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善 作者:楚寒衣青(晋江vip2014-06-26正文完结)
姑娘会没事吗?
姑娘会过来救我出去吗?
她们是不是还在准备着什么其他的东西?
她们是不是走了?
是不是忘记我了?
各种各样的念头在脑海里交叉着撞击着又浸染着彼此,绿鹦最后只能靠着门抱膝坐下,一遍一遍地重复“姑娘什么都没做,红鹉是在攀诬姑娘,红鹉心虚”这些话,不止说给外头的人听,也说给自己听。
谎言重复一千遍就成为事实。
她重复着,重复着,要自己彻彻底底地相信这一句话。
直到开门声突兀地在耳边响起。
一点光最先出现在视线之中,跟着这点光就似突地加入了利刃般骤然亮起,刺得眼睛生疼。
绿鹦一边听着开门声一边眼睛酸疼得直想闭起来躲开,却又舍不得这难得的光线,还是眯着眼朝那进来的几个人看去。
带人进来的朱嬷嬷并不急。
她就站在这边,一直等到绿鹦适应了光线,睁开了眼睛之后,才说:“红鹉将事情全说了,姑娘也承认了,现在你想怎么说?”
先看清楚了来的是老夫人身旁的心腹,再听得那句“姑娘也承认了”,绿鹦一时真的万念俱灰。
承认了,承认了……我想怎么说?我还能怎么说呢?……
“我……”
朱嬷嬷等了一会,但绿鹦一直没有把‘我’之后的句子说下去。
她耐心问:“你什么?”
“我……”绿鹦渐渐醒过神来了,她语气干涩的,有点飘忽地说,“姑娘太害怕了……贴身的丫头做出这样卖主的事情,姑娘还小,都被吓着了……姑娘做的什么事不合规矩了?姑娘一直规矩的……就是有些不经心的地方,也是……也是红鹉那贱婢撺掇的……”
朱嬷嬷不语,片刻后,再问:“你想清楚了?”又看了旁边的两人一眼。
那两人得了朱嬷嬷的颜色,立刻上前,一巴掌拍在绿鹦的背上,将颇为单薄的丫头拍到地上的尘土里,厉喝道:“看到朱嬷嬷在这里还敢满嘴胡诌吗?可见是不见棺材不掉泪了!”
绿鹦一下子扑到地上,也不知哪里撞找了,竟头晕目眩。但她还是努力朝朱嬷嬷的方向看了一眼,咬牙说:“就是看见朱嬷嬷!我才说这些话!——”
灯火之中,看的人不知道自己的眼神,被看的人却将其清清楚楚地看进了眼底。
那平素最是老成腼腆的丫头这一眼看过来,面上眼底竟都有几分凄厉。
看来再问也不会改口了。朱嬷嬷想到,忽而有点唏嘘,也不再多说,招呼几个人出去了,又再将门仔细关上。
那仆妇将门锁上,跟着朱嬷嬷往外走了几步,等交谈的声音不会被屋子里头的丫头听见之后,才问:“嬷嬷,那里头……”
“不要再做什么了,就等着吧,待会五姑娘会亲自过来接这丫头的。”朱嬷嬷笑道。
那仆妇“哎”了一声,心想好在自己刚才老老实实地按着吩咐,没有多去欺负那小丫头,不然倒回头来只怕就要被这小丫头拿捏了,再想也不知道是发生了什么事,竟把一个七岁姑娘身边的丫头带进这种屋子里来,一般这里都是炮制那些卖主的丫头的……
那仆妇想着被关在黑屋里的绿鹦,朱嬷嬷却想着和老夫人呆了一个晚上的徐善然。
相较于今天晚上徐善然给她带来的震撼,绿鹦刚才的表现,仿佛都可以说是应有之意了。
普通的七岁孩子怎么会有那份城府与冷静?必定是开了宿慧啊。朱嬷嬷暗暗想道,也不知现在老夫人和五姑娘说得怎么样了……
徐善然正和祖母对坐着。
她们在老夫人那间佛堂里头,院中的丫头仆妇一向是不靠近这里的,少了朱嬷嬷,偌大的佛堂里除了被摇曳的烛火照得明暗掺杂、似笑似哭的佛像之外,也就只有坐在高大佛像下或枯瘦或矮小的两个人。
祖孙间的拉锯持续了一整个晚上。
