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色生香 1
第二卷 电影学院的牛B生活 第三十章 十万献金(4)
当下小云急道:“她说的跟真的一样,怎么不信?全中国所有的学校,哪里没有靠钱靠关系上大学的事?要是有学校能例外,那就不是中国国情了!”
孙茹道:“这说的也有几分道理,但是事实上满不是那么回事。电影学院表演学院的考试,初试分十一个考场;二试七个考场,每个考场每次考试都有六位老师主持考试,临进考场最后时刻才排考号和顺序,请问,你要过这两试,要怎么疏通?如果要每个老师都塞钱,平均每个老师塞一万块的话,你算算要塞多少?更不用说三试的时候,主持考试的这些教授级的专家个个都是百万富翁,你要塞多少钱才够?”
小云思索着道:“直接找主考官呢?”
孙茹道:“三试当天早上,由三位教授抽签决定主考官是谁,你能三个都找吗?今年是哪三个你猜得准吗?”
易青笑道:“正是如此。你们是事情关心,所以连最基本的分析能力都没有了。第一,要塞钱跑关系的话,十万块不够塞牙缝的;第二,就算真有走后门这回事,怎么轮也轮不到徐晓君这样的小角色!”
依依松了口气道:“那这么说来,电影学院是国内招生最清廉干净的学校了?想塞钱都不知道给谁去。”
孙茹道:“也不尽然。但是比起一招就招几百上千个学生的其他大学,电影学院确实不容易作弊。一共就几十个名额,随便靠关系进来一两个都非常显眼。除非是我爷爷和杨娴儿她爸爸这种身份地位的人,直接找到院长或者同时交代表演学院的几位教授一起办事,说不定还有点可能,但是有这种势力的人全国有几个?又有几个这样的人的子女一定要考电影学院的?要是靠钱的话,你就有再多钱,也不知道该塞给谁去啊!所以外界传闻电影学院考试这个黑幕那个黑幕的,大都是落榜求心理平衡的人在传,真正能靠关系进来的,一年有一两个就很了不起了。平头百姓想走后门都别想走得成,花再多钱也没用!”
易青等孙茹说完,笑道:“也只有真正进了这个学校,成了这个圈子里的人,才能看穿这样的圈套。象这样徐晓君这样的老江湖,她编故事还是迷惑性非常大的。她平时对待学生特别亲切,让学生信任她,当她象亲人一样;又利用中国老百姓迷信权势,相信裙带关系的思维特点让学生和家长相信自己在电影学院是说得上话的老师;最后重要的是利用大家迫切的想考上电影学院得愿望,在你们失去判断力的时候提出一个一般小康家庭可以接受得价码,想不上当都难。”
依依微微一笑,轻松的道:“反正就算你们不说,我也决不会去凑这十万块钱,要我用这种方法进电影学院,我宁愿去做群众演员。”
小云恨恨的道:“简直就是个大骗子!易青,咱们告她去,告她诈骗!”
“诈骗?”孙茹道:“你上哪儿告她?一没录像二没收据,更何况,是你自己拿钱让她去走后门的,这种情形诈骗罪根本不能成立的。看样子,徐晓君干这事也不是一年两年了,可能每年都有受骗的,她应该已经早就想好了各种对策,轻易收拾不了她的。”
易青恍然道:“我想起来了,小茹,依依,你们记不记得,去年我们送依依来的时候,在女生宿舍撞见的那个大骂徐晓君的女生?她说她家里倾家荡产被徐晓君骗了,很可能就是上得这种当!”
孙茹冷笑道:“这个贪婪又无耻的女人,我非得找机会好好寻寻她的晦气不可!”
易青摇头道:“你可别轻举妄动。徐晓君不是电影圈的人,你爷爷也奈何她不得。她之所以给你们家面子不过想捞点好处罢了。依依和小云毕竟还要在她手上呆一段日子。她虽然没有本事让依依和小云考上电影学院,但是暗地里使点坏让她们考不上的本事还是有的。”
小云急道:“难道就这么算了?”
易青道:“当然不是。等着瞧吧!早晚有收拾这种人的时候,不能让她再去骗其他考生了。不过目前,再忍耐一段时间,等考完试再跟她算总帐!”
