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传奇皇帝朱元璋
烤饼的不依道:“你是想化缘啊!我可不是舍善的,全家靠我卖烤饼度日呢。”
朱元璋低声下气地央求说:“可我真的没钱。”
那人说:“你这和尚好没分晓。骑着一匹高头大马,却说没有钱,岂有此理!”
朱元璋说:“你说得也对。”他挠着光头想了想,走过去,索性把马鞍子卸下来,提到烤饼的面前。
正在吃烤饼的马秀英不知他要干什么,向这边张望着。
朱元璋说:“这马鞍子够几个烤饼钱了吧?”
那人并不买账,没有马的人要个马鞍子干什么?
朱元璋说:“我总不能把那匹马也送给你吧?”
“算了,”那人说,“碰上和尚,算我倒运!这马鞍子我不要你的,烤饼白送你吃了。”
朱元璋说了声谢,便又抱着马鞍子往回走,说:“那我在佛祖面前多给你祷告几回。”
烤饼的说:“那我得念阿弥陀佛了,让我今后别再碰到穷酸和尚。”
回到路旁坐下,朱元璋从马秀英手里接过烤饼,大口吃起来。马秀英问他方才抱着马鞍子去干吗?
《朱元璋》第六章(3)
朱元璋说拿马鞍子顶烤饼的钱啊。他却不要。
马秀英从身上摸出一小块银子,说:“怎么不早说!别亏了人家小本生意,把这个给他。”
朱元璋掂了掂那块银子,说:“他可发财了,卖半年烤饼也挣不来这么多。”他走过去,对烤饼的说:“给你,不用找了。”
烤饼的乐得合不拢嘴了:“这我可得真的念阿弥陀佛了。”说着拣了好几个烤饼塞到朱元璋怀里,朱元璋来者不拒,全捧了回来。
吃饱了,两个人又慢慢牵马上路。
马秀英从来没觉得烤饼这么好吃。
()
朱元璋却说最叫他念念不忘的是珍珠翡翠白玉汤。说话时一往情深。
马秀英说:“我怎么从来没听说过这道菜?”
朱元璋充满甜蜜回忆地告诉马秀英,有一回,是在一个土地庙门前,他饿昏了,有一个妙龄少女给了他半罐珍珠翡翠白玉汤,那真是人间美味,什么时候想起来,什么时候馋,也不知道那个姑娘哪里去了,她也是个逃难的。
马秀英半开玩笑地说:“不是想念珍珠翡翠白玉汤,你是想念那姑娘了吧?”
朱元璋嘿嘿一笑,说:“小姐打趣我。一个出家人,怎敢有这样的非分之想。”
马秀英一笑,先脸红了,是呀,怎么和一个和尚开这样没分寸的玩笑呢?便闭了嘴,不再说什么。
朱元璋忽然问:“小姐到底姓郭还是姓马?”
马秀英告诉他,现在的父亲是养父。她六岁那年,父亲因为刻印一本书,被人告发是反书,下到大牢中处死了。现在的父亲是她生父拜过金兰契的兄弟,他就把马秀英接过来,抚养成|人。
朱元璋说:“原来如此。”
远远的,濠州城郭出现了。
马秀英站住,叫他不要再往前送了。
朱元璋说:“救人救到底,剩这几步路了,我送你进城去。”
马秀英说:“怕不方便。”
“有什么不方便?”朱元璋说,濠州城里一个郭子兴造反,难道满城的百姓就都成了反贼了吗?
听了这话,一丝不易觉察的不安在马秀英脸上闪现出来,但一闪即逝。她心里想,这小和尚若知道我就是郭子兴的女儿,他会怎么想?还会舍生忘死救我吗?沉了一下,她说:“谢谢师父救命之恩,日后当厚报。如果有可能,我真想做点功德,把皇觉寺重新修起来。”
“谢谢。”朱元璋说,“既如此说,贫衲也就到此止步,不再往前送了,小姐保重。”
马秀英向他道了万福,向濠州城走去,很快消失在人群中。
朱元璋一脸怅惘迷茫的神色,呆了好一阵,才无精打采地牵马往回走。他忽然想起来,叫了声:“糟了,这马本来是马小姐的呀!”
