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是传奇
张凤波心里很沉重,对杜仲说:“看来咱们的猜想是对的,我看咱们今天晚上就开始排查,将基地里面的所有人员都逐一拍胸片,看看还有没有其他患者。”
杜仲爽快地答应道:“没有关系,我给你当助手,记录拍片情况,再让那些军官负责组织,估计一个多小时就能够全部处理完毕。”
张凤波又说:“林中校他们必须立即服用抗结核药物,可是这类药物基地里面能有吗?彭博士,麻烦你辛苦一下,一会儿我排查几人后,如果他们没有问题,就让他们带着你去药房或者基地附近的药店去看看,我给你写个清单,你去找找这些药物。”说完,张凤波就拿出一张纸,“唰唰唰”地写出一些药名,递给彭仁达。
彭仁达无奈地接过来,说:“这些工作是不是应该让其他人来做……”
张凤波瞪了他一眼,讽刺道:“让你一个大博士去找药,是有些屈才。这样吧,你不用去了,我让章武他们去。不过我再给你安排一样工作,这事我跟你提过,你必须无条件答应。”
彭仁达觉得奇怪问道:“什么事情呀?”
张凤波没有直接回答,而是继续强调:“彭博士,我们希望你能够完成好这项工作,这可是一件非常重要的工作,它功德无量,无数人都将收益,事关咱们联盟未来能否发展壮大。”彭仁达笑道:“张医生,你不会是让我去研制生化武器吧?”
5_19第四卷 挑战 第十七章 第一搜索队
见张凤波反复强调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彭仁达问道:“张医生,如果是让我研究生化武器,我可坚决不答应。
张凤波笑道:”我干嘛要让你做这种伤天害理的坏事?你要做的将是挽救无数人性命的善事。”
彭仁达仍有些不放心:“不会是让我将整个病毒学科都恢复起来吧?那可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我可没有那么大的能耐。”杜仲也被张凤波的话弄糊涂了,问道:“张大夫,你有话就直说吧,我看彭博士还是有些能耐的。”
张凤波对彭仁达说:“是这样的,你除了做结核菌变异情况认定试验,还要立即着手从事疫苗的培养。”
彭仁达惊呼:“什么?让我一个人去弄疫苗?开什么玩笑1
张凤波解释道:“彭博士,我不是要求你一个人弄,也不是让你立即去弄。受林中校这次结核病大发作的启发,我意识到一个问题,那就是灾难造成了疫苗供应的全线停止,将来新生儿的免疫工作将是一片空白。”
杜仲明白了,他若有所思地说道:“是啊,没有疫苗的保证,婴儿死亡率将会大幅攀升,怪不得张大夫总强调什么救人性命的工作,的确言不为过。”
张凤波接着说:“疫苗不仅关系到婴儿死亡率,而且还会关系到咱们所有幸存者的健康问题。从现在开始,咱们就得有计划地恢复疫苗的生产。实在不行就重走当年发现疫苗的老路。”
彭仁达苦笑着说道:“卡介苗可是一共耗时十三年,整整培养了二百三十代才得到稀薄活性肺结核细菌菌株,我哪有人家那种毅力。
“你必须有。”张凤波大声说,“你不仅需要研究卡介苗,而且还要研究其他疫苗。你是这方面的专家,是目前的唯一人眩我刚才不是反复强调,你要无条件地接受这些工作任务。如果你推脱的话,你就是历史罪人。”
杜仲接过话题说:“同样道理,如果你成功的话,后代将永远记住你的名字,这可是件功德无量的好事情呀。”
张凤波见彭仁达还有些犹豫,便说道:“我现在赶紧安排人去搜集结核专用药物,彭博士,你就回候机大厅里面休息,好好想想我的话。”
彭仁达点点头,又提醒道:“这些患者明天早晨要取痰样,我好对结核菌进行化验。”
张凤波将找药的事情布置下去后,便给李志刚打了一个卫星电话,将这里的情况报告一下。李志刚得知病因是结核时,也觉得很意外。张凤波叮嘱道:“你们一定要注意休息和加强营养,千万不能走林中校这些人的老路。我看他们这边之所以结核大发作,与林中校等人营养跟不上有关系。你还记得不,就连赵继明做的那种难吃的饭菜,林中校都觉得香甜。”
