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是传奇
“夏岭基地开始时很受军方重视,可是进入本世纪后,由于钻地炸弹技术的快速发展,洞|穴的防护优势日渐式微。再加上卫星侦查能力的不断提高,夏岭基地的地理位置甚至内部结构已经成为多国军方数据库中的常备资料。夏岭基地的地位开始不再向以前那样重要,慢慢地就变成了二线预备队,服役的战机开始不再更新,飞行大队的编制和经费也逐渐缩水。”
“我那个老乡就是在那种情况下退役的,他对国家不重视夏岭基地很恼火,说这是一种短视行为,是自毁长城,自废武功。不过大势已定,他想改变也改变不了。但这种郁闷感让他很不爽,本来那里的情况属于秘密,他退役后也应遵守保密协议,可由于郁闷,也就把这一秘密讲给我听了。”
“我那个老乡是前年退役的,他退役时夏岭基地里面还有一个飞行中队,共16架飞机全是J82。其中一些飞机已经报废,停在山洞内当备件。能够飞行的飞机也就是10架左右。优秀飞行员或者退役,或者被抽调道其他飞行中队。由于基地位置比较偏僻,生活艰苦,在军内属于‘流放地’,对一些问题飞行员军方不好用军纪处理时,也常常用将其调到这里服役的方法以示惩戒。”
“夏岭基地所在的山洞很大,上面的夏岭是一座大山,基地里面有军营,估计伽玛射线来时这里无意中成了避难所,里面飞行员和地勤人员都能够存活下来。我那个老乡说基地里面常年有五十多人住在里面。由于是战备基地,外面没有建筑,所有人都必须住在山洞里面。白天倒是可以在外面活动一下,到来晚上就必须进洞睡觉。”
听万玉江这么一说,李志刚愈发认为那段神秘电波就是来自夏岭基地。不过在电离层都遭到破坏的情况下,这段电波是如何传递过来呢。万玉江说他们在白山那里是听调频广播才知道联盟的,短波是一点信号也没有。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为何夏岭基地将飞来省城的电波发来后,就一直没有动作呢?
这时车子已经到了部落,下车后,万玉江有些高兴,他说这里的空气比电视台那里强多了,最起码没有那么浓的臭味了。进入主楼后,万玉江更加高兴,甚至有些羡慕地说:“哇,你们这里的居住条件可真不错,五星级标准。我们风景区里面只有首长楼里面能够达到这个条件,里面也就十多张床位,大伙都不好意思去住,至今还空着呢。”
部落里面的人都闻讯过来见万玉江,很想从他嘴里了解一下外面的情况。万玉江又将风景区里面的情况及马野等人的经历简要介绍了一遍,众人听后啧啧叹息,特别是马野的那些同学,更是感慨万千。李志刚当即表示,今后在广播节目中重点邀请部落里面的电子科技大学学生做节目,让他们将自己的情况逐一介绍一下。
李志刚这样做的想法是为了吸引马野等人过来,同时也可以增加两地人员的感情。不料万玉江又参观了一阵子后,说部落这边的文化氛围不够。风景区那里在文化建设上很丰富,有诗会,有绘画小组。每隔几天就组织交流,大家互相吟诗作画,很有文化氛围。他在这边就看不到这些,部落成员们大都以看小说和在电脑上看电影消磨时间,很无聊。
万玉江的这一比较让李志刚心中一惊,他立即意识到为什么最近部落内人心涣散,看来必须在组织好物质生活的同时,必须还要将精神生活建设好。早先自己在学校时,对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这三个词语的同等重要理解不过,总以为物质文明是最重要的。现在看来,如果忽视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是很容易出大问题的。
万玉江对部落餐厅的饭菜质量也颇为微词,说你们这些大学生和马野那边一样,都是不会做饭,好好的材料做不好。富贵等人倒是也会做饭,但他们只会做农家菜,味道更是不怎么的。万玉江说风景区餐厅的饭菜质量要明显强于这里,那个项目组组长是个美食家,他领着那娘子军们,将餐厅的饭菜弄得花色繁多,吃起来非常可口,比部落里面的强多了。
这些话让李志刚脸上阵阵发烧,他觉得没有把部落建设好,很对不起大家。宋雪峰听后却觉得有些不以为然,说万玉江那些人只会躲在山上当隐士,没有一点男子汉的气概。好男儿志在四方,应该为国家效力。章武听宋雪峰说话的口气与以往大不相同,心中暗笑:列车长被李志刚成功洗脑,已经完全认同李志刚等人的观点了。
万玉江见众人有些羡慕,又将他们那里有少数植物存活,特别目前正在培育野菜的消息又添油加醋地讲了一遍。众人都听呆了,有人随口说道:“你们什么时候培育成功大量生产呀?我已经好长时间没有吃到新鲜蔬菜了,到时候你们多出口一些好不好?”
