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风流武状元





    冯年新快走几步,进到内堂一间房内通报了一声,然后听到里面说了声:“有请。”


    声音柔和而低沉。
    秦霄和范式德、李嗣业跨门而入。看到一个身着黄袍头戴束发玉冠的中年男子,正和蔼的对秦霄笑着:“哦,是江南道巡查使秦大人回来了。唔,来得正好。本王正好有事找你。”
    秦霄走到李量坐地桌前,拱手一揖道:“不知相王殿下,找秦霄何事?”
    “也没什么大事,你不必多礼。”
    李旦站起身业。四平八稳的走到秦霄身边,拍了拍他的肩膀,“是个栋梁之材,真是后生可畏呀!陛下早些日子,就跟本王下过旨意了,说若是你回御史台交旨,就叫你直接到大明宫面见陛下,不必将江南的巡查档案留在御史台了。有什么事,由她老人家亲自定夺论判。”
    秦霄点头应允:“秦宵明白,谢相王殿下提点。”
    心中却暗道:倒也跟我预想的一样。武则天,是不会让江南的消息,落到御史台的手中,让它大肆散播地。自己来御史台走这一遭,也就是个过场罢了。
    李旦白胖胖的脸上,一直笑意不断:“秦霄,你我算起来,也是同僚了。既然是刚从江南远道回来,理应替你接风洗尘才是。要不我看这样,稍后你进宫面见圣上之后,陛下若无廷宴安排,秦霄兄弟就到本王的府上,来小酌几杯怎么样?”
    然后李旦略略压低了一些声音,轻笑道:“怎么说,我也是阿瞒的父王;你跟他结义,也算是我半个儿子了。老子给儿子设宴,你没理由不来吧?”
    秦霄忙拱手回礼:“殿下言重,秦霄安敢托大不来!若是皇帝陛下没有别的差谴,秦霄必然到府拜上!”
    “那就好!”
    李旦呵呵的笑,又拍了拍秦霄的肩膀,“去吧。陛下在太极宫东北的大明宫,若是不识得路,我差冯年新领你去。哦,皇帝说了,你一个人进去就行了。李将军和范大人,就留在这里休息片刻吧。”
    秦霄若有所思的笑了笑:“谢殿下。”
    然后和冯年新一起出了御史台。
    秦霄心里暗道:这次跑了一趟江南,回京后连相王这样地亲王都请我赴宴了……也罢,在朝堂之上,朋友多,总比仇人多的好。更何况,他还是李隆基的老爹,我现在的顶头上司,犯不着不给面子得罪他。
    冯年新领着秦霄,一直走过了承天门大街,进了承天门,入眼见到巍然屹立的太极宫。早朝已散,此时人已不多,唯余苍然耸立地宫殿楼台,和戍立的羽林卫卫士。冯年新领着秦霄,左绕右拐的穿过了太极门、两仪门、承香殿,直到出了太极宫的北门玄武门,再往东北走过了一段路程,才入眼看到大明宫。冯年新拱手告辞:“秦大人,下官未经传诏,不也擅入大明宫。秦大人可在丹凤门前,请御前侍卫入内通报。”
    秦霄点头谢过:“有劳冯大人了。”
    秦霄依冯年新所说,在丹凤门前请卫士通报,然后静静的等在那里,足足有大半个时辰,才远远见到那个侍卫小跑着回来,对秦霄拱手道:“秦大人,陛下宣你入见,并派女官上官婉儿前来引路。”
    上官婉儿?秦霄心头一笑:许久没见她了,也不知道她现在怎么样!
    果然,片刻之后,身着男式官服,头戴双翅帽的上官婉儿就出现在了秦霄面前,似笑非笑,眼神中意蕴良多的对他说道:“秦大人,第二次进大明宫,可也是我领地哦!走吧,陛下正在太液池的太液亭里,赏鱼纳凉呢!”
    秦霄呵呵的轻笑,跟着上官婉儿朝前走去。刚走出没多远,方才过了钟鼓楼,上官婉儿就入慢了步子,与秦霄并肩走到一起,对他说道:“喂,上次从江南回来,我都忘了一件大事儿,没找你诈两件物什作纪念。怎么样,这次你回京,记得给我带礼物没有?”
    “你说呢?”
    秦霄一脸笑意,“你身在皇宫,什么珍奇没有见过,还有你能看得上眼的物什么?临走的时候,你说要我到了长安,还你两样东西。这不,我全带来了。”
    “全带来了?”
    上官婉儿微作惊喜,往秦霄身上前后看去,“在哪里?”
