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机勿语
这时候孙威也缓过来了,他一边剧烈的咳嗽一边嘶哑着嗓子喊:“老俞,她不是活人,她是死的!”
我心里一动,如果是死的,那就好办了!虽然我不敢杀人,但虐尸应该不算什么吧?反正人也不是我杀死的!随手一摸,在口袋里抓出几枚子午钉,迎上去在藏边静子的眉心扎下去,‘噗’的一声,子午钉钉进去,随即又将两枚钉子送进藏边静子的肩井穴,脚下用力,将她踢个跟头,然后又定住她的足三里,最后一根钉子踩进她的心口。
藏边静子身体本来‘别别’乱跳跟刚打出来的鱼似的,突然挺直了,她的眸中涌出一片血红,眼珠‘噗’的迸裂开来。
我看看她不动了,稍微安下心,孙威已在地上爬了起来,双手抚着脖子,上面五个紫黑色的指印,十分的明显。
“你怎么样?没事吧?”我忙问。
“还。。。。。。好!”孙威咳着说,嗓音很沙嘶劈哑,一边拿袖子抹脸,一边问:“你丫今天怎么回事,一会发疯拿剑乱砍自杀,一会四处乱窜往墙上爬,那个大猴子悟空附你的体了吧!”
看他一无所觉的样子,我就奇怪了。难道这个破塔里的东西只针对我一个人起作用的?我哪儿这么招人待见呢?看看藏边静子,她的身体上除了断腕之伤,左胁下还有一处明显的外伤,伤痕极深,肌肉翻着,我觉得有些不妙,看看短剑,上面也带着血,又拿去在伤口处比了一下,痕迹吻合。
孙威哑着嗓子说:“别比了,那伤就是你那把剑弄的!”
我没说话,想起那会儿曾觉得有人在背后偷袭,于是反手砍了一剑,下耐还当成是孙威了,后来又认为是幻觉,难道,这并非是幻觉?而是实实在在砍在藏边静子身上的一剑?
如果是这样,那藏边静子之死。。。。。。只怕还是我搞的!
孙威不愧是我的发小,知道我想什么,在一边说:“老俞你别胡思乱想了,你看那牲口,血的颜色都是发黑的块状,如果是活人受伤,血是鲜红的,只有新死之人血液还没凝固的,才是这种颜色!”
“你的意思是说,我在砍这一剑之前,她就死了?”
“嗯!”孙威悻悻的说:“我正和你说话呢,这东西凭空就冒出来,然后就见你上墙了,我就跟它打起来了,那个时候,就感觉到它不是活人,力气大的简直没边!看把我掐的!”他的喉咙被掐受伤,说话一直嘶啦嘶啦的。
我松了一口气:“不是我杀的就好!”虽然还是觉得有点自欺欺人,但却稍微放下心来。
起先我还想着这地方邪门,快点出去。可莫名其妙连番两次被折腾,我反而不急着出去了。怎么着?弄这么大的阵仗,不也没把老子怎么着嘛!这回老子还铁了心了,倒要看看你是怎么回事!
藏边静子的尸体还在塔里横着,我觉得碍事,先把它从塔门里推出去。这东西虽然死了,危险性犹在,极可能也会被养尸变。不过,那也不是眼前的事情,无需太担心,何况眼下它身体里还插了子午钉,说什么也起着镇克的作用呢!
“威子,我要好好检查一下这里,你在外面接应我,如果我这儿出了什么事,你就想法子救我!”我怕他不听话,又补了一句:“咱们里应外合,保险系数大些!”
孙威想了想,这次没顶嘴,痛快的答应:“行!老俞你小心些!我就在门外边站着,有不对劲的,你就喊我。”他弯腰钻出去。
见他出去,我松了一口气,这下就毫无顾忌,随便怎么折腾都行了。
站在塔里东张西望,这塔只是一根通柱,如果有机关,应该会是在哪里呢?
高顶上洒下一缕光线,颇有些坐井观天的意思。塔壁下层的黑色雕像被我们弄得乱了一地,我用脚把它们扫到一边去。如果问题是在这些雕像或者像龛里,那可就有得玩了!一万多个,我得找到哪辈子去呀!还有,先前外壁流乳白酸液的机关也应该仔细看看,那只短管是在顶上伸出去的。那么高,我徒手怎么爬上去呢?
背手转悠着,发现光线投在地上的那片光斑里,好象有什么东西。
我俯身观看,这片光斑里有一个黑影,正在手舞足蹈。这是什么东西?看上去怎么有点面熟!我盯着它看了一会,怎么。。。。。。象是悟空!看,它一只手还紧紧攥着什么东西,那不是麻花嘛!
