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中短篇科幻小说1000篇 (第五辑)
在还有幸存者。不过我们认为,一个掌握了无线电通信的文明一定能够保护自己,免受可能早已急剧上升的温度的影响。
“母船和两艘巡逻艇分别探测行星的一个片区。托卡里负责一号片区,奥罗斯特负责二号片区。可资利用的时间不到四个钟头。他们必须在最后时限到来以前赶回飞船。无论他们有没有返回母船,飞船都将按时离开。我马上在控制室给两位指挥官下达详细指令。
“通话完毕。我们将在两小时后进入行星大气层。”
在这颗曾经被称为地球的行星上,火焰正渐渐熄灭。这颗星球上可以燃烧的东西已经所剩无几。森林曾经像海浪一样泛滥整颗星球,把城市围在当中,如今却全都变成了通红的木炭,它们焚烧时升起的青烟还在空中弥漫。但最后的时刻尚未来临。行星表面的岩石还没有开始熔化、流淌。透过迷雾,星球上的各个大洲隐隐可见,对正在接近行星的飞船上的乘客来说,那些大陆的轮廓是陌生的。他们手上的地图描绘的还是十多个冰川纪、无数次大洪水之前的地球,早就过时了。
S9000号经过了木星身畔,一眼就能看出,在这颗星球上那正在恒星的高热下猛烈喷发的、由压缩碳氢化合物构成的半气态海洋之中,根本不可能存在生命。他们忽略了火星和其他外层行星,阿尔瓦隆意识到,比地球更接近恒星的那些行星可能已经开始熔化。他忧心忡忡地想,这个未知种族的命运很可能已经终结。在内心深处,他甚至觉得那样也许反而更好。他的飞船只能搭载几百名幸存者,而如何从这个种族的成员中挑选幸存者,一直是令他头痛的难题。
通讯官、副船长鲁根来到控制室。他抓紧时间,试图在飞抵地球之前的最后一个小时和地球上的文明取得联系,可是却毫无进展。
“我们来得太迟了。”他沮丧地说,“我监测了所有的频率,可毫无结果,只有我们的通信台的信号和从库拉斯星传来的两百年前的老节目。这个星系里永远不会再有什么发射信号的装备了。”
鲁根走向巨大的观测屏,任何两足动物都别想模仿他那优美流畅的步态。阿尔瓦隆什么也没说,他早就料到了这个结果。
控制室里整整一面墙壁都被观测屏占据。那巨大的黑色方框能够展现出无限深邃的图景。鲁根轻轻用三根纤细的触须拂动控制按钮。这些触须干不了沉重的体力活,但操纵起仪器来却得心应手。屏幕上立刻亮起上千个光点。鲁根调整着控制器,屏幕上斗转星移,最后镜头对准了这个星系的恒星——太阳。
任何地球人肯定都认不出此刻占据整个屏幕的庞然大物。太阳放射出的不再是白色的光芒,它表面绝大部分都被巨大的青紫色云彩所覆盖,长长的火焰穿透云层,蹿入太空。有一束火焰伸出外层的光球,跃入闪烁的日冕。它就像一棵植根太阳表面的大树,高达一百万英里,流淌的火焰是它的枝条,这些“树枝”正以每秒数百英里的速度扫过太空。
“我觉得,”鲁根说,“你太相信那些天文学家的计算结果了,毕竟——”
“哦,我们是绝对安全的。”阿尔瓦隆满有把握地说,“我和库拉斯天文台通过话,他们又用我们飞船上的仪器再次作了检测。那一小时的不确定性延误时间其实留有一定的余地。不过他们是不会告诉我准确数据的,以免我一直拖到最后关头才离开。”
他瞥了一眼仪表盘。
“驾驶员现在应该把我们带入大气层了。请把屏幕调回这颗行星。啊,他们启程了!”
