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莱太史慈





  但是徐晃知道若是自己再不走,武安国的这番努力将会白费。
  万般无奈下,大吼一声,向史阿逃走的方向逃去。
  那声音中充满了悲痛,叫人闻之不由得心酸落泪。
  吕布此时却眼睁睁地看着徐晃逃走,因为自己面前的这个武安国实在难缠。
  蓦地,两人乍合倏分。
  满天的火红消失。吕布并未回头去看武安国,只是凝神回气调息。他平生从未经历过这等苦战,偏偏心中却痛快已极。
  那武安国却发出一声狂喊,全身血管寸寸断裂,狂风吹落叶般里飞到了半空中,“砰!”的一声,武安国从半空中掉了下来,仰跌地上,变成了一个血肉模糊的血人。
  再也无法站起。
  好半晌,吕布才缓缓转过头来,看向此时已经所剩无几、被张辽围在当中特种精英,脸上露出惊异之色,又看了看倒在地上毫无生气的武安国的尸体,独自喃喃道:“原来青州的英雄好汉不仅仅有太史慈和赵云。”
  东面、密林。
  赵云此时正好整以暇的看着贾诩向着自己和许褚缓缓走来。
  张秀此时已经听见了贾诩的声音,不由得“啊”了一声,睁开眼睛,惊喜地看向贾诩。
  贾诩却来到近前,把仍然指在张绣咽喉处的赵云的枪尖缓缓推开。
  张绣为之愕然,要知赵云乃是仅次于吕布的武将,贾诩仅仅是一个受无缚鸡之力的文人,别说是一个贾诩,就是十个贾诩去推那枪尖,赵云如果想要阻止的话,那枪尖也不会被移动上分毫。
  在错愕中,贾诩把张绣扶了起来。
  “文和,你怎会在这里?”
  贾诩看向张绣,嘴角露出一抹冰冷的笑容,看地在一旁的许褚十分的不舒服,感觉贾诩一笑的时候,万里晴空上飞来了遮天盖日的乌云。
  贾诩看向赵云淡然道:“我有什么事情不知道的?虞翻大人其实就是青州的太史慈将军,先前我只不过是在猜想,刚才听了赵云将军的话更加的肯定起来,对吗?赵云将军?”
  赵云先是一愣,旋即大笑道:“先生真是智者,真的想我家主公说的那样,没有什么事情可以瞒得过先生你。只是不知道先生是从什么时候怀疑的?”
  贾诩淡然道:“那当然是从徐州的曹豹把自己的女儿嫁给董卓开始怀疑的。”
  赵云看着贾诩,心头一阵的寒意:不过怎么说,贾诩也是董卓的臣子,现在见贾诩对董卓直呼其名,可见没有丝毫的忠心可言。
  同时心中懔然,贾诩已经对长安城的了如指掌,向贾诩这种人,只要一个人在不能给他带来利益,他立刻就会对他弃之如草芥。
  如此看来,贾诩已经知道了董卓身死的事情,或者说,贾诩是猜到的,因为刚才贾诩对赵云的文化中已经蕴含了这种答案。
  贾诩看着赵云冰冷地微笑道:“这事情是明摆着的,青州使者虞翻乃是太史慈将军派到长安来的使者,那当然需要经挑细选才行。要知此次长安朝见天子的事情乃是太史慈将军一力主张的结果,太史慈将军岂会随意派一个不相干的人来?可是这个虞翻在青州仅仅是个名不见经传的人物,唯一的功劳就是在去年战退过公孙瓒而已,但那仅仅是武功过人而已,谈不上是什么计谋之士,无论从哪一方面来看,赵云将军都比虞翻的出色得多,但是一赵云将军之才和在太史将军心中的地位,此次长安之行居然仅仅是一个随行的偏将而已,我当然会想这个虞翻到底有什么本领可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获得太史将军的信任呢?”
  赵云此时已经被贾诩的分析吸引住了,闻言不由得点头。
  贾诩又道:“所以本人自这位所谓的虞翻大人到长安城来之后,就对其进行了周密的观察,结果却发现这位虞翻先生根本就是无所作为,在长安城中无所事事,长安城发生了那么多的事情,这位虞翻先生仅仅是随波逐流,这难道不奇怪吗?若是赵云将军乃是太史慈将军的话,你会派这样的人到长安出使吗?”