可碦踵眺望,已看不到马秀英的身影了。
四
乱石丛因为新立起两座很壮观的坟墓,也变了样。
朱元璋见郭山甫拿着几贯铜钱给工匠们交付完毕,他趴在众工匠面前叩了几个响头,说:“不孝子代父母向各位致谢了。”
众工匠说“不谢”,陆续走掉。
坟山前只剩朱元璋和郭山甫二人了,夕阳把他们的身影、墓碑的影子拖得长长的,河湾里的水也被晚霞照得红彤彤的。
朱元璋对郭山甫说:“大恩不言谢,后会有期,有用得着贫僧的去处,尽管说。”
“你是个仗义可信的人。”郭山甫说,“你敢单身闯入贼|穴去救人,足见你的勇谋过人。你知道你救下的美女是什么人吗?”
朱元璋说:“是个大户人家的千金,是在养父家长大的,别的就不知道了。”
郭山甫捻须笑道:“不知道也好。”
朱元璋虽想听下文,见他不说,也不再问。
郭山甫说:“了却了一桩心愿,我明天就回庐州去了。我们还会见的,你不找我,我会找上门来的,你别烦就行。”
朱元璋说:“先生待我这样至诚,我虽肝脑涂地无以为报,怎么能谈到烦呢?”
郭山甫又旧话重提,约定如日后他发达了,一定把两个儿子送到他跟前求他栽培。
朱元璋说:“义务当尽,只怕我无德无能,耽误了令郎前程。”
“这个不会怪你。”郭山甫又说,“我只有一个爱女,视为掌上明珠,你也见过的,我有意高攀,把女儿送到府上结秦晋之好,不知意下如何?”
“这可使不得,”朱元璋惶恐地说,“贫衲还是个僧人,怎么可能谈婚娶?况且我房无一间,地无一垄,万万不敢应承。”
郭山甫说:“这都不用你操心。你只说这是不是托词,没看上我女儿。”
朱元璋说:“是我配不上她。况且现在真的不行。”
“这就是了,我也没说是现在。”郭山甫说过,似乎定了。二人一起走出坟地,向皇觉寺走去。
郭山甫走后,朱元璋心里有点长草。
晚上,一灯如豆,在风中摇曳着。朱元璋坐在床铺上在看一卷《资治通鉴》,不时地在书的天地头上写几句眉批,圈圈点点。
不知为什么,他今天总有点心不在焉,看不进去,总有一个充满青春活力的影子晃来晃去,一会儿是端庄娴淑的马秀英,一会儿是爽朗健谈的郭宁莲,还有与珍珠翡翠白玉汤的香气俱来的高雅的少女……
《朱元璋》第六章(4)
朱元璋觉得周身燥热,心里也烦躁不安,这是他从未经历过的,苦恼而又甜蜜。他望一眼暗夜中狰狞的神像,长叹一声,青灯黄卷在文人笔下常形容得那么清高,只有身在其中才知道是苦还是涩。
蒙蒙礑礑醒来的云奇抬头看看朱元璋,埋怨地说都下半夜了,你怎么还点灯熬油地看书?太费灯油了!
朱元璋说:“你睡你的吧。你真是个守财奴,郭小姐给了你十大锭银子,能买多少灯油?你下辈子当和尚的灯油钱都花不了。”
云奇从被子里钻出来,赤条条地往外走,嘟囔着说:“常将有日思无日嘛,别到无时思有时。”他在门口尿了一泡尿,又走回来,向朱元璋的书本扫了一眼,说:“又看《资治通鉴》?我听佛性大师说过,这本书尽讲当皇帝的事,你想当皇帝呀?”
朱元璋还真敢想,上天又没注定哪一家可以当皇帝,谁不可以想!现在四处起事,西边的徐寿辉、陈友谅,姑苏的张士诚,浙江的方国珍,北边的韩山童,哪个不想当皇帝?
云奇钻进被窝,说:“那不都是贼吗?官府天天在剿啊!”
“胜者王侯败者贼,”朱元璋说,“刘邦胜了,就是皇上,败了的就是贼。”
云奇头一挨上当枕头的圆木头,立刻打起呼噜来。
朱元璋望着灯火出神,灯火的红晕中,又一次走马灯似的出现不同的女人,忽而出现天真孤僻的小姑娘形象,那是送他珍珠翡翠白玉汤的人,忽而叠化成爽朗健美的郭宁莲的影子,忽而又幻化成端庄娴慧的马秀英的俏影……
朱元璋很觉有点心猿意马,无法自持,真想大喝一声,喝断自己的邪念。
他突然听到有人在叩击窗棂,他回头望望,看见窗外有个黑影。
朱元璋腾地跃起,提剑在手,轻手轻脚来到门前,向外张望。
借着月光,朱元璋看见那人仍弓身站在窗下,在敲窗户。朱元璋从门缝里挤出去。
五
朱元璋走出伽蓝殿,定睛看时,原来窗下站着两个人,一个是徐达,一个是汤和,朱元璋见他二人要说话,就嘘了一声,指指伽蓝殿,然后引着二人来到已成颓垣断壁的大雄宝殿。
朱元璋摸索着找到供桌上一盏油腻的灯,点着,问他们这几年到哪里去了?到处都打听不着。
徐达说:“汤和去年回来过一回,说你外出云游没回来。”
朱元璋说:“你们是不是在红巾军里干上了?”
