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董卓布武





  “不过。有一段时间王允确实很高兴,要妾陪着喝了几杯酒,只是他酒品全无,差点就毁了妾的清白。”或许是天性使然,貂蝉每三句话都不忘向董卓抛一记媚眼。
  董卓已经得到了他想要地答案,起身打算走出房外,“妾斗胆求丞相一事。”身后却传来貂蝉恳求地声音。
  “什么事?”董卓回头问道。
  “妾有为本家兄弟在王家为奴,如丞相要问斩王允,请放为他谋一条生路。”
  董卓恍然,要是没后顾之忧,谁愿意做人棋子。“本相记下了。”
  说完,董卓跨出房外,却突然回身道:“等有时间,本相会证明自己是纯正的男人。”
  貂蝉被董卓地话语弄的一愣,继而咯咯娇笑了起来,笑得花枝乱颤,笑得胸前那一对只戴着肚兜儿的高峰为之乱晃。看来这位丞相很在意自己刚才的话呢。
  “妾一定会洗白了身子等着丞相。”貂蝉扬声道。
  今天临出征,董卓没机会在貂蝉身上展现下男人的雄风。走出这间充满诱惑的房间后,董卓也只是匆匆的找来李儒交代了下,让他不管是收买,还是威逼,一定要在王允那安排钉子,挖出到底是谁在荀攸之上,为那次西凉之变增加了筹码。
  董卓这些日子,甚至是把朝堂上一些年老威望高的老臣都想了个遍,也没发现到底是谁出卖了他。这也是董卓没有动王允的原因。只是盯梢好像有些不管用,那就得用进一步手段了。
  只在书房坐了小会,就有守卫来报,言大军已经准备妥当,请丞相驾临。
  董卓命房外的守卫帮他穿起甲胃,也没有见他的女人们一面,而是昂着头,坐着戎车,带着贾诩,赶往城外的大营。
  步卒万九,骑兵六千,共马步军两万五,将兵北方。
  大军一路过城无数,经曹阳,先屯在黄河南岸,董卓这次的目标很清楚,就是先灭白波后赶袁绍,夺下拥有十万户口越野千里的并州。
  两万五大军渡河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特别是六千骑兵,董卓得在南岸驻扎一日才行。
  营帐内,董卓跪坐在帅位上,背面是一面威风凌凌的藏獒旗,脚边更是趴着一只活物。哼哈二将则在外边守着。
  董卓的目光盯着案上的地图上,回忆着白波军的各种信息。
  白波军可以说是是黄巾军的变种,它比黄巾军更加的恶毒,只留壮丁而无老弱,所过之处如蝗虫飞过,寸草不生。长年杀人的人自然有股狠性,所以白波军并不弱。
  只是他们对于攻城似乎缺乏一些有效的手段。董卓盯着地图上名叫闻之的一座小城,笑着想到。
  仅三千兵马,加上李的五千外援,杨奉就抵挡了白波军近一个多月的进攻,此人是个人才啊。而且当机立断的杀了一名白波军的统帅。忠诚也没问题,就像是李儒说的一样,做小小的边城守将实在是屈才了。
  “丞相,丞相大喜啊。”突然贾诩的话音从账外传来。

()
  董卓有些疑惑,到底是什么消息可以令贾诩这个喜怒不形于色的家伙如此欣喜呢。遍布在城墙上,一只只箭矢杂乱的落在关下,还有一些尸体的“零件”安静的躺在这块从满战祸的土地上。
  关外,一座座大营绵延,如天空般望不到边际,一杆杆将旗如星星般无法数清。
  联军帅营内,人声沸腾,中原内的四路诸侯和他们的手下大将们,纵歌豪饮酒,好不痛快。
  刘岱的死,颍川被破,袁术弃了南阳的消息似乎很遥远而微不足道。
  他们的兵马虽然进屯到了这里,但十几万人却大多出工不出力,只有曹操,鲍信连日猛攻,留下了死在虎牢关下人数的三分之二。
  曹操算是张邈所部,位置在他身后,饮了几口酒后,对于营帐内的热闹气氛格格不入,觉得心里闷气难平,阴郁的对张邈到:“大人,虎牢关雄伟难下,洛阳那边又传来董卓将兵征并州的消息,我军应当往北渡黄河,与袁本初合兵一处,连兵抗衡董卓才是。”
  “孟德所言差矣,袁本初、张扬、王匡等人拥兵五万余,而董卓能动用的兵马不过两三万,谁弱谁强一目了然,我等当继续屯扎此地,攻打虎牢关才是。”张邈显然是嘴了,摇着头满脸的酒气道。
  “你。”想象中的张邈应该不是这个样子的,他有抱负,有才能,比刘岱之流实在强上太多,怎么一转眼就变成了这幅模样。
