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中短篇科幻小说1000篇 (第十辑)





这个名字得名于它们呼吸时发出的声音。像地球上的野牛一样,安也喜欢争强好斗,也许是为了争夺群体的支配权而打斗的。安是一种喜欢群居性的动物。这与地球上的动物有相似的进化历程。犹他州地质勘探中心的古生物家詹姆斯·柯克兰声称:“ 这些动物彼此互动,通过一些复杂的方式,也许是为了建立群体内的进食顺序,尽管现在我们还不能确定,安群中哪些是雄性,哪些是雌性。但可以肯定的是,我们所看到的,与地球上的群居动物中的雄性为了雌性争斗的情形十分相似。”
  某种东西使这群动物像见了鬼似的四处逃窜。尼奥觉察到附近有动静,但是它无法确定目标的方位,它的传感器同时向所有方向扫描,最新的信息来自尼奥的话筒,两只“囊角”在打斗,各自展示自己发光的鹿角,为了把对手吓跑,也许是它们决斗的喧哗把安吓跑的。詹姆斯·柯克兰声称:“它们在展示一些我们期望会看到的特征,就是在竞争中使用的特征,我们看到它们角斗,并用带有囊的茸角进行交流。”尼奥是这么理解这种反复的怒吼,那是一种沟通的方式。尼奥向囊角展示出地球的沟通屏幕,但是如果囊角想说什么,很可能是叫尼奥滚开。在这时尼奥感觉到一阵骚动,“囊角”突然转身跑开了,这时尼奥在“达尔文四号”星球上失去了联络。

  4.森林吸血鬼——剑腕

  艾奇还在继续寻找,它发现了一片新的树林,这是达尔文行星上海洋蒸发后的痕迹。在艾奇扫描这个区域的时候,它发现了新的物种潜伏在班皮树高高的枝头上,科学家称之为剑腕。当艾奇发射了一个探测摄像飞碟后,剑腕机警地做出回应,一下就将探测飞碟撕扯成两半。剑腕的前肢深深地插入了树中,以致营养丰富的树汁都流出了表面。艾奇的程序不允许它接近如此有攻击性的动物。加州理工大学生物学家大卫·莫瑞额提认为:“剑腕给我的第一印象是:这是一种十分巨大的螳螂,它的附肢结构让我们想起螳螂的四肢,尽管剑腕是用它们来爬树,以滑翔的方式移动也十分有趣,它们体下的隔膜看上去很小却可以产生上升力让它们滑行。我们必须记住,‘达尔文四号’行星的地心引力比地球的小。我们也必须记住,它们是在更厚的大气层中滑翔,因此那里的动力学和地球上的不同。”
  剑腕档案:
  高耸树上的栖息者,剑腕个头有一人大小,它用自己的隔膜滑翔, 可以迅速地猎杀猎物,它的主要猎物是树干吮吸者。
  剑腕的后腿强健而有力,可以让它从树干上快速跃起。飞行速度很快。
  剑腕的下颌是和头盖骨分离的,用来探索食物。带倒钩的上颌有丰富的肌肉组织,纤细的吸管可以注射消化液。

