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落春仍在(第一卷)春离东林+番外 by: 六丑





能做出假托名义的无耻之事的。毕竟要亲一层,有他在背后下黑手很多事情都不好办,不得不让司马兰廷忌惮三分。 

  为了消除贾谧的影响,这几天司马兰廷突然亲近一向厌恶的郭槐和贾氏族中青俊。这个时候贾家的关键还没有显示出来,要拉拢比较容易。 

  入朝事宜,汝南王已经拒绝邀请,虽然不怕这个老狐狸透露出去,也不得不改为说服淮南方面,他正等着灰狼的消息。 

  另一方面,昨天利用贾南风的老姘头程令挑拨贾杨关系今天就该收到成效了,正是时候加火助燃……这样一个节骨眼,他确实不便轻易脱身离去。 

  考虑到这些他沉静下来,不能这个时候离都!下了决定的司马兰廷心里一阵隐痛,牢牢抓着丝信“哐”地一声扫下杯盏,自己负气大踏步走出门外回了日常起居的东厢。 

  明明知道,从小失去双亲的他内心多么渴求亲情渴求温暖,何况受到弑父打击的现在。那个笑脸灿烂的孩子在哭吗?需要依靠吗?在等待支持吗? 

  无奈。 

  这是他第一次在两相权衡下放弃苏子鱼,但司马兰廷自己十分清楚这种无奈却绝不会是最后一次。 

  已见将来之悔,无法防将来之非。 

  他对自己说,这不是抛弃,他可以用其他方式弥补。 

  只是,弥补,还有机会么? 

  烈日古道,牛车缓行。 

  没有尽头的土地延伸到天边消失,两旁的土壤像马上之人的嘴唇,干裂成一块块的,庄稼地里已经一片枯萎。 

  “大师……你说……为什么走陆路不走水路?”奉勤咬牙切齿的声音正常人听了都会有所自觉,当然慧清并不能算正常人。 

  “嗯?我不是说了么,观龙村的玉米真的很好吃。我也是好心想带大家尝尝,那知道遇到大旱,”慧清看着干涸的大地,一脸烦恼“肯定没有玉米可吃了,本来还想给师兄带点回去的……” 

  “吁——” 

  “哞——” 

  马匹和牛车都停住了,除了发呆的苏子鱼,其余三个人把慧清团团围住,恨不得将其生吞活剥:“玉米!你让我们走得这么辛苦就是为了玉米?!” 

  “已经没有水喝了!走了整天一处水源都没看见!” 

  “你不是有大神通么?给我把水变出来!” 

  慧清露出最纯真无辜的笑容:“不要掐脖子……救命……” 

  “师叔……”在慧清凭临气绝身亡时,苏子鱼开口了。面对上路以来的首次说话的人,奉勇三人很给面子,意犹未尽地放开慧清。慧清感动得热泪盈眶,还是他的小鱼儿好啊,不枉他费心教育这么久。 

  “那里有人快死了。”苏子鱼遥指着远处衰草中央。 

  奉勇三人面面相觑,远处出了焦土和几根青黄的野草什么都没有啊。看来二爷的走火入魔又严重了。 

  慧清却二话不说掠身出去,回来时果真带着一个十多岁的小女孩,乾皱的皮肤下只有一把骨头,死灰的脸毫无生气,干裂的嘴唇全是深深的口子。 

  “死人?”奉毅忍不住皱起眉头。 

  “只是晕了。还有水么?”慧清搭了搭她的脉搏,虽然微弱还有跳动。 

  奉勤盯着慧清目露凶光:“一点不剩。” 

  奉勇叹了口气,他们这是走进了死地啊。没想到三百里外繁华江山,三百里内焦土赤地,一片江山下两般世界。要倒回去还是加速前进?没有水草,牛马都支持不了多久了。昨天河沟里还能找到一股隐在鹅卵石下的沙水,今天路过的河道只剩下干石滩……看这小女孩的情况附近可能找不出什么水源了,恐怕接下来这样的惨状会见的更多,到时候二爷不知道又会怎么不忍心…… 

  二爷?对了!奉勇回过头向苏子鱼看去,平日最见不得人受苦的苏子鱼居然出奇的平静,恹恹地靠着车壁,好像又缩回自己的心事了。 

  连这个都不管了么?奉勇心里说不出什么滋味。 

  几个人愁的愁,思的思,谁都没管那个要死不活的小女孩。只有慧清在苏子鱼疑惑的目光下掏出他怀中的匕首,不慌不忙划开自己的手腕。 

  殷红的血液缓缓流下,滴进那女孩口中。 

  “如此江山残照下,奈何心事陈年中?” 

