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中短篇科幻小说1000篇 (第十辑)
开人世多年后,只要有人捧起其中的一本书阅读欣赏,我将会重生,对此我深感慰藉。
这是个令人欣慰的信念,和我曾追求的人生信念相比,它是那么执著而永恒。我现在还是默默无闻,为世人所遗忘。而在我死后二十年,最多三十年,将无人记得我这个名叫伊桑·欧文斯的男子曾活在这世界上。他曾在这生活、工作、死去,与世无争地过着每一天,这就是他一生的业绩,过去没人与他相遇相知,今后肯定也没有。
我不像她,或许又和她很相似。她不是政治家,不是女勇士,没有丰功伟绩值得纪念,只是写了一本已被人遗忘的旅游小册子,还没来得及写第二本。她已经离开了75年,谁还能记得起她的名字“普里西拉·华莱士”呢?
我灌了口啤酒,又接着开始读下去,读着读着,我有种隐隐的感觉:她描写的外国城市和原始丛林越来越多,那些城市的陌生感和丛林的原始性越来越少,似乎让人觉得家的气氛越来越浓。尽管我常常读,仍不能领会她是如何做到这种效果的。
阳台上一阵咔哒声让我分神,心想这些浣熊的胆子越来越大了,每天晚上都在闹,但我又真真切切地听到一声猫叫。这就让人感到惊奇了,离我最近的邻居在一英里远外,这距离对一只猫来说似乎太远了吧,但我至少要出去看看,如果猫有戴项圈或标签,就打电话叫主人来认领回去。如果没有,在还没和这里的浣熊闹起来前就把它赶走。
打开门走到阳台,我真的看见有只猫在那里。一只小白猫,头和身体上点缀着几块棕褐色的毛。我伸手去抱它,它却退后几步。
“我不会伤害你。”我温柔地说。
“它知道,它是因为害羞。”一个女性的声音在说。
我转身就见她坐在走廊的秋千那儿。她招了招手,那只猫就穿过阳台,跳上她的膝头。
那张脸我今天早上见过,就是在深褐色照片上盯着我的那张。早上我端详许久,记住了脸的每个轮廓。
是她。
“真是个美好的夜晚啊。”她说,我还在盯着她,“静静的,连鸟儿都睡了。”
她顿了一下说,“只有蝉儿还没睡,用它们的交响乐给我们演奏小夜曲。”
我不知道说什么好,只好看着,等她消失。
“你脸色灰白。”过了一会儿,她注意到我的脸。
“你看起来像真人。”我终于开口了,声音嘶哑。
“当然是真的,我就是真的。”她微笑着说。
“你是普里西拉·华莱士小姐,我一直在想着你,都开始产生幻觉了。”
“我看起来像幻象吗?”
“不知道,”我坦白,“我以前没有产生过,所以不知道幻象是什么样子,显然就像你这样。”我停了一下说,“幻象看起来更难看,你却有美丽的脸。”
她听了笑出声来。猫受惊动了一下。她轻柔地抚摸它。“我就知道你在奉承我,让人家脸红。”她说。
“你会脸红?”我问,话一出口就知道不能这么问。
“当然会,”她回答,“尽管从塔希提回来后我也这么怀疑自己,因为那儿的人们都爱奉承。”她又说,“你在读《与猫同行》?”
“是的,在看,从小到大,这本书一直是我最宝贵的财富。”
“是别人送的吗?”她问。
“不,我自己买的。”
“真让我高兴。”
“能见到给我许多欢乐的作者才令人高兴呢。”我说,觉得自己又回到童年,如同难为情的孩子。
她不理解我的话,似乎想问什么,可又改变了主意,笑了起来。那可爱的笑容似曾相识。
“这儿相当好。”她说,“一直到湖边都是你的地盘?”
“是的。”
“有其他人住这吗?”