奇了奇了!这是怎么回事!我看着光斑里投射的影子,顺着找去,费了半天事,终于发现塔顶的天窗部,有一个东西正在晃荡。倒!这不就是咱家的悟空嘛!怎么缩水的如此厉害!
“悟空!下来!”我站在下面喊,张开双臂。
悟空探头探脑往下看,然后顺着塔壁上的像龛爬了下来,离地还有四五米的时候,往下一跌,跳到我的肩头。
我把它抓到手里,这家伙变化之大,都赶上变形金刚了,现在也就半尺来长,正瞪着一双眼睛可怜巴巴的看着我。我琢磨半天,也不知道它怎么会变成这样子!难道是因为误挠了我一把,它一个猴子僵尸,沾不得我纯阳血的缘故?我的血又不是敌敌畏,有那么厉害吗?
找到悟空,我的心放下大半。在塔里东敲西打,正乱翻呢,觉得这塔好象是动了一下。
我一怔,静下来查看,却又什么变化也没有。刚认为是自己的错觉,塔又动了。正要喊门外的孙威是不是塔长腿了,异变又起,这塔就跟洗衣机滚筒似的,剧烈旋转起来。我在里面被抛得上下左右一个劲的翻腾,东撞西撞简直就散架了,怕被撞到头部,想要摆出‘虎抱头’的姿势,却根本控制不住。悟空倒是机灵的很,紧紧搂着我脖子,说什么也不撇开。我两手乱划拉间,左手碰到一个不知道什么玩意,急忙扣住了,还没等松口气,耳中听得‘咔吧’一声,那东西被我拧下来了。
(注:虎抱头是中国武术的一个招术,取虎扑食之前的动作,大体上是屈膝弓身蜷成一团,双臂屈肘抱头,与蜷起的双腿一起护住柔软而多脏器的腹胸和头部,以相对较坚硬的背部和身体外侧承受外界力量的撞击和拍打,攻守兼备,很多门派的武功都有这一招,名称和修炼要决大同小异。)
塔来了个急刹车,翻滚猛然而止。我由于惯性在里面又翻了半天,好容易才停下来,趴在地上吐了半天,胃里的食物早就消化没了,只吐出几口清水,不由心里问候这个破塔的姥姥一百遍啊一百遍!
好容易翻江倒海的胃舒服了一些,我用手背擦擦嘴角,小悟空骑到我脑袋上,一只手揪着我的头发。我看看周围,咦,什么时候被甩到外面来了?
身周是成片的竹林,桃树杂陈其间,身前就是这座又象铅笔、又象炮楼、又象古井,但更象金箍棒的塔,所有的景物都和在塔外看到的一模一样!
不过,这并不是原来的地方。第一,原来的塔外,有孙威和一票僵尸粉丝在等我,而这里并没有;第二,这里的竹林、桃花和塔都小的可怜。
此时我是半跪在地上的,但是看那塔和竹林的时候,却还要俯下头去——它们虽然外观没变,但高度最多都不超过一米,简直是原物的袖珍版。一时间,我觉得是进了小人国了。相对于从前的仰视,很有一种奴隶翻身做主人的感觉。
我以为自己又出现幻觉了,不由自主的晃晃头,眨眨眼再看,依然如此。看来,自己真的被扔进一个微缩的世界。
顿时想起《天机不泄录》里写过一种‘芥子纳须弥’的佛教奇术。
优優書萌 UUtXt.COm 铨文字坂月牍
第三卷 苗域桃源 第四十六章 须弥芥子 字数:4336
芥子是一种极纤细轻微的东西,却能把须弥山收容起中,这个典故出自佛经,细说起来禅意盎然,颇有意韵,但我辈俗人却颇难领会其中的深意。我也是无意中看到一则古代逸事,才对‘纳须弥于芥子’有了更感性的了解。
据说在唐代一位江州刺使李渤曾经认为佛教‘芥子纳须弥’的说法是骗人的,因此质问智常禅师。禅师回答颇为机敏,显露出高僧的大智慧。他问李渤:“人称你读书破万卷,是不是真的?”李渤说:“当然是真的,我读书何止破万卷啊!”禅师又问:“那么你读过的万卷书都保存在哪里呢?”李渤用手指着脑袋说:“当然保存在这里!”禅师说:“奇怪,你的头颅只有这么一点大,怎么能装下万卷书呢?莫非也是骗人的?”李渤始无言以对,继尔豁然大悟。
佛经的典故只是讲述一种禅理,其中芥子是虚幻的,须弥当然也没有实质,但根据这个禅理,经过中国古代佛门高手的发扬和改造,已真的形成一种奇妙的法术,可以把很大的东西收藏在很小的空间之内,而且虚虚实实令人摸不着头脑。这听起来倒不稀奇,真的有些象机器猫的百宝袋,而且现在很多网游、修真、仙侠和玄幻类小说里写到什么‘贮物手镯’、‘乾坤宝囊’之类的,似乎也有这个功能。但那毕竟只是小说和动画中的东西,而这个法术,却是确确实实流传于中国的民间。只是没有人可笑到用它来当贮藏室,更多的是被数术高手用在设阵和布局之中。
既然认定眼前所见是‘芥子纳须弥’一类的法术,那么——是我变大了还是景物变小了?是我身体仍然在原来的塔内,还是塔在我的身体或者意识内?