  奉勇、奉毅、奉勤瞠目结舌。 

  苏子鱼豁然神动。       'Cissy' 

  三十三 大旱之灾 

  没想到慧清这种贼和尚居然能断然做出投身畀虎,割肉救鹰的事。三人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陡然升起的敬意。 

  “大……大师”这句称呼倒是真心实意的,奉勇心目中慧清得道高僧的形象终于高大起来。 

  “怎么?”慧清拉住他奉勇,喜笑颜开:“你想来?正好,正好!和尚我是吃素的,哪有你这样的年轻小子血气旺。”奉勇一阵气结,骑虎难下硬着头皮拿起匕首,算了!当积福报阴德吧。 

  刚想划下去,却被慧清笑嘻嘻地拦住了。他的眼神越过奉勇,看向苏子鱼无措的脸:“你好好看看什么是真正的苦难吧。” 

  就在这时,那个被慧清喂血的小姑娘醒过来了,只听她用十分微弱的声音叫着:“水……水……”慢慢睁开了眼睛,茫然的望着众人。 

  “你莫怕,我们看你晕死在路边将你救回来的。”慧清拜出一副庄严宝相,大德高僧的架势,果然一下子就打消了小姑娘的不安,把奉毅看得一愣一愣的,暗暗“呸”了一下,他总算知道什么叫江湖骗子了。 

  这小姑娘面黄肌瘦,却有一双大眼,开始还不大清醒。看到慧清的手腕好像突然意识到口中的血腥,又惊又惧,挣扎着爬起身来给慧清磕头。因为太过虚弱刚一抬头,就又栽倒下去。慧清苦恼道:“你先歇歇,不要动!再晕过去我的血就不够了……” 

  前头还升起的一点敬意立马一落千丈。奉勇、奉毅、奉勤齐刷刷低下头去,恨不得和慧清划下楚河汉界。 

  小姑娘满脸通红,眼睛泛着泪花,还是挣扎起来不停磕头:“谢谢恩公……谢谢恩公……谢谢各位大爷……” 

  奉勤看她穿着破草鞋的脚满是裂口和茧子,淳朴可怜,也有点于心不忍。止住她道“你叫什么名字,有家吗?为什么会倒毙在这里?” 

  小姑娘眼睛一酸,眼泪扑簌簌落下,哽咽道:“我叫二丫,就住在那边棉塘村,家里还有一个爷爷。因为从清明以后一连好久都不见一滴雨,旱得大部分庄稼都枯焦了。村里能走的都走了,剩下的人不是等着下雨就只有等着死。村里的水井都没水了,我隔天去30里外的观龙村打一葫芦水回来,哪知道今天才走出来就晕了,多亏各位好心人相救。” 

  几个人听得一阵黯然:“你和你爷爷怎么不走呢?” 

  “爹娘带着弟弟走了,爷爷年纪大了走不动,留我下来照顾。我们能走到哪去?这里好歹还有个家,要是下雨了,爹娘和弟弟还回来的。”也不知是只能守住这么点希望,还是过于天真,众人看她虽然想法单纯却十分坚定,都有些说不出话来在肚子里面叹了一回气。 

  奉毅从怀中摸出一颗药来递给二丫:“这个可以提神解暑你含着吧,没有水只能让它慢慢融了咽下。”他自己出身也不好,进了王府多年已经很久没想过老百姓是怎么生活的了。自从和二爷一路,奉毅觉得自己都变慈悲不少。 

  30里路?!这样的孩子居然会有这么大的韧劲,都是为了活命哪来的选择。奉勇也有点心酸,好歹算是有水源的消息了:“观龙村有水么?” 

  二丫笑笑,半是苦涩半是幸嫣:“观龙村有口深井还没干透,几柱香时间才能打上来一瓢,附近没走的人都去那里等水,排着好长的队呐,等我走到了要排到第二天早上才能打满一葫芦水回来。” 

  奉勤张大着嘴巴,一脸惊虑,往苏子鱼那边望望,又望望自己两兄弟。难道他们也要去排队打水? 

