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尚女编辑 作者:吴语嫣(晋江2014-07-09完结)
“吃得好不好——”晨曦听得发笑,“我去上班又不是去上刑,人家都关心工作好不好,怎么会有人关心这么不求上进的问题。”
“那第一天上班跟同事相处得好吗,有没有人欺生,欺负你?”
“怎么会——”晨曦眼眶一热,一天里遭受的冷嘲热讽,生生憋住的眼泪,听见钱晓伟这么一句温暖关切,全都化了。她极力控制着声调,“我们待遇好着呢,吃得香着呢。我第一天上班就做刊,人家实习前三个月都得出去送杂志,我上班第一天就写稿。什么叫实力,明白吗?谁像你想得那么小家子气!”
“行,你厉害,你那杂志什么时候上市,我包场了!”刚参加工作总要吃点亏,人家赋予你积攒多年的经验,你多卖点苦力,无可厚非。钱晓伟帮她鼓劲儿。
晨曦不以为然,啐他,“暴发户!”钱晓伟的宽慰,让她心中的阴霾一扫而光。
钱晓伟正色道,“小曦,喜欢就好好干,你一定会很出色,家里不用你惦记。”他太了解晨曦了,只要她认定的事,不达目的誓不罢休。最可怕的是,晨曦她典型的越挫越勇性格,逆流而上,你越激她反而越勇猛。
晨曦听见“家里”心中未免一动。“晓伟——”她想说,晓伟,你别这样。话到嘴边却不听使唤,转口说了句:“我知道了——”声音低低的,带着愧疚。
“小曦,记住了,跟对人!”他告诉她。
“啊,什么?”晨曦一时不解。
“跟对领导!”他解释,“想要变强,首先需要拥有一颗渴望成为强者的心。然后尊重强者,虚心求教,与站在顶峰的成功者交流,会更快找到攀登到这座顶峰的捷径。”
晨曦嘻嘻笑着,“还蛮有经验嘛,你一个满脑子想着怎么能一锹挖个井的暴发户,怎么对这事还这么有研究?
钱晓伟回敬她,“嘿,浙商十八条‘军规’,第一条就是坚持看CCTV《新闻联播》。现在连那小偷都知道看新闻,掌握政策导向,哪儿搞建设上哪儿偷呢,这叫与时俱进懂吗?所以无论大环境,小环境,首先方向判断不能出问题,知道吗?哪儿那么多废话,记住就是了。”
她听了回答,“嗯,放心吧,我的直接领导啊,是我们的大boss。”
“那就是你的幸运了。”
晨曦还不太明白顶头上司的重要性。领导专业与否直接影响你的职业生涯,做错事没关系,但跟对人很重要。再者,把目光放远,你的领导在业界如果德高权重,很得人心,公司发展前景自然就好。公司不被边缘化,作为员工,你的付出才不会白费。
晨曦只是觉得在《Focus》只有简凝一个人说的算,而她又是自己的直接领导,所以只要搞定简凝就万事OK。不必像伊姗那样,上下夹击,左右权衡,既怕顾此失彼,又要担心不患寡而患不均。一句话出口,至少要考虑三个人的看法和感受,太累!
作者有话要说:
☆、2。5修
晨曦心中着急要重新写的版面,根本没胃口吃饭。嚼了两块干巴巴的饼干,匆匆洗了个澡,灌下一杯咖啡,打开电脑继续工作。边回忆下午写过的内容,边做一些适度调整。
到底是自己写的,还能够还原个八九不离十。又按着《Focus》一贯的版式,进一步细化调整,逐字逐句反复斟酌,直到满意为止。以防万一,她把稿件存进了两个U盘里。
晨曦拿出下班时在路上买的《Focus》仔细的读起来,连硬广也不放过。看到最后,她拣出几句特别出彩的句子,在网上一搜,果真没有一丝雷同。可见,这些都是编辑们的心血原创。晨曦抬起头,桌角上的小镜子反射出自己的脸,她心中告诫镜中的自己,革命事业刚刚开始,同志当努力!说着,握紧拳头,对着镜子嘿嘿一乐,说:“加油!”