接到张凤波的电话后,李志刚心基本上放了下来。看来,这场疾病不是瘟疫,传染的速度不会那么快。不过,他又犯起愁来:结核病是个慢性病,至少要治疗半年以上。林中校乃至整个零一六基地的人需要休养一阵子,不太可能给部落这边提供空中运输服务了。而此前自己雄心勃勃,就是想通过零一六的空中力量,迅速将各大区建设铺开,抢占灾后重建的制高点。
李志刚信步走到窗前,望着外面满天的繁星,不由得思绪万千。
怎么办?是等待张凤波将零一六基地的飞行员们医治完毕,还是向蔡同荣求援?李志刚心里踌躇着,拿不定主意。
正在这时,薛建国走进房间报告有关工作,李志刚将自己的心事告诉了薛建国。薛建国听后也皱起眉头,说怎么林中校他们会患上这种病,估计还是和细菌变异有关系。
李志刚说细菌是否变异要等几天才能出结果,不过零一六基地的空中力量是彻底指望不上了。如果想从头培养飞行员,即便施玉龙是个永不休息的老师,也不可能培养出合格的飞行员。
薛建国把嘴一撇,说道:“老李,咱们还是发挥老本行,走陆路吧。”
李志刚摇头道:“你我都知道,高速公路上障碍物太多,走陆路的话效率太底,不可龋”
薛建国说:“志刚,你先别着急下论断,耐心听听我的想法。在此之前,我也是这么想的。可是这场沙尘暴给我上了一课,我开始考虑走陆路的优势了。”
“首先,从天上飞危险很大。飞机毕竟是离开地面的设备,一旦出现故障就很难挽回,特别是这场沙尘暴,对飞机影响很大。更可怕的是,将来这种天气还会出现的,从天上飞,虽然快,效率高,但在安全上是非常脆弱的。”
“其次,从地上走,咱们可以发挥团队优势,克服单车的弱点。通过分工不同的车辆,组成一个车队,大家共同前行。这种车队还可以不依赖地面建筑,一切都能在车内解决,不畏惧绝大部分自然灾害。”
李志刚听后心中一动,笑道:“建国,看来你对这事琢磨一阵子了。”
薛建国说:“不错,我反复研究过,又听了听机场营地建设中遇到的问题,心里有了一个框架性的思路。车队的头车是工程机械,用推土机清理路障。随后就是指挥车,接下来就是宿营车、油料车、给养车、发电车。”
李志刚补充道:“还得需要有战车、医疗车、餐车,这样功能才全面一些。”
薛建国接着说:“这样的话一个车队需要十多台车,能够承载五十多人。咱们也来个标准化管理,先明确车辆的数量,然后明确车辆的乘员。我看需要推土机两台、指挥车一台、宿营车五台、油料车两台、给养车两台、发电车一台、战车两台、医疗车一台、餐车一台,一共十七台。每台车有一位驾驶员和一位副驾驶,两人轮流驾驶,这就需要十四人。另外再配备一名指挥官,两名副指挥官,士兵二十名,工程技术人员两名,医生一名,厨师一名,后勤人员一名。这样就有二十八人,和那十七名驾驶员和在一起,一共是四十五人。这十七名驾驶员同时也是预备队员,一旦士兵任务吃紧,预备队员也将加入战斗。”
见薛建国如数家珍地说着,李志刚眼中露出赞许的神情。
薛建国又补充说:“这二十名士兵当中,在第一辆战车上执勤的有九名,分成三组全天二十四小时执勤,确保整个车队能够在第一时间内发现异常情况。在指挥车上负责联系落实工作的有四名,其余七名都在第二辆战车上。两辆战车一辆位于车队中部,一辆位于车队尾部。指挥车紧跟推土机,负责对全队行动进行总指挥。”
听薛建国这么一描述,李志刚觉得很兴奋,赞许道:“你这个想法真不错,很有可行性。咱们虽然遭遇灾难,但技术并不落后。既然空中暂时行不通,咱们就在陆地上突进。大家都在车轮上,遇到什么自然灾害也不怕。”
……您轻轻一次点击;将照亮我码字的人生;请支持正版阅读;上一起看文学网(ss。87book。com/book/30890。html)。多谢多谢!!!
