罪拥天下
莫浮云问道:“那又是何事?”
杜遵道知无不言的说道:“小明王生来便有这帝王之相,敦厚老实,谦逊儒雅,乃是一代明君之相,其祖坟亦是在龙|穴之中,本来龙脉千年不移,奈何到了小明王这一代,却偏偏枯竭,小明王身有帝王之相,却苦占于死|穴之中,所以身无龙气,没有龙气,如何能成帝王?我这些年带着小明王四处寻找,一是想方法聚合天地龙气为小明王所用,希冀上天怜悯,为天下苍生为一明君,此次北上正是找到此法,却被元廷死死盯上,无法做法。”
()
莫浮云说道:“原来如此。”
杜遵道说道:“我心知莫门主询问这些是想考察小明王是否有资格作为帝王,想来莫门主也知道如今天下割据,群雄并起,真正能有帝王之相的却无几人,小明王既有明君之相,我杜某愿以性命担保,愿莫门主辅助小明王。”
莫浮云迟疑一下道:“此事事关重大,我无法立刻做出决定,希望杜前辈见谅,不过,无论如何,我并不否认小明王是一个合适的人选,但是,我也需要在合适的时间交出此物。”
杜遵道大喜道:“有莫门主此一话,杜某深感欣慰。我已想到一个方法,可以渡过淮水,不过,人数不能太多。”
莫浮云想了想道:“三个人可以吗?”
杜遵道点点头道:“恰好是三人。”
莫浮云笑道:“那便这样吧,让我娘和侯大哥带着北辰掌门先行南下,我和柳兄便跟着杜前辈一道如何?”此话无疑是有奉主之心,杜遵道自然大喜。
莫浮云其实看见小明王,也觉得此人温文尔雅,极有明君之相,奈何欠缺的却是最重要的龙气,怪不得杜遵道如此心急,这便如见到一块上好的璞玉,却没有雕砌的工具一样。此时的莫浮云虽然对王道不甚了解,然而觉得各方势力比较,虽然小明王此时漂泊无依,然而却的确是个明君人选,所以决定先跟着一道,看看发展再做判断。
于是,第二日,在杜遵道的帮助下,秦可云、侯蒙和北辰砂先行南下武昌,而莫浮云和柳行香则要跟着杜遵道和小明王一行人西行。
刚见到亲母,又要离开,莫浮云却显得镇静了许多,江湖的磨练让他慢慢的成熟起来了,秦可云自然为儿子的成熟而感到骄傲,儿子,自然应该青出于蓝胜于蓝,莫浮云,当不输于莫天命!
事后西行途中,莫浮云才知道,陈友谅设计杀死察罕帖木儿乃是说动了两个大将田丰和王士诚,二人都曾是刘福通的手下,但是在元廷大军南下之时已经叛变。
第一百一七章 气化真龙
此二人一杀死察罕帖木儿,自以为立下大功的南投刘福通,刘福通却因此大怒,然而二人这也算立下大功一件,刘福通也只好面对元廷将来的压力。
王保保也果然接替了察罕帖木儿的位置,然而他并没有立刻进军死守安丰的刘福通,反而是联合东边的张士诚,准备合力攻下在山东和安丰遥相呼应的益都,于是益都告急!
同时察罕帖木儿的死也在元廷引起了震撼,正如柳行香所想,孛罗帖木儿也开始蠢蠢欲动,在大同准备起兵从后方逐渐吞并王保保的军队。
据杜遵道所言,守卫益都的陈糅也是当年起义的元老之一,和自己有深厚的交情,此人忠肝义胆,应是被刘福通所蒙蔽,自己若是前去说明实情,估计还能搏得支持,再加上若是益都一破,安丰便被三面包围,临破之日不久,故而——必救益都!
同时探知,刘福通也知道益都对自己的重要性,正在筹备兵马,准备北上支援益都,一场大战即将爆发!
不过在去益都之前,还有一件重要的事情需要去办……
金陵·尊孔府刘基乃浙西四贤之首,当世人称当代之孔儒,能预知五百年之前后,其卦术之强自然可想而知,刘基坐在院中一卦,便站起身来,前去大门,将门打开,朱元璋正站在门口,笑道:“我便知道先生会前来开门。”
朱元璋长得面相奇伟,威武非凡,于万万人中便能一眼看中。
刘基则是三缕长须,面相清秀斯文,二人走在一起,便是明显的两种人,然而二人走在一起,又是让人感觉到如此的互补。
刘基说道:“吴国公深夜到访,不知所谓何事?”
