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中短篇科幻小说1000篇 (第十辑)





  “并不仅仅是这样。”说完,莎莉停顿了一下,像是要镇静一下自己的兴奋情绪。接着她又用平常那种冷静的口吻说道:“你看,那连星体正在播发信息。”
  说着,莎莉在主显示屏上显示出连星体的光度曲线。随着时间的变化,星体的高度也在变化,呈一种周期性的变化。这种发光现象,在一般的相近连星体中是常见的,即:按公转周期改变其自身的亮度。那颗连星体也同样,呈规则变化,隔一段时间,由明到暗;再隔一段时间,由暗变明。可是它的变化形式并非简单重复。每次明暗变化的时间间隔有所不同。也就是,重复一次明暗后,时间间隔延长了;再一次明暗变化后,时间间隔又缩短了。
  我终于明白了它的变化规律。那连星体就像灯塔似的,确实在传送着某种信息。
  “这不是偶然现象……088号行星和064号行星都是那连星体的一部分,也都在进行周期性的变化……”
  “当然不是偶然现象,那变光时间间隔呈3……4……5……之比,非常精确地反复着。”
  情况确如莎莉所说的那样,如果它们确实为了传递某种意图,特意制作出变光系统的话,那一定是向全宇宙传送。可是这又意味着什么呢?
  “一般行星的轨道参数都取简单整数,我想以此解释连星体的变光规则。它虽然是颗含有黑洞的多体运动星体,但也许有整数比的解,所以整数比的时间间隔出现变化就不足为怪了。”
  “这并非如此简单吧!”莎莉冷冷地说道。
  她的声调比平时更低沉,着实让我吓了一跳。
  “我的意思是说,我已经找到那个连星体的变光结构了。可能有生物居住在星团的某个地方,先吸引了3光年远的白矮星,然后再制成黑洞,形成了相近连星体,再以3……4……5……简单的彼得格拉斯整数比使它变光。”
  “你真的认样认为?”
  我无言以对。其实,我心里也不认为这是偶然现象。可是,要证明刚才说的假设,总觉得还缺少些什么。于是我又解释道:“我还说不准,至少仅仅依靠这些资料,是很难下结论的。”
  莎莉沉默了。我觉得思路又有一点发展,便补充道:“再靠近一点观测,可能会搞清楚。我们现在所看见的,只是1000年前的景象。”
  莎莉没有作声,凭直觉我似乎听到了她内心的叹息声。