“只有我。”
“你喜欢独处。”她并不是在问我,而是在评论。
“不特别喜欢,”我回应,“只是别人好像不那么喜欢我,情况就这样。”
我心里嘀咕:怎么在这时和你说这个,连我自己都从没承认过。
“你好像很不错,真不信别人会不喜欢你。”
“也许我夸大其词了。”我只得这么说,“大多数人没有注意我。”我感到不自然,接着说,“我并不是在向你吐露心声。”
“你一直独居,还是要向别人吐露心声的。”她说,“我想你就是要多一点自信。”
“也许吧。”
她盯了我好长一会儿,“你不断在看我,像是等待什么麻烦事情发生。”
“我在等你消失。”
“这会那么可怕吗?”
“是的。”我反应很快,“可能吧。”
“为什么你就不能接受我真实的存在?如果你认为我是其他人,你就很快发现自己错了。”
我点点头,“好吧,你就是普里西拉·华莱士。这正是她告诉我的。”
“你既然知道我是谁,也许你也可以介绍一下自己。”
“我叫伊桑·欧文斯。”
“伊桑,”她重复了一遍,“好名字。”
“是好名字吗?”
“如果不是就不这么说了。”她顿了顿,“我可以叫你伊桑,或欧文斯先生吗?”
“最好叫伊桑。我觉得你了解我生活的全部。”另外又有一种尴尬的坦白冒出来。“我还是小孩的时候,给你写了封读者信呢,但退回来了。”
“我喜欢看到读者信。”她说,“可我从没有收到过。没人给我写。”
“肯定有很多人想要给你写信,或许它们也找不到你的地址。”
“也许吧。”她没否认。
“其实今天我就想再寄一封给你呢。”
“无论想说什么,现在你都可以告诉我本人。”那只猫跳回阳台地板上。“你那样坐在栏杆上让我感到不自在。伊桑,你能过来坐在我旁边吗?”
“我很愿意。”我说着站起来,又犹豫了一下,“不,我还是在这里好。”
“我都三十二岁了。”她开心地说,“不需要女伴了。”
“你别让我坐在你旁边。”我要让她确信我不会坐在她身边。“而且你我都不会再有女伴了。”
“怎么啦。”
“真要我说出来?”我问。“如果我挨着你坐,我的臀部多少会挨着你的,或许我不经意地碰到你的手。”
“会怎样?”
“我不想证实你是幻影。”
“但我确实在这儿。”
“希望这样。”我说,“而且从我站的这里看,确实很容易让人相信你在那儿。”
她耸耸肩说:“随你怎么想。”
“我整晚都在想。”我说。
“在美丽的威斯康星夜晚,为什么不能坐在这儿,让晚风轻抚着我们,花香萦绕着我们呢?”
“真是什么都能让你高兴啊?”我说。
“在这里就让我高兴了,知道还有人看我的书也让我高兴。”她沉默了一会儿,望着茫茫夜空,问道:“伊桑,现在的时间是?”
“四月十七日。”
“我是问哪一年。”
“2004。”
她吃一惊。“那么长的时间。”
“从你……”我吞吞吐吐的。
“从我死的时侯。”她说,“哦,我就知道很久以前就死了。我没有明天,而我的昨天竟是那么遥远。难道现在已是新千年了?时间好像……”她想到了一个正确的说法,“太超前了。”
“你生于1892年,一个世纪多了。”我说。
“你怎么知道?”
“我用电脑查找你的资料。”
“电脑是什么?”她突然又问,“你也知道我什么时候死的,怎么死的?”