“出口”一词让李志刚心中“咯噔”一下:啊?!这些人已经默认对方是另一个国家了?这种意识可是非常危险的。但愿讲这话的人是开玩笑。
张凤波见万玉江总吹嘘他们那里如何好,便问道:“你们那里的人生病了怎么办?住在山上多不方便呀。”
万玉江苦笑一下:“虽然我们当中没有一人是医生,但那些中医药大学的学生完全充当临时医生。不过我们目前最头疼的是缺少妇产科医生,因为我手下的两个娘子军,在灾难发生前已经怀孕,如今还有三四个月就要生产了。”
张凤波很同情这两个将要出生的遗腹子,赶紧将林秩介绍给万玉江,并建议可以将孕妇用飞机运来。万玉江说他的飞机是农用飞机,不能载乘客。将来快要生产的时候,只能用汽车将林林秩接过去。
李志刚有些不甘心,问万玉江:“老万,省城的臭味也快要散尽,你回去后让马野他们好好考虑一下,我看咱们汇合起来,将省城建设好,让我们的联盟更将强大。”
万玉江一笑:“小李,你们电台里面自称是联盟,这里又被称为部落。我看都是空空的,没有什么实质性的东西。马野会怎么想我不知道,但我们娘子军肯定不会来这里的。风景区虽然上下山不方便,但我们已经呆习惯了。再说你们这里也和我们一样,女生比男生多,娘子军的年龄又偏大,也不可能和你们结合,她们现在整日要么吟诗作画,要么烧香念经,日子过的很悠闲,早先那种躁动感已经没有了。”
()好看的txt电子书
薛建国笑道:“老万,你怎么用精神鸦片来毒害她们呢?我就不信马野会烧香敲木鱼。”
万玉江白了薛建国一眼,说道:“娘子军中本来就有不少平日烧香念经的,风景区里面又有几座寺庙,她们为了超度亲人的亡灵,每日都在那里念经,时间长了,信的人越来越多。马野虽然没有参与,但刘柯等人都已经参与了。就我个人而言,我也很尊敬这些信徒,这些人心底善良,没有什么邪恶之心。大家彼此关系融洽,谁都不逼迫谁。”
李志刚在一旁没有说话,万玉江的话让他很受触动。的确是这样,部落也好,联盟也好,目前都是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状态,为了让更多的幸存者了解和认同,必须有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这就像经文一样,以文字形式来传递,若不是依靠某个人的全人权威。
想到这里,李志刚暗下决心,必须马上开始写作,让自己的思想成为一种可以传播的精神武器。记得老人家曾经说过,人的思想需要去占领,不是正确的思想去占领,就是错误的思想去占领。风景区里面的人笃信宗教,已经说明思想武器的重要性。这种武器杀人与无形,要比空军的战机威力大出千万倍。
4_65第三卷(下) 乱世 第七十七章 优势
第二天,万玉江在李志刚等人的陪同下回到机场准备返航。在出发前,他将飞机的油箱加满,有些羡慕地说:“这里的优质航空柴油可真不错,可惜我无法携带。我们农场那里的燃油质量可不如省城机场的好,而且数量也不多了。”
李志刚灵机一动,说:“老万,不如你晚走一天,帮我们在省城四周的城镇里面撒些宣传单,顺道再看看四周的情况,好不好?”
