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中短篇科幻小说1000篇 (第五辑)
穆德:“放了那个小孩!“
保罗:“给我开车!”
穆德:“你逃不出去的,这里已经被国民警卫队包围了。”
保罗:“我死定了吗?我脸上这是什么东西,”
穆德:“你在监狱里被感染了。你的妻子可能还有你的小孩都被传染了。你还想让多少人受害?”
保罗:“是柏比房里的邮包带来的病毒对吗?”
穆德追问道:“你看见邮包了?”
此刻保罗脸上的水疱开始蠹蠢欲动,穆德命令道:“所有人统统下车。”
乘客开始下车,当所有人都下车了,穆德靠近保罗,保罗放开了身边的小孩,小孩飞奔下车。
穆德见局面稳定了,继续追问保罗邮包里有什么东西。保罗开始咳嗽,好像被什么噎住了无法呼吸,也无法发出声音。
穆德问道:“包里究竟是什么东西?一家药厂把你们当成了试验用的猪!如果你告诉我里面有什么,我要让那家药厂难逃罪责!快告诉我!”
保罗艰难地说:“是……是……”
忽然他的手松了,咽下了最后一口气,当他的尸体倒向一边,穆德发现了他头上的弹孔。然后穆德被随后赶来的隔离人员推下了车。
在事后的调查报告中,穆德因为没有足够的证据指证品克药厂,所有的努力都化为泡影。
史卡丽带来更令人沮丧的消息,从哥斯达黎加来的传真说他们寄错了邮件,本来是寄给罗伯特·特伦斯的邮件被错误地寄到监狱柏比·特伦斯处。
穆德识破了这出精心策划的阴谋,然而在这背后的更大的黑幕他却没有办法揭穿。
他的上司史金勒劝告他:“你最好不要越雷池一步,这一切只是刚刚开始。”
《猫》作者:星新一
鲁春 译
S先生独个儿住在郊外的一片树林的深处。不,说得准确点,是和一只猫住在一起。
那是一只昂贵、毛色齐整、好看的猫,主任十分喜爱,简直当作自己的宝贝一样。他买了好多有关养猫的书籍,反复研读,最后几乎本本都背得滚瓜烂熟。
他研究猫所爱吃的事物,每天都做给它吃。并且,每当猫的身体稍有欠佳,他便会急急忙忙地去请医生。
大多的人,一到晚上,总爱看看电视,可S先生倒宁可欢喜去抚摩几下猫背。
有一天晚上,发生了一件事情。
屋外响起了一种陌生的声音,接着,又响起了敲门声。
S先生停止同猫玩耍,打开门,朝外张望,不禁纳闷住了:敲门的竟不是一只手,而是一条淡茶色的细长的东西。它既象鳄鱼的尾巴,又象章鱼的脚。
“究竟是谁在捣鬼?”
S先生说着,凑着暗淡的光线细细一看。这下子,他可吓晕过去了。
原来那条淡长茶色的细长的东西,并不是工具、玩具之类的,而是身体的一个部分。
大小虽同人差不多,可形状全然不同。这种生物从前面看像个扑克牌中的梅花,从旁边看又像黑桃;从上看近似红心;悬起一只脚,留下的脚印也许是方块形状。
它有一条淡茶色的长臂从头顶边上伸展着。这种生物地球上是不可能有的,一定是从遥远的纸牌星来的。
纸牌星人钻进大门,来到室内。猫无聊地伸展身子躺在地上,只是“喵呜、喵呜”地叫着。
听到这声音,纸牌星人发话了:
“我能以精神感应的方式同任何星球上的任何生物进行交谈,那是在学校学到手的。现在就用它来谈谈吧!”
猫同志了叫,也以精神感应方式回答道:
“哎哟,语言沟通了呢,真方便!可我从未见到过您,有什么事吗?”
“说实在的,我是纸牌星来的调查人员。我到处巡视茫茫星际,专做区别和平与非和平星球的记录工作。”
“那么说,您顺便也上这儿来罗?”
“是的。不过,我可佩服您了。大多星球上的居民一看见我这般模样,就会惊恐万分地乱叫乱逃。可是,您却颇为镇定自若呢。”
“如果个个都胆惊受怕的话,那统治者的位子就保不住啦!”