由砸碎在脚边的瓷杯为开端,又以佛经上的最后一个字为结尾。
这段时间里,老夫人最开头就声色俱厉地对徐善然说了“红鹉将什么事情都说了”这句话,可在随后的时间里,却一点也不与徐善然交流,甚至不叫朱嬷嬷回答徐善然针对这句话的之后那句“红鹉说了些什么”的疑问。
一般这个时候,对普通人而言,便是心里没有鬼,也要因为得不到解释的机会儿焦躁难安。
但是从这一夜的开头直到结尾,老夫人都没有在自己孙女身上看见这一点情绪。
或者更详细点说,她在这一天晚上,并没有在自己孙女身上看见任何一点情绪。
没有焦虑,没有愤怒,没有不安,没有慌张,更遑论哀告求饶,撒娇耍泼。
自己的孙女就和平常任何时候一样,自己数佛珠,她就安静地坐在一旁;自己吃晚膳,她也跟着吃了几口;自己去佛堂念经,她也如同过去般先捡佛豆,捡累了再念经。
一丝一毫别的情绪也没有。
可是只要还是个人,她就不可能没有其他情绪。
只有一个解释。
这些安静的、宁静从容的表现,本来也就是自家孙女做出的表象。
从很早就开始,一直维持着的表象。
才七岁啊。
大老爷七岁的时候在干什么?四老爷七岁的时候在什么?甚至她自己,七岁的时候,在干什么?
开了宿慧,就是这个样子吗?
老夫人转着手中的佛珠,一颗一颗转得极为仔细,那小叶紫檀手珠上的每一颗珠子都被磨得油润发亮,在烛火下闪烁着动人心魄的暗光。
红鹉下午所说的那些事情,并不值得老夫人太过在意。
究竟孙女才七岁,还一团孩气,不过是公侯家规矩严格些,要在普通人家里,和陌生的男童玩耍也无不可——大家还都是孩子。
让老夫人真正费心思索考量的,是自己孙女为什么会去做这些事,又以什么样的心态去做这些事。
——是觉得好玩?
——是在寻找刺激?
——是享受于对丫头的颐指气使,对长辈的阳奉阴违吗?
都不是。
今晚这两个时辰下来,张氏很清楚地这么想。
不是好玩也不是刺激,更不是对丫头的颐指气使,也不是对长辈的阳奉阴违。
自己的孙女思维足够清楚,很明白自己在做什么,也在千方百计地去达成自己想要达成的目标。
大胆,聪明,又沉着冷静。
现在还只有七岁。
前程真是不可限量啊,只怕送去宫中争那个位置,也无不可吧?
一颗一颗的佛珠在老夫人干枯的手指间转过。
六宫之主,母仪天下,帝国中最尊贵的女人,天下间所有女人的表率。
可都如此了,怎的还说那是“见不得人的去处”呢?
六宫之主也未必比普通人家的主母更快乐自在。
所以像这样的大胆,聪明,沉着冷静,早早知道目标,千方百计达成目标的不同寻常。
究竟是好,还是不好?
放置在案台上的铜制滴漏在这静悄悄的环境中一会便要响起一声滴答声。
在那些滴答不知响起多少遍的时候,老夫人终于开口了:
“善姐儿,你有没有什么要和祖母说的?”
☆、第二十七章成功
“祖母,累您担心了;孙女十分抱歉。”徐善然说。
“嗯;”张氏点点头,“然后呢;”
“孙女自从上次醒来之后;好像一夕之间就明白了很多。”徐善然继续。
“没有说完;还有呢;”张氏再问。
“但不太说得出来。”徐善然轻声为这段简短的对话做个结语。
这就是她想说了。
自从醒来之后,想了许多许多天,做了许多许多可能的假设;最后得出的,唯一可能的回答。
我知道了很多东西,但那些东西;我不知道怎么说,如何说——我现在还不太说得出口。
沐阳侯府现在还一帆风顺,湛国公府更是如日中天。
沐阳候真正的衰败在她的双胞胎表哥死了的好几年后,湛国公府的流放更是在她嫁了人又生了孩子之后。
那么多人的恐怖与死亡仿佛一动口就能说出。
可她还只有七岁。
谁会相信七岁的孩子说的“明日大家就要死了”的话?