换句话说,我是芥子,还是须弥?
塔中之阵,阵中之阵,我越绕越糊涂,越想理清楚就越不清楚。这种古朴的哲学思想,正想反想都是道理,大师们研究一辈子也辩论不明白的,简直可以活活把我着俗人折磨疯了。
唉!看来老俞我是一点慧根都没有啊!只知道如果解不了这个局,我不管是须弥还是芥子,只怕都得在这里面混一辈子出不去了。
平时我并没有特别关注过这种奇法的破解之术,只隐约记得这种阵不是‘破’的,而是要‘解’的。破和解虽然目标一致,但也有细微差别。前者含有破坏毁灭之意。而后者却平和的多。主要落实在解密上,所以使用的数术手法也有差异。
可惜,不论是‘解’还是‘破’,我都没有成形的想法。
心里有些烦躁。瞧着那小塔很不顺眼,从它想到它那个大塔哥哥,又由此想到孙悟空挥舞着铁棒喊“大大大、小小小”的威风,又想起托塔李天王,再联想起雷锋塔和白娘子及中学时学的一篇文章《论雷锋塔的倒掉》,脑袋乱七八糟转得跟风车似的,下意思的伸出手去扳住小塔摇一摇。
满以为这塔虽然小,但怎么着也是金属的,分量一定很重,轻轻一摇不会弄坏。谁知手刚往上一放,它就歪着倒了下去,我急忙抱住它,差点被压的坐那儿。
正要使劲将它推正,看到底座上放着什么东西,于是我把小塔放躺下,凑过去细看,我倒!小塔下郑重收藏的居然是一碗米!
其实,说是一杯米更贴切些。
因为这座小塔高不过米,直径十几公分,所以小碗也只有普通的茶杯大。我伸手就将它端了起来。
碗是用藤根挖的,柔和的原木色,很精致,杯壁打磨的很薄,厚度不到半毫米,外面用极精巧细致的手法雕着花纹,一看就知道是那几种在苗疆常见的符。杯里放着多半杯的米,还不是一种,幸好我还有点生活常识,分的清里面是大米、小米、麦粒、黄米和豆子,也就人称五谷的‘黍、稷、麦、菽、稻’。
这五种米掺在一起,在民间术法中很有点讲究。五谷米,在法术中一直有吸引灵魂的作用,长被用来将阴间的死魂灵引到阳间,但反过来,当然也可以将阳间活人的灵魂吸入阴间。难怪我先时曾有灵魂离体的感觉,八成就这一小杯米在捣鬼。
在南方民间流行一种法术叫“问米”,会做这种法术的人一般称之为米婆。米婆作法必备的不是普通法术常用的符咒,而是五谷米。她们以特殊的法术借助五谷的力量,可以引渡鬼魂附身,为别人卜问前程、姻缘和吉凶。米婆,其实在北方就是‘跳大神的’,只是二者虽然最终目的相同,但技分流派,南方米婆和北方神婆所用的法术不同,后者不常用到米而已。
即使是现在,北方很多地方还有这样的风俗,人死后陪葬之物,术师都要死者家人必备‘五谷杂粮囤’,也就是一个容器装着五种谷物,这东西在一般的纸扎葬品店都有的卖,不信的可以去这类店问问。
说了这么多关于五谷米在我国南北民间法术及敛葬中的用处,目的也只不过是想让自己对这杯在塔下镇着的杂合米更重视一些而已。不过重视归重视,中国的术法太也博大精深,我从书上看的知识终究还是死的,对着这杯米横看竖看了半天,除了对其不知道历经多少年头也不腐朽表示佩服之外,也不明白其放在这里有什么意义。不过,谷物无疑是木属性的,正合了我推测的金克木之说。
从衣袋里找出一张纸巾打铺在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