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触 作者:[美]卡尔·萨根
是她母亲整齐规矩的手写体签署的。
我甜蜜可爱的爱丽:
现在我已经死去了,我希望你能够从你内心深处原谅我。我很清楚,我对你犯下了罪,而且不仅仅是你一个人。我实在承受不了,我实在难以想象,一旦你知道了事情的真相,你会多么的恨我。这就是为什么,在我活着的时候,我没有勇气告诉你。我知道你是多么的深爱着西多·R·阿洛维,而且,我也很希望让你知道,我也是同样地深爱着他。现在我仍然爱他。可是他并不是你真正的父亲。你真正的父亲就是约翰·斯铎顿。我做了非常错误的事。我不应该那么脆弱,不过我没有摆脱那样的脆弱,可是如果我不是那样脆弱的话,你也就不会来到这个世界上,所以当你想到我的时候,请你怀着仁慈和宽容的心。西多知道这件事,他给予我极大的宽容,而且我们约定,永远也不告诉你这件事。可是当我现在,望着窗外,看到你在后院中。你就坐在那里,在遥想那些星星,想着那些我永远也不会理解的事情,我是多么为你骄傲啊。你向别人阐明有关事实的真相,我想只有这样做才是正确的,那就是,你应当知道有关你自己身世的真相。我的意思是说,让你知道你是从何而来。
如果约翰还活着,他会把这封信交给你。我知道他能够做到。他是一个好人,比你想象的要好,爱丽。
我很幸运,能够有机会再次与他重逢。也许你那么样地恨他,因为在你心中,把自己设想的情景当做事实真相。其实你之所以浪他,真正的原因在于,他不是西奥多·阿洛维。我完全知道。
我看到了你,依然坐在院落里。从我开始写这封信,你就一动不动地一直坐在那里。你只是在想、想象、幻想。我希望、企盼、祝愿并为你祈祷,无论什么,只要你想去寻找,你就一定能够找到。原谅我。
我只不过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
爱你的
妈妈
爱丽一口气把这封信读到底,马上返回来,从头开始重读。几乎透不过气来。她的双手僵直笨拙。
他本来是一个冒名顶替者,怎么竟然变成了真的。在她一生的绝大部分时间里,对于自己的行为究竟是出于什么观念,连想都没有仔细想过,她就拒绝和抵制了自己的父亲。在整个未成年期,她所表现出来的个性方面的强烈爆发,对着他宣称,他不是自己的父亲,因而没有权力教训自己应该干什么,不应该干什么。
这个传真机的铃声再次响起,响了两次。意思是让她按动回车键。可是她实在没有心思、心情和意愿,稍微点动一下手指。只得等待。
她正在想她自己的父……想西奥多·阿洛维,正在想约翰·斯铎顿,正在想自己的母亲。他们,都为了她自己一个人,做出了很多的牺牲,可是她自己本人呢,太投入于自己的个人事务之中,根本就没有注意到,也没有意识到。她多么希望帕尔默能在自己的身边。
传真机的铃声再次响起,可移动的托架,试图启动、似动未动,略有试探性的机动声。她所编制的程序,表现得坚忍不拔、坚持不懈,因为其中很有一些创造性,如果计算机认为,在π里面发现了什么值得注意的情况,它会极力引起爱丽的注意。可是爱丽正在专心致志地忙于对自己的生活,重新加以审视,推翻所有已经建成的一切,重新建构一个新的神话。那时候,她母亲就坐在楼上那间大卧室里,就在靠近窗户的那张桌子上,望着窗外,她在字斟句酌地琢磨如何下笔,她的目光落在爱丽的身上,那时爱丽只有十五岁,别别扭扭、充满敌意、随时随地表现出不服与反抗。
她的母亲给了她另外一份礼物。由于这样一封信,爱丽走南闯北上天入地,经历了一个大循环,又回到了原处,让她回到了若干年以前。这些年来,她的经验教训太多了,她学到了太多的东西。可是现在才知道,需要学习的东西,远比已经学到的还要多得多。
