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中短篇科幻小说1000篇 (第十辑)
“并不仅仅是这样。”说完,莎莉停顿了一下,像是要镇静一下自己的兴奋情绪。接着她又用平常那种冷静的口吻说道:“你看,那连星体正在播发信息。”
说着,莎莉在主显示屏上显示出连星体的光度曲线。随着时间的变化,星体的高度也在变化,呈一种周期性的变化。这种发光现象,在一般的相近连星体中是常见的,即:按公转周期改变其自身的亮度。那颗连星体也同样,呈规则变化,隔一段时间,由明到暗;再隔一段时间,由暗变明。可是它的变化形式并非简单重复。每次明暗变化的时间间隔有所不同。也就是,重复一次明暗后,时间间隔延长了;再一次明暗变化后,时间间隔又缩短了。
我终于明白了它的变化规律。那连星体就像灯塔似的,确实在传送着某种信息。
“这不是偶然现象……088号行星和064号行星都是那连星体的一部分,也都在进行周期性的变化……”
“当然不是偶然现象,那变光时间间隔呈3……4……5……之比,非常精确地反复着。”
情况确如莎莉所说的那样,如果它们确实为了传递某种意图,特意制作出变光系统的话,那一定是向全宇宙传送。可是这又意味着什么呢?
“一般行星的轨道参数都取简单整数,我想以此解释连星体的变光规则。它虽然是颗含有黑洞的多体运动星体,但也许有整数比的解,所以整数比的时间间隔出现变化就不足为怪了。”
“这并非如此简单吧!”莎莉冷冷地说道。
她的声调比平时更低沉,着实让我吓了一跳。
“我的意思是说,我已经找到那个连星体的变光结构了。可能有生物居住在星团的某个地方,先吸引了3光年远的白矮星,然后再制成黑洞,形成了相近连星体,再以3……4……5……简单的彼得格拉斯整数比使它变光。”
“你真的认样认为?”
我无言以对。其实,我心里也不认为这是偶然现象。可是,要证明刚才说的假设,总觉得还缺少些什么。于是我又解释道:“我还说不准,至少仅仅依靠这些资料,是很难下结论的。”
莎莉沉默了。我觉得思路又有一点发展,便补充道:“再靠近一点观测,可能会搞清楚。我们现在所看见的,只是1000年前的景象。”
莎莉没有作声,凭直觉我似乎听到了她内心的叹息声。
五
我又做了个梦,梦见自己在一个不知名的海滨大道上,正与一位不相识的女人散步,好像还谈了些什么。可是,怎么也想不起谈话的内容。
真是个怪梦!那女人到底是谁呢?一个不相识的女人,可总觉得似曾相识。实际上我已经二十年没见过任何人了。可是,连续好几次做这种内容相同的怪梦。
我还未曾降落在地球上,也未见过真正的大海,只是平时查阅有关环境资料录像时,偶尔看到过类似的图像。到底是怎么回事?难道是心理状态不稳定所导致……
我的意识渐渐清醒了,视觉、听觉也恢复了,但思维还有些朦朦胧胧。突然耳边传来莎莉的声音:“脉搏正常,血压正常,体温正常,呼吸正常……”然后她换了声调说道:“您早,船长。飞船正在执行任务,方位显示在显示屏上,其他一切正常。”
哦!我想起来了,真的,那女人就是莎莉!难怪总觉得在哪里见到过,又觉得有些不同之处,嗯,那女人的声音不像莎莉。怎么会跟她一起散步呢?……
想起来真有点难为情,正如被母亲发现遗精的少年一样。还是趁目前脑子还清醒,赶快吸点镇定剂,以免作出不够冷静的指令。
我钻出冬眠用的茧形睡舱。莎莉的工作总是做得井井有条,无可挑剔。我赶紧擦了擦脸,穿上衣服,进入指令舱。
“有情况吗?”我习惯地问了一句。平时我也常用这句话来作问候语的。
现在旅行者7号已经完成了900光年的跳跃,回到了普通空间,我们相距那颗连星体为100年。也就是说,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景象,比从前所看到的,提前了900光年。
冷不防莎莉惊叫起来:“行星不见了!”
“什么?行星消失了?”