  赵云被贾诩的话说得一身冷汗,没想到虞翻这看似天衣无缝的身份居然有这许多的破绽。
  难怪主上说这贾诩和郭嘉先生乃是同一级别的谋士了。
  盛名之下,必无虚士。
  赵云敬畏地看着贾诩。
  · 第二部天下第四卷·
~第一章得失~
  
  贾诩好似完全没有注意到赵云的表情,仍然一副冰冷的模样道:“别的事情不说,曹豹把自己的女儿嫁给董卓很明显是从徐州的利益出发,正所谓投其所好,掏钱这老奸巨猾之辈,对董卓的根骨倒是摸得仔细。问题的关键是,身为青州的使者虞翻怎么会对这件事情稍加抗议,便再不过问听之任之了呢?虞翻应该知道,若是曹玲顺利地嫁给了董卓,以后太史将军再想对徐州动手那可就是难上加难了。”
  顿了一顿道:“若我是虞翻,应该利用蔡邕大人在长安的影响力去说服董卓,按照董卓那种附庸风雅的性格,这件事情成功的机率很高。”
  赵云仔细想了想,越发觉得贾诩说得有道理,作为青州使者,太史慈假扮的这个虞翻实在是太无能了。在外人看来,居然会对曹豹的事情置之不理,实在是不应该。
  不过别人不会像贾诩这般想那么多,因为虞翻实在是个籍籍无名之辈,但是这事情一落到贾诩的眼中,马上就非同寻常起来了。
  贾诩看着赵云沉声道:“第二件让我感到诧异的事情是这位虞翻居然和广陵太守曹操的使者鲍信走得那么近,实在是不应该。虽然太史慈将军和曹操乃是多年的好友,但是虞翻在青州军中资历尚浅,虞翻先生本身又是藉藉无名寒门子弟,鲍信实在是没有必要动不动就亲自拜访,要拜访的话,也应该是这位虞翻先生自己拜访才对。而且要执弟子礼。”
  不给赵云思考的机会,贾诩侃侃而谈道:“第三个让我怀疑的地方是这位虞翻先生离开长安城的时间,居然比其他诸侯早那么多,名义是长安城乃是多事之地,不宜久留,可是赵云有没有想过,虞翻先生的背后乃是太史慈将军,乃是天下最具实力的诸侯,任何敢动虞翻这青州使者的人都等于直接触怒了太史慈将军,因为他没有把太史慈将军放在眼里,太史慈将军岂会善罢甘休?”
  赵云苦笑道:“先生说得真好,我赵云没有一点反驳的理由。”
  贾诩呵呵笑道:“多谢赵云将军夸奖,所以说从那时候起我就开始怀疑这位虞翻大人的身份了。”
  顿了一顿道:“自从诸侯会盟侯,我便在研究太史慈将军,发现无论是临淄之战还是洛阳之战还是诸侯会盟之战,太史将军总是那最后的胜利者,而且太史慈将军似乎非常会装傻,每一次不到事情的最后你绝对看不出这件事情是对太史将军最有利。直到真相大白后,人们才恍然大悟,明白太史将军为何会去做那种费力不讨好的事情。”
  赵云也是智计过人之人,到现在哪里还听不出贾诩的意思?苦笑道:“先生言之有理。先生一定是发现了今次长安之事也和我家主上以前做过的其他事情有异曲同工之妙。”
  贾诩点头道:“赵云将军说得极是,这位所谓的虞翻先生的做事风格实在是太像太史将军了。”
  张绣此时在一旁忍不住道:“既然文和早已经知道这个秘密为何不早一点说出来呢?定会叫太史慈死无葬身之地!”
  张绣此言一出,许褚立时瞪起了眼睛,浑身杀气地看向张绣,却被赵云用眼色制止住。
  贾诩见状连忙呵呵笑道:“少将军乃是一时怨恨之言,两位不必放在心上。”随即转过身来深深地看向张绣道:“少将军,若是我贾诩这么做了还对得起少将军吗?”
  张绣一愣,随即愤然道:“文和,你是什么意思?难道现在这样要我做了败军之将就是对得起我了吗?”
  贾诩并不因为张绣对自己的恶劣态度而对张绣有丝毫的不满,沉声道:“贾诩永远不会忘记少主人早年对我的救命之恩,所以绝对不会出卖少将军,我贾诩之所以今日人看少将军受辱,实在是为实在是万不得已。”
  张绣张了张嘴又忍住了。
  贾诩看着张绣道:“少将军,刚才贾诩对赵云将军说的那一番话在赵云将军出现、围攻少将军前都不过是贾诩一厢情愿的猜测而已,当时长安局势风云变幻,局面错从复杂,贾诩哪里敢妄下结论?更怕少主人冲动作出什么事情来。那就得不偿失了。”
  张绣冷笑道:“文和,我就不明白了,不就是把太史慈假冒虞翻的事情公之于众吗?有何了不起的?”