“那倒是。您是统治这个星球的种族吗?我原先还以为倒在这儿的两条腿生物也许是统治者呢!真是对不起。那么。这两条腿的生物是……”
纸牌星人用淡茶色的臂尖指着失了神儿的S先生。猫小着声儿地答道:
“这两条腿的自称是人,是我们的奴隶,得专门好好地给我干活。”
“您能说详细点吗?”
“哟,全部说来可太麻烦了。比如,这所房子,是人制作的。还有,他饲养了一种叫牛的动物,每天挤奶给我送来。”
“这可不是一种相当聪明的生物吗?可是,不久他们也许会对自己的努力地位感到不满,而想到要背叛。这不要紧吧?”
“不用担心,他们哪有这么聪明。”
纸牌星人钦佩地听着,掏出一种奇形怪状的装置,说:
“实在很抱歉,能让我使用一下说谎拆破仪吗?我想正确地做个调查。”
“请便吧!”
猫似乎很不乐意地答道。纸牌星人把一件机械搁在猫的头部,提了几个问题。
接着就开始合适起踏所说的是否真实。并且,特别留神调查它是否具有一颗善良的心。
“真令人吃惊,像这样和平的种族所统治的星球,我还从未见过。我祝愿你们能永远继续统治下去!”
“那当然罗!”
纸牌星人个别了猫,移动起笨拙的身子,从门口出去了。然后,它进入停候在林中的小型宇宙飞船,消失在夜空。
过了不久,S先生神志清醒过来,提心吊胆地环视了一下四周,便对猫说道:
“你看到什么了吗?我觉得好象有个奇形怪状的东西。”
猫像往常一样,“喵呜喵呜”地叫着。
S先生点着脑袋,说:
“没看见过吧!那当然,不大可能有那种淡茶色、梅花形的生物。肯定是我自己的错觉。喂,你说是不是?”
S先生又开始抚摩起猫背,猫宛若无事一般,只是“喵呜喵呜”地叫着。
《猫的摇篮》作者:小库尔特·冯尼格
杨鹏 吴岩 译
主持人的话:
本世纪六十年代,美国文坛上流行着一种奇特的流派,叫做“黑色幽默”。这类作品突出展示我们周围世界的荒谬扭曲,用无可奈何的嘲讽态度表现环境和个人间的不协调。正是这种世界本身的滑稽可笑,经过黑色幽默作家的妙笔加工,形成了一篇篇独具匠心的艺术杰作。这里我们要介绍的小库尔特·冯尼格,可以说是黑色幽默的杰出代表。但是,有多少人知道,冯尼格是从科幻小说起家的呢?
冯尼格生于1922年,其主要作品有《自动钢琴》(1952)、《泰坦的海妖》(1959)、《上帝祝福你,罗斯瓦特先生》(1965)、《第五号屠场》(1969)。
《猫的摇篮》写于1963年,也是冯氏具有代表性的黑色幽默作品。小说结构宏大,线索散乱,人物众多,文辞幽默,概念性的表述全部代入了滑稽和隐喻之中,细细品读,使你回味无穷。在全书的开头,作者明确地说:“猫的摇篮”其实既不是猫,也不是摇篮,它只是小儿玩的“翻绳戏”中的一个小小花样。正是这样的声明,使全书陷入了一种似真似幻,似有似无的境地。
改编者将全书通读了八遍后才开始进行缩写。为了展现原作中最突出的情绪性内容以及对整个世界的颓废、怨愤感,改编稿尽最大限度保存了原作中的语言,以使读者得到真实的享受。
猫的摇篮本来只是一截交叉缠绕在双手上的绳子,可是小孩子却对那些交叉的十字看了又看……
其实,既没有该死的猫,也没有该死的摇篮。
一、猫的摇篮
费利克斯·霍尼克博士真是个怪人。他一生中从未读过一篇小说,甚至连一个短篇也没有看过,或者说至少从他识字以来就没有读过,他也从来不读他的邮件或者报纸杂志。他是个科学家,原子弹之父,许多人认为他应该读过很多科技杂志,可是实话告诉你,他真的没有读过任何东西。
甭管什么东西,都可以引起他无穷的兴趣和勾起弄清事情的欲望,正如他自己在接受诺贝尔奖金发言时所说的:“我从来都象一个八岁的小学生,在春天的早晨在上学路上游游逛逛,不管碰到什么东西我都要停下来看一看、想一想,有时候还要学一学。我是一个非常快乐的人。”
比如说1945年8月6日这一天,当第一颗原子弹在广岛爆炸,成千上万生灵在原子弹的气浪中披靡倒地,这个星球上所有的人都注目广岛时,他却置若罔闻,关在书房里,对一根绳子发生了兴趣。
他不会玩任何游戏,对一切别人编出来的戏法、游戏或者什么规则,他都一窍不通。可是,这一天,他却把小儿子牛顿,一个侏儒,叫到房间里,玩一种叫做“猫的摇篮”的游戏。而在平时,他不但从来没有和他和孩子们玩过,就连话也很少和他们说一句。他关心的是科学,人不是他的专业。
“猫的摇篮”是用一圈绳子绕在双手手指上,翻出叫做“猫的摇篮”这么一种花样来哄小孩玩的、颇似中国俗称“翻牛槽”、“翻绞绞”的游戏。当牛顿走进他的书房靠在博士身边时,博士对牛顿露齿一笑,把那一圈绳子在牛顿面前晃了几晃,问牛顿:“看见了么?看见了么?看见了么?猫的摇篮?看见猫的摇篮了么?看见漂亮的小猫咪在那里睡觉了么?咪呜!咪呜!”