只有一步一步慢慢地来。
她已经知道了很多,可还有更多不知道的。
她要握有更多的力量,参与到家族的核心中去,不是只当一个尊尊贵贵等着出嫁的姑娘,而是能够出入内书房,能够和老国公、现任国公一起看邸报说朝政的成员。
掌握了越多,知道的才能越多;知道得越多,那些未来对于她才不是一个一个的结果,而是能够泼墨绘制的图画。
现在说出她尽知道的所有,还太早太早。
而就算她现在只说的这几句话……也只能选择自己的祖母,而不是父母。
她的父亲风流潇洒,却不通俗物;她的母亲善良敦厚,也并非精明果决之人。
只有祖母,从小充着男儿养大,养出了杀伐果断的金锐之气;晚年又虔诚念佛,念出了有容慈悲的心肠。还在这家族中有足够的地位,只要愿意同意她的想法行为,就能够同意她的想法行为。
徐善然只将自己的表现放在老夫人的眼底下。
她要让祖母看到自己现在的样子,要让祖母知道自己有足够的能力完成那些她现在就想要完成的事情。
她想自己的祖母会认同的。
因为这些都是她念念难舍,哪怕不入轮回也要再重来保护一次的亲人。
张氏抬起手,枯瘦的手落到徐善然的鬓发上。
那姜黄色的手指似乎已经没有了血肉,只剩薄薄的一片皮肤紧黏着骨骼,将那凸起的关节,细长的指骨,全都给勾勒出来。
张氏的身体并不太好。
因此哪怕春末近夏了,在这佛堂呆了一整个晚上,她的手指也变得有些冰冷。
徐善然稍微转一下头,让祖母的手落在自己的脸颊上。
那样轻微的一触,就像是冰凉的水珠溅在脸上一样。
张氏的手只在徐善然脸上点了一下就收回来。
习惯了严肃的老人从年轻的时候就很少对孩子做出这样亲昵的举动,哪怕只是现在这样,也算破例了。
她收回自己的手,又轻转两颗佛珠,才开腔说话:“能保证不被人捉到把柄?”
似乎不管什么样的时间,什么样的事情,自家祖母都这么的爽快。
徐善然笑起来:“能。”
“不依靠家里善后?”
“不会把事情招惹到家里来的。”徐善然说,想了想又说,“不保证不惹事,保证惹了事不被人发现是湛国公府的五姑娘干的。”
张氏似乎笑了一下:“你父亲认的那个义子是?”
“我是姑娘家,不好出面,当然要找信得过的人帮我了。”徐善然说。
“那亲家那被出族的小辈呢?”张氏问。
徐善然眨了眨眼:“不管祖母信不信,我醒来之后,会了很多事,也知道了很多人。我觉得他还是可以信任一下的。”
“哄着不走打着倒退的那一种?”张氏口吻中难得的透露了些兴致。
姜还是老的辣啊,不过听红鹉说了两句,就知道了那是什么样的人。徐善然也笑:“嗯,就是这种犟驴,非要人上去踢他两脚他才甘愿瞪眼看你。”
“善姐儿很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啊。”张氏说,淡而悠长的音调就如同徐善然前世最喜欢的须弥香,苦得清醒,苦得甘洌。
“是,祖母,我知道我自己在做什么。”徐善然认认真真的说。
“不辛苦吗?”张氏说,“小女孩家家,不需要封侯拜相,不需要出类拔萃,你父亲,你母亲,对于你的期望都是能够顺顺利利的成婚生子,与丈夫举案齐眉就好。你已经有了使不完的钱,日后嫁的人家门第也不可能低到什么程度上去,安安生生一辈子,闲时弄弄花,弄弄鸟,也就好了。”
徐善然抬起脸。
祖孙两的目光相撞。
徐善然说:“祖母,人和人一样吗?”
张氏微微一怔,跟着她想了片刻:“不一样。”
徐善然又说:“既然如此,那人和人的幸福又怎么会一样呢?”
张氏真正笑了起来,脸上的皱纹舒展开来,眼睛却眯成了一道缝,她说:“就当你有道理。你今日和我说这些是为了让我不干扰你做事?”
“在没有闹出事情来之前,请祖母不要干扰。”徐善然说。
“可以。”
“还希望向祖母借些银子。”徐善然又说。
“多少?”
“五千两,一年之后还祖母六千两可好?”
借银子一事张氏并不奇怪,要做事怎么可能没有银子?而徐善然既然不与四儿四儿媳说,那必然要与她说了。毕竟这孩子再精明也不可能空手变出一座金山银山来供自己花销。但借银子不奇怪,借银子之后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