  贾诩摇头道:“直到我离开长安城前我都不敢确定太史将军是否假冒虞翻这件事情到底是不是真的。少将军有没有想过,若是把这种假设公之于众是什么后果?”
  张绣又是一愣。
  贾诩冷冷道:“不要忘记太史将军在来长安的半道上受到过并州军打扮、打着‘张’字旗号的军队的攻击,这件事情到现在还是一个谜团,可是我却知道这件事情对少将军的影响最大,因为这件事情就发生在少将军离开长安城的那一段时间里,而且各地使者一到长安,少将军也立时跟着出现,这难道还不引人怀疑吗?”
  张绣骇然道:“文和是说这事情有人在背后嫁祸给我们吗?”
  贾诩摇了摇头道:“这事情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事情是董卓老贼对邹夫人已经惦记的不是一点两天了,只是苦无机会和把柄而已。若是我的猜想是错的,少将军又把这消息公之于众的话,那岂非是授人以柄,给个董卓老贼对付将军的机会?倒是这老贼完全可以说少将军你在诬蔑虞翻大人,并且说在半道上和王允大人的宴会后袭击虞翻先生的人就是少将军你,到时候少将军只怕会是百口莫辩。”
  张绣闻言,登时汗流浃背,知道贾诩所言非虚。
  “更何况,”贾诩看着张绣道:“现在天下虽然乱成了一团,但是已经出现了拨乱反正的机会,太史慈将军坐令三州,并非是机缘巧合又或者是万幸那么简单,实在是太史慈将军雄才大略,并非是一般的人物所能比拟。将军出身寒门,虽然有张济将军照顾,但是在别人的眼里不过是一个没有出身的人罢了,别人拿少将军你连字的没有说笑嘲弄的事情还少吗?”
  这一番话明显触动了张绣的心事,张绣被说的神色一变。
  贾诩又道:“太史将军却是男儿当自强,同样是寒门子弟,却开创了今天的事业,就是这份本领,天下间那个诸侯能比得了?而太史将军那里才是我们最好的归宿,在青州没有人会嘲笑看不起我们。而且将军的本领也可以得到最大的发挥,岂非美事?”
  贾诩的话令张绣一愣,旋即露出深思之色。半晌之后,张绣才抬起头来看向贾诩,眼中露出坚定的神色。
  赵云一见张绣的样子,立刻长长吐出一口气。
  贾诩哈哈一笑道:“少将军,识时务者为俊杰,日后少将军之名必当名震华夏。”
  张绣沉着的点了点头。
  贾诩看着赵云笑道:“其实赵将军早就知道我贾诩今天到这里来就一定会归降的。”
  赵云摇了摇头道:“贾诩先生太高看我赵云了,其实是我家主上已经料定贾诩先生不会一走了之的。”
  贾诩先是一愣,旋即失笑道:“太史将军说得有理,我贾诩贾文和在长安表现得也很失常呢!”
  赵云满脸笑意的点了点头,道:“的确如此,先生岂会毫无作为便被李儒赶走了呢?实在是没有道理。不过例如现在却没有办法再难为先生了。”
  贾诩当然知道赵云是在说李儒已经身死这件事情,笑道:“王允大使美人计,他们不死才怪呢!”
  赵云点头道:“真的很难瞒过先生。”
  贾诩想了半天,有些疑问实在是悬而难解,终于忍不住了,开口道:“赵云将军,请问太史将军呢?”
  赵云笑道:“此事说来话长了,大家先收起刀剑,到密林中去说。”
  此时张绣已经表示要投降给太史慈,双方的气氛自己大为缓解,赵云亲自挽起贾诩和张绣的双手,谈笑风生地向密林处走去。
  张绣手下的军队自己有人管束,只一会的工夫,这片密林前面的空地就已经空了出来,好像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过。
  赵云和贾诩、张绣带着许褚四人言笑晏晏地来到密林处,四人进了临时搭建的中军大帐,坐了下来。
  贾诩先了向张绣说明自己是如何从李傕郭汜处跑出来的。
  然后张绣提出自己心中的疑问,不明白为何赵云的武功和自己有着许多异曲同工的地方,最关键处是为何赵云可以轻易的破解他的“百鸟朝凤”枪法,赵云没有半点隐瞒,便把两人其实是师兄弟的关系告诉了张绣。
  张绣这才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