汤和说:“也算是吧。”
徐达告诉朱元璋,濠州城里,郭子兴拉起了队伍,他和汤和都当上百户长了。他们回来就是接朱元璋去入伙。
汤和说:“没你朱元璋没奔头。别看我大你两岁,比你的韬略差远了。我们都跟着你干,日后干大了,你当皇帝,我们当大将军。”
“扯哪儿去了!”徐达拍了他一下。
朱元璋问他们,郭子兴这人咋样?成得了气候吗?
徐达的评价是,人不坏,男子汉气差点。在濠州城里自称节制元帅。
汤和却说他没有大丈夫的刚气,尽受孙德崖的气,他小舅子张天佑,两个儿子郭天叙、郭天爵也是吃屎的货,他特别希望结识几个有能耐的人为左右臂膀。
朱元璋沉思了片刻,说:“在人屋檐下,总得看人家脸子,他若是个可以辅佐的明主,又当别论。”
“屁明主!”汤和说,“白长胡子,女人心眼儿。重八,你领我们拉杆子干吧。”
“别叫元璋小名!”徐达说。
朱元璋说:“这是人生大事,你们得容我想想。来,大长的夜,吃点什么?”
汤和说:“有酒有肉吗?老子馋了。”
徐达说:“这是庙里,怎么要起酒肉来了?”
朱元璋也不答话,走出大殿,不一会儿转回来,拿来一坛酒,还有些肉干、卤豆腐之类。
汤和揭开罐子封口,闻了闻,说:“好香啊!看来你当和尚也是个花和尚,酒肉全不戒。”
朱元璋说他守着云奇不喝酒,他不在的时候过过瘾。他给二人各倒了一碗酒,三人边吃边聊。
汤和说,天下现在都反了一半了,据他看,元朝是兔子尾巴长不了啦!这时候不干,还等什么时候?反正也没活路了。他怪朱元璋不果断。
朱元璋并不想把心里的大计对他们全说出来,就说:“你又来害我。我可是个出家人,那年给你们偷铜香炉,差点丢了命,这回又来鼓动我造反。”
徐达说:“怎么叫造反!你不是说,天下乃天下人的天下,有德者居之吗?”
汤和说:“对呀!小时候玩,你就回回当皇帝。”儿时游戏,他们常把棕榈叶子撕成一条条的当胡子,弄一块破芭蕉叶子扣在脑袋上当平天冠,汤和他们在底下,一人抱一块木板当笏,对朱元璋山呼万岁,朱元璋煞有介事地向下喊:有事出班早奏,无事卷帘退朝!
说起往事,朱元璋和徐达都哈哈地笑起来。
朱元璋喝了几口酒,酒兴上来,舞了回剑,唱道:“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汤和不懂,问他是什么意思?
朱元璋说这是汉高祖刘邦斩蛇起事时唱出的豪言。
汤和说:“那你就当一回汉高祖,徐达当张良,我呢,只好当韩信了。韩信不怎么样,从人家裤裆底下钻过去也干。”
《朱元璋》第六章(5)
徐达说:“你给韩信提鞋人家都不要你。”
“小瞧人,”汤和说,“时来运转,大丈夫弄个将啊相的当当,也说不定。”
朱元璋说:“乱世显英雄,如今倒真是英雄用武之时。我再看看。你们先回去,注意多笼络人,万事都要得人心。我什么时候去,到底去不去郭子兴那儿,你们等我信儿。”
汤和一拍大腿,说:“行,我就知道不会白来。”
()
徐达听出了弦外之音,问:“你是不是看郭子兴的码头太小啊?”
“我们要干大事,一开始势单力孤。”朱元璋冷静地分析着形势,他认为开始是要依附于人。依附什么样的人,关乎成败。此前他已经派陆仲亨到徐寿辉那里,派费聚到方国珍那儿去了,他要权衡一下。
徐达说:“好,我们等你消息。”
朱元璋没有注意,云奇早已醒了,此时就在殿外听他们谈话。
朱元璋看看酒坛子空了,说:“我只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