就在这张桌子上,滴答作响的传真机,就成了一面镜子,从中她看到一个女人,既不年轻也不年老,既不是母亲也不是女儿。他们曾经按照自己的权利,没有把事实的真相告诉她。她远远没有那么先进,不可能未卜先知地接收到这个秘而不宣的信号,更不用说予以解码了。她一生的事业所极力追求的,就是与最为遥远、最为生疏、最为奇异的陌生者取得联系,可是在自己个人生活中间,她几乎难以与任何一个人沟通和联系。她曾经毫不留情言辞尖锐地揭露别人所编造的神话与谎言,然而自己却生活在谎言编织的网络核心之中,浑然不知。她一生中都在努力地研究这个宇宙,却忽略了一个最为清楚的消息:像我们这样的一些渺小的生物,之所以能够承担浩瀚无边万千变化的一切,唯有通过爱。
百眼巨人的计算机如此忠于职守坚持不懈并且具有创造性,一定要与爱琳诺·阿洛维进行接触和联络,几乎是在传达一种个人的迫切需要,要与他人分享这个发现。
一种截然不同的演示、演算与显示,依照最为严格的基于11的算术,以11为基底,进行11进制的演算,最后所写出的结果,完全是0和1。把这些结果与从织女星接收到的内容相互比较,最多不过是一种最为简单的消息,然而其统计学上的意义十分显著。程序把数字重新编排了一下,组成一个正方形光栅,横行竖排,数目相同,第一行,从左到右,整整一行不间断的0。第二行,严格精确地在正中间,出现单独一个1,左右两侧,都是0,一直延伸到最靠边。随后出现了更多的行,准确无误地形成一道,由1构成的弧线。这个简单的几何图形很快就构造出来,一行接着一行,自我深思,富有前景。完成这个图形的最后一行出现了,除了正中间有单独的一个1之外,其余的全部都是0。随后的一行,毫无例外地完全都是0,这构成了框架的一部分。
深深地隐藏在超越数之内的,以变换的数目字的不同模式形成的图形是一个完美无缺的圆形,它是在一片由空洞无物的零构成的空白场内,用基本单元数描绘出来的。
这样一个圆形,说明宇宙是按照一定的意图构造出来的。无论你发现自己处于什么样的星系之中,你把这个圆周长度除以这个圆形的直径,测量要达到足够的精确度,就会发现一个奇迹——其中隐含着另外一个圆形,在小数点之后,沿着几千米长的数字长河,顺流而下。必然会有更进一步、更为丰富的消息。
无论你看起来什么样子,都没有关系;无论你是由什么材料构造而成,都没有关系;无论你来自哪里,都没有关系。只要你生活在这个宇宙之内。稍微具有一点儿数学能力,早晚你总会发现这样一个结果。因为它已然在那里存在,而且存在于所有的物体之中。你没有必要离开自己生活的星球,远奔异域他乡去寻找它。它就在宇宙的构造本身,它就在物质的本性之中,这正像一件伟大的艺术作品,在作品的某个角落,总会有艺术家本人,写得小小的,自己的签名。纵观人类、神灵与魔鬼,或者把他们归结为代管事务的保管者和隧道的建造者,必然有一个大智慧可以追溯到宇宙之前。
圆周已经封闭了。
她已经找到了她一直在寻找的东西。科学家和他们的科幻小说。
作者附言
毋庸讳言,我必然会受到我所认识的人的影响,不过,其中没有任何一个角色是依照某个真实的人描写的。尽管如此,在这本书里特别要感谢世界SETI社团和群体——来自我们这个小小的行星各地的科学家,组成了一支人数不多的队伍,大家齐心协力一起工作,有时面临着惊人的障碍,持续不断地监听来自天空的信号。特别要向SET的先驱者弗兰克·锥克(Frank Drake ,1930~)致谢,还有菲利昔·毛瑞森(Philip Morrison )和已故的萨阔夫斯基(I·S·Shklovskii)。寻找地外智能的工作己经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有两项重要的计划同时进行——8兆频道META/哈佛大学的哨兵观测计划,是由以帕萨迪那为基地的美国行星研究学会(Pasadenabased Planetary Society )出资举办的,还有更为专门的规划,是在美国国家宇航局(National Aeronautics and Space Administration)主持下进行的。关于这本书,我最欣慰的希望就是,真正科学发现的快速步伐使它显得十分陈腐,从而不得不把它废弃。