朱元璋说道:“先生一向明知故问。”
刘基笑了笑,说道:“我已夜观天相,并无异星出现,吴国公天命所归,无需担忧。”
朱元璋说道:“这么说来,那柄紫龙真剑也会到我的手中?”
刘基笑道:“莫浮云虽改了天命,却无法改变原本的灾难,这三劫一难不过才过了一劫而已,第二劫一至,紫龙真剑自然会落入吴国公的手中。”
朱元璋大喜道:“有了先生这一番话,我算是心里安心了。”
刘基笑了笑,说道:“听说常保森此次回来,还给吴国公带了一位香艳女子?”
朱元璋面色微微变了变,如果常人这样对他说话,他早就怒了,然而在刘基面前,他永远不会发怒,这个人,关系着他的一生命运。朱元璋尴尬的笑道:“我只有这么一点小小的嗜好,先生若是认为不妥,这女子我不要也罢。”
刘基说道:“女色者,人皆爱之,只要不过度就好了。吴国公将来乃是一代帝王,岂能没有女色,不过现在吴国公你尚在建业阶段……”
()免费TXT小说下载
朱元璋有点不耐烦说道:“先生一说起来就没完,你所说的这些我都背得下来了。”
刘基笑道:“这样最好不过,待到天下太平,我想说的事情也许更多。”
朱元璋无奈的摇头道:“到时候再说吧,我便先告辞了。”
刘基将朱元璋送到门口,心里稍有些感慨,朱元獐虽然开明,却又将许多事情记牢在心里;虽然他喜欢纳谏,却又偏偏不喜人多言,刘基知道,他是一个非常聪明的人,他已经理清了所有的事情,也计划好了所有的安排,他所说出来的话,便是让人揣摩他的意思,而找到顺从他的人。这样的人,让深刻的体会到伴君如伴虎的感觉。
王道者,便是异常聪明的伪装,残忍着的善良,这样一个能用武力统一全国的男人,是否能够让国家安定而繁荣呢?广积粮、高筑墙、缓称王,刘基只能相信自己的选择。
朱元璋离开刘基府后,笑吟吟的来到城内北侧的一所别院中,两个守卫见到连忙行礼,让朱元璋进了去。
朱元璋进了门,远远的便看见香菱在两个奴婢的服侍下吃着饭。
朱元璋轻手轻脚的进去,轻声喝退了两个奴婢,来到香菱的身后,突然说道:“怎么样,东西还可口吗?”
香菱吓了一跳,连忙转身,看见朱元璋后,瞥了他一眼道:“保森呢,怎么他没有来。”
朱元璋色眯眯的笑道:“他今日比较忙,所以叫我来看看你。”
香菱幸福的笑道:“没关系,我可以等他。”
朱元璋嫉妒的哼了哼,又笑道:“我给你送来的这些衣服满意吗?”
香菱连正眼都没有瞧这个相貌丑陋的中年男子,瞥瞥嘴道:“原来是你送的,你和保森究竟是什么关系啊?”
朱元璋笑道:“朋友,很好的朋友。”
香菱喜道:“那你跟我讲讲保森好不好?”
朱元璋尴尬的笑了笑道:“改天吧,今天很晚了。”
香菱失望的点了点头,朱元璋走出门去,眉头一皱道:“常保森,这女子真的是送给我的吗?送给我之前,你便先夺了她心,留下肉体给我吗?哼。”
常保森未曾料到自己献媚不成,反种下了杀机。
这一片高山连绵不绝,似群龙卧守于此,杜遵道带着众人策马而来,沿山而上,一边掐指卜算,一边不时抬首远望,终于在一座高山之顶停了下来,这高山之上却是一个大大的平台,虽无人来此,却未生杂草,反而是绿油油的一片草地。
杜遵道站在中间默默念道:“玄武垂头,朱雀翔舞,青龙蜿蜒,白虎驯俯,终于找到明王祖脉所在了。”
按照杜遵道所想,明王的祖坟埋于龙脉之中,虽然龙脉枯竭,然而山山相连,只要找到山之祖山,便能找到龙脉之祖。
杜遵道在山顶探测了半天,终于测到真正的龙|穴所在,于是让小明王韩林儿站在龙|穴之上。
韩林儿按照杜遵道的吩咐站在龙|穴之上,遂感觉到一股亲切无比的气息环绕在自己周围,然而并无异象。
杜遵道思来想去,说道:“小明王,若是再聚龙气,恐怕得行一险招。”
韩林儿说道:“谨听杜叔叔吩咐。”
