睿敏皇贵妃
“父皇对你母妃和对你的爱是不一样的,晖儿!你不能这么比……”原靖宇有些头痛地抚摸着她气呼呼的小脸。
明晖心里想着从小到大父皇和母妃对自己的疼爱,眼泪不断往下落。
“晖儿……”轻颜走进来,将她从他父亲怀里抱起来紧紧搂在自己怀里,然后坐在原靖宇身边。
“母妃……晖儿以后该怎么办?”在母亲温柔的怀抱中,明晖好好哭了一场,情绪才逐渐冷静下来。
轻颜握着她的小手放到自己唇边亲了一下,温柔地说:“要不让你父皇找个机会公布你的身份吧!”
明晖想了想,摇摇头:“不好。晖儿喜欢当世子。晖儿可以一直当世子吗?”
轻颜一口气憋在胸口忘了吐出来。她焦急又伤痛的望着原靖宇,不知道如何回答才好。
原靖宇想了想,认真地说:“若真比起来,你弟弟远不如你聪明稳重。如果晖儿喜欢,就一直当世子吧!只是你今后要千万小心,绝不能让人家知道你是女孩子明白吗?”
明珲眼珠子转了转,点点头道:“好,晖儿知道了。”
轻颜诧异地看了看这父女俩,对明晖道:“那就回去休息吧!你凤师傅还在外面等着呢!”
明晖有些不舍地离开母亲的怀抱站起来,忽然小声问了一句:“凤师博知道晖儿是个女孩,对么?”
原靖宇同易轻颜一起点头。
明晖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服和头发,将脸上的泪痕擦拭干净,这才不慌不忙地走了出去。
“你真的打算让她一直扮男孩?”轻颜问道。
原靖宇忽然意味深长地笑笑,反问道:“你以为她真的想当世子?”
“不是吗?”
“这个孩子你还不知道?她可精着呢!当时她背着你,所以你不知道,她在说那句话之前那眼珠子转的……她就是想要知道我们是不是真心疼爱她,她想知道在我们心里她和明昊哪个更重要……”原靖宇带着几分无奈笑着摇摇头。
轻颜长长地叹了口气,忽然道:“若晖儿是个男孩,将来一定大有作为。”
原靖宇认真地点点头,说:“昊儿六岁我就送他去世子府,就是希望他们两个感情好一些,将来晖儿可以多帮着昊儿一些……”
“不,这样不好。”轻颜摇摇头,脸上有些忧虑,“我们原本一片好心,只怕将来昊儿不会领这个情。他会认为自己在我们心里处处不如晖儿,说不定会恨我们,会反感他姐姐……”
会这样?原靖宇皱眉想了想,摇摇头。“暂时不去想这些吧,我们早点休息,明日我就给齐氏答复……”
————————————
十月,中州正式进军东北,向燕王宣战。
这一次,原靖宇和易轻颜都没有出面,只在幕后布置指挥,将前线的指挥大权交给了林轻云和秦翼。
如今有两位燕王,杨远兆和杨建业。按照原靖宇的指示,林轻云和秦翼合兵一处,首先攻打的是邻近离江的杨建业。
有齐氏和其他几个家族的暗中支持,战事自一开始就很顺利,中州步步为营,稳打稳扎,每占领一座城池就在当地阀门的支持下迅速而稳定地实现了军政的全权过渡,百姓的安抚工作也做得很好。
到第二年(壬寅年)三月,杨建业的南燕疆土就全部落入中州之手,杨建业匆忙带着妻妾儿女逃到哥哥杨远兆那里去了。
秦翼整顿好新占领的城池,这才不慌不忙地给杨远兆写了一封信。威胁他说如果不交出杨建业就是与中州为敌,中州的大军下个月就会兵临城下。秦翼给他一个月的时间考虑或者做准备,因为中州也需要时间布置准备。
杨远兆自中州出兵东北就知道自己的好日子到头了。林轻云和秦翼攻打南燕的时候,杨建业向他求援他就没答应。因为他知道自己出兵也没有用,局势如此,燕的灭亡已成定局。果然,不过半年时间,南燕十六城就全部落入中州之手了,据说各地相当平静,一点反抗都没有。
杨建业带着一大家子来投靠他,他没有任何考虑就接纳了他们,因为他知道他们的日子不多了,不管之前他们两兄弟有过多少明争暗斗,他们身上始终都留着相同的血液,要死就一起死吧!
