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传奇皇帝朱元璋
朱元璋说:“什么事也瞒不过你。行了,不要对别人说起了。”
郭宁莲问他这次援兵南昌,她去不去?
“你不去。”朱元璋说这是一场恶仗。陈友谅是来拼命的,连老婆孩子都带上了。
“你不也正好带上老婆孩子吗?”郭宁莲说。
“我不到拼命的时候。”朱元璋说。
郭宁莲说:“你可对我有过许诺,不到一统中原时,我不下战场。”
“我是心疼你。”朱元璋说,“上次如果不是马上马下地折腾,也不至于流产啊。”
“你铁了心不让我去?”郭宁莲说。
“我是为你好。”朱元璋说。
“那你不寂寞吗?”她讥讽地说,她这是为揭他短做的铺垫。
“打起仗来,什么都忘了。”朱元璋说。
“那张美人图不会忘吧?”郭宁莲说,“总是带着上阵,是防着寂寞呀?还是它能避邪呀?”
朱元璋十分惊讶,已怀疑她偷看了达兰画像,画像无所谓,自己的题词可有把柄可抓。他故意装不明白:“你说什么?美人图?什么美人图?”
“你别装傻。”她说,“令你朝思暮想,又题了字发誓要一睹芳颜的美人啊!”
朱元璋的自尊和权威受到挑战,他忽然暴怒了:“放肆,谁叫你随便翻我的东西?”
郭宁莲也不甘示弱:“你没有见不得人的东西,还怕翻腾东西吗?”
朱元璋说:“你越来越不像样子了,你给我滚。”
郭宁莲大哭起来。
二
马秀英对孩子的功课抓得很紧,白天宋濂给上课,晚饭后她还要帮孩子们温一个时辰的功课。
马秀英正给几个孩子讲功课,吵闹声传来,朱标抬头问:“怎么了,我去看看。”
朱说:“我也去。”
马秀英关紧了窗子,说:“我讲过的头悬梁锥刺股的故事忘了?听见下人吵架都想去看看热闹?”
孩子们又都安心去写字了。
马秀英听着时断时续的哭声却心事重重。她走到窗前向外张望,只见云奇一行人向郭宁莲房子走去。
《朱元璋》第三十九章(2)
云奇带几个厨子端了几个方盘来到门外。他推开门,几个厨子便端着菜走了进去。
盛怒之下的朱元璋夺过方盘,连续摔在地上,稀里哗啦一阵响,满地是瓷器碎片和菜肴。
郭宁莲也不示弱,她也抢过一个方盘摔在地上,汤汁溅了朱元璋一身。
朱元璋对云奇等人喊了声“滚”,他们几个屁滚尿流地走了。
随后,朱元璋也狠狠踢开门,扬长而去。
外间,金菊和丫环们默默地扫着地上的瓷片、菜渣。
里间,赶来劝解的马秀英正在安慰仍流泪的郭宁莲。
郭宁莲说:“我可不像你那么好性子,他越来越不像话了!当年打下婺州,文正送给他一个美女,他不要,把人家杀了,我当时虽认为他太狠了,但过后觉得他心不花,这样的男人还值得依靠,现在你看他私藏美人图,夜夜相思!证明当年是收买人心,做个样子给下面看。”
马秀英说:“不就是张美人图吗?别说画张图,就是真的把人弄回家来,你又能怎么样?也不值得这么大动肝火。有些男人表面上老实,在外头逛青楼,花天酒地,女人在家里也不一定知道啊。”
郭宁莲说:“你倒站在他一边!”
马秀英说:“你不听我的你就闹,你若能把他管得非礼勿言、非礼勿视,那我太高兴了。”
郭宁莲说:“我也知道我管不了,可我知道了,也不能装软柿子。你知道那美人图上画的是谁吗?我早打听明白了。”
“是谁?你认识?”马秀英问。
“我倒不认识。”郭宁莲说,是陈友谅那个能歌善舞的皇后,叫达兰。
“我也听说过这人。”马秀英说,“不会吧?他又没见过,拿着美人图也是望梅止渴呀。”
“这不是又去打陈友谅了吗?”郭宁莲说,大家都劝他,不必亲征,他执意要去,这么大劲头,冲谁?还不是冲那狐狸精?
马秀英笑起来,这能扯得上吗?他率兵亲征也不是一回半回了。
“不一样,”郭宁莲说,“他每次上阵都带我,这次我怎么央求都不带,明明是怕我碍眼嘛!”
马秀英又笑了:“上次你因为上阵流了产,他是心疼你,为什么不往这方面想呢?”
