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机勿语
我和孙威侧头一看,眼都花了,在公主的手心,有一颗鸽卵大小的粉红色钻石,纯净剔透,切割成梨形,在阳光下闪烁着璀璨的光芒,美丽如她明亮的眼睛……
“砰!”车头撞到行道树上!
孙威脑袋一歪碰在车门上,疼得直骂我:“老俞你血压高啦?不过是一颗粉钻而已!留神心脏病再犯喽!”
我没有理会他,深吸一口气,再次看去,粉钻的光芒下,公主的手心竟然出现一幅图,极淡极淡黑色线条,绘着半座山岭,怪石嶙峋,浓淡相宜,十分的逼真传神。
“是你祖传那幅图的五分之一?”我问。这啥也看不出来哪!
“找到另外四个人!”公主说话是一贯地简洁。只是目光如冰似箭,仿佛越过万水千山,即使经过无尽的轮回,某些人在那双凌厉的眼睛之下仍然无所遁形。
一切都已注定……
優幽书盟 UuTxt。Com 诠文吇坂月渎
第五卷 战佛摘冠 第一章 闲极生事 字数:5299
朝霭藏晖,客袍惊暖,天巧无竟。杳杳谁知,包含间瑞。儿童欢笑,忙来花下,便饮九春和气。急拿舟,高人乘兴,江天助我幽思……”
神州北地,上元之夜,雪。
三丈红楼,半位高人,一分残酒。
窗外,天气阴霾,北风呼啸,漫雪飘飞,近树死寂,远山迷濛,天地间静而无声,一派白茫茫的琼瑶世界。
窗内,有人凭栏看雪,左手放在背后,右手执一盏纯白的杯子,低声地吟哦着词句,神态间一派悠然自在,暗地里绞尽脑汁:下面……下面是什么句子来着……
啊!啊!怎么想不起来了!要是记得周全的,那么,有新雪,有妙词,有美酒,雅士风流,莫过于此……
“死老俞,把窗户关上,这么大雪,想冻死人啊你!”
恶!我满脑子的怡情雅事立刻被这句话赶到九霄云外,不爽地“咣当”一声,把窗子拉上:“*!透透气都不行!”别说,附庸充雅还真不是件容易事,东北的雪天实在冷,刚把窗户打开一小会儿,身上就被寒风吹透了。
窗户一关,凛冽的寒意被挡在外面,室内重新温暖起来,冷热交替之下,我打了个哆嗦,回过头:“你知道我刚才念的是谁的词吗?”
孙威正坐在桌边,很无聊地和黑猫阿呸玩扑克,头也不抬就来了一句:“景德镇的!”
“呸!亏你还当医生,连这都不知道!”我踱到桌边。把桌上地牌胡撸乱了。
孙威瞪我一眼:“谁跟你似的,动不动就装大瓣蒜,‘耗子啃尿盆,一嘴臭瓷(词)’。”
我一边洗牌一边说:“切!那叫臭词儿?今天我教教你啊,刚才那首词,不是江西景德瓷,不是福建德化瓷,也不是湖南醴陵瓷,而是北宋黄裳词。哎。我说,黄裳你知道不?这人老有名了,他最著名的作品是……”
“《九阴真经》!金庸射雕三部曲里有。”孙威说。
“咳,《九阴真经》是副产品。他主要‘生产’的是一部《万寿道藏》,那书老长了,五百四十函,五千四百八十一卷。第一卷主要是……”五千四百多卷,我打算详详细细、一卷一卷地给孙威胡诌,不让他崩溃我不姓俞!