杨远兆打定主意与自家兄弟同生共死,可惜杨建业却不这么想。他的一个侍卫得到中州来信的消息,又将其间的内容探知了七七八八,杨建业听闻之后如何还能坐得住?他不相信这位曾经与自己争权夺利的的兄长会为了自己开罪中州,他认为杨远兆一定会杀了自己讨好中州的。所以,他的最后一个谋士建议说与其坐以待毙不如主动出击。
杨建业狠下心来,将致命的毒药藏在手指甲中,在向杨远兆敬酒的时候偷偷将指甲浸入酒中……
杨远兆中毒身亡,杨建业被愤怒的侄儿杀死,燕地政局陷入一片混乱中,林轻云和秦翼分兵出击,轻轻松松地就拿下了整个北燕之地。
秦翼在原靖宇的授意之下将杨氏王族全部绞杀,对其他各族世家采取恩威并施的政策,选了一些氏族子弟为官,但各城各地的兵权却全部掌握在自己人手中,同时下令限定各族世家私兵不得超过一千人。
各大家族也都是识时务的,尽管心中不满,这个时候也不敢跟中州大军硬碰硬。为了新占领地的稳定过渡,目前整个东北都还处于军事管制阶段。在地方,军权大于政权,一切政务都已安定人心为主,效果不错。
其实东北人民也期待着统一,期待着归附中州的这一天。对他们来说,天下终于安定了,他们再也不用恐惧战火焚烧到自己的家园了!
其时,不过七月初。
消息传回荣阳,自然人人欢欣。而后,一些大臣就开始上书建议原靖宇称帝。原靖宇暂时留中不发,若有大臣提起他就回答正在考虑,一时间让人有些摸不着头脑。
八月底,东北阀门齐氏、姜氏、范氏、王氏等纷纷派代表带着大批的礼物到中州荣阳朝贺,表明自己的诚服之心。
而齐氏作为此次的大功臣,此来还有一个目的,与中州王正式议亲。
()
原靖宇、易轻颜和柳夫人在乾坤殿亲自接见了齐氏这位二十六岁的长公子。此人看起来倒确是风度翩翩一表人才,听其谈吐也是极稳重的一个人,应该有些真材实料。
此次见面,两位丈母娘都比较满意。
轻颜本来要跟这位齐大公子好好谈谈的,可惜原靖宇不让。毕竟轻颜的外表看起来实在太年轻了些,他就发现那位齐公子看轻颜的眼光有些不同寻常,为此,这位准女婿在他心中的印象反而有所降低。
但正如原靖宇以前说过的,自从秘密收买齐氏答应下嫁郡主,他就没有后悔的余地了。到如今,明慧已经非嫁不可了!
齐公子澈在离开乾坤殿的时候见到了明慧郡主,使他那双向来稳重沉静的眼睛也有了一丝波动。明慧的美貌自是世间少有,但齐澈出身大家,也是见惯了美貌女子的,反而明慧眉宇间那份英气才真正有些吸引她。这个时候,他心里就隐隐明白,这位郡主并不像她的母亲,性格上只怕更像她师傅。那位易王妃,据说就是从前的中州战神,果然让人意外,希望他的这位未婚妻也能带给他惊喜……
九月,中州王正式发布喜讯,将长女明慧郡主赐婚于齐氏长公子齐澈。随后,齐澈被任命为东北九城安抚使,负责考核当地官员政绩,安抚人心。此项任命充分显示出中州王对齐氏的信任,成功安抚了东北各大世家那些不安的心。
自大炎皇朝灭亡之后,北方(离江以北地区)历经八十多年的战火,终于完成了统一。在中州的统治下,民心逐渐安定,经济趋于发展,社会逐步稳定前进。
(第三卷完)
第四卷 后宫传奇 第一章 新朝初建百事兴
癸卯年正月,中州群臣均上奏劝谏原靖宇称帝。二月,礼部开始日夜赶工筹划。四月,各项准备基本完成。
五月初九,原靖宇在荣阳登基称帝,国号宇,史称圣宇天朝。建年号元嘉,追封先祖,分封群臣。
宇朝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各司其职,所有大事直接呈交皇帝,直接对皇帝负责。宇朝另外设内外丞相各一名,位在六部之上,辅佐皇帝处理六部呈上的奏折。若皇帝英明睿智,丞相一职其实就是虚职,虽然位高,但只负责出谋划策,并没有大多的实权。当然,他们跟在皇帝身边的时间较多,对皇帝有劝谏和建议的职责,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或影响皇帝的决定。