  五

  我又做了个梦,梦见自己在一个不知名的海滨大道上,正与一位不相识的女人散步,好像还谈了些什么。可是,怎么也想不起谈话的内容。
  真是个怪梦!那女人到底是谁呢?一个不相识的女人,可总觉得似曾相识。实际上我已经二十年没见过任何人了。可是,连续好几次做这种内容相同的怪梦。
  我还未曾降落在地球上,也未见过真正的大海,只是平时查阅有关环境资料录像时,偶尔看到过类似的图像。到底是怎么回事?难道是心理状态不稳定所导致……
  我的意识渐渐清醒了,视觉、听觉也恢复了,但思维还有些朦朦胧胧。突然耳边传来莎莉的声音:“脉搏正常,血压正常,体温正常,呼吸正常……”然后她换了声调说道:“您早,船长。飞船正在执行任务,方位显示在显示屏上,其他一切正常。”
  哦!我想起来了,真的,那女人就是莎莉!难怪总觉得在哪里见到过,又觉得有些不同之处,嗯,那女人的声音不像莎莉。怎么会跟她一起散步呢?……
  想起来真有点难为情,正如被母亲发现遗精的少年一样。还是趁目前脑子还清醒,赶快吸点镇定剂,以免作出不够冷静的指令。
  我钻出冬眠用的茧形睡舱。莎莉的工作总是做得井井有条,无可挑剔。我赶紧擦了擦脸,穿上衣服,进入指令舱。
  “有情况吗?”我习惯地问了一句。平时我也常用这句话来作问候语的。
  现在旅行者7号已经完成了900光年的跳跃,回到了普通空间,我们相距那颗连星体为100年。也就是说,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景象,比从前所看到的,提前了900光年。
  冷不防莎莉惊叫起来:“行星不见了!”
  “什么?行星消失了?”
  莎莉又补充道:“不是那颗连星体,是另外的行星!”
  我紧盯着主显示屏。哪里是行星不见了,是星团的大部分不见了?原来构成行星团的100多颗行星,现在变得无影无踪了。
  空荡荡的屏幕上,正显示着星团所在的宇宙区域。只有那颗连星体,背衬着广袤的银河,闪烁着。除此之外,只有表示行星位置的坐标和光栅,显得格外刺眼。
  “为什么不用其他波长试试?”无意中,我用责备的口气命令道。好像行星消失的责任,全在莎莉似的。
  莎莉好像已有准备,立刻回答道:“我用红外线试试看。”
  随着屏幕图像的切换,行星出现了。在位置坐标处,确确实实地出现了。
  “原来有矩形罩壳包裹着。”我顿时恍然大悟。
  果然那星团上有智慧生命的活动,千真万确。
  星团中的行星都被一种矩形罩壳包裹着,看上去好像是为了防止行星放射出来的能量外泄,才将它严密地罩住,我们只能探测到从罩壳泄漏出来的红外线。由此可见,这900年间,居住在星团上的生命体已经相当进化了,消费的能源总量,已有飞跃性的增加。他们用矩形罩壳包裹整个星团中的恒星,为自己提供能源,其总量也许可以与地球文明最盛期消费掉的能源总量相匹敌。
  “你计算一下,整个星团消费掉的能量有多少?”
  我心血来潮地想比较一下,地球与那星团文明规模的差异。可能那星团目前创造的文明,已经达到地球文明最盛时期的水平。
  莎莉却出人意料问道:“生产能源的基本方式仍假设为核聚变?是否可以认为,它们是在利用动能源这一方式?”
  我感到非常难堪。是的,莎莉说得很对,要将质量高效率地转换成能量,利用动能的方式,远远胜于核聚变。它们很可能利用动能的方式,将现存的恒星改造成大质量点——大概包括黑洞在内的相近连星体。
  被莎莉一问,我才注意这个问题,顿时感到脸上一阵发烧,没好气地命令道:“两种方式都要,重点放在动能方面!”
  转眼工夫,数据显示出来了。我没理会利用核聚变方式计算出来的数量,光注意动能计算结果。星团所消费的能源总量,与人类所获得的能源总量大致相等,最多只差几个百分点而已。
  ——他们掌据文明已经有多少年?我自然而然地想到这个问题。因为我一直惦记着文明以3000年为限的理论。现在我们从连星体接收到的是900年前的信息,如果再加上花费在移动白矮星的时间,这个文明存在的时间则更长。
  “他们开始移动白矮星的时间,正好是我们初次发现连星体的时候,看来他们的文明历史已近3000年了。”莎莉这样说道,似乎猜出我在想什么。
  我感到十分迷惑,并不是因为自己的心思被她看透,而是她怎么会预先知道这些呢?
  莎莉又在我发问前说道:“那颗连星体正播发出比以前更复杂的信息,黑洞的数量也比以前增加了,还在进行着不易观察的复杂的运动。”她停顿了一下,又继续说道:“那是超多体运动。它们制作出无数个黑洞,将多个连星体作为播发机,利用从可见光到X线的所有波长频率,向外发送信息。”
  “趁我睡眠时,你破译了它们播发的信息内容,是吗?”我抑止不住心中的怒火,责问道。
  可她并不理会我,若无其事地回答道:“不可能破译所有的信息,不过已搞清了大致意思,只是粗线条的。”
  很明显她违反了规则。我从冷冻睡眠中苏醒过来太迟了,应该在返回普通空间之前完成苏醒。可她为什么要在我睡眠时,擅自进行探测、破译地球以外的文明播发出的信息呢?
  我想责问她,但我不能。不知从何时起,这个作为我助手的莎莉,不知不觉地变成了外人。