  “哼,诸位继续逍遥,曹某告辞了。”心里大火之下,曹操抱拳一礼,转身走出营帐,留下满是惊愕的众人。“哎。”济北相鲍信摇了摇头,也向众人一礼后,随曹操而去。
  “孟德,孟德。”追出营帐后,鲍信一路小跑的追上曹操,并大喊道。
  “孟德勿恼,此等庸碌之人是被董卓吓破胆了,宁愿在此当缩头乌龟,也不会再进西面一步的。”鲍信上前安慰道。
  “允诚是说刘岱的死,加剧了他们心中的惧意?”曹操也明白了过来,但还是有些不确定道。
  “然也,并不是每个人都有孟德这样的血气刚烈的。”鲍信摸着下巴,笑道。
  “既然没人愿意,那就由我曹孟德来做,允诚可愿意与我同往河内,助袁本初一臂之力?”曹操恳请道。
  鲍信摇了摇头,道:“袁本初亦无意南下,这次孟德恐怕也要白走一趟。”
  “就算如此,我也要往河内一行,告辞了。”曹操叹了口气,失望道。
  “等等,我握着手下兵丁也无用,送与孟德些,凑足三千,好成军。”鲍信忽然叫住曹操,道。
  “谢了。”曹操向鲍信深深的鞠了一躬,答谢道。
  片刻后,联军大营处,涌出一部兵马,挂着一面“曹”字将旗,呼啸着往北面而去。
  第一百一十章 城头问计
  账外。贾诩也只是急声的叫了两声。等跨入营帐后。整个人也回复了往日的沉稳。
  “什么事能令文和都喜形于色?”董卓收回轻轻的扶着刑天柔软毛发的右手。笑道。
  “这是快马从洛阳传来的。丞相请看。”贾诩笑着把手中的方块布片递给董卓。
  “徐荣攻下了南阳?”只看了上面的几行开头。董卓就有些不可思议的抬起头道。
  他尽起精兵南征都无功而返。徐荣居然一战而下。这其中虽然有些巧合的存在。但徐荣有谋有胆作为大将是当之无愧的。
  “破了颍川一路。后下南阳。徐将军不愧是将帅之才。”贾诩点头。赞道。
  “嗯。徐荣依功可为行坚将军。徐晃升为偏将率兵数千镇守南阳也无问题。只是这损失也颇大。”目光行到最后。董卓却皱起了眉头。徐荣出征三万。留下南阳数千人。返还北上洛阳的只剩下了八千。
  董卓四面征战。总共才十几万大军。一下子就去了十分之
  “有的有失。今四面皆敌。徐将军横兵镇一路。南阳一郡可抵数万大军矣。”贾诩不以为然道。
  接着。贾诩与董卓交代了几句军中之事后。转身告退。

()好看的txt电子书
  第二天。北岸的都尉李蒙遣船只而来。大军分批渡河。董卓以吕布、华雄为左右骑。自统步卒。急行数日。方到达闻之小城。
  董卓下令在城外扎营。带着贾诩等人在六百卫士的拥裹下入城。
  闻之城被白波军攻打达月余之久。城池早已染成了血色。空气中蔓延着浓郁的血腥味。令人作呕。
  “丞相。”城门前。杨奉率士卒们迎拜道。
  “免礼。带本相去城头看看。”董卓挥手。让杨奉在前带路。
  杨奉识趣的闭上嘴巴。在前带路。
  所谓看看自然是看白波军的营帐。闻之城小。由南到北不够一刻钟就能走完。待到北城门前。董卓命卫士们在城下等候。自己带着贾诩走上城头。
  站的高看的远。从城头上往下看。远处白波军的大营一目了然。从营帐的摆设上来看。还算严谨。
  不仅如此。那营帐还挺大。至少比董卓大军所屯扎的大营要大。而且大很多。
  “文和可有良策?”看后。董卓有些头疼。问身边的贾诩道。要是硬碰硬。可不太好。以巧破力才是大善。
  贾诩闻言眉头一皱。轻巧的往前走了几步。手挨在女墙上。过了良久。才转头对董卓道:“请丞相准备些财物。辎重。我欲往白波营一行。如事成。或可不战而屈人之兵。”
  “有几分把握?”对于贾诩的安危董卓是半分也不在意。这人精要是没全身而退的把握绝不会孤身犯险。剩下的就是这所谓的不战而屈人之兵到底有几分把握了。
  “不知。”贾诩却非常干脆的摇了摇头。让董卓有些无语。“辎重好说。你自己去大营内分一些来。至于财物。白波军的那些匪类横行这么长时间。恐怕也不缺。”说着董卓摸了摸腰间。把腰上的紫色绶带给解了下来。递给贾诩道:“带着这个。就说本相愿意与白波军划并州而治。”这紫色绶带是皇帝赐予的。是身份的象征。
  贾诩弯腰接过绶带。忽然问道:“丞相真愿意与白波军共分并州?”
