堂不说,在家里也敢使性子。”
马秀英说:“那不都是你宠的吗?你也不能全怪她。她跟我哭过好几回了,因为她没能救下那个浙江才女而痛心。”
“你也派我的不是?”朱元璋说,“你到军中去打听打听,杀了胡德济和那个女才子,军中肃然,百姓都会喊我青天,这种事会一阵风传出去,传遍江浙,传遍全国,我朱元璋就无往而不胜。”
马秀英叹口气:“百姓看你军纪严明,叫好,可你杀女才子,势必冷了读书人的心。你用这种杀无辜的办法树立军威,你和文忠不是一样了吗?你离开金陵前还要杀他呢。”
朱元璋说不杀文忠,是他悟出一个道理,这样做,虽说残忍了点,却不再有人向他进献美女,也没人敢强占别人妻女。
马秀英辩不过他,但总要去找找郭宁莲啊。
()免费TXT小说下载
“不用找了,她留下话给别人,她走了。”朱元璋说。
“走了?”马秀英大吃一惊,“上哪儿去了?”
“我怎么知道?”朱元璋说,“或者回老家庐州去了,或者去当尼姑了,她走了好,我已经受够了!她竟用这样的手段对付我,她别想再回来了。”
马秀英半晌没言语。
二
朱元璋的临时平章府里静悄悄的。
只有朱元璋和李善长两个人在。朱元璋说他好像无精打采。
“没有打得起精神的事。”李善长当然是话中有话。
打下婺州,胡大海又攻下了诸暨,占绍兴也指日可待,怎么说没有打得起精神的事呢?朱元璋故意摆了一大堆功劳堵他的嘴。
李善长不语。
朱元璋不得不主动挑明:“我知道,为了杀那才女的事。”
《朱元璋》第二十五章(2)
李善长说他更担心的是胡大海,一旦逼急了,就会坏了大事。
朱元璋说:“你说他真的能反?”
李善长反问:“你是看透他不能反才下决心杀他儿子的?”
朱元璋说:“我是要杀一儆百。你不是不知道。我曾想用我的亲外甥祭刀的。不是我心软了,而是通过朱文正给我挑选美女的事,我认为朱文忠杀美女以绝将士贪图眼前享乐之心,是高瞻远瞩之举。”
李善长说,从浙东传来消息,胡大海不是借酒盖脸,大骂朱元璋祖宗三代了吗?如果因为杀了胡大海的儿子而逼反一个大将,这是亏本的账。
朱元璋是另一种算法:但是杀了一个胡德济,让众将领都不寒而栗,从而奉公守法,就不亏,是大赢家。一个是短暂的,一个是长远的。
“各有所长,各有所短吧。”李善长也知道驳不倒他。
朱元璋后来说想派他替自己走一趟浙东。
李善长问:“不会是去下罪己诏吧?”
朱元璋想在浙东设置分省,再令胡大海攻下处州,文治武功全交给胡大海管辖。
李善长提醒他,这种时候宜收不宜放。
朱元璋问他怎么讲?
李善长是从大局着眼的。他主张马上召胡大海回师,如果他拒不回来,反心毕露;如果他处在反与不反之间,回到朱元璋跟前就好控制了。而朱元璋现在却把富庶的浙东交给他,使他有足够的力量来抗衡,这是很危险的,一旦他反了,几乎无法征服。
朱元璋断定胡大海必不反,才委以重任,他一定要反,浙东就送给他了。
李善长说:“既然这样,我就走一趟绍兴。常遇春攻衢州不知怎么样了?”
朱元璋说:“我想,这几天该见分晓了。”
李善长说常遇春造吕公车、仙人桥、懒龙爪,又用|穴道攻城,本来是能奏效的,可衢州守将廉访使宋伯颜不花也很狡猾,他们用一捆捆灌上油的芦苇烧吕公车,架千斤秤钩懒龙爪,用长斧子砍仙人桥,从前奏效的老办法都叫他破了。
朱元璋说,但宋伯颜不花万万想不到,他的枢密院判张斌已经要献城了。
()免费TXT小说下载
正说间,年轻气盛的蓝玉一身热汗地来了。
朱元璋一见就说:“有好消息来了。”
李善长也忙问:“蓝玉,衢州攻下了?”
蓝玉递上一封信,这是枢密院同佥常遇春的信函。三天前,元帅陆仲亨攻入衢州小西门,张斌在城中举火为号,里应外合,拿下了衢州。这次蓝玉已把宋伯颜不花和院判朵粘都押来了,请主公发落。
“好!”朱元璋说常遇春是福将,放在哪儿都放心。
李善长问蓝玉得了多少粮食?衢州可是个富庶之地呀。
蓝玉回答,粮食八千石,还有很多草料、布匹,火药不计其数。
朱元璋问:“这衢州改个什么府为好?”
李善长灵机一动,问叫龙游府如何?
朱元璋问他有什么出处吗?
李善长道:“主公离了应天府,不是游龙吗?”
朱元璋很受用,大笑,说:“好,就叫龙游。立金斗翼元帅府,叫常遇春驻屯宁越,兼管龙游,下一步,该取处州了。谁去为好?”
李善长知道朱元璋已决定派胡大海攻处州,为稳妥,他提议加派耿再成。
朱元璋表示同意。他嘱咐蓝玉好好在这里休息几天,又无意中提起,听说他是沐英的师父?
蓝玉露出一口好看的牙齿,笑了:“怎么敢称师父,唬孩子罢了。”
朱元璋说:“你可把沐英糊弄得不轻啊。他那天问我,蓝玉是多大的官,我说不大,仅仅是常遇春帐下的先锋官。沐英不高兴了,说我不识人才,让升你为枢密院的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