见李志刚同意了自己的想法,薛建国很是高兴。他说道:“老李,我本来是搞经济工作的,如果让我组织的话,章武和老宋他们会不会有意见呢?”
()好看的txt电子书
李志刚摇摇头,说:“你这是从经济角度考虑的,完全是履行职责,他们知道后只会高兴,不会挑你的理的。你提出的这种车队模式其实也是个小社会,里面有分工,有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这都很好。至于作战士兵的配备,由我来协调。你明天一早就组织人落实这件事,先把驾驶员人选的名单拟订出来,随后在确定工程技术人员、医生等方面的人眩这件事你就全权负责,一般的小事不用问我。”
薛建国笑嘻嘻地问:“老李,这个车队组建成功后,叫什么名字呀?”
李志刚略一思索,说道:“我看就叫联盟第一搜索队。第一的寓意自然不用讲了,将来咱们要组建若干这样的车队。搜索则表明车队的性质,不是去作战,而是对幸存者的搜索,是出于人道主义的。”
薛建国忙夸道:“好名字,响亮而又有气魄!好!好1
见李志刚面露喜色,薛建国忙问:“组建后的车队由谁来做总指挥呢?”
李志刚狡黠地看了看薛建国,笑道:“你刚才给我戴高帽,原来就是为这事吧?告诉你,我要亲自当总指挥,怎么样?”
薛建国急了:“老李,你可不能抢别人的劳动成果呀!车队的构思我想,组建我干,等到启程时,将我一脚踹下去,这是不是有些太不公平了。”
李志刚笑道:“建国,看来你是想到外面闯闯呀!好,我成全你。现在章武被隔离在零一六基地,老宋又在重点照顾孙丽丽,日常军事训练有郝华国负责,我看你可以去客串一阵子,也算是交叉任职吧。”
薛建国高兴地“咔嚓”来个立正,高声喊道:“谢谢首长1
5_20第四卷 挑战 第十八章 夜晚的火光
第二天一早,搜索队简单地吃些早饭,就准备出发。出发前,李志刚将四部卫星电话交给他们,要求他们每半小时回报一次自己的位置。机场这边人专人负责接听并在地图上标注他们的前进线路,以保持热线联系。如果联系中断,李志刚将请求T军战机前去搜索营救。
车队出发了,李志刚目送着车队离开机场,眼睛不由得有些湿润。他本想将出征仪式搞的庄重一些,但觉得这样做的话,好像有些“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意思,未免有些太悲壮,对搜索队员的心理产生过大的压力。于是除了昨晚的送别酒会意外,就没有再搞什么特殊仪式。不过,在李志刚的心中,很是替这些队员们担心,毕竟这次出征的气候很不利,前进的方向又是向北,灾后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变化日益明显,这些都将对搜索队构成威胁。刚才在送薛建国出发时,他用力地握了握薛建国的手,叮嘱他遇事一定要冷静,多和两位副指挥商量。
从机场出发后,薛建国让悍马车开在最前面,其余的车子依次跟在后面。车队以60公里的速度缓缓向前推进,车距也拉的比较大。薛建国和郝华国两人在悍马车里,再加上悍马车的正副驾驶,车内一共四个人。王强则留在车队的最后一辆车,也就是一辆房车里面,在里面休息兼殿后,观测车队后面的情况。头尾两方用步话机联系,每十分钟通报一下彼此的情况。
二十名士兵都在卧铺大客车里面休息,他们并非悠闲,而是要保持体力,等到夜幕降临后,将要分成几个小组轮流为车队值班。而那几名工程技术人员,则乘坐一辆房车,紧跟着悍马车,定时向机场基地报告车队的位置。
车队从机场开出后,很快就驶上绕城高速。在绕城高速上面,开始出现零星的堵路的死车。这时推土机便上去,毫不客气地将其推到路边。车队又开了一阵子,就来到一个收费站。以往过收费站时,都需要从车里面下来,手工打开横杆后才能通过。若如今有了推土机,它轻松地将横杆推断。车队鱼贯以过。
过了收费站,路上的死车越来越多,推土机的工作量开始大了起来。两辆推土机齐头并进,逐一将那些路障车推到路边。车队前行的速度也慢了下来,有时在遇到那种横在路中央的大型货车时,推土机很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