牛顿恐惧地望着父亲。他挨父亲那么近,看他的汗毛孔就象月亮上的陨石坑那么大。他的耳朵,眼睛、鼻孔里长满了毛。雪茄烟把他的牙熏得象地狱入口一样黑。后来他常常在梦中见到那副面孔。
接着博士又唱起来:“摇呵摇,小猫咪,树梢高又高。大风吹,摇篮摇。树枝刮断了,摇篮往下掉。摇篮往下掉,猫咪往下掉,通通往下掉。”
小牛顿吓得放声大哭,跳将起来,以最快的速度从屋里跑了出来。
多少年后,当小牛顿长大成人,坐在一家不出名的小酒馆里回忆这件事时,他说:“猫的摇篮本来只是一截交叉缠绕在双手上的绳子,可是小孩子却对那些交叉的十字看了又看……”
然后,他顿一口气叹道:
“其实既没有该死的猫,也没有该死的摇篮。”
二、历史,读着它哭泣吧!
原博士手边暂时没有什么高科技的东西可研究,暂时“失业”了。但是自然界的一切奥秘无时无刻不在吸引着他,有一天一个奇怪的问题打动了他,这个问题是:“当乌龟把头缩进去的时候,他们的脊是弯起来了呢,还是缩短了?”于是他的屋前屋后,卧室那室里,有了许多乌龟。
也正在这时,刚刚走出战争硝烟的美国政府遇到一个难题:如何消灭泥沼?在战争中,臭气冲天的泥沼会阻碍卡车、坦克、榴弹炮、人员……的行进,这个问题得到解决美国军队必将战必克、攻必胜。
于是,美国海陆军将领们去请教霍尼克博士,希望他能研制出一种叫“九号冰”的化学物质,它只有小药片那么大,只要在泥沼里放上一点点,它就可以使湿粪、泥地、沼泽、小湾、池塘、流沙和泥潭无限膨胀,变得象水泥一般的坚硬。他们相信霍尼克博士能办到,他们把他看成一个魔术大师,认为只要他把魔棒一挥,就能使美国战无不胜。
但是此时博士正在研究乌龟,对于他,只要是科学,只要是奥秘,就没有价值大小、重要与否的区别。曼哈顿计划局派来的人知道只有等研究完乌龟时才能开始下一项研究,而乌龟研究又不知要拖到猴年马月,于是一个个都束手无策。
幸好博士的女儿安吉拉想出了一个锦囊妙计,她告诉他们到父亲的实验室把他的乌龟和养龟的大缸全部搬走。于是,有一天,博士的乌龟和与乌龟有关的东西全不见了,霍尼克看看是不是还有什么可供他玩耍或者思索的东西,而那里的一切可供玩耍的、可供思索的东西都和研制“九号冰”有关系。
霍尼克博士就是这样开始了“九号冰”的研究。这个长不大的孩子对于正义和邪恶永远无知无觉,他的世界,既没有天堂,也没有地狱。他研究的东西,只要对他来说好玩就行。他研制“九号冰”时,根本没想到它将给人类带来什么?他没有天理良心,但的的确确不是坏人。
曾经有人对他说:“现在科学和罪愆同流合污了。”可是你猜博士说了些什么?他只是茫然无知、迷惑地问:
“罪愆是什么呀?”
对罪恶的麻木无知最终导致了人类的毁灭。历史,读着它哭泣?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