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善 作者:楚寒衣青(晋江vip2014-06-26正文完结)
正事说完,徐善然和任成林坐着闲聊片刻,就见绿鹦被小丫头带着,自外头走到了自己身旁。
她侧头对绿鹦说了两句话。
绿鹦眼中掠过一丝惊异,又暗暗有些了然,也不多话,答应一声过后,便将妥当系在腰上的荷包解下来递给徐善然。
徐善然一转手便将这荷包交给任成林。
任成林刚有些惊讶,就听徐善然说:“荷包中是一张两百两的银票,哥哥先拿去使,不够了只管差人进来跟我说。”
因着先前说好了要做事情,任成林便没有推拒,只将荷包收下,说:“妹妹放心,我必定记好了帐,回头拿给你看。”
徐善然倒是笑了:“这些事情要怎么记账?说今日吃吃喝喝了这些,明日又吃吃喝喝了那些吗?我若不信哥哥,何必说上做上这些许多?哥哥只管去做,若有了结果告诉我就好。”
说着她见时间不早,也不再留任成林,亲自送任成林出了院门,自己也并不回去,只吩咐小丫头将自己要出去的事情告诉李妈妈一声,另带着绿鹦往祖母的院子里走去。
国公府的各个园子里都有放灯,内院之中每隔一段距离每过一个院子还各自有门,也有婆子看守。
但毕竟是晚上,不比白天来得敞亮,绿鹦亲自拿了个灯笼,在前头给徐善然引路。
一路上并无多少多少人声,绿鹦刚刚和红鹉吵过,揣着一肚子的心事,虽明白姑娘再是精明也不可能在这短短时间里就知晓了这些事情,但不知怎么的,心里总是有些惴惴,等到最后,还在路上的时候,她便忍不住将刚才的事情告诉了徐善然。
徐善然听罢,淡淡说了一句:“我知道了。”便不再出声。
绿鹦倒不需要徐善然说出做出什么,事情一说完,她就跟卸了个担子一样轻松,等走进老夫人张氏的院子的时候,甚至还有心情和守门的小丫头说笑两句。
这个时间点,老夫人一贯是在佛堂里诵经的。
徐善然让绿鹦下去休息,自己则沿着回廊一路走到院中的佛堂处,就见老夫人身旁的朱嬷嬷搬了个小杌子坐在门框前,借着佛堂里亮堂的灯火纳鞋底,再往里看,老夫人正盘腿坐在蒲团上,数着佛珠低声闭目诵经。
大抵是因为府里的小辈很少在这个时间来找老夫人的缘故,朱嬷嬷看见徐善然自游廊中走来,不由面露惊讶,正要起身行礼,就被徐善然摆手阻止了。
徐善然示意朱嬷嬷不必行礼之后,自己也不出声,只静悄悄地跨过门框,从门扇后找出了一个和朱嬷嬷身下坐的差不多的杌子,又找出装佛豆的瓷盆,有点费力的挪到身前,在杌子上坐下,从中一粒一粒地捡着。捡着捡着,思绪便有些飘忽,手下也就渐渐失了准头……也不知道过了多久,只听耳边有声音说:
“我还是第一次见到有人捡佛豆,捡着捡着能用佛豆排出个棋局来。”
徐善然从自己的思绪中惊醒,先是顺着声音看了一眼自己排出的东西,接着又抬起头来,冲已经做完了每日功课,走到自己身旁的老夫人笑道:“祖母,你做完啦?”
老夫人“嗯”了一声,左右看了看,站在外头的朱嬷嬷就机灵地自佛堂的佛像后再拿出小杌子来放在老夫人身下。
老夫人坐了,并不和徐善然说话,只伸手去瓷缸中捡佛豆。
徐善然不以为意,先将自己在地上摆出的那些东西全都收了,石子扔回瓷缸,佛豆放入一旁的小碗,也和老夫人一起,再捡起来。
这一次,徐善然没有再走神,就和老夫人一样,一粒粒认真地找,一粒粒认真的捡。
大抵又过了半个时辰,一旁的朱嬷嬷轻轻咳嗽一声。
这是在提醒老夫人休息的时间已经到了。
老夫人停了手:“善姐儿。”
“什么事,祖母?”
“今天白天,你为什么要跟你表姐道歉?”