莎莉又补充道:“不是那颗连星体,是另外的行星!”
我紧盯着主显示屏。哪里是行星不见了,是星团的大部分不见了?原来构成行星团的100多颗行星,现在变得无影无踪了。
空荡荡的屏幕上,正显示着星团所在的宇宙区域。只有那颗连星体,背衬着广袤的银河,闪烁着。除此之外,只有表示行星位置的坐标和光栅,显得格外刺眼。
“为什么不用其他波长试试?”无意中,我用责备的口气命令道。好像行星消失的责任,全在莎莉似的。
莎莉好像已有准备,立刻回答道:“我用红外线试试看。”
随着屏幕图像的切换,行星出现了。在位置坐标处,确确实实地出现了。
“原来有矩形罩壳包裹着。”我顿时恍然大悟。
果然那星团上有智慧生命的活动,千真万确。
星团中的行星都被一种矩形罩壳包裹着,看上去好像是为了防止行星放射出来的能量外泄,才将它严密地罩住,我们只能探测到从罩壳泄漏出来的红外线。由此可见,这900年间,居住在星团上的生命体已经相当进化了,消费的能源总量,已有飞跃性的增加。他们用矩形罩壳包裹整个星团中的恒星,为自己提供能源,其总量也许可以与地球文明最盛期消费掉的能源总量相匹敌。
“你计算一下,整个星团消费掉的能量有多少?”
我心血来潮地想比较一下,地球与那星团文明规模的差异。可能那星团目前创造的文明,已经达到地球文明最盛时期的水平。
莎莉却出人意料问道:“生产能源的基本方式仍假设为核聚变?是否可以认为,它们是在利用动能源这一方式?”
我感到非常难堪。是的,莎莉说得很对,要将质量高效率地转换成能量,利用动能的方式,远远胜于核聚变。它们很可能利用动能的方式,将现存的恒星改造成大质量点——大概包括黑洞在内的相近连星体。
被莎莉一问,我才注意这个问题,顿时感到脸上一阵发烧,没好气地命令道:“两种方式都要,重点放在动能方面!”
转眼工夫,数据显示出来了。我没理会利用核聚变方式计算出来的数量,光注意动能计算结果。星团所消费的能源总量,与人类所获得的能源总量大致相等,最多只差几个百分点而已。
——他们掌据文明已经有多少年?我自然而然地想到这个问题。因为我一直惦记着文明以3000年为限的理论。现在我们从连星体接收到的是900年前的信息,如果再加上花费在移动白矮星的时间,这个文明存在的时间则更长。
“他们开始移动白矮星的时间,正好是我们初次发现连星体的时候,看来他们的文明历史已近3000年了。”莎莉这样说道,似乎猜出我在想什么。
我感到十分迷惑,并不是因为自己的心思被她看透,而是她怎么会预先知道这些呢?
莎莉又在我发问前说道:“那颗连星体正播发出比以前更复杂的信息,黑洞的数量也比以前增加了,还在进行着不易观察的复杂的运动。”她停顿了一下,又继续说道:“那是超多体运动。它们制作出无数个黑洞,将多个连星体作为播发机,利用从可见光到X线的所有波长频率,向外发送信息。”
“趁我睡眠时,你破译了它们播发的信息内容,是吗?”我抑止不住心中的怒火,责问道。
可她并不理会我,若无其事地回答道:“不可能破译所有的信息,不过已搞清了大致意思,只是粗线条的。”
很明显她违反了规则。我从冷冻睡眠中苏醒过来太迟了,应该在返回普通空间之前完成苏醒。可她为什么要在我睡眠时,擅自进行探测、破译地球以外的文明播发出的信息呢?