  奉勇咬牙道:“走吧!只能往前走了,忍耐几日到豫章郡就好了。实在不行,咱们把马杀了也能对付过去。” 

  慧清看着百里焦土没有说话,苏子鱼想说什么终究没有说出来,奉勇奉毅上了马,奉勤驾着牛车往观龙村而去。 

  过了午时,在二丫不停道谢声和奉勤的鞭叱声中到达观龙村。这里跟前头情况一样,田地里尽是衰草枯梗,但许是因为还有口出水的井,人气倒旺了不少。果然如二丫说的,排了很长的队,可水还是只能半天出一瓢。 

  奉勤眼睛都直了。在生存前提下什么特权都不管用,他们要是现在举着令牌说,我是北海王府的,让我们先用!别说没人理,说不定一人一把沙当下被这些面黄肌瘦的老百姓活埋了。几个人乖乖提着水囊去排队,还被人家赶了出来。倒不是不准过路人打水,只是只能一家一家轮着来。奉勇奉毅先让奉勤排着队,垂头丧气等在一边,连责怪慧清的心情都没有了。 

  苏子鱼默默坐在慧清身边,惶惑地按住胸口。看着这样的情景心里琢磨不出是苦是涩是悲是愁,有什么东西堵在胸堂里霍霍乱动。这几天下来,他比原来更瘦了,慧清将他的手紧紧握在手心里,叹道:“你这个笨孩子。” 

  苏子鱼无言地看着气色灰暗的村民,终于问道:“师叔,你说会下雨么?” 

  慧清沉默下来,好半晌才道:“不会,并且大旱之后蝗灾将至。” 

  “什么!”苏子鱼惊起,指着那些村民痛叫到“那他们……”心里又酸又热,哀求道:“师叔,你佛法无边,就不能想想办法帮帮他们么?” 

  “阿弥陀佛。生死本际,天道定数,不可逆转。” 

  苏子鱼一呆,喃喃道:“天道定数,生死本际?”无边的悲哀袭来:“到底佛祖也不慈悲。”如果说苏卿怀的死不是他的罪,那么为什么天不予寿?那样温和的父亲有什么不被上天原谅的?曾征战沙场,浴血而生么?那就不是他的天道定数么?这些劳苦村民又有什么罪?既然生死无穷,执著希望于生命的长存就如此罪大恶极么? 

  他已经不知道什么是正实非事了。 

  慧清摇摇头:“青莲华①要自己寻见。”苏子鱼凝目不语。 

  等到天黑,奉毅还在排队打水。一旁牛马焦渴嘶鸣不已,苏子鱼心中不忍也无可奈何。 

  大自然面前,生命是如此渺小轻易可摧。正越想越不能自解,却见二丫低着头走到面前,捧着个葫芦交给慧清,巴掌大的小脸神情让人震撼:“请恩公们先饮。” 

  这样的环境下水比金重,如此举动有几人能做出来?人性光华骤然灿烂。慧清看着苏子鱼眼神透着无边清澈,如恒河般浩淼无底,静谧的光辉缓缓流溢,穿进人心洗涤滚滚红尘俗念:“子鱼,青莲华即在身边。” 

  —————————————————————————————————————— 

  注释: 

  ①:梵文优昙波罗,亦作优昙婆罗、乌昙跋罗、优昙钵华、乌昙华等,译为‘青莲华’。这是一种祥瑞的花,据说生长在娑婆世界;世间难见,正因如此佛经中常用以喻佛、佛法之难得。 

  三十四 黄粱一梦 

  当四天后,五人走出湘东时两匹马和牛车都留在了那片焦土上。 

  没有水草,牛马根本支持不下去。在观龙村杀马那天,苏子鱼一夜无眠,牛马的哀嘶不断在耳边回响。他和慧清虽然都没有喝一滴马血,吃一口马肉,看着另外两头垂死的坐骑和分到食物欢欣不已的村民,却什么话都说不出来,也无法出声阻止。 

  这世间为什么有如此多的苦难?大地上这一道道伤口究竟是谁划上的?何时才能停止这一地悲凉?十方诸佛多久才能化净三界六道人心?十方法界无量佛国净土如何才能容纳这万千民众? 

  一切万象,悉皆无常。 

  原来,他从来都没堪破这无常。 

  或许旱灾还没到最绝望的时候,豫章郡城外并没有哀鸿遍野的景象,但四方灾民大集,城外处处人头耸动,一家老小拖儿带女,或躺或坐,几处粥棚便阻止了民众蜂拥入城。城门处士兵守卫森严。五人灰头土脸一身狼狈,除了身上脏西西的衣物质地较好外和普通灾民并无二致,本以为进门不易,还没等奉勇拿出令牌,守城门的士兵却先认出了慧清。 

  “哎哟,慧清师父您怎么弄成个这样子了?” 

  “大师难道是到灾乡救济百姓去了?真是活菩萨啊!” 

  “大师有空请务必到寒舍坐坐,我三姨家最近好像不太平,正想请你去看看……” 

  不管几人眼神如何不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