  5.活的地震制造者——树背

  研究植物也是艾奇的任务,除非冯·布朗号飞船另有指令。突然凭空升起高达5层楼的东西,是一个巨大的矛盾体——树背。它将自己埋在地下很长时间,好让自己有足够的能量行走。詹姆斯·柯克兰认为:“树背是‘达尔文四号’星球上有记录的体型最大的动物,它们的巨型身体让我们对这些动物的观点得到支持,而且我认为其他一些科学家也持相同的看法。它们的身体密度非常小,树背的巨大体积,比地球上生活过的有记录的任何恐龙都要大得多。”
  树背档案:
  树背的两只粗重得像柱子般的前腿支撑它身体的大部分重量。它体型高达60英尺,这样庞大的躯体让它没有了对手。
  在长达10年的冬眠期,树背让自己纹丝不动地埋在地下。所以在它的背上会生长出许多植物,它的背上多孔,类似龟甲。在它背上的小树林是一种小型树种,当树背晃动身体醒来的时候,树林就会被摧毁。
  树背身后拖着长长的犁尾,足足有它体长的三分之二。这个犁状的尾巴可以帮助它在深层泥土里苏醒时爬出地面。
  另一边探测的尼奥传回残留的图像,让冯·布朗的电脑进入高速运转状态。汉胜公司太空仪器设计师朗迪·波洛克谈到探测仪的设计时说:“如果艾奇或尼奥失去联系后又恢复了,你想要知道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出事的原因。它们需要给你发送一些信息,让你了解如果可能的话,希望它们在故障发生前就保存一些资料,这样你就可以看到出故障时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它们做出了什么反应,这样你就可以尝试去弄明白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艾奇进入“达尔文四号”上的小密林,这里丛生的树木类似地球上的松树,其下有许多寄生植物,它们从潮湿的、海绵般柔软的地里吸收养分。当艾奇继续它的探索时,“达尔文四号”星球上空的卫星发现,大气层中突然出现了骚动——发出气象预警:风速加快。
  尽管艾奇的传感器监测到了这次风暴,时速为每小时30英里,“达尔文四号”上厚重的大气层使得风暴的威力相当于地球上的小型龙卷风,但艾奇别无选择,只能升入高空,躲避风暴。艾奇发射了一组观候气球,对还没有探测过的上层大气进行取样。在地球上,风暴的动力来自海洋,而在“达尔文四号”上这还是一个迷宫。两个太阳所制造的热点引起的上升热气流不断更换,风暴的威力给探险行动带来了新的危险。艾奇只是一个脆弱的、充满氢气的探测器,置身在一个连天气都具有掠夺性的行星上。而现在,它要继续它的发现之旅了。它已经在行星上探测了130天,但行星上还没下过一次雨。它的传感器表明,这行星上的水都来自地下蓄水层和喷泉流出来的水。

  6.空中杀手——飞叉

  艾奇来到了一片草地,它探测到一种叫“飞叉”的新物种出现。飞叉像剑舌一样,也是空中的杀手。飞叉长着长矛,长矛是中空的,坚硬如钛。它的剃须刀一样的舌头贯穿长矛,舌头可以穿透最坚硬的皮革,无助的猎物将被杀戮,体液将被吸干。
  犹他州地质勘测中心的古生物学家詹姆士·科克兰认为:“飞叉是一种不同寻常的大型飞行动物,它之所以不同寻常,主要是因为它们不是靠翅膀或螺旋桨飞行的,它们好像装了引擎一样,用叉撞击猎物再把猎物提起来。这么做需要强大的力量。对于正在飞行的动物来说,如果你突然在它面前附加如此重的东西,该动物的重心就会被改变,对于失去平衡的飞行动物而言,这是十分危险的。但它们刺中猎物后,还能完全直立向上飞。因为它们的重心再加上猎物的重量,已经转到前面去了,抛出猎物让另一只去飞扑,在空中接力。这似乎让我想起钓鱼的时候,我们把一大块鱼肉扔给军舰鸟的情景。同样,它们也会争抢、互动,这究竟是一种竞争呢?还是一种合作行为?它们是否是有血缘关系的个体呢?”
  飞叉作为天空的统治者,是一种类似猎鹰的食肉动物。飞翔与捕食都是成双成对的。飞叉通过改变它们50英尺长的幅翼的形状去控制飞翔,不过,事实上它们并不靠翅膀推进。飞叉在体内储存甲烷沼气,然后在四个喷嘴式的肩胛中燃烧。它们猎物的是一种叫做阔额的食草动物。

  阔额档案:
  这种温顺、移动缓慢的动物,是一种有四足短腿、喜欢小群群居的动物。
  它们对称的戟状头是为了迷惑猎食者,它们的尾部是为了对付猎食者,它们短小蹲站式的四肢是为其自身在奔跑时提供平衡和支持。

  飞叉档案
  飞叉拥有约50英尺宽的幅翼,以每小时200公里的速度飞行。它翅膀上的四个豆荚状的喷气装置为它提供了动力。
  细长、弯曲、中空、长矛状的嘴,在飞叉的头上十分突出,用来穿刺猎物。一旦刺中,猎物就会被抛向空中,然后飞叉再用长矛状的嘴将猎物吸干。