由于新朝初建,皇帝手中人才有限,不得已出现某些深受信任的大臣身兼数职的情况。
由周仲元出任兵部尚书之职,同时兼任外相。
由岑远志出任吏部尚书之职,同时兼任内相。
由冯文宣出任户部尚书之职。
由展兴灏出任工部尚书之职。
由王奉理出任礼部尚书之职。王奉理原本有心告老退仕,奈何原靖宇尚未找到接任他的人选,没有准。这老头虽然固执古板,但礼部还就是需要这样的人。
刑部尚书一职原靖宇考虑了很久,最后暂时交给了抚养自己长大的舅父,简淑宁之父简传鑫。他这位舅父虽然能力不够出众,但胜在为人原则性极强,做事认真,绝不会出现以情徇私、收受贿赂等情况,有下面一干人帮衬着,应该能够胜任,等他找到可以接任的人选再换人不迟。
而后,原靖宇加封抚养自己长大的舅父刑部尚书简传鑫为荣国公,世袭三代。
追封前兵马大元帅、易王妃之父、救驾而亡的易明臣为护国公,世袭三代。因护国公已逝,由其长子易允捷袭爵。
追封前宜康侯萧逸飞为懿国公,世袭。
随后颁布了新的官员及爵位品级。宇朝的爵位享受相应的特权和供奉,但没有参与政务的实权。官员的品级主要与官员的俸禄相联系,与官员的实权相联系但又不等同于官员的实权。比如同为从一品的尚书,吏部尚书就比礼部尚书的实权大多了。再比如易允捷享受一品爵位的待遇,实际上干的却是正三品的国威将军,当然,他是拿两份儿俸禄的。
另外,原靖宇同周仲远、岑远志、展兴灏等人讨论了很久,将军中将领分为七等七个品级。
一品为护国大将军,目前仅赐封易明扬一人。
二品为定国将军,目前仅靳世荣将军一人,同时追封救驾而亡的田肃为正二品的定国大将军。
三品为国威将军,目前有易允捷、林轻云、喻炀、秦翼、肖锐、杨晋、魏秋虎、雁无痕等八人。
四品为定远将军,易锦鸿、易允辉、易允耀、易允利兄弟三人均是这个等级。
五品为明威将军,六品为虎威将军,七品为武略将军,人数若干,具体数量将按照各驻军士兵总数分配下去,由各驻军负责人将详细名册报上去予以批准即可。
雁无痕这个亲卫军统领变成了禁宫统领,做的事情其实跟从前并没有太大的区别。相对于其他的三品国威将军,他带的兵数量最少,却是最精锐的,职责和压力其实比起他人更大。
易锦鸿也从城卫军统领变成了皇城督尉,负责驻守京城。在新朝赐封的所有官员将领中,他是最年轻的一个,今年才不过二十二岁。而事实上若非他父亲易允捷是三品的国威将军,以他现在的职位,也应该领正三品国威将军衔的。
祖先追封了,功臣追封了,官员们也封赏了,原靖宇也不得不面对目前最为头痛的太子的正式确立以及后宫的分封问题。他原来想先将皇后之位定下来,然后再册封太子。按照他的预想,简淑宁是元妻,易轻颜是平妻,可以并列为东西二后。可是朝臣们不同意,说‘国无二君’自然也不能同时册立两位皇后。而最重要的是他作为宇朝的开国之君,要给自己的子孙后代们留一个好的榜样。不然,谁知道以后他的子孙们会不会以他这个开国皇帝“为例”,不听劝谏胡作非为?
朝臣分为两派,一派以礼部王奉理为代表,认为应该立简王妃为皇后。理由是简王妃乃是皇上发妻,贤惠大度,具有女子的所有美德,堪为天下女子之表率楷模,当母仪天下。周促元、冯文宣、展兴灏等人均是其支持者。令人诡异的是,他们在军中也找到了支持者,而最主要的一人即承袭护国公之位的国威将军易允捷。他可是易王妃的嫡亲兄长。
另一派以护国大将军易明扬为代表,支持易王妃为皇后,理由是简王妃无子,而易王妃有两子,且易王妃多次救驾,征伐有功,隐隐暗示说宇朝如今的天下有一半都是易王妃打下来的,论功行赏也该册立易王妃为后。这一派的支持者主要来自军中,可惜的是他们在朝中只有雁无痕这一位三品的国威将?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