脚下一阵震动,低沉的警报声响了起来,不过很快一切都归于平静。在观测屏上,两艘船体细长的飞船窜向不断逼近的地球。它们肩并肩地航行了几英里,然后分道扬镳,其中一艘飞向行星边缘,转眼之间消失在星球背面。
比那两艘巡逻艇庞大上千倍的母船缓缓没入肆虐于地球表面的风暴之中。狂风此刻正撕扯着被人类抛弃的城市。
奥罗斯特指挥的飞船驶入了黑夜笼罩的半球。和托卡里一样,他的任务是拍照、记录,并向母船报告行动的进展。这艘小小的巡逻艇容不下标本和更多乘客。如果他跟这颗星球上的居民取得联系,S9000号会马上赶到。他们没有任何商谈的时间。如果出现麻烦,救援行动将以武力开道,行动结束之后再作解释。
极光舞动在大半个地球上空,巡逻艇下那些破碎的土地被摇曳不定的怪异光芒笼罩着。但是,巡逻艇观测屏上的图像不受其他光线干扰,它清晰地呈现出一个荒凉的瓦砾场。这里好像从来没有任何生命存在的迹象。这片不毛之地应该有个尽头。奥罗斯特把速度调到极限,这是他在浓密的大气层中敢于采用的最高速度。
巡逻艇在风暴之中穿行,不久,碎石密布的荒漠开始抬升。一片高大的山脉出现在前方。山顶笼罩在烟尘弥漫的云朵之中。奥罗斯特将扫描器对准地平线,观测屏上充满威胁的山脊似乎伸手可及。他开始操纵飞船向上爬升。此情此景让他觉得这片土地毫无存在生命的希望。他不知道是否应该改变航向,但最后还是决心坚持下去。五分钟后,他的决心得到了嘉奖。
几英里以下矗立着一座被削平的山峰,它的峰顶被一项巨大的工程夷为平地。一个结构复杂的钢架从峰顶岩石中伸出,跨越了整个人工平原。巨大的钢架支撑着无数机械设备。奥罗斯特让飞船停止前进,往山顶盘旋下降。
多普勒效应①引起的模糊消失了,观测屏上的画面轮廓分明。那些钢架上撑起了几十面巨大的金属镜子。它们全部直指天际,与地平线呈四十五度角。所有的镜面都略微凹陷,镜面中心装有复杂的机械装置。这个巨大的方阵似乎带有某种含义,每个镜面都准确地指向天空中的某一点——也可能是太空中的某个点。
奥罗斯特掉头看向他的伙伴。
“看起来好像是个天文台。”他说,“你们以前见过这类玩艺儿吗?”
触须繁多、长着三条腿的克拉腾提出了不同看法,他来自银河系边缘的球状星团。
“这是通讯装备。那些反射镜是用来汇聚电波束的。我在一百多个其他星球上都见过这类装备。这甚至有可能是库拉斯行星上收到的信号的来源——不过可能性不大,这么小的镜子汇聚的电波束肯定很微弱。”
“这就是抵达之前鲁根探测不到信号的原因。”来自塔尔根行星的孪生兄弟之一,汉舍二号补充道。
奥罗斯特对此无法苟同。
“如果这是个无线电台,那它一定是用于行星间通信的。可你们看那些镜面所指的方向。我不相信一个两百年前刚刚掌握无线电波的种族能做星际旅行。我的种族可是花了六千年才办到。”
“我们用了三千年。”汉舍二号温和地说,他刚好抢在孪生兄弟之前开口。眼看着一场争吵即将无法避免,这时,克拉腾开始兴奋地挥动他的触须。在其他人说话的时候,他已经启动了自动监视器。
“收到了!听!”
他打开一个开关,小小的船舱里顿时充满嘈杂的呜呜声。尽管音调不断变化,但是某种难以名状的特征却贯穿始终。
四名救援队队员专心致志地聆听了一分钟,然后奥罗斯特说:“这显然不是什么语言!没有哪种生物发音有这么快。”
汉舍一号也得出了同样的结论。“这是个电视台的节目。你说呢,克拉腾?”