“不知道怎么死的,可知道是什么时候。”
“请别告诉我。”她说,“我那时32岁,只记得写完书的最后一页。不知道随后发生了什么事。可要你来告诉我可能不妥。”
“好吧。”我借用她的口吻说,“随你怎么想。”
“答应我。”
“我答应。”
突然那只小白猫神情专注起来,向院子那边张望。
“它看见了它哥哥。”普里西拉说。
“可能是是只浣熊。”我说,“它们可讨厌了。”
“不是。”她肯定地说,“我了解它的肢体语言,它知道它哥哥在那里。”
过了一会,我确确实实听到那边传来猫叫声。小白猫跃下阳台,直奔那边。
“我最好过去看住它们,不然它们会跑没掉。”普里西拉说着站起来。“在巴西时就跑没过一次,没了差不多两天。”
“我去拿手电筒和你一起去。”我说。
“不用了,你可能会吓着它们,不要让它们在陌生环境里跑掉就可以了。”
她站起来盯着我。“你似乎是个很好的人,伊桑。很高兴我们终于相见了。”她微笑着,幽幽地说,“只是希望你不要这么孤独。”
我想撒谎告诉他我的生活丰富多彩,一点也不孤独。她已经下了阳台步入茫茫夜色中。我猛地预感到她不会再回来了。“我们还会相见吗?”虽然已看不见她,我还是大声问。
“看你了。”她的回应从黑暗中传出来。
我坐在走廊的秋千上,等待她和两只猫再次光临。尽管夜凉如水,最后我还是睡着了,醒来时朝阳正照在秋千上。
我独自一人。
这一天整个早上我确信昨晚发生的事只是个梦。可这不像其它的梦,因为我能记起每个细节,她的每句话,每个姿势。她当然不是真的和我相见,但只是和昨天一样,我依然惦念着普里西拉,于是我就停下手头的工作,在电脑上再找她的资料。
除了昨天那一个条目之外,再也没有发现什么了。我再用《与猫同行》作为关键词查找,还是一无所获,又查找他父亲是否有写自己探险经历的书,还是没有。我甚至还向她曾经住过的旅馆打听她,或她父亲,但那些旅馆都没有保留那么古老的记录。
我一条条线索地查找,但毫无结果。历史几乎完全将她湮没,就如某一天也把我湮没一样。她曾经活在这个世界上的证据,除了那本书就是那一条在电脑上的信息条目,寥寥数字,两个年份而已。子孙后代要查找她比警方查找通缉犯还难。
最后我放弃查找时,发现窗外夜幕已经降临,其他同事都回去了(周报不需要上晚班)。回家路上我在路边的小餐馆里胡乱吃了一个三明治,喝了一杯咖啡,直奔我湖边的小屋。
看完电视上十点的新闻,我坐下捧起她的书看起来,只是为了验证她真的在这个世界上活过。看了几分钟,我便烦了,把书放到桌上,走出屋外呼吸一下新鲜空气。
她坐在走廊的秋千上,就是昨夜坐的那个地方。她旁边是另外一只猫,身上黑色、脚上白色、眼圈也是白色。
她看见我盯着那只猫,便介绍说:“它叫古戈,这是个相当不错的名字,是不是?”
“我想是的。”我不知所措。
“白色那只叫吉戈,爱干各种淘气事。”我无言以对。后来她笑了,“哪个名字更上口?”
“你回来了。”我终于开口了。
“当然。”
“我又在看你的书。”我说,“我从没有遇到过像你这么热爱生活的人。”
“生活中有很多值得热爱的事物。”
“对我们中的一个人来讲是这样。”
“伊桑,它们就在你周围。”她说。
“我更爱通过你的眼睛来看生活,这就像每天早晨你又来到一个新世界似的,发现一切都那么新奇。”我说,“这就是我为什么保存着你的书,为什么重新阅读,就是要共享你的经历和感受。”
“你自己也能感受生活。”
我摇摇头。“我更喜欢你的感受。”
“可怜的伊桑,”她真诚地说,“你从没有喜欢过任何事情,是不是?”
“我试过,可无法喜欢。”
“我要讲的不是这个意思。”她好奇地盯着我,“你结过婚吗?”
“没。”
“为什么?”
“我不知道。”我不妨告诉她真实的看法,于是说,“就像你那样,可能是因为一直没有人能配得上你。”
“我没有那么古怪。”她反驳。
她皱起眉头,“伊桑,我希望我的书能丰富你的生活,而不是破坏你的生活。”
“没有破坏。”我说,“你让我对生活多了些宽容。”
“我想说……”她沉思着。
“说什么?”
“我怎么会在这里,真是奇怪。”
“奇怪还无法形容。”我说,“难以置信更能形容。”
她心烦意乱,摇着头说:“你不了解,我记得昨晚回来过。”
“我也记得,每个细节都记得。”
“我不是这个意思。”她心不在焉抚摸着那只猫。“在昨晚之前我从没有回来过,可也不能肯定,也许每次回来后我就忘记了有这么回事。但今天我却记住昨晚回来过。”
“我不大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