有很多朋友和同事曾经阅读过早期的初稿,并不吝赐教,作过详细的品评,使得本书从中获益,最终以当前的面目出现在读者面前。应深深地感谢以下各位:弗兰克·锥克(Frank Drake )、泊尔·朱颜(Pearl Druyan)、列斯特·戈润斯布恩(Lester Grinspoon)、厄文·哥卢伯(Irving Gruber )、庄·龙伯格(Jon , Lomberg)、非利普·毛瑞森(Philip Morrison )、南希·帕尔默(Nancy Palmer)、维尔·普绕文(Will Provine)、司徒尔特·夏皮罗(StuartShapiro )、斯蒂文·臾特(Steven Soter),以及基普·桑尼(Kip Thorne)。桑尼教授不嫌厌烦地考虑了星系之间的运输系统的问题,推导出五十行的方程式描述相应的引力物理学。
对于内容和风格的有益建议来自斯考特·麦瑞蒂斯(Scott Meredith)、米歇尔·考达(Michael Korda )、约翰·赫曼(John Herman )、哥瑞高瑞·维伯(Gregory Weber )、科利弗顿·非迪曼(Clifton Fadiman ),以及已故的西奥多·斯多吉恩( Theodore Sturgeon)。在准备本书的很多阶段,谢莉·阿顿(Shirley Arden )曾长时间完美无瑕地参与此中的工作;我对她以及科尔·阿顿(Kel Arden )表示深深的感谢。我要感谢卓舒尔·列德波格(Joshua Lederberg ),很多年以前,是他第一次向我提出,或许只是戏说,也许有一种高级的智慧形态,生活在银河系的中心。正像所有的思想一样,这种思想也是古已有之,类似的说法大约在1750年,托马斯·莱特(Thomas Wright )己经展望到这种前景,是他,第一个明确提出银河系或许有一个中心。
在1980~1981之间,本书曾由安·朱颜(Ann Druyan)和我改编为电影脚本。琳达。欧波斯特(Lynda Obst)和简垂·李(Gentry Lee)在早期阶段给予很大帮助和促进。在书写本书的各个阶段,我从安·朱颜(Ann Druyan)处获益甚多——从最早期的情节设计、主要角色,一直到最终的毛条校样。在这个过程中,
我从她那里学到的,正是我书写本书时,所最为珍视的。
作者简介
卡尔·萨根(Carl Sagan 1934~1996)著名天文学家、教育家和作家,被誉为“全世界最伟大的科学普作家”。1934年11月9日生于纽约市布鲁克林区的一个普通家庭。8岁时萨根就开始认为,在太阳系的其他行星上一定存在着生命——这成为他毕生探寻的一个课题。1951年,萨根进入芝加哥大学攻读物理学。1956年获得物理学硕士学位,1960年,他又获得天文学和天文物理学博士学位。毕业之后,萨根曾在哈佛大学任教。
卡尔·萨根长期担任康奈尔大学天文学与空间科学教授和行星研究室主任。他深度介入美国太空探测计划,并在行星物理学领域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第2709号小行星以其姓氏命名为“萨根”。他在科普方面的成就更为引人注目。20世纪80年代他主持拍摄的13集电视片《宇宙》,被译成10多种语言,在60多个国家上映,与电视片配套的本书上市后便成为畅销图书。连续70周位居纽约时报畅销书榜。此外,他还写了数十部科普读物。1994年,他被授予第一届阿西莫夫科普奖。
1996年12月20日,美国天文学家卡尔·萨根在西雅图的弗莱德·哈金森癌症研究中心因患肺炎病逝。
“卡尔讲的题目是宇宙,而他的课堂是世界”。 全世界所有受到他的写作、讲课、演说和电视节目感染的人,都将永远深深怀念他。
书评1:
这个季节最让人翘首期盼的新书发行。萨根在他的书中热情讴歌了对人类未来最喜悦最乐观积极的爱,从头到尾引人入胜。
——《费城探究者》
《接触》一书所涉及的观点……值得我们深思……这些思想的深度和广度都是极不寻常的。
——《纽约时报书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