唉!不是我心理有毛病,实在是闲的太无聊了。要是不跟孙威找找乐子,身上非憋出毛来不可。
今天是2007年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和风微熏、春花初绽。可是就在昨天。北方地区突降大雪,雪势极大。一天一宿便深可过米,公路、铁路全部断交,于是我、孙威、公主和黑猫阿呸,被困在黑龙江北部的一个镇子上,动弹不得。
我们三人一猫,这个组合看上去有点奇怪,可是一直跟着老俞我走过来的兄弟姐妹们都知道,咱最近的主要工作是为公主打工、替洛蓝赎身。
前面说过,公主名字叫做慕容绝色,是五胡乱华时期后燕国地一位公主,亡国后与属下段冷将军一起被仇人以残毒邪法杀害,她老人家自幼学习我天机门术数,虽不能逆天而为,但临终时反戈一击,在仇人魂魄之上下了恶咒。去年冬天,我和孙威无意之中将封存公主魂魄的黑曜石带回京城,结果丫趁机侵占了孙威未婚妻洛蓝的身体,而把洛蓝的魂魄打入黑波斯猫阿呸地身体里,并说只要找到转世轮回的仇人,就归还身体。我和孙威被逼无奈,只得带着她老人家天南海北的跑,目前惟一的希望是快点找到她要地人,然后将之打发走。
年前,我们在山西九死一生,把公主仇人之一的魂魄给逮到了,赶回北京过了个春节,可是只待到正月初六,公主和孙威就整天催命要向下一个目标出发,我争不过他们,只得再次整理装备上路。
据我们用奇门遁甲推算,公主的仇人忒损,这一世居然落生在祖国大地的东西南北中,除了山西地那个,余下有在东北的,有在云贵的,有在青海地,还有在江南地。商量了一下,大家决定先去东北地区转转。
带全了应用物品,仍然是开着我那辆二手车上路——开车虽然累,却很方便,大家倒是想坐飞机、乘火车呢,可是就冲我们带这些东西,木刀铁剑、香烛纸符、鸡毛狗血地什么都有,就算不被当倒卖凶器的,也得给当成传播封建迷信地,铁定连安检那关都过不去。
这一路行来,如果谁不知道什么叫“传统行业与高科技相结合”,尽可以买票参观我们哥几个。在我那辆破车上,经常性地是公主坐在后座掐着手指头用奇门遁甲排盘推算方位,孙威坐在副驾驶位,抱着笔记本电脑对照卫星地图引路。
就这么着,我们一路算一路走一路打听,“饥餐渴饮、晓行夜宿”,于昨天,来到目前所在的这个小镇——这个镇子是名符其实的小,小到地图上根本没有标注,我们之所以能找到它,还得感谢昨天突然而至的一场大风雪。
雪下得那叫大,我开着车走着走着,突然找不到北了,天地间一片白茫茫,大雪把什么都盖住,根本分不清路在哪里,车子也差点陷进雪窝子出不来。挣扎半宿,最后被这场大风雪赶进了这个镇子。
这个镇子太小,但位置不算太偏僻,位于黑龙江省北部,距离一个湖泊风景区不远,北依小兴安岭,往南是一个著名的城市,往西行一百多公里就是内蒙古,咱姑且叫它龙口镇(嘿嘿,老俞我把地理位置描述出来,有兴趣地可以到卫星地图上找下大概位置,具体地名您就别费劲了。肯定是找不到,龙口镇三个字是我注册的)。
镇子不大,一条街贯穿南北,建筑布局和普通地东北小镇也没什么区别,简陋而朴实。不过,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这个镇倒是什么买卖都有。沿街两侧的房屋,建筑相对较好。有开超市的、有开饭馆的、有卖种子农药化肥的、还有开卫生院和药房的……
眼看着如果风不停雪不化,我们是别想走了,沿街一溜,找了龙口镇一间赫赫有名的“龙宫大酒店”——其实也就一座大车店。楼下是小饭馆,二楼是客房,四个房间,目前房客只有我们三人一猫。公主住在最里面的房间,我和孙威则住着“总统套房。”
现在的时间是晚上十点多一点,孙威跟我趴在桌子上,有一搭没一搭地瞎扯淡。实在无聊地狠了,孙威说:“老俞,你也别闲得蛋疼。跟我这儿吹牛叉了。今天元宵节。咱哥俩怎么着也得应应节气,下楼喝一杯去吧!”
“我看行!”我立刻同意。与其高傲的发霉,不如低微地喝酒嘛!
抓起外衣,跟孙威走出房去,拍拍公主的房门:“公主,我们哥俩下楼喝酒,你去不?”
良久,房里传出公主清冷的声音:“不!”
“那好,
着吧!回来带份炒饼给你宵夜啊!”她不去正好,省哥俩别扭。
说着话,跟孙威两个下楼,我左脚踩在第一级台阶之上,右脚刚伸出去,突然膝盖一软,一脚踏空,骨辘辘顺着楼梯滚了下去,然后一头碰在墙角,撞得我眼前发黑,直翻白眼。
孙威乐得跟什么似地:“老俞,你发癫了?”
