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尸之死





  崔西说完这番话后,将手中的香烟往塞满烟蒂的烟灰缸按下去,哈斯博士搔着头,好像还想说什么,却被走进房间的卡拉汉小队长打断了。
  “长官,我刚从十字路口前方的车祸现场赶来。哎呀!真是够混乱的……”
  卡拉汉一边说,一边夸张地比手画脚。跟电影中的卡拉汉刑警不一样,他这种人要是演电影的话,绝对是那种七早八早就被编剧赐死的倒霉鬼,所以他特别喜欢吸引众人的目光。
  “是吗?怎么样?找到约翰的尸体了吗?”
  崔西眼睛一亮地从椅子上坐起来。不过,接下来卡拉汉的报告却让他再深陷椅子中。
  “没找到,车祸现场是有很多尸体,不过,就是没有像约翰·巴利科恩的。”
  “等一下。你说有很多尸体,到底是怎么回事?”
  “首先是跟福克斯他们轧车的紫色庞帝克,那家伙竟然笨到在格子旗前还加速冲刺。被烧成黑炭的驾驶名叫加斯,是个人见人嫌的暴走族。他经常在一二三号公路上跟人家挑衅,造成大家的困扰。此刻,他肯定在下面被简姆斯·狄恩大甩耳光吧!”
  “别说废话。还有其他尸体吗?”
  “嗯。就在十字路口咖啡馆前的加油机旁边,咖啡馆的老板比尔被找到时就像烤熟的肉一样。据我看,庞帝克的车速之所以失控,是因为比尔让加油机的油流了满地,车子因而打滑了。”
  “比尔为什么要那样做?”
  “天晓得!我们现在正在检查加油机是否有异状。总之,情况就是这样。这位比尔大叔好像也不是什么善男信女,跟加斯一样,大家都对他们敬而远之。邻居说,大叔死时陪在他身边、跟烤洋芋没两样的猫是他唯一的朋友。唉,看样子是没人帮他抬棺材啰——难得东西都已经帮他送到门口了。从约翰车上跳出来的那副棺材就不偏不倚地刺中咖啡馆的窗户。话说回来,正因为比尔是这样的人,所以就算他半夜发神经把汽油泼在马路上也——”
  “省省你那幼稚的推理吧!我这边已经一个头两个大了。废话少说,你只要告诉我巴利科恩的行踪就好。”
  卡拉汉终于看出崔西精神的混乱状况已经逼近危险值了,这才慌张地说道:
  “总而言之,约翰·巴利科恩驾驶的灵车跟庞帝克追撞在一起,不过,里面并没有尸体。我们把烧焦的车子全搜遍了,甚至派了好几名员警去找,想着他有可能弹出车外,可是都没有找到。我想您也从福克斯那里听到了,在咖啡馆对街的灌木丛里,加入追捕行列的庞克少年只捡到约翰的假发,并没有找到约翰本人,不过——”
  “不过?”
  卡拉汉的不干脆真的把崔西惹毛了。
  “不过,我们还发现了另一具尸体。”
  “还有一具!”崔西再度从椅子上挺直了背。
  “嗯。那与其说是尸体,倒不如说是尸块。就在咖啡馆的前面,发现同样烧焦的人头和手臂。分别是左右手的前腕骨和手骨——因为已经烧焦了,无法辨识,是不是约翰的遗体还未可知。不过,我们已经送去鉴定了,很快就会有结果出来。”
  “还有没有其他的部分?附近都找过了吗?”崔西无意识地搓揉着烟盒说道。