“虽然我不太记得了,但母亲,大伯母,祖母都说那是我拿雪球丢表姐,又自己摔倒在地上摔出事来,这事便没错了。既然没错,事情就是我做错了,我道歉只因为这是道理,人应该讲道理。”徐善然说。
“你有没有想过,国公府的女孩儿其实可以不用讲道理?”老夫人问。
“我想过。”徐善然说。
她当然知道自己可以不用讲道理,何况世上事非理既情,她虽然不占个理字,到底占了个情字。上一辈子,她出事之后,赵云瑰就被送回了自己的家里。庶子媳妇的亲戚在国公府里做客,做到让国公府的嫡出小姐生死一线,哪怕确实不是这亲戚的过错,国公府只将人送走的行为拿到天下任一个地方,也没人能挑出不是来。
但并不必要。
她知道自己命中有这么一劫,又实实在在的因此而得利了,稍退一步,且让一让,又如何了?
“但时时事事不讲理的,不过是一个身份高贵些的泼皮无赖而已,有什么值得矜骄自得的?”徐善然说。
“善姐儿想说什么?”老夫人问。她的目光落到徐善然脸上,眼球是老人特有的浑浊,但那看过来的一眼,却显得异常锐利。
“现在还不到不讲理的时候,祖母。”徐善然说。
“哦,”老夫人很快收回了自己的目光,“那什么时候到那个时候?”
“等有人处心积虑要害死我,千方百计要利用我的时候。”徐善然平静说。
那个时候,她不求对方的道理,也不和对方讲道理,只看众人逐鹿,鹿死谁手。
“祖母,棠心因为照顾我不周恶了母亲,但当时我有看见,棠心是吃了桌子上的糕点才撑不住睡着的,那糕点是一个面生的小丫头拿来的,我不知道是棠心和人结了仇,还是我碍了谁的眼。”徐善然最后说。
三老爷徐含章今天下了衙,又在外头应酬了一整个晚上,才在小厮的搀扶下带着一身酒气回到自己的屋子里。
从冰冷的外边回到暖融融的室内,心头脑海的酒意被这么一薰,徐含章当下就有点干呕起来了。
正在屋子里翻着书的赵氏见自家老爷回来,本笑靥如花地迎上去,此刻一见这情景,连忙让屋子里的丫头去拿热水拿帕子,又去煮醒酒汤,又拿衣服替老爷换衣服的,一时间整个屋子都忙碌了起来。
好不容易,等收拾停当,徐含章拿着刚煮好的醒酒汤歪在炕上,眼看着笑盈盈地妻子,不由有些奇道:“今儿发生了什么事情,你这么高兴?”
“还不是是五丫头的事情。”赵氏已经保持了一整天的好心情,正待将这件事和丈夫好好唠叨一下,不妨丈夫就问了起来,一下子如同被挠到了痒处,说不出的舒服。
“五丫头今天回来了,”徐含章也记起来了,“你侄女赔礼了吗?”
“赔了。”赵氏含着笑说,“不过不是我侄女赔的,是五丫头赔的。要我说啊,五丫头总算没有被老四夫妻宠得不知所谓,还是明白道理多有贤淑的。”
正喝着药的徐含章愣住,手上不自觉一抖,小半药汁撒到了衣服上。
赵氏眼尖地瞧见了,立刻紧张起来:“老爷有没有被烫到?赶紧将碗放下来换件衣服——”
“你刚刚说什么!?”徐含章不管赵氏,提高了声音问。
赵氏一愣。
徐含章又急道:“你刚刚说五丫头给你侄女赔礼,怎么赔的,在哪里赔的?”
赵氏少有见丈夫这样焦急的,结结巴巴将事情说清楚了,就见随着自己的叙述,丈夫额上青筋直突,脸色也越来越可怕,又蓦地扬手似乎要朝自己打来,不由尖叫一声。
徐含章到底还保持着一丝理智,没有让巴掌落到赵氏脸上,而是狠狠摔了桌上的药碗,指着赵氏怒道:“早晚被你这蠢妇害死!”