杜遵道深吸一口气道:“人之有祖,群山亦有祖,所谓龙脉其实是群山汇合而成如同龙的身体一般的山脉,因为聚合龙气而成,祖坟如果埋于这龙体之上,便具备了能够成为龙|穴的基础,然而又并非处处可成龙|穴,明王之祖有幸埋于龙脉之上,这龙气却能延伸到祖山之上,构成‘真龙之|穴’,也唯有这一个地方,才能够让你吸收最后的龙气,成为‘真龙天子’。要想龙|穴释放龙气,必须要让龙|穴知道你是他最正宗的子孙。”
韩林儿突然说道:“杜叔叔所言,我已知道了。”
杜遵道说道:“此事可大可小,你可要想清楚。”
韩林儿笑道:“若我真是真龙天子,又岂会有此危险?若我不是,杜叔叔又何来辅佐?”说完,从怀中摸出一把护身的匕首来,伸出左腕,朝着上面一划。
韩林儿也是文弱书生,把心一横,血溅于地上,但是他并没有停止下行动,手腕就这样停着,让血液一滴一滴的朝着地上滴去。
()
莫浮云和柳行香看在眼里,不由有些赞赏之意,杜遵道自然亦是如此,只是,似乎让龙|穴开启并未有如此容易。
就在韩林儿手中的血滴了许久,面色都有些苍白。
杜遵道没有说话,众人也都面面相觑,不敢说什么,却见又一滴血液滴落在地的时候,突然韩林儿所在的草地猛然飓风四起,一个旋涡形的风旋出现,韩林儿身体似被吸引般的朝半空中浮去,同时群山震动,一头巨大的白色神龙从刚才韩林儿滴血所在之地飞出,瞬间穿透韩林儿的身体,化成一头红色的巨龙朝天上飞去,天空中一颗微小的星辰猛然发出璀璨的亮光。
韩林儿的身形也飘飘的落在地上,众人看去,只见此时的韩林儿儒雅中自然多了一股威风之气,那自然而然的龙气终于完全的释放了出来。
众人忍不住同时拜了下去,杜遵道更是欢喜得浑身抖动,真龙天子,终于降临了!
同时数十万里之外的尊孔府,刘基的手不自觉的一抖,连忙掐指一算,朝天上一望,暗道不好:有一颗龙气满身的新龙诞生了!此子究竟是谁?
只见在以朱元璋那颗内敛的龙星北边,果是出现一颗微小却闪闪发亮的龙星,而龙星之旁尚有一颗蛇星发着光,龙蛇相辅,刘基忍不住心一惊:大灾之相!若不早日铲除二者之一,朱元璋必有大难。
第一百一八章 辗转益都
益都路,乃是山东战略之要地,其地西临济南路,西南临东平路,而东平路则是沿着大都下来的御河,整个元军的供给也是由大都从御河直接运船而来,极为方便,这也是元廷大军能够在此一直围攻安丰的重要原因。
益都北可通渤海,南可下黄河,东可通东海,乃是山东之要道,其守将陈糅本是当年红巾起义军的首领之一,奉命镇守此地,由于益都三面环山,易守难攻,所以一直得以支撑。
而今王保保挂帅,举兵三十万,欲拿下益都,陈糅自然早是听说过王保保之名,亦不敢有所轻视,连夜在将军府召开会议。
陈糅坐在主座上,五十来岁,一张黑膛脸,狮鼻海口,身穿锁子甲,看起来英武非凡。坐在他坐边的一个中年男子,圆圆的脸庞,一副笑呵呵的样子,若不是穿着战甲,一见还会以为是个满身油水的商人,此人乃是陈糅手下的第一猛将胡宗恩。
在胡宗恩对面的男子,比起身边壮阔的将军来,稍微瘦了些,不过这瘦却显得身材很是标准,如同他的相貌一样端正。此人也是陈糅手下的猛将乔大海。
再接下来便是一个灰衣文士,四十来岁的方脸汉子,名叫马国林。
陈糅说道:“如今王保保领兵三十万前来,诸位有什么看法?”
胡宗恩说道:“当年察罕帖木儿领兵也是三十万,围攻了不下十次,也没有拿下益都,一个黄毛小儿,有什么好怕的。”
乔大海说道:“听说这个王保保也不简单,不过我和胡兄的意见相同,重点并不在于这里,我担心的是如果南边的张士诚派兵前来。”
胡宗恩说道:“对,王保保分兵两路,欲从济南和东平两侧进攻,如果张士诚再来一路人马,便封掉我益都的所有退路了。”
陈糅见马国林一直没有说话,便请教道:“军师有何高见?”
马国林微笑道:“我和二位将军的看法不一致,我觉得重点反而应该在王保保的身上。”
三人见到马国林要说话,便都竖耳听起,马国林指着地图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