  六

  这90光年的距离,我是在繁忙的工作中度过的。这段距离,靠旅行者7号所带的能源,需要6个月的飞行时间。正如莎莉所说的,那颗连星体播发的信息相当庞大,要全部破译是不可能的。由于飞船上的记忆程序能力有限,必须在下一次探测前做好整理工作。同时我还要时时提防着莎莉,以免她又擅自行动。
  虽然我处处小心,可是令人担心的事还是发生了。不知从何时起,莎莉不再听我的指令,独断专行了。虽然做重大决策时,她还征求一下我的意见,但这不过是一种礼貌罢了。
  旅行者7号已经到达了星团的边缘。从普通空间能观测到的星团,正呈现出异样的状态。
  星团内的行星都聚集在连星体的周围。本来分布在数十光年范围内的恒星,现在却拥挤在直径不满1光年的空间里。
  我边放大图像的中心部分——连星体附近,边想,难道这就是该星团文明3000年末期的状态吗?它们并不只是将那颗白色矮星移动了几光年,而是要将它调到某一地方。它们是要把自己的情报聚集在一起,提高情报密度,以便制造出更多的情报。
  可是,它们的动机是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做?星团的情报密度已经高到非常危险的程度,远远超过飞船跳跃时我计算出来的上限。不过,星团仍处于平衡状态。那么星团究竟是用什么办法,从内部遏止住满溢的情报向外扩散的力呢?
  “计算一下星团的固有运动!”我撅了撅隐隐作疼的嘴唇,吩咐道。
  从矩形罩壳放射出的红外线剧烈变幻中,能知道众恒星仍继续向连星体聚集。
  莎莉默默地将计算结果显示在屏幕上,行星的运动速度为每秒数千公里到数万公里!
  终于,我明白了星团的内部状态。它们正将情报转换成运动能,不然,怎么能聚积起超量的情报呢!可是,万一星星之间发生冲撞,那……
  我用颤抖的手敲击着键钮。如果这种情形仍然继续下去的话,星团中的群星将同时集中到一点。我要设法搞清这种情况将在何时发生。估计再过10光年,10光年之后,星团将聚集到一点。这将意味着,10光年的某一瞬间将发生冲撞。
  计算结果并不完全符合我的估计,正确的是再过10光年零2个月,群星将聚集到一点,它们之间几乎没有时间差。到那时,所有群星将在直径为数光秒的狭窄宇宙区域完成聚集。当然,这一切都将发生在唯一处于静止状态的连星体身旁。
  我完全能感受到它们的意志。而令人吃惊的是,旅行者7号也将同时到达该聚集点。这绝非偶然!我知道该星团还不具备超光速通讯手段,不可能知道旅行者7号的到来。难道它们要让第一次来自遥远的5万光年以外的外星客人,看到自己的末日?
  呼唤声把我从沉思中惊醒。莎莉用焦躁的声音说道:“已将下次跳跃计划显示在屏幕上。按常规,完成原定观测后,应该立刻进入跳跃程序,请确认。”
  太可怕了!显示出来的数值远远超过我的估计。
  “你说什么?这种时候,我们竟还要往前靠近!?”
  我对突然发生的事情,感到迷惑不解。这个程序不是无意中的失策,而是蓄意自杀。
  按莎莉的计划,我们将一下子跳跃10光年的距离,到达离连星体仅几光秒的普通空间。这就正好与星团中群星聚集的时间相重合。
  “不要开玩笑!靠得那么近太危险了!我看再远一万倍的距离,仍属危险地带。飞船完全没有必要在群星聚集时闯进去,用无人探测器就足够了。总之,应该中止跳跃程序。发射完无人探测器之后,飞船就退避到超光速空间去,重作计划!”
  我不觉提高了嗓门,我预感到她不会服从我的指令。可是,莎莉的反应令人吃惊,她用冷冰冰的语气说道:“我认为船长的指令背离了本飞船的使命,我将不予理睬。”
  “什么?!”话音刚落,显示屏上的图像消失了,主指令屏幕也被关闭了。我慌乱地敲击着键钮,顺手切断了莎莉的终端控制器,试图用手动方式重新开启显示屏。可是,没有成功,显示屏上没有一点反应。
  ——到底发生了什么?
  几秒钟后,我才明白过来,这是莎莉的叛逆行为。
  我站起身来。事到如今只有迅速反击,犹豫不决后果不堪设想。我走出指挥舱,向机械舱走去。必须启用辅助系统来替代机器人助手。辅助系统的容量虽小,但用手动的方式,完全能够替代莎莉。平时辅助系统置于莎莉的控制之下,只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