……
从第二天起,小云和依依两人就绝口不提此事了,偶尔徐晓君来教室试探她们一两句,她们俩也是装聋作哑,顾左右而言它。
易青特别留意都有那些学生已经被徐晓君叫去“谈话”过了,一一把这些人叫到一边,打了预防针。
结果却大大出乎易青的预料,除了个别一两个特别崇拜易老师的学生,其他人根本不信易青的分析。他们一致认为,拿钱走后门才是王道,只有易老师这种学院派才会认为考学校要凭自己的能力。尤其是那位“有钱着呢”的胖妞,她一直认为易老师歧视她,没有给她特别吃小灶而徐老师对她却是关怀备至——徐晓君跟她妈妈要了五十万,她们家也照给了。
没办法,对于这种人,易青只能说自作孽,不可活,虽然便宜了徐晓君那个王八蛋,但是让这种人花钱买个教训也好。
很快易青也就没心思管这些事了。解放天性之后,第二轮的表演训练又要开始抓了。
社会就是这样,个人的力量并不能对抗各种污浊的人和事,现实毕竟不是情景喜剧和YY小说,坏人并不总是一定能得到惩罚。易青只想塌塌实实的帮助依依和小云考上电影学院,负责任的把这一期考前班教完,至于将来教中专部的事,打死易青也不会再去做了。
这天易青走进教室,发现学生们的精神状态都特别饱满,不禁会心一笑。练了十天的动物模拟,大家都有点疲倦了。知道今天要教新的东西了,难免都有一种新奇的感觉。
易青坐到讲桌前,叫了一个男生的名字,道:“麻烦你帮我盛点热水过来。”说着把自己的空水杯往桌子前面一推。
那个男生拿着空杯子,到后面的道具间里打了一杯热开水,端出来。
易青看见他端着杯子过来了,离讲桌还有十几步的距离,连忙道:“好,你站住别动。待会儿我叫预备开始,你再往这里走,把走过来放水杯这个动作,当作一个小品的开场来演……”
“好……预备,开始!”
那个男生有点措手不及,一叫开始,他就犹豫了两秒,然后慢腾腾的走过来了,装模做样的好象那杯水很烫似的拿着走过来。
易青叫住他:“不对不对,完全演错了,你退回去重新来过。”
那个男生只好又退回去。
易青又叫:“好……预备,开始!”
男生又走了几步,易青马上又道:“不行不行,退回去重新来……”
如此反复了三四次,那个男生彻底崩溃了,动作越走越别扭,一走起来就紧张的看着易青,不知道自己错在哪里。
到了第五次,他刚走了两步,全体学生就哈哈大笑了起来,原来他在惶恐之下,竟然同手同脚的走了过来。
易青笑这挥了挥手,道:“好了好了,不为难你了,不要你演了,你快把水拿过来吧,都要凉了。”
那个男生擦了擦汗,尴尬的走过来,把水放在桌子上。
易青笑道:“咦,你看,你这不是会走路吗?还走的很好啊!”
易青对大家说道:“请大家一起来思考一下。我相信端一杯水走路,是每个人都会做的事情。可是,为什么当我们的同学一听到‘预备,开始’的时候,就立刻慌了神,连路都不会走了呢?而刚才我一说不用演了,他马上又恢复了走路的能力,很自然的就走过来了,为什么呢?”
第二卷 电影学院的牛B生活 第三十一章 大秘密(1)
一个女生道:“因为叫了预备开始就等于进入表演了,会紧张,会一直在想该怎么演的问题,就不自然起来了。”
易青点头道:“这话虽然太通俗,但是还是回答到了问题的根本。很多人在完全不懂表演的时候,单纯从电影电视上看到一些表面化的表演,就认为演员的表演都是事先设计出来的,所以初学表演的人很容易刻意的去设计和想象一些所谓的演绎某些角色的方式套路,为自己设计一些动作和表情。其实这种想法,在表演学研究发展的初期,就已经被否定掉了。靠事前思考想象得来的动作和表情,在实际的表演中必然存在不自然和不连贯的特点。心里思考和记忆着自己事先的设计来表演,只会使演员看起来象个机器人。专业上把这种表演方式,叫做‘本能丧失’。”
易青喝了口水道:“你看,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无论走路、喝水或者做任何事,任何动作都很自然,为什么?因为我们是从自己的本能出发,无所谓设计和做作。我们在生活中做自己的时候,没有装和演的概念;一旦进入表演状态,没有经过充分专业训练的人立刻就丧失了这种本能。”
“所以,”易青接着道:“我们通过解放天性,等于是获得了表演所需要的性格原材料,下面要做的,就是如何运用这些解放了的各种性格和信念感。现在我们知道了,当我们在本能状态下的表演是最自然的,那么,如何在表演中也保持我们自己的本能呢?这就是我们下一阶段要练习的重点——开掘规定情境。”
说着,易青又喝了一口水,道:“我们拿这个喝水的动作来说。我刚才自己觉得口渴了,喝了口水,喝得很自然。但是,现在如果有一位导演,让我来表演周依依如何喝水或者乔帆如何喝水,我还能这么自然吗?”