郭宁莲说:“我没你那么好的涵养,也不会当顺情说好话的贤妻良母。”
“你真不知好歹,又冲我来了。”马秀英笑道,“消消气,呆会儿我去跟他说,带你上阵。”
她说:“我还不稀罕去了呢。”
郭宁莲不肯服软,马秀英无奈。
三
七月初六,是朱元璋誓师出征的日子。他穿上了银盾玉甲,盔缨闪烁,英姿勃发。出发前他召集将领,振振有词地说,此次率师出征是应天顺人,陈友谅不顾天谴人怨,胆敢来犯我江西,是“累败不悟”,是“天夺其魄而促其亡”。这次出师,他率众二十万,又把围庐州的徐达也调了回来,手下大将徐达、常遇春、汤和、冯国胜、廖永忠、俞通海都在从征之列,真可谓猛将如云。
江中大小舰船挤满了码头,桅樯如林,陆上大军整齐,方队前帅旗飘飘,每个方队前都有骑马的统帅威武站立。
朱元璋在部将、侍从前呼后拥下来到阵前。方阵中地动山摇一阵呐喊。
徐达大喊一声祭旗,鼓乐齐鸣,军旗请到了将台下,献上三牲。徐达为首,汤和、常遇春、蓝玉、冯国胜、廖永忠、俞通海依次祭拜。
朱元璋说:“我以二十万众水陆舟师去援救洪都,我们克日出征,溯江而上,将与陈友谅决一死战,望将士们共勉!”
阵中又是山摇地动一片喊声。
朱元璋在刘基陪同下,登上了帅船,各船桅杆全是红色的,只有帅船为白色。
朱元璋上了船,还在向岸上张望。
刘基发觉了他的目光,问:“明公在等谁?二夫人怎么不来?”
朱元璋道:“她会来的。”
话音刚落,只见一人骑马飞驰而来,在码头上,身披红斗篷的女将下马,甩下缰绳,飞步上船,她正是郭宁莲。
朱元璋脸上露出欣喜之色。
朱元璋的水陆大军溯江而上,过新河口、小孤山时,夜间江中大浪翻腾,有人传说,是两条特异的大鱼夹舟而行,所以虽是上水船,走得特别快,于是又说那是两条龙。这当然对鼓舞士气有用,朱元璋听之任之。
朱元璋统水陆舟师经过十天的时间到达了湖口。
朱元璋立于帅船前甲板大旗下,纵目望去,眼前水面骤然开阔起来,水天一色,分不清哪是边界,浩浩荡荡,一望无涯。
朱元璋说:“看来,到了湖口了,你们看,眼前已是汪洋一片了。”
胡惟庸说:“是的,我们已进入鄱阳湖。”
这时刘基从底舱上来,笑吟吟的。原来到达湖口前刘伯温把自己关在静室里卜了一卦,看他一脸的微笑,朱元璋知是好卦。
朱元璋说:“这一卦如何?”
刘基道:“巧了,恰是师卦,是坎下坤上,师,贞,丈人吉,无咎。”
胡惟庸问,怎么叫丈人吉?
刘基讲解说,此卦下经卦为坎,坎为水;上经卦为坤,坤为地,为地中有水之象,我们这不是来水战了吗?
《朱元璋》第三十九章(3)
朱元璋说:“妙,丈人是大人之义吧?”
刘基说,正是。坎为险,坤为顺,这是行险而顺之象。师是军队,丈人之师是王者之师,大人统率军队,有吉利而无灾祸。
朱元璋说:“好啊,看来鄱阳湖一仗,我们必胜无疑。这第二爻怎么讲?”
二爻同样吉利。九二,在师中,吉,无咎,王三锡命。是说将军领兵在外,因深得朝廷君主信任,而获吉利,并获得君主三次诏命赏赐。
胡惟庸说:“这不对了,谁是君啊?主公岂能受制于人?”