这一家伙摔的我半天没起来。好半天才缓过气来,捂着脑袋慢慢站起来,孙威兴灾乐祸的样子让我恨不能踹他两脚。可是自己心里也觉得奇怪,刚才抬腿迈梯的一瞬,眼前突然一黑,莫名其妙就栽下来了。不是太累了,身体虚了吧?一边琢磨一边骂骂咧咧地下楼。
天上雪仍然下个不停,街上一个人都没有,马路上地雪白天镇子里组织清扫过好几次了,现在仍然积了一尺多厚,要照这么下着,明天一早起来,非大雪封门不可。
龙宫大酒店的总经理、董事长、大厨子和服务员,全由店老板两口子兼任,店里平时晚上人都不多,何况这又下着大雪,根本没客上门,店主夫妇早猫屋里看电视去了。我们又现把他们喊出来,到厨房捞了盘卤山鸡冻,一个素炒菜,枹子肉炖蘑菇,又切酸菜、海带、冻豆腐、白肉、血肠、豆泡、丸子什么的装了一小什锦锅,放在店里中间取暖用的炉子上,然后整了一瓶二锅头,守着炉火两人开喝。
仍然是一边喝一边瞎侃,孙威跟我吹他刚当妇产科医生时候地事:“……我把胎儿在孕妇肚子里取出来一看,嚯!是一只畸形胎!刚取出来的时候还是活的,我那会儿也没见过什么世面,当时就有点发傻,只见这婴儿张开小嘴……”
“张开小嘴就喊了一声‘妈’?”
“放……那个什么气!你刚出生会说话?”
“那他张开小嘴干啥了,把你吓成这样?”
“他……”
孙威话没说完,“咣当”一声,小饭馆地门被推开了。我们俩同时望过去,从门口闯进来一伙人,一水地精壮汉子,全拎着木棒,高矮胖瘦有大约二十来口,痞子哄哄,气势汹汹就奔我们冲了过来。
孙威吓得一跳,伸手抓起酒瓶子摆开架势:“老俞,抄家伙,有土匪!”
我也顺手抄起火勾子——这东西是烧煤炭地炉灶必备之物,形状跟阿拉伯数字“7”差不多,平时用以勾煤捅火,关键时刻当奇门兵器鸡爪镰用,刨人家脑袋也不含糊。
心里真有点纳闷:虽然东北民风剽悍,可咱刚到龙口镇,根本没来得及得罪谁呢,怎么就有人来找麻烦?
店老板两口子还以为有人抢劫来了,一个拎着菜刀一个拿着擀面仗冲出来:“嘎哈嘎哈?”
来人当中一个有乐了:“哥们你虎啊?想干仗咋的?我们到你这里,除了吃饭能嘎哈?看张曼玉你这有啊?”
“噢!来吃饭地啊!”老板一听也乐了,擦着汗把菜刀放下,“吃饭的啊,早说呀!瞧哥几个进来这虎劲,还真把我吓一跳!”
老板娘也挺爽快,擀面仗利落地往腰后一别:“几位用点什么,别看咱店小,山珍可不少……”
那边老板两口子热情招待客人,这边孙威和我也重新坐下。心里纳闷,这伙人是干嘛的?瞧这架势,可不像善良之辈!看他们年纪大多在十八九二十多岁,个个神情剽悍,往那儿一坐,把手里的木棒往桌边最顺手的地方一倚——这个动作不定得有多少打架经验才能训练成的,可以保证一旦有突发事件,用最快的速度抄起棒子反击。
再看那一根根木棒,尾部直径大于头部直径,一米多长,粗细刚好一握,硬杂木的材质,打磨的崭新光滑——这可不是普通的木棒,分明是一根根的镐把。
“镐把”这东西,大家不陌生吧?它出身于一种刨土的劳动工具,但却扬名于大大小小的民间战场,是无数平民百姓心目中的“草根武器”!
我国对于枪支和刀具管制严格,普通老百姓有了打架需要,想找一把合适的武器非常困难,菜刀、水果刀、西瓜刀之类虽然锋利,却在应用中也有很多的限制,因此使用起来不够随心所欲。而镐把,其长短、粗细都很趁手,杀伤力大,不论是想要打死还是致残,出手轻重容易把握,关键是携带起来方便,人拿着一根搞把在街上走和拎着一把大砍刀在街上走,产生的后果果绝对不一样,后者就算不被请进局子里,也得被警察把刀没收喽!
因此,无数产生于民间的械斗,都选择了镐把为武器,在社会的阴暗面,甚至搞起了“镐把崇拜”,很多地方出现所谓“镐把帮”、“镐把队”的,其成员手执镐把,在大大小小的争地盘、护场子、复仇、追债……等等斗争中,凶猛狠辣,制造的血案绝对不比什么斧头帮、大刀会差。(老北注:关于镐把帮,并非老北胡说八道给咱社会主义抹黑,数年前的一个冬天,老北曾跟随着某地的公安干警和武警深夜出动,打散了当地两大黑社会性质团伙的大械斗。那场大战,打斗双方出动共三四百人,其中的一方,就是一码拿镐把的。)
二十多个精壮汉子,清一色的装备镐把,这可不像是简简单单的打群架,而多半是黑社会玩火拼——东北人剽悍重义、恩怨分明,打架个个都是宁肯不要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