  “本打算先灭白波。后赶袁绍。既然文和有把握稳住白波军。那反着开也更有利。”董卓笑道。
  贾诩见状也陪着呵呵的笑了几声。拿着董卓解下的绶带。转身走下城池。
  “跟上。记的护着点长史。”董卓示意身后的王越道。
  王越默默的点了点头。无声无息的随着贾诩走下城池。
  “城内还有多少人?”盯着贾诩的背影好些时候。董卓才转身问杨奉道。
  “不足八百。”
  “牙门将李的援兵呢?”董卓又问道。
  “不足两千。”杨奉答道。
  “的。河东这一万多点的兵马又损失了小半。”董卓心疼的想到。而后。挥手道:“你派人去通知李弃营入城把。大概过不了多久。他就的移屯潼关去对付马腾他们了。”
  “诺。”有些疑惑董卓为何如此淡定。刚才的话杨奉也听在耳里。过不了多久?丞相难道认定此次征伐就稳操胜算?但这些疑惑还是被杨奉强自压下。应命道。
  董卓心里却又是一翻念想。不知?哼。贾文和要是没几分胜算。就绝不会无故放矢。要是能战时稳住白波军。他再率兵与张辽合兵一处。接下来赶走袁绍就要容易许多了。
  贾诩做事历来都很有效率。大约半个时辰后。一小队士卒压着五十余辆大车往北面白波军营帐行去。
  远远的。董卓忽然有些钦佩起了贾文和的勇气。要是搁在他身上绝对会三思而后行。除非有绝对的把握。
  “站住。什么人?”守在营门前的士卒一脸的痞子相。举着矛。对着队伍前方的贾诩叫喝道。
  “劳烦通报一下你家头领。就说董丞相帐下长史贾诩有要事求见。”不咸不淡方能有威仪。能使人敬畏。这种匪类贾诩见多了。自然晓的该怎么应付。
  “请稍等。”果然。这小卒子的态度要好了很多。


  “头领有请。”片刻后。小卒子复从营内走出。引贾诩入营。
  “把辎重车都放下。你们都回去吧。”贾诩反身大声道。而后对小卒子道:“把这些都进去把。是送与你们头领的礼物。”
  说完。贾诩昂首步入营内。其他人相视了会儿。没有跟上。却也没有返回。就在这门外守着。唯有王越提剑默默的走在贾诩的身边。
  晓的他是丞相的贴身侍卫。贾诩微微的点头。算是打了个招呼。
  白波军的主帅帐内。郭太大马金刀的坐在帅位上。眼神阴狠的盯着贾诩。左右坐着两排看起来孔武有力。带着煞气的汉子。
  随着贾诩的进入。那一双双的眼睛皆怒目圆瞪。整个帐子里充满了凶暴狂躁的气氛。
  外表越是如此强硬。内心恐怕就会弱。这就是人性。贾诩面不改色的走上前。一一的向在座的个人见礼。最后朝坐在帅位上的郭太。礼道:“在座的可是白波帅郭将军?”
  “你到是很有胆色。作为一介文人。我佩服。但是我的刀却从来不认人。你就不怕我把你给剁了?”说话的是郭太。瓮声瓮气很有狠色的样子。“两军交战不斩来使是定论。头领自负豪杰。岂会失了风度。”贾诩笑了笑。反驳道。
  “哈。定论。你也不想想。我那兄弟韩暹不就是被杨奉那小子斩了吗?”郭太嘲讽似的哈了一声。道。并且上下打量着贾诩。似乎是考虑着从什么的方下
  要是一般人。不说是惊慌失措。脸上的异样可能是有点的。但贾诩面带笑容。轻轻的吐出一句话。就打算了郭太的气势。“将军的器量不如区区杨奉呼?”
  呃。郭太的脸顿时有点红。但他脸皮极厚。这一红也只一瞬间就恢复了常态。只是出口的话却转了个意。“两军交战。大家亮刀子说话。要是贾长史是来游说我北归的话。还请原路返还。以免累及性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