()免费TXT小说下载
刘基说:“既不受制于人,为何受龙凤皇帝之封?”语中明显带有讥讽。
朱元璋说这卦很准,自己时下不正是受着小明王节制吗?不管怎样,能胜就好。
这时一传令小船驶到帅船下,小校递上文书,高声报告,廖永忠将军已指挥所部水师屯驻于泾江口和南湖嘴,正连舟为寨,已切断了陈友谅的归路。
“好。”朱元璋令告诉俞通海,调一路人马防堵武阳度,防着陈友谅从那里逃走。
胡惟庸答应着上了小舟去传令。
四
此时仍在全力攻打洪都的陈友谅尚不知朱元璋已神速地开到了湖口,他万万想不到朱元璋会舍弃到口的肥羊肉,抛下庐州来救洪都。陈友谅已下令三天内拿下粮尽援绝的洪都,活捉朱文正。
张定边进来报告:“抓住一个探子,看样子是从金陵方向来的,想潜入城中,可怎么打他也不招供。”
陈友谅说:“叫他来见我。”
张定边向外一挥手,军士押进来的竟是张子明。
陈友谅问:“你是到城里给朱文正送信吧?你带百万大军来也许有用,不然谁也救不了他,洪都城指日可下。”
张子明道:“我也知道城破是迟早的事,万一救兵来呢,又当别论。”
陈友谅说:“你是金陵派来的?”
张子明说:“我是朱都督手下的千户,到金陵去求援兵回来。”
陈友谅:“援兵在哪里?不都粘在庐州吗?”
张子明顺着他说道:“可不是,主公说无兵可派,叫他们死守。”
陈友谅让他劝朱文正开城门投降,大家可免一死,又可安享荣华富贵。
张子明说他怕朱文正不愿意。
陈友谅说:“你告诉他援军到不了,你的话他会听。”
张子明说:“好吧,我去试试。”
张子明怕的是见不着朱文正的面就被陈友谅打入牢中或是砍了头。只要到了城下,喊什么就由不得陈友谅了。
张子明被带出去后,陈友谅叮嘱张定边,叫张子明去喊话,不能放他进城。
张定边又来到洪都的抚州门下叫阵了。
朱文正、邓愈等人个个都是袍服不整,满身硝烟,他们来到城楼上,向下一望,见华盖下坐着陈友谅,左右战将如云。他们推张子明向前走了几步。
张子明仰头大叫:“大都督!”
邓愈认出他来,小声对朱文正说:“是张子明回来了,可能被俘了。”
朱文正说:“听听他怎么说?”
张子明向城楼上喊道:“大都督,他们让我来劝你们投降。你们要顶住,主公已尽发二十万水陆之师来解洪都之围,马上就到,千万顶住啊。”
话刚说完,恼羞成怒的陈友谅亲自拔剑从张子明的后心刺了进去,他一松手,张子明带剑翻倒在地。
城楼上的朱文正眼含热泪下令:“放箭!”
()好看的txt电子书
城上箭矢如雨,陈友谅开始后撤。
五
湖口小镇处在大战前的平静之中。百姓视云集的大军如不见,照样慢条斯理地从事农桑、商贾之事,捕鱼的船照样出湖。
郭宁莲带着七巧和几个侍卫闲逛,附近全是卖水产的,倒也热闹。她听见有一个渔民高叫着:“鲜美河豚咧,舍命吃河豚!”
郭宁莲凑过去,总共也没有几条,她犹豫着,想买,又有点担心,忽听背后有人说:“我全要了。”她一回头,笑了:“好啊,你来抢我的先!”原来要买河豚的竟是胡惟庸。
胡惟庸说,买东西,就得爽快,看准了就买,你犹犹豫豫的不行。
“这鱼好吃却有毒,”郭宁莲说,“我所以犹豫,是怕为吃鱼丧了命。”
胡惟庸说:“你忘了我会做吧?”
“对呀!”郭宁莲拍手乐了,“我好像听人说过,你是靠给李善长尝河豚飞黄腾达的。”
胡惟庸说:“让你这一说,我也太不值钱了。”
连七巧都笑了起来。胡惟庸付了钱,把鱼交给侍从提着。
回到帅船上,胡惟庸下到底舱灶间,扎上大师傅的蓝围裙,还真像个地道的厨师。
胡惟庸在精心地收拾河豚鱼。几个厨子在一旁观看。胡惟庸说:“千万不能碰到肝胆,毒全在脏器中。”他做着示范动作。
胡惟庸扎着围裙在烧河豚,他向灶前几个厨师传艺:火候要正好,不放盐,用酱油和糖来烹才新鲜。
一个厨师说:“你做了这么大的官,还亲自上灶炒菜。”
胡惟庸说:“别弄错了,我多大官?你说的大官是主事,我是都事,差一个字差好几品呢。”
那个厨师说,在他眼里,都事的官也够令人眼晕的了,几个人见他没架子,都开怀大笑。
《朱元璋》第三十九章(4)
笑声伴随着鱼香味飘到朱元璋的座舱,他正与徐达交谈呢,忍不住吸了吸鼻子,说好像谁家在烧河豚。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