  “嗯,都找过了,不过并没有新的发现。汽油好像连续爆炸了两次,在那么强的威力之下,就算有其他部分也会被炸飞到巴西去——”
  “你说完了吗?”崔西打断卡拉汉的喋喋不休。
  “嗯,说完了。”   棒槌学堂·出品
  卡拉汉发现自己把报告的顺序弄错了,头和断手的事应该最先说的。卡拉汉以为崔西的怒气就要爆发了,没想到对方竟然以冷静的态度说道:
  “知道了。继续——继续追查约翰·巴利科恩的行踪。”
  卡拉汉离开房间后,崔西马上大叹了一口气。他看向哈斯博士,发现对方完全无视于卡拉汉的存在,正专心一致地看着录影带。
  “博士,要再一遍吗?”守在荧幕前面的福克斯强忍住呵欠问道。
  “再一遍。”哈斯博士很坚持地要求把带子倒回去,再放一遍。
  看到他这样的崔西突然有种得救了的感觉。部属没人送来像样的报告也就算了,就连摆在眼前的事实也只是让案情更复杂而已。大家好像都故意在找崔西的碴,在这节骨眼上,独自一人专心看着录影带的哈斯博士看起来是那么的可靠、值得信赖。突然间,崔西觉得只要自己再多跟博士聊一下,案情就会露出一线曙光,自己心里的沉重负担也可以稍微卸除。于是,他对着老人的背问道:
  “博士,有什么发现吗?”
  面色凝重的哈斯博士回过头看了崔西一眼,算是给他回答,接着他用下巴比了比,示意他自己看画面。
  画面上呈现的是捉迷藏刚开始的时候。首先,“升天阁”停柩室的门拉出一小条缝隙,“面罩人”从里面探出头来,窥望着走廊,随即又把头缩了回去。接着,好像互有感应似的,这次换办公室的门开了,约翰探出头来。同样的画面,他们已经看了七遍了。
  “你都没有发现吗?”哈斯博士问。
  崔西从刚才就一直盯着“面罩人”和约翰的动作看,却瞧不出什么新鲜的地方。哈斯博士再度命令福克斯倒带、重播。这次崔西可是瞪大了疲倦的双眼,但还是看不出来。就在崔西准备向哈斯博士求饶的时候,哈斯博士命令福克斯按下暂停键。
  “警官,你只顾注意‘面罩人’和约翰,所以才会看不出来。”
  说完后,哈斯博士命令福克斯按下播放键。
  “你仔细看‘黄金寝宫’停柩室的门。”
  画面再次动起来。首先,“面罩人”探出头来,然后约翰探出头来把门关上。接着……
  发现画面上出现了什么的崔西觉得刚刚打算向哈斯博士求救的自己真是笨死了。照这情形看来,博士只会让自己更加混乱而已。就在“面罩人”和约翰轮流探出头来的时候,“那件事情”发生了。
  把目光从“面罩人”和约翰身上移开,投向“黄金寝宫”的崔西吓了一大跳。
  停柩室的门拉开了一小条缝隙,随即又关上。——照理说应该没有半个人在的“黄金寝宫”。崔西的注意力完全放在“面罩人”和约翰两位主角身上,根本没发现这回事。   棒槌学堂·出品
  哈斯博士背对着崔西喃喃自语道:“看来这场捉迷藏游戏,除了加害人和被害人外,还有另外一个人也参与了。”
  崔西已经听不到哈斯博士说什么了。他整个人钉在荧幕前面,一边用手压着自己的胃,一边向福克斯说道:“喂,派人去守着‘黄金寝宫’,把棺材里的史迈利看好了。这次要再让尸体跑掉,我的胃非割下来不可……” 