说罢也没来得及再管赵氏的反应,匆匆趿了鞋子,也不换衣也不带人,直向嫡母的院子跑去,等到正房之前,就被朱嬷嬷含笑拦下了:“三老爷,老夫人已经歇息了,您有什么事且等等,等到明天吧。”
徐含章见着嫡母跟前第一人,忙道:“我刚才才见着赵氏,就听了赵氏说五丫头的事情,赵氏担心的和我说这事本是她侄女儿的错,再没有受了这么大的罪的五丫头反要道歉的道理,她这一天心里一直难受的紧,本该来母亲跟前道歉的,是我想着她之前生善巧的时候落了病根,这些年身体一直不大好,便让她在院子里休息,自己过来了。”
一气说罢,徐含章倒退几步,在院中跪下,对闭合的房门说:“母亲,儿子儿媳都当父亲母亲的人了,还累得你操心,实属不孝,儿子在这里向您赔罪了——”
徐含章要跪,朱嬷嬷并不十分拦着,只侧身避过对方行礼的方向,又在对方说完话后进了房间。
房中也好,院中也好,白天看还一团孩气的小丫头俱都眼不斜目不动,规规矩矩地做着自己的事情,没有人好奇地朝徐含章跪着的地方看过去。
朱嬷嬷走到老夫人的床边,取了美人锤,坐下来为老夫人轻轻捶着腿脚。
靠在迎枕上的老夫人闭着眼睛,半晌后,唇角轻轻划过一丝冷笑。
作者有话要说: 上更新》《
☆、第十四章 目的何在
约莫一盏茶的时间,在屋外的徐含章再三再四地说自己错了之后,倚着迎枕打盹的老夫人睁开眼睛:“聒噪得烦人。行了,让他下去吧,就说我知道他的孝心了。要是真让他跪久了,老爷回来又该寻我的不是了。”
朱嬷嬷笑道:“哪儿能呢,老公爷什么时候为这些庶子婢妾下过您的脸?老公爷心里可是最明白不过的,这世上啊,也就只有您是他的正头嫡妻,死后都要合葬在一起的人。”
老夫人平淡说:“我这边罚了他,那边再补,又有什么不一样?”
朱嬷嬷见老夫人只是随口一说,并不十分在意,也不多劝,只径自出去将话带到,送走了徐含章后,便又回到屋子里头。
屋内的丫头在这时候也都陆陆续续出去了。
只有朱嬷嬷,再坐回老夫人身旁,等着自己的老主人说话。
屋内只有蜡烛燃烧发出的小小爆响,好一会后,盯着屋内博古架上摆设看的老夫人说:
“善姐儿今天晚上说的话,你都听见了。”
“是。”朱嬷嬷轻声应道。
“真奇怪。”老夫人自言自语。
朱嬷嬷想了想:“确实,这府里怎么会有人想要害五姑娘呢?从我们整个府里来看,大少爷二少爷并几位老爷才是中流砥柱,从四老爷家里来看,那周姨娘一贯是个老实的,再说她还有儿子,而五姑娘以后到底是要嫁出去的……”
“我不是说这个。”老夫人打断对方的话,“我是说善姐儿为什么会主动来跟我说有人要害她这些话。”
朱嬷嬷一愕:“老夫人,您是五姑娘祖母,五姑娘跟您说也是情理之间。”
“可她还没有跟她父亲母亲说。”老夫人一言指出其中关键,“我是她祖母不错,但祖母再亲能亲得过生身父母?你知道老四媳妇自从嫁进来之后盼儿女盼到了什么个地步,好不容易膝下有了善姐儿,真出了什么事情,为了善姐儿,哪怕要拿走她的命她说不得也是肯的。还有老四,他平素在女色上头从没有什么念想,周姨娘是为了延续子嗣纳了,纳了之后他有了孩子,也就撩开手了,多年来一直都守着自家的媳妇,若是他妻子不能再生,那善姐儿就是他唯一的嫡出女儿,他怎么可能不去管善姐儿?有这样一对父母,善姐儿出了事情,为什么不去告诉他们,要瞒着他们,只管来告诉我?”
这天晚上朱嬷嬷和老夫人一起听徐善然说话,但她当时只惊讶于这七岁的孩子成熟得不像个孩子,远没有老夫人想得那么深刻。
她情不自禁地问:“那五姑娘是为了什么呢?”
这问题一出,老夫人倒是笑了。笑了之后,她缓缓说:“我也不太想得明白。事情到现在都两个月了,善姐儿一直将话憋到现在才说,而一个小女孩子家家,又不可能不信任自己的父母……也许,她其实并不觉得,这件事情有多值得重视?”
“怎么可能!”朱嬷嬷忙道,“这便是搁我们这里也是要下死力气查的事情!五姑娘还小,也许是被吓着了一开始没有反应过来?”
“你看她今日的样子哪有一点被吓着了没有反应过来的模样?”老夫人反问朱嬷嬷,“我倒只看见她条理清楚,一点也不怕我,还一一驳了我的话。你大老爷在她这个年纪,可还没有她这份胆量。”
老夫人并不如同常见的妇人那样宠爱自己的孩子。
还在闺中的时候,因着父母无子,这唯一的女儿就如同男孩子那般养大,不拘什么书籍道理,只要是有用的,老夫人都有看过学过,小小年纪就开始帮着父母理事掌家,自小就养成了说一不?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