我想责问她,但我不能。不知从何时起,这个作为我助手的莎莉,不知不觉地变成了外人。
六
这90光年的距离,我是在繁忙的工作中度过的。这段距离,靠旅行者7号所带的能源,需要6个月的飞行时间。正如莎莉所说的,那颗连星体播发的信息相当庞大,要全部破译是不可能的。由于飞船上的记忆程序能力有限,必须在下一次探测前做好整理工作。同时我还要时时提防着莎莉,以免她又擅自行动。
虽然我处处小心,可是令人担心的事还是发生了。不知从何时起,莎莉不再听我的指令,独断专行了。虽然做重大决策时,她还征求一下我的意见,但这不过是一种礼貌罢了。
旅行者7号已经到达了星团的边缘。从普通空间能观测到的星团,正呈现出异样的状态。
星团内的行星都聚集在连星体的周围。本来分布在数十光年范围内的恒星,现在却拥挤在直径不满1光年的空间里。
我边放大图像的中心部分——连星体附近,边想,难道这就是该星团文明3000年末期的状态吗?它们并不只是将那颗白色矮星移动了几光年,而是要将它调到某一地方。它们是要把自己的情报聚集在一起,提高情报密度,以便制造出更多的情报。
可是,它们的动机是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做?星团的情报密度已经高到非常危险的程度,远远超过飞船跳跃时我计算出来的上限。不过,星团仍处于平衡状态。那么星团究竟是用什么办法,从内部遏止住满溢的情报向外扩散的力呢?
“计算一下星团的固有运动!”我撅了撅隐隐作疼的嘴唇,吩咐道。
从矩形罩壳放射出的红外线剧烈变幻中,能知道众恒星仍继续向连星体聚集。
莎莉默默地将计算结果显示在屏幕上,行星的运动速度为每秒数千公里到数万公里!
终于,我明白了星团的内部状态。它们正将情报转换成运动能,不然,怎么能聚积起超量的情报呢!可是,万一星星之间发生冲撞,那……
我用颤抖的手敲击着键钮。如果这种情形仍然继续下去的话,星团中的群星将同时集中到一点。我要设法搞清这种情况将在何时发生。估计再过10光年,10光年之后,星团将聚集到一点。这将意味着,10光年的某一瞬间将发生冲撞。
计算结果并不完全符合我的估计,正确的是再过10光年零2个月,群星将聚集到一点,它们之间几乎没有时间差。到那时,所有群星将在直径为数光秒的狭窄宇宙区域完成聚集。当然,这一切都将发生在唯一处于静止状态的连星体身旁。
我完全能感受到它们的意志。而令人吃惊的是,旅行者7号也将同时到达该聚集点。这绝非偶然!我知道该星团还不具备超光速通讯手段,不可能知道旅行者7号的到来。难道它们要让第一次来自遥远的5万光年以外的外星客人,看到自己的末日?
呼唤声把我从沉思中惊醒。莎莉用焦躁的声音说道:“已将下次跳跃计划显示在屏幕上。按常规,完成原定观测后,应该立刻进入跳跃程序,请确认。”
太可怕了!显示出来的数值远远超过我的估计。
“你说什么?这种时候,我们竟还要往前靠近!?”
我对突然发生的事情,感到迷惑不解。这个程序不是无意中的失策,而是蓄意自杀。
按莎莉的计划,我们将一下子跳跃10光年的距离,到达离连星体仅几光秒的普通空间。这就正好与星团中群星聚集的时间相重合。
“不要开玩笑!靠得那么近太危险了!我看再远一万倍的距离,仍属危险地带。飞船完全没有必要在群星聚集时闯进去,用无人探测器就足够了。总之,应该中止跳跃程序。发射完无人探测器之后,飞船就退避到超光速空间去,重作计划!”
我不觉提高了嗓门,我预感到她不会服从我的指令。可是,莎莉的反应令人吃惊,她用冷冰冰的语气说道:“我认为船长的指令背离了本飞船的使命,我将不予理睬。”
“什么?!”话音刚落,显示屏上的图像消失了,主指令屏幕也被关闭了。我慌乱地敲击着键钮,顺手切断了莎莉的终端控制器,试图用手动方式重新开启显示屏。可是,没有成功,显示屏上没有一点反应。
——到底发生了什么?
几秒钟后,我才明白过来,这是莎莉的叛逆行为。
我站起身来。事到如今只有迅速反击,犹豫不决后果不堪设想。我走出指挥舱,向机械舱走去。必须启用辅助系统来替代机器人助手。辅助系统的容量虽小,但用手动的方式,完全能够替代莎莉。平时辅助系统置于莎莉的控制之下,只要?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