    秦霄哈哈的笑了起来:“你要听的《白蛇传》的故事么,自然是在我肚子里;你要吃的烤鱼,也就是用我这双手去弄。所以,我秦霄这个人,就是礼物喽!”
    “呀,你这人,好贫嘴!”
    上官婉儿嗔怒道,“没带就是没带,也这般不老实!不过也罢,既然你说,你‘秦霄这个人,就是礼物’,那好,从今天起,你可就是我上官婉儿的人了,嘻嘻!”
    “那敢情好。”
    秦霄故作严肃,“我堂堂的大周官吏,竟成了你上官婉儿的家奴了。”

()
    “那我不管,我说是我的,就是我的。”
    上官婉儿依旧嘻嘻的笑,面上却已是姹紫嫣红,不知是因为天气太热,还是别有想法,“快点走吧!陛下正等首我们呢。只知道扯淡的小贼。”
    说罢加快了步子,像是欢快小跑一样的朝前跑去。
    秦霄不由得摇头苦笑:这小娘们,倒还挺霸道的!
第三卷 帝都惊雷 第148章 觐见武皇(下)
    过了含凉殿,终于见到一个偌大的人工湖泊——太液池。这里就是皇家内菀的园林景区了,面积与整个楚仙山庄差不多。湖心有三个岛屿,分别是蓬莱、方丈、瀛州,分别取了传说中的三个仙岛之名。太液亭,就坐落在蓬莱岛之上。
    上官婉儿领着秦霄,上了一艘金碧辉煌的游船,朝蓬莱岛驶去。二人立在船头,上官婉儿感慨道:“虽然这皇家内菀也有水有船,但总没有当初在江南时,那份闲逸轻松的感觉。”
    秦霄思索了起来,想到历史上的上官婉儿,因为宫廷事变,最终死于非命,还落下一些不好的名声。此时眼前的上官婉儿,已经与历史上的真实人物出入太多,而且,还与自己有了“交情”万一到时候,历史的巨轮不容抗拒的前进,上官婉儿再遭遇到类似的事情……
    秦霄开口说道:“婉儿,你有想过,离开皇城大内,离开皇帝身边,做一个普通人家的女子么?”
    上官婉儿轻叹了一口气:“想过又如何,没有想过又如何?以我现在的处境,根本就是身不由己。若是给我一个选择的机会,我倒是情愿回到江南那种地方,过平实简单的日子。”
    秦霄听在耳里,记在心头,暗暗道:若有机会,倒是要成全了她才好……
    蓬莱岛到了,秦霄扶着上官婉儿,二人方才下得船来。身后传来一个声音:“哟,这位就是当朝的大红人,秦霄秦大人吧!”
    秦霄松开上官婉儿的手,遁声望去,见两个男子正朝自己走来,笑吟吟的打招呼。上官婉儿急急在他耳边说道:“这两位,就是恒国公张易之,和散骑常侍张昌宗。快上去行礼。”
    秦霄仔细打量了走来的两个男人,都是衣饰华贵考究,风度翩翩儒雅潇洒,尤其是左边一人,生得面如桃花毫无暇疵,竟比女子的面庞更加白嫩润泽。而且眉清目秀,帅得一蹋糊涂。秦霄心中暗暗道:这两个,就是著名的武则天面首,张易之和张昌宗兄弟?那个帅帅的小白脸。就是人称,面如莲花美六郎,的张昌宗么?还真是各有一副好皮囊!
    现在武皇年事已高,许多政事都交托给张易之兄弟去办,使得这二人权倾朝野,连太子李显和武三思等人都争着为二人执鞭牵马。还真是名符其实的“妖人”想归想,面子上的功夫还是要做足的,秦霄拱手立于一旁,恭声道:“下官秦霄,见过二位大人。”
    张易之笑呵呵的道:“婉儿,可要将秦大人招呼好了。他现在可是皇帝跟前的大红人,千万不能怠慢。”
    上官婉儿唯唯诺诺:“婉儿知道。”
    张昌宗大摇大摆的走到秦霄身边,傲慢道:“秦大人,到亭子那儿去吧。为了接见你,皇帝将我兄弟二人都打发走了。你这秦大人,面子可不小哇!”
    张易之放肆地哈哈大笑:“六弟,别动不动就唬人嘛!秦大人,我家六弟跟你开玩笑呢,别往心里去呵!好吧,你们上去吧,别误了正事,我们兄弟二人,告辞了。”
    秦霄不动声色,拱手回揖:“二位大人好走。”
    二张施施然的走了,上了游船,走进了船舱。
    秦霄心中暗暗忿道:妖人贼子,狐假虎威!武则天一下台,你们就等着倒大霉吧!
    上官婉儿急急的拉了拉秦霄的袖子,低声道:“快走吧,快走!”