后来她借出所有合订本,每晚看到深夜,研究每个品牌的特点,编辑们的行文风格,她们的长处和弱点。晨曦翻着《Focus》,心想,能把时尚杂志当专着研读的,这世上恐怕只有时尚编辑。
直觉告诉她,这是一个值得学习的地方,第一天见到的东西就足够她开阔眼界,回味思索许久。晨曦决定每天坚持写工作日记,说不定日后还能对自己有什么帮助。
她在今天的日志中写写到:
“同事之间”不是“朋友关系”,朋友可以选择,但同事不同。你我共存在一个群体里,抬头不见低头见。要想好过,至少要认清一个道理,避免针锋相对。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保不齐谁是谁的救世主!学学Jessica,做一个爱笑的姑娘。
还有,要努力,让看轻你的人哑口无言的办法,就是做到最好!
作者有话要说:
☆、3。1修
第三章小荷才露尖尖角
锋芒毕露和华丽转身一样,都需要足够资本和恰当时机。
晨会是《Focus》的传统。每天在开始正式工作之前,大家集中在一起,解决当前问题,监管推进计划的一种方式。无外事打扰,简凝都会参加编辑部的晨会,这半个小时是与她沟通交流的黄金时间。
晨曦纳闷的那个夹在她们中间碍事的圆桌,就是为开会而备的。
圆桌会议不设主席位,位置不分主次。大家围坐一圈,人人平等。所有的声音都会被倾听,据说这样能够提高成员满意度。
晨会每天上午八点半准时开始,简凝和大家一样,随便找了个位置坐下来。
晨曦第一次参加公司会议,简凝向她看了一眼,叫低着头的Tina,“Tina,带个新人,以后你就是Tracy的老师。”
晨曦听见赶紧接着,恭恭敬敬的说:“以后请师傅多多指教!”
Tina淡淡一笑,“哪里哪里,不敢当。互相帮忙。”
全编辑部的人都端坐着听简凝讲话,唯独Tina低着脑袋,眼观鼻,鼻观心。晨曦想起昨天Jessica说过的话,又看了她一眼,看来这个Tina绝非池中之物。
之后的会议,简凝讲了一个关于飞机票的故事。
一位孩子的家长在航空公司工作,孩子的班主任想托那位家长买一张到加拿大的机票。这位学生家长有打九折的权利,她了解之后立即应允出一张九折机票。
后来遇见同事提及此事,同事说,“帮助孩子进步嘛。”努力之下得到七五折机票一张。家长心花怒放,立即给老师打电话说自己托了人,把机票改成七五折。
下午的时候恰巧出差的老板回公司,听说了自己助理的事,格外照顾给她换成了一张七折票。家长又打电话告诉老师,说找了自己老板机票变成七折。
没多久,老板突然开恩。说:“干脆,给你个特殊待遇,六八折好吧。”
家长一听乐了……
“你们说,你要是这位学生家长,该怎么做?”简凝扫视着一圈安静的人,点了Jessica。
“Jessica,说一说,换做是你,你会怎么做?你那天不是遇到个同样情况的事吗?”
Jessica犹犹豫豫,勉强开口,“这也不是什么坏事,继续打电话告诉她。”
简凝听后,点点头,又问了几个人之后,最后问到晨曦。
晨曦听见简凝叫她,心中犹豫该如何回答这个问题。前面几个人,包括Jessica和Tina的回答,想法都不怎么高级。是随大溜儿,还是说出自己的见解?晨曦心中权衡着决定。
自己还是新人,不能急于求成,一点一决高下的意思都不要露。锋芒毕露和华丽转身一样,都需要足够资本和恰当时机。否则就是自露马脚,成为别人眼中的敌人或垃圾。
她想,如果让简凝重视自己,以后有足够机会,现在最紧迫的是要给自己建立一个适合生存的环境。先稳定,再发展,毕竟先要“适者生存”,再“物竞天择”。
想清楚之后,她说:“如果我是那孩子的老师,我想再接到那位家长的电话我会邹眉头。”
“为什么?”
“因为折扣不大,一而再再而三的打电话,有打扰之嫌。”
“那你会怎么做?”
晨曦没有说出心中真正的想法,她回答,“我不会再给她打电话,会直接给他一张七折机票。”
简凝点点头,“对,做一件事之前,首先要考虑清楚回报是多少。但是,如果我是那位学生的家长,一定会等一等,等到结果最终确定之后再给老师打去电话,告诉她曲折的争取之后,我拿到了一张六八折机票。而不是一而再再而三的不断打电话过去,更改自己的结果。考虑问题和处理问题一样,要全面。记住飞机票的故事,做事的时候想一想,你想到了第几层?”