  7.树背一失足成千古恨

  艾奇来到一块看上去像大型蘑菇聚居的地方,有一种看上去像植物一样的生物在活动着。艾奇的程序命令它收集更多的资料,以弄清这个地方的情况。艾奇不能冒险,它把自己的电路板烧毁了,并发射了一个小型探测器。这个蜘蛛状探测器将寻找这些活动着的生物的能量来源。蜘蛛探测仪就像电源开关一样,接通了两种电荷之间的一个致命的缺口,很快被蘑菇释放的高压烧坏了。
  加州理工大学生物学家克拉克说:“这些生物虽然看上去像是植物,却可以杀死飞行在空中的生物。这些生物会如何处置杀死的东西呢?是吃掉了吗?我们并没看到它们在吃杀死的生物。那么我们又回到这个问题上,它们到底是植物还是动物?动植物的区别是人类看待生命的一种奇怪方式。因为我们生活在地球的表面,而在地球历史的这个阶段,地表恰好只有两大系的生物存在,一种是植物,它们是绿色的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另一种是动物,它们可以移动,要吃东西,因此我们把这个看成一个十分重要的区别。可在‘达尔文四号’行星上,也许生命找到了新的结合方式,可能会有具有动物特征的植物。”
  这时,艾奇突然接收到一个熟悉的信号—— 是一种叫“树背”的动物发出的信号—— 是一群叫“滩刺”的动物对一只粗心的树背发动了攻击。即使是一只五层楼高的“树背”在“达尔文四号”行星上行走也要小心,滩刺就是它最大的敌人。一只滩刺正穿透了树背的厚皮,向它注射了致命剂量的神经毒素。就这样,滩刺把树背活生生地“吃”掉了。
  詹姆士·科克兰认为:“如果我们看看滩刺对树背的攻击,我们很快就可以得出结论:树背一定是中了巨毒才死亡的。这巨毒类似于今天地球上的鸡心螺所产生的毒液,一个鸡心螺可以快速杀死一头巨大的鱼,接着把它吃掉。”如果事情真是这样的,那么我们想要了解另一件事就是:滩刺杀死树背后是否会吃掉树背?当然这是另外一个问题了。

  8.神奇的阿米巴海

  艾奇接到了寻找尼奥的命令。在寻找尼奥的过程中,艾奇穿越了一片神秘的蓝色水域。而此时,尼奥正困在“达尔文四号”的一个角落里。由于尼奥无法收集信息,为了明确自己的位置,它必须发射摄像飞碟。收集周围的信息后,尼奥把相关的数据传到“布朗号”上的电脑中,电脑确定了它的位置——在距离艾奇大约100公里远的地方。于是,艾奇就继续前进,进行探索工作。
  在穿越了一处布满古老火山岩的不毛之地后,艾奇侦测到了另一种高级生命形式的存在。它们犹如外星球上的幽灵,可以随时从任何一个地方冒出来。不过,这些敏捷的生物都循着同一种味道而去。就在这时,艾奇又接到命令:中断探索,去承担更大的风险——它要穿越“达尔文四号”行星上一片广阔的、未探索过的地域——“达尔文四号”上的海域。
  从已知的数据资料显示,“达尔文四号”上的海洋大多在几百万年前就蒸发了。当海洋消失后,露出了一片布满螺旋状锥体的荒地。随着年代的推移,锥体上已经堆满了海洋盐与矿物质的残渣。现在只剩下一片相当于得克萨斯州大小的水域。水域的边缘看上去像盖了一张厚厚的凝胶毯,被巨大的盐柱林包围着。艾奇无法穿透它的表面,它就像一个拥有大量生命的水床,看上去像一片水域,事实上是一个巨大的动物聚居地,一种由共生生命形式组成的群体就生活在这里。这些生物把海水留在它们透明的薄膜内。
  这时“布朗号”又发出命令,告诉艾奇可以穿越“阿米巴海”去找尼奥,并且告诉它穿越阿米巴海是最佳的路径。
  当艾奇走了一半路程时,它发现地表发生了急剧的变化,阿米巴海突然像一头巨大的食肉动物在猎取低空飞行的猎物。就在这时,一股宇宙垃圾风暴飞速压了过来,艾奇被困其中。
  美国宇航局太空生物学院维多利亚女士说:“你在阿米巴海周围所看到的,是曾经覆盖‘达尔文四号’的海洋残余物堆积而成的沙丘。当海洋退却后,发生了十分奇妙的事情:海洋里的生命形成了自己的封条来保卫最后一片海洋,那些充满生命的海洋残存部分,也就是阿米巴海。‘达尔文四号’是一颗水很少的行星。而在地球上,有很多的水蒸气可以引起风暴。水有一个特性,它可以储存和释放能量。地球上的风暴就是这样得到动力的。可是在‘达尔文四号’上水很少,那里的风暴都是被温差驱动的。因此我们在阿米巴海看到的难以置信的风暴,其实是以温差为动力的,盐丘与黑色海洋吸收的太阳光能的差别,导致了温差,从而导致了风暴。”
  纽约城市大学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