    秦霄不由得微微生疑:这上官婉儿,怎么见了张家兄弟,就像是老鼠见了猫儿一样,慌张张的?
    武则天今天穿了一身悠闲的白色丝袍,半年不见,害过一场大病的女皇,仿佛苍老了许多,鬓角也多了许多白发,但面色还挺红润,看似心情也还不错。
    秦霄自然是跪拜行礼,武则天笑呵呵的笑:“起来吧,今天没有外人,也不是在朝堂之上,繁琐的礼节,能免则免吧,赐座。”
    秦霄拱手:“微臣不敢。”
    “但坐无妨。”
    秦霄在武则天侧面坐了下来,武则天摆了摆手:“你们,都退下吧,婉儿在此伺候就行了。”
    宫娥太监们纷纷出了亭子,远远的走开了。

()
    秦霄道:“微臣巡猎江南,半年任期已到,特来向陛下交旨。”
    武则天笑容可掬,声音朗朗:“嗯,不错。朕等你,也许久了。你这一趟江南之行,可以说是功德圆满,令朕十分的满意。尤其是彻查了火凤逆党一案,令人拍手称快,朝堂震惊。秦霄啊,可敬你年纪轻轻,居然能在那样复杂凶险的境况之下,还能弄潮于惊涛骇浪。真不愧是忠臣良将之后,我大周的头号武状元。朕,总算是没有看走眼。”
    秦霄拱手道:“陛下太过赞誉了,这些,都是微臣份内之事。”
    武则天顿了一顿,依旧一脸笑意地看着秦霄:“上次卫王李重俊回京交旨的时候,还带回了缴获的若干金银彩帛,都已缴入了国库。据说还有一处贼赃,就是江南的什么楚仙山庄是么?朕已经决定了,将这处宅子赏赐予你,当作是你这次立下大功的奖励。”
    意料之中的事情,秦霄也不再推辞:“谢陛下。”
    武则天继续说道:“秦霄,那一次军仪刑堂之上的堂审供辞,你委托上官婉儿呈给朕,朕已经看过了。其中办得漂亮的地方,朕也就不一一褒奖了,总的来说,很合朕的意思。但是,数百甚至近千名官员。你是如何一一甄别良善的呢?你手中,莫非还有某些类似于名册的东西?”
    秦霄心头一凛:不是吧,水乐册的事情,现在可是只有我一个人知道了!估计,这武则天是凭空猜的吧?莫非,她是在防微杜渐,不允许出现什么‘土皇帝’,给我暗暗敲的一个警钟?以她的老辣,断然能够想到,那些被我放过了的官员,会对我感恩戴德吧?暗地里拉山头、聚帮派,可是朝局中皇帝最讨厌的事情。她若是知道,我现在已经隐隐成了江南土皇帝。估计会毫不犹豫的将我砍了吧?
    秦霄拱手答道:“回禀陛下,微臣当初,曾深入火凤内部,阴差阳错的。担任了一回江南官吏的‘招降使’。所以,哪些官员是忤逆的,哪些是清白的,自然个个了然于胸。”
    “哦。原来是这样。”
    武则天高深莫测的笑,“江南可是个好地方,要是反贼们这么一闹起来,损失可就大了。这一趟,你居功至伟呀!”
    秦霄拿出一本厚厚的奏折。对武则天说道:“陛下,这是微臣此次巡猎江南,平火凤叛党,察查吏治民情的所有事情,都记载在此折中,请陛下过目。”
    武则天接了过来,随意的看了几眼,就递给了一旁的上官婉儿:“秦霄,你很有潜质,如果用心努力,一定会有前途地。狄公与朕是君臣,亦是良友知己。他将你举荐给朕,朕也会尽力的栽培你。但是你也有些坏毛病,太过于感情用事,办事容易冲动,不计后果,把一些辫子留给人去抓。这都不是什么好习惯、好事情。你明白朕的意思么?”
    秦霄拱手点头:“谢陛下教诲,微臣铭记于心。”
    心里却暗暗叫道:这李仙惠的事情,看来武则天还是知道得一清二楚了,这又在给我敲警钟呢!阿弥陀佛,你不会那么狠心,将我和李仙惠,都给砍了吧?
    武则天轻轻长叹了一声:“朕,年岁已高,不想再造下许多地杀伐。江南的事儿,你打理得正合朕意。也算是,挽回了朕心中一处小小的遗憾。但是你可要记住了,不该再走上台面的人,就永远不要再走上台面。这件事情,我相信,你能处理得好的,是么?”
    秦霄忙道:“陛下放心,微臣一定处理妥当。”
    心中暗暗窃喜:看来,当初婉儿说的那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