散会后简凝叫住晨曦,“你中午跟我出去一趟。”
晨曦点头应着,可时间、地点、待办事项皆无,她要如何准备?心想也许简凝正是要考察她的处事能力。所以她手上忙着工作,眼睛却紧盯着简凝一上午。见简凝动地方了,三步并作两步跟上出去。
“给——”简凝回头递给她三本期刊。
晨曦赶紧抱住,这是她第一次跟简凝出门,前途未卜,忐忑紧张。
简凝抬手按了“下”,“出门主动按电梯,明白吗?”她说。
晨曦点头如捣蒜的答应着,“嗯,知道。”
两个人站在轿厢里,简凝又一次重复,“出门主动按电梯!”
“嗯。”晨曦点点头。
简凝气疯了,怒吼:“按电梯!”
晨曦吓得一激灵,清醒过来,看见两人还待在原地未动,慌忙伸手按下“1”。
晨曦太紧张了,提溜着心防备着简凝还会拿什么考验自己。简凝说了什么,她一味答应,根本没听仔细。
此后,晨曦这辈子出门都主动按电梯。
电梯匀速降到一楼,一道光亮闯入眼帘,晨曦止步未动,简凝稍感满意的先走了出去。回头吩咐,“Tracy,去打车。”
晨曦知道简凝脾气急,稍有怠慢又要发作。打老远看见有辆出租车,赶紧跑过去拦人家。
“Tracy,”简凝冲她招手,叫她,“Tracy你回来!”
说完简凝走过去,把站在马路中间的晨曦拉到她身体一侧,“晨曦我跟你说,赶时间是对的,但无论什么时候,有多着急的事,都不能拿自己的生命开玩笑。咱们是出去工作。不是——”简凝看着小脸通红,满眼焦急的晨曦笑了出来,“不是给自己制造危险,记住了吗?”
晨曦愣了半秒,点点头。也许就是从这个时候,晨曦开始对这个气场强大,无法近身的女人感觉出一点温度的,不只觉得她是一个冷冰冰的女魔头。
作者有话要说: 年底事多,晚上有时间会再更一点,字少,抱歉。
☆、3。2修
“国际皇冠假日酒店。”简凝对司机报上地址。
S市近几年发展迅猛,势头剑指“摩登都市”。娱乐场所、酒店夜店,一窝蜂的往外冒,真真应了那句“不疯魔不成活”。简凝说的那个地方刚开业不久,司机也不认识。
简凝一点不急,点点晨曦肩膀,“你打114,问这个酒店的地址是哪里,然后给Anne发短信,问具体行车路线。”
晨曦应着,打114查询那个“重金属”酒店。
落实之后,简凝喃喃自语,“行车路线都不安排清楚——”接着又问晨曦:“你毕业以后,家里对你的工作有什么安排吗?”
晨曦不敢放松警惕,小心翼翼的回答,“家里一般不会干涉,他们尊重我的选择。我也觉得,爱好和理想是工作最好的动力。”
“你连载的小说,写完了吗?”
简凝这种工作狂,晨曦当然知道她何种用意,回答说:“基本完了,就差个收尾,不过初稿已经有了。”
“嗯,”简凝点点头,语带深意的说:“你看,我们杂志的文章也很美,写书这条路不实际,太渺茫。很多事情靠机遇,但幸运一定不会落到每个人头上。你看看现在能够出书成名的那几个青春文学作家,他们都是极少数。”
“是。”晨曦言不由衷的答应。
简凝的言论虽然让晨曦反感,但这话里也有一定道理。不管怎样,至少让晨曦心中泛起一丝喜悦的是,简凝能这么说,多少是重视她的,或许简凝是有意把她留下来。
晨曦得到这个实习机会是个意外,她的小说在杂志上连载,被《Focus》的HR看到,联系到她。晨曦当时想,也许是天意吧,让她做编辑,离文字近一些。更何况在杂志社工作,或许还会有机会接触出版。
可当她真正来到这里,却发现与自己当初的想象天差地别。往日翻看时尚杂志认为这辈子都不会跟自己发生关系的Hermes、Cartier、Prada、miumiu、TOD’S、BVLGARI、BURBERRY、Gucci……“咣当”一下全砸到了眼前。无暇认真思考,却已?