万玉江一听也有道理,反正省城的航空柴油非常充裕。薛建国一听更来劲,说老万既然能开小飞机,不妨再开大飞机。万玉江连连摇头,说大飞机可不容易开,对地面的依赖性非常强,起飞和降落的技术要求也高。小飞机虽然在空中开起来很累,但起降容易,不需要地面多少指挥,完全可以自主管理,就和开车一样自由。
见万玉江同意撒传单,李志刚准备回部落用电脑打印传单,万玉江说由于机场离市区远,这这一折腾就需要一上午,莫不如在机场找些白纸,咱们几个分头写,内容就是让他们赶紧听收音机,这样十分钟就能写完,我飞出去,如果看到地面有人就撒。目前天气不错,万里无云,我飞一圈后再加满油,然后就直接回风景区。否则万一天气有变,我就不仅走不了,而且还容易出危险。
李志刚问万玉江能飞多远,万玉江说这架飞机的技术参数是航程800公里,但这是转场航程,也就是从一个机场飞到另一个机场的距离。此次飞行是飞出去后又飞回来,有些类似军用飞机的作战半径。军用飞机的作战半径一般是最大航程的三分之一稍多一些,按这一推算,这架飞机也只能飞出二百多公里就要返航。由于缺乏飞行资料,他只能沿着宽江飞行,以便返航时能够准确回到省城机常
李志刚建议万玉江沿着宽江下游飞。下游地区有一些县城和小城市,由于高速公路堵塞的原因,李志刚等人一直没有前往。薛建国则建议向上游搜寻,理由是有可能找到其他的同学。章武态度中立,说上下游都可以。万玉江说还是沿下游飞,下游山区少,气流平稳。上游山区多,容易被山坡的气流影响。
薛建国有些不服气,说你们不是在白山农场吗,怎么那里就没有山区,就没有上升气流呢。万玉江说白山农场平地较多,要不怎么叫白山农场呢。不过白山农场离白山风景区较近,部分农田毗连山区,正是因为在山区飞行饱受气流之苦,所以才不愿在山区飞行。前些年就有一架农用飞机被山风吹落失事。农用飞机不像军用战斗机那样有弹射座椅,也没有降落伞,飞机失事只有死路一条。
薛建国不解地问:“农用飞机怎么没有降落伞?这也太不人道了。”
万玉江苦笑道:“农用飞机一般都是超低空飞行,这时跳伞是一点作用也没有,降落伞在空中打开是需要一定时间和高度的,这些农用飞机都保证不了。”
李志刚一听,说:“老万,我看你就不要往下游飞了,万一出现意外,我们可就没有办法和马野他们交代了,既然你只能飞出二百多公里,我们就用汽车撒传单,你就不要冒险了。再说我们已经在广播中告诉马野,说你很快就要从省城起飞,让他们做好接机准备,咱们再这样一耽搁,他们接机的人会着急的。”万玉江从见到李志刚时,就觉得这个大学生与众不同,考虑问题很全面,与马野属于两个类型的人。就连目前自己飞行问题,也能够从大局出发进行考虑。李志刚这种谨慎与他的年龄不相称,是这些大学生中少有的成熟型。
灾难发生后,万玉江和项目组的人领着一帮娘子军东北西走,有时也觉得很好笑。后来遇到马野一干人后,开始过上隐士般的生活。虽然他很满意这种生活,但总有些遗憾。来到部落这里后,在虚荣心的驱使下,他拿自己那里的优势和这里的劣势比较一下,但从内心深处却深深地感觉到这里的一种朝气,一种想干事的决心。
临上飞机时,李志刚交给万玉江一份省城地图,说如果他想再飞来时,可以在部落上空盘旋一下,然后在绕城飞走,免得飞到机场后没有人接应。万玉江说好哇,没准我回去后没两天就会飞来的,反正这里的燃油足够我飞个来回,不会浪费农场的柴油。
伴着隆隆的马达声,万玉江驾机飞走了。李志刚怅然地看着蓝天,心中又开始想起自己的事情来。
联盟的成立绝非自己先前想的那样简单,其他地方的幸存者对部落的认同就是一大障碍。即便是有马野这样的媒介,万玉江都部落多多少少仍有些轻视,其他地方的幸存者可能也会持有这样的态度。自己这边在发展,其他幸存者群体同样也会在建设。经过这近三个月的时间,那些群体已经形成一定的凝聚力,看待联盟的角度肯定是五花八门,让人家加入联盟,没有足够的优势,人家是不会有加入的动力。
怎样打造部落的优势呢?原本自以为自己在省城,会在地缘上占据优势,部落内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