“……从最细微的层面来看,一个人喝水时的频率、手端杯子的高度、喝进嘴里的感觉和当时的表情都会有细微的差别同样是喝一口水,一千人就会有一千种不同的喝法。决定这种不同的,有两点关键的因素。”
“……第一点,是这个人本身的性格、受教育程度、生长环境。一个急性子的人和一个慢性子的人喝水的样子必然大不相同;一个念了几十年书的老学者和一个喝惯大碗茶的文盲或者民工喝水的样子也必然大不相同;一个南方水资源丰富地区长大的孩子跟一个西北干旱地区来的孩子喝水的样子更是不可能相同……”
“……第二点,喝水的人当时面对的情况也是一个因素。这杯水烫还是凉、杯子脏还是干净、杯里的水是全满还是半满、这水甜不甜,加了什么调料没有,是普通的开水还是好几块钱一瓶的矿泉水……所有这些,都会影响到喝水者的动作幅度大小和频率快慢……”
易青总结道:“象性格、受教育程度、环境、具体的附加情况,我们在表演学上通常把这些称为什么呢?”
依依马上反应过来道:“规定情境!”
“是了,”易青点头道:“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表演的全部学问,就在于如何开掘规定情境。”
“……我们自己喝水之所以很自然,是因为这两点主要的因素都存在于我们的本能之中,关于我们自己的情况,不会有人每做一个动作都去想一遍吧?所以我们要做的,就是把规定情境里的一切内容转化成演员的本能,做到表演时有如自己的本能在行动!”
“……刚才我们说的只是一个简单的喝水的动作。事实上,任何程度的表演,任何人物的塑造,剧本和导演所能为你提供的,只是一个规定情境而已。而演员所做的工作,或者演员跟导演所关注的最大不同在于,演员必须做的是细化的工作,也就是最大限度的开掘规定情境。规定情境开掘设想的越充分周到,表演起来就越不容易丧失本能,也就能越发自然。”
“……拿喝水举例子说,你要演一个人喝水这个动作,一定要了解这个人是谁,他几岁;身高体重生理状况健康程度各是什么情况;文化程度高不高;成长环境怎么样;当时是一种什么样的情况,他渴不渴,多久没喝水了,这水是谁给他倒的,有没有特殊意义……等等的一切情况,你把这些都想清楚了,那么很自然的,你喝水的这个表演动作就和角色的动作融合为一体了。”
易青指这那个男生笑道:“刚才这个同学,我让他表演端着水杯走路,又不告诉他任何的规定情境。他既不能靠自己的本能,又不知道角色的情况,所以只好本能丧失了。”
学生们都笑了起来。
易青道:“我举个例子让大家印象深刻一下。我们这个年龄的人,80后的一代都很喜欢看香港的商业电影。香港的金像影帝梁佳辉先生,他在每饰演一个角色时,都会做一篇角色笔记。笔记的内容包括他所要演的这个人物的一切资料:身高、体重、家世、学历、念过那些学校、成长的主要经历、目前的职业、干过那些工作、爱情的经历、性方面的能力和意识、性格特点、以至喜欢吃的东西、喜欢的颜色、喜欢女人的类型、力气大还是小、最满意自己五官的那个部分、进电梯喜欢站中间还是四角、吃牛排要吃几成熟……等等无数个方面,最细微的连角色穿哪个牌子的袜子都要想到,动不动就要写几万字,事无大小巨细,无一遗漏。他的这种方法,其实就是斯坦尼体系所说的开掘规?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