   

第二十三章 警官自掘坟墓







  当佛蓝波赶到的时候,葛兰盖尔的尸体(如果那是尸体的话)已经在山坡上的简陋墓地横躺多时了。

  ——G·K·切特斯顿,《以色列·高的名誉》 (The Honour Of Israel Gow)






  ? 1 ?


  送葬的队伍朝着山顶前进,静悄悄地登上长满青苔的和缓石阶。沿着坡道,四处种满了糖枫树,金黄色的枝叶从道路两旁伸展开来,变色的叶子在冬日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送葬的队伍就像是穿过黄金打造的隧道。
  走在队伍后面的葛林想起史迈利爷爷曾经说过这样的话:
  “越是被神化、被忌讳的东西,在表现它的时候,就越是要用象征的手法。同样地,墓地也必须象征生命的最后一站……”
  确实充满了象征性。此刻,如此主张的当事人的灵柩正充满象征性地爬上通往天国的黄金阶梯。
  葛林再度俯瞰坡道左边的宽广庭园墓地。微笑墓园的墓地位在殡仪馆的后方,西边是巴利科恩家的大宅子,西北边则是歌德式尖塔耸立的教堂,剩下的一整片以欧式典雅庭园为中心的平原就全是基地了,平原的东北边是送葬队伍正在登爬的平缓丘陵。基地甚至扩展到这边来,就好像梯田似的,坟墓一圈圈地往上盖,直到山顶。
  史迈利强调的天堂的象征性,在墓地中心的法式庭园发挥得淋漓尽致。那是一座以对称性为特征的人工花园,主要由围着中央喷泉,分布整齐的四个池子、宛如迷宫的篱笆以及精心修剪过的椭圆形灌木所组成。史迈利在那里营造想像的《圣经》风景。换句话说,四座池塘象征的是《创世纪》中提到的灌溉伊甸园的四条河川,篱笆的蓊蓊绿意则是生命之树的象征——没错,这里就是伊甸园,而星罗棋布的坟墓就是被请来天堂做客的善男信女。
  自古以来,东方人习惯把对乐园的向往与庭园结合在一起。不过史迈利更把这种思想发扬光大,而他交出的漂亮成绩单就是微笑墓园的庭园墓地。
  葛林跟随的送葬队伍持续走在可以俯瞰人工伊甸园的登山小径上。虽然刚发生了那么恐怖的事,但隔天下午,史迈利的葬礼仍旧照常举行。警方那边当然不太赞成,不过不知为什么,死者的家属好像都希望葬礼能够尽快举行,而詹姆士更是最为坚持。约翰死了以后,威廉说他原本就对墓园事业不感兴趣。于是,詹姆士成了新任经理,掌握了墓园的主导权,连同巴利科恩一族也全都听他指挥。
  然而,或许真是葬得太快了。来送殡的人很少,墓园前领主的送葬行列竟显得有点冷清。全身包裹着祭服的马利阿诺神父走在最前面,然后是负责抬棺的数名友人和墓园员工,接着是由坐在轮椅上让诺曼吃力地推着走的莫妮卡所领军的遗族亲属,以及一夜没睡、坚持留下来的崔西警官和刑警们——总共就这些人送史迈利上山头。
  葛林瞥了就在他身旁的崔西一眼,疲倦的中年警官似乎被一连串的突发事件给打击了。刚刚也是,他忙着应付突然闯入殡仪馆的第九频道播报员和报社记者,好不容易才把他们甩开,这才跟上了送葬队伍。看着崔西呆滞的眼神,还有好像架着他在走路的两名刑警,葛林不禁对未来感到忧心。
  一行人来到了山头,发现上面也盖了好多坟墓。葛林经常在想,比起一整排形状几乎都一样的日本坟墓,能够反映出受葬者个性、形形色色各有不同的西方坟墓要有趣多了。像这一带就是,有一块石头嵌在土里的简单坟墓,也有常见的、裁切得好像一片吐司摆在地上的方形墓石;有做成十字架形状的,也有看上去像是一间小庙的,甚至还有把整篇《圣经》故事雕刻在上面的……各种不同的造型陈列在眼前,就好像展示柜一样。   棒槌学堂·出品
  在这些坟墓的中间,已经挖好一个新的墓穴。史迈利的棺材缓缓地被放下,停在墓穴的边边。这里可以俯瞰整座墓园,就算要盖再大的阴宅也不成问题,不过,史迈利本人偏好的却是简单且朴素的普通葬礼。
  眺望着脚下宽广的美丽墓园,葛林心想,将来自己也会埋骨在这里吗?就在这个时候,身旁的赤夏拉了拉他的袖子。
  “喂,你看那边。”
  赤夏说的那个地方,有一座新盖好的白色大理石坟墓,坟前是修剪得十分整齐的草地,草地上,胖胖的中年男子正哭得一把鼻涕一把眼泪。葛林对那个男的有印象,是怕老婆出了名的大理石镇镇民代表,他最近刚死了老婆。
  赤夏小声地说道:“我刚刚经过的时候。看了一下那上面的墓志铭。写的是——‘不管流再多的眼泪,她都不会活过来了。’”
  葛林耸了耸肩说道:“就是这样,他才会哭啊!反正再怎么哭,老婆都不会活过来了,他就可以安心地跟秘书去幽会了。”
  正在闲聊的时候,安葬礼开始了。马利阿诺神父高亢的声音响起:
  “主啊,请不要吝于审判祢的仆人,但也请祢能完全赦免他的罪……”
  然后是神父和参礼者的轮流诵念。
  神父唱道:“主啊,在那令人恐惧的日子,请救我等脱离生死的轮回……”
  参礼者同声祈祷道:“主啊,求祢赐给他永远的安息并以永恒的光辉照耀。”
  这时,在众人的环绕之下,棺木被放进墓穴里,神父向棺木撒三次土、祷告,接着洒三次圣水、献香。
  葛林一边看着马利阿诺神父拿着手提香炉在墓穴上方摇晃,一边想起下葬前在教堂举行殡葬弥撒时,神父所诵读的《约翰福音》的某段经文。
  “……马大说:‘我知道在末日降临的时候,他必复活。’耶稣对他说:‘复活在我,生命也在我。信我的人,虽然死了,也必复活。凡活着信我的人,必永远不死。你信这话吗?’马大说……”
  殡葬弥撒上,神父诵读的内容一直在葛林的脑海中回响着。
  “信我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