克拉腾没有反驳。
“没错,每个镜面发射的节目好像都不一样。我想知道这些信号发射的目标。如果我猜得没错,这些电磁波束的尽头肯定是这个星系的另一颗行星。这一点我们很快就能确定。”
奥罗斯特联系了S9000号,报告了自己的发现。鲁根和阿尔瓦隆都极其兴奋。他们马上查看了天文档案。
结果令人惊讶——同时也令人大失所望。另外九颗行星中没有一颗处在信号传播的方向上。这些巨大的镜面好像瞄准了虚无缥缈的太空。
看来结论只能有一个,克拉腾是第一个把它说出来的。
“他们曾经拥有行星际通信。”他说,“但现在通信站已经被抛弃,信号传输也已经失控。只是设备没有关闭,仍然处于被抛弃时的状态。”
“嗯,我们很快就可以查清楚。”奥罗斯特说,“我马上让巡逻艇着陆。”
他将飞艇缓缓降下,艇身降到金属镜面的高度,然后继续下降,最后停在山顶的岩石上。几百码开外有一座白色的石头建筑,坐落在迷宫一般的钢铁支架底下。那座建筑没有窗户,但朝向他们的这一面开了很多道门。
奥罗斯特看着他的同伴们穿上防护服,心里很希望自己也能跟去。可是必须有人留守巡逻艇,以便随时和母船保持联系。这是阿尔瓦隆的明智决定。没有谁知道,在一颗首次被勘探的星球上会发生什么事情,尤其是在现在这种生死关头。
三名救援队队员小心翼翼地走出气闸,调整了防护服的反重力场。然后,这支小小的队伍开始向那座楼进发。队伍的每位成员都有自己独特的行走方式。汉舍兄弟领头,克拉腾紧随其后。克拉腾的重力控制器显然出了问题,他一跤跌倒在地,让另外两位同伴乐不可支。奥罗斯特看见他们在第一道门的门口停留了片刻——随后,那道门缓缓开启,他们的身影隐没在房门里面。
奥罗斯特耐心地等待着,风暴向他席卷而来,空中的极光越来越绚丽夺目。他在约定的时间跟母船联系,立即得到了鲁根的回应。他想知道另一个半球的托卡里进展如何,但在太阳爆发前夕,地球上电闪雷鸣,他无法穿透雷电和同伴联系。
克拉腾和汉舍没用多久就发现,他们的理论基本上没错。这座建筑是个被抛弃的无线电台。在这里,一间大厅连接着无数个小办公室。大厅里的一排排电子设备直向远方延伸而去,成百上千个控制面板上灯光闪烁。在一个巨大的真空管道内,各种元件隐隐发亮。
这种情景克拉腾早已司空见惯。他的种族制造的第一台无线电设备已经埋入十亿年前的地层中,变成了化石。人类拥有电子设备的历史仅有几个世纪,根本无法跟他的种族相提并论。
勘探整座大楼的过程中,他们一直开着记录仪。还有一个问题需要解决。这座被抛弃的电台一直在播放节目。可这些节目从何而来?他们很快便发现了总控制台。用它可以同时控制几十套节目,可这些节目的来源却随同那些错综复杂的电缆一起消失在地底深处。在S9000号飞船里,鲁根正试图分析这些节目,他的研究也许能揭开它们的来源之谜。可要想探究穿透了几片大陆的电缆的走向,几乎毫无可能。
救援队没在这座废弃的无线电台浪费太多时间。他们在这里毫无进展,他们是来寻找生命,而不是来作科学探索。几分钟之后,小小的巡逻艇迅速从这片高地升起,向着群山背后的平原飞去。留给他们的时间还剩下三个小时。
谜一般的镜面渐渐从视野中消失了。奥罗斯特心中闪过一个念头。他在飞船里等待的时候,那些镜面好像稍稍调整了一下角度,以适应地球的自转。这该不会是他的幻觉吧?他不得而知。这个念头一闪而过,他也没太在意。这只能说明电台的定向系统勉强还能运转。
十五分钟之后.他们发现了城市的踪影。那是一座宏伟的大都市。它依水而建,但如今,河流早已消失,在那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中间,在那横跨河面的桥梁底下,只剩一道丑陋的伤疤,从城市中间蜿蜒而过。
即便是从天空鸟瞰,也能一眼看出这座城市已经被抛弃。可只剩两个半小时了,他们无法作进一步勘探。奥罗斯特下定决心,准备在他所能看见的最大的建筑旁着陆。根据合理的推测,有些生物会将最坚不可摧的建筑当作庇护所,他们能在那儿安全地待到最后一刻。
但是,这颗星球上最深的洞穴——即地球的中心——也无法在浩劫来临之际起到任何保护作用。就算这个种族抵达外层行星,也只能将最终的时刻向后推延几个钟头,那横扫一切的冲击波很快就将吞没整个太阳系。
奥罗斯特不可能知道,城市并非几天或几个星期之前被抛弃的。早在一个世纪之前,众多城市就已经无人居住了。直升飞机带来便捷的全球交通之后,延续了无数代的城市文明就注定走到了尽头。又过了几代人的时间,大多数人类都移居到了他们向往已久的田野和森林,便捷的交通使他们能在一小时之内到达地球的任何角落。新的文明拥有从前人类闻